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392
- 打卡月天数:3
- 打卡总奖励:5624
- 最近打卡:2025-10-23 10:29:34
版主
- 积分
- 23475
|
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把细长的棉签或挖耳勺轻轻伸进耳朵,经过一阵“探索”后,挖出一大块耳屎,那种由内而外的成就感,想必大家都感受过。
6 C- i+ [% P9 ?- ]有人沉迷掏耳朵带来的“爽”感,有人却是不掏就痒得难受,甚至会出现越掏越痒的情况。. i6 \* J( n c0 b
3 n8 T a) M3 |3 ]耳朵不掏就痒怎么回事9 i8 n* ]- l& L) A9 C) q2 g
! F- ^2 G8 U. c2 {6 [9 M& {8 o
耳道分布着丰富的神经,一般偶发的耳朵瘙痒,可能只是轻微的神经反应。若长期发痒,又掏不出什么东西,甚至带出血迹,则要警惕以下5种情况。
, Y: Z8 I5 S3 `) f, ?, W; H
# \! Q& @: B& w: l R; G真菌性外耳道炎
8 g, \3 E( N7 u6 t+ s1 K
7 F4 T! ~+ G$ k6 `. n* d真菌性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的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疾病,多数由真菌感染所致,常合并细菌感染。) z& ?- ^* S* s
该病主要表现为耳朵里面发痒,夜间有加重迹象。临床上,医生一般会清除外耳道内的真菌痂皮和分泌物后,局部使用抗真菌药治疗。
. a* W* n2 ? P, F8 s2 f! a3 _; i' p5 W4 L
外耳道湿疹( Z Q& s" @7 h5 m
0 V% O) B2 b E3 E5 R主要特征为耳道瘙痒,渗出有黄色液体,并伴有疼痛。此病容易复发,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湿疹局部发痒并伴烧灼感,多见于婴幼儿。, D2 @5 c3 B" ~3 m! U n& F3 u# ~
平时注意不要过度清洁,避免反复掏耳刺激外耳道,加重病情。
1 }5 @+ ?$ o9 e. X3 n( l
5 i. G4 h; ^6 w5 _3 ?* y% |0 J螨虫爬入耳道
5 U7 p7 d' H: t$ v, g
& l, E& {) o% ^这种情况大多与床单、被套、枕套上有螨虫相关。有的人除了耳朵瘙痒,还可能出现耳屎增多、耳道有酸臭异味等不适。8 D, p% Y% A" P* g4 D6 e& z
平时可经常晾晒床单,养宠物的人群注意定期为宠物做驱虫,以减少螨虫繁殖的可能。
3 x( k6 U9 Q3 i- C) d3 l2 [% d: O* K! ^ h$ b$ Z' A8 D
过敏反应* g' I/ N. j' O+ W8 ?, _* W
+ g3 q0 F2 [0 ~3 l) q5 M. K
食物过敏、花粉或尘土过敏者,耳朵可能出现碎屑或液体渗出、瘙痒等;特异性过敏患者,在接触某种过敏原时会有耳朵痒、肿胀、充血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
9 X. \0 l7 K- J" a+ B* M
+ s- R' B) L- v: ]有外耳道异物( P/ }1 s3 e. w6 [0 B8 s4 e9 y( s
& O1 R' J8 ~- _5 o6 _7 K+ N
在剪头、梳头时,比较短的头发进入外耳道,引起患者耳部发痒、疼痛,甚至引起耳鸣、外耳道发炎等不适。
% I, n, t o- s! p. q( C% Y出现耳部瘙痒、有堵塞感、听力下降等不适,可能由耳科疾病所致,建议及时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寻求专业帮助,不要自己在家随意掏耳朵处理。
' z1 s- l3 _$ b
9 W e+ B; \8 ^ v4 L* M“掏耳朵”其实是个危险动作
4 W9 {' V$ U9 y. H* l) G$ T: n6 M
人的外耳道由软骨部和骨部组成。软骨部皮肤含有类似汗腺构造的耵聍腺,能分泌耵聍,也就是俗称的“耳屎”。
- y% _4 b& f. W% f耳屎混合了皮脂及脱落的外耳道上皮,和少量的灰尘和死亡细菌。虽然被称为“屎”,但它对人体很有好处。
1 d! k( J4 p' T# D. g! l, K" z" |3 _2 z$ j4 d8 w: ~
1.抑制真菌、细菌的生长,防止外耳道感染;9 e' v1 p: c/ G5 h, k& o5 G6 e
2.粘附灰尘和皮屑,防止小虫子进入耳道深处;
4 U" _8 O! N5 t) ^: P3.保湿、润滑,防止耳道过于干燥;! v5 I f. G* Q! E/ a' e7 [" ?" K
4.对强声波起到缓冲作用,防止伤害鼓膜和内耳。
8 M5 ^! i/ H+ ?% s, Y' m& B
1 i- c) Y0 J0 m5 a0 O如果一点耳屎都没有,反而容易引发感染,诱发外耳道湿疹或外耳道炎等问题。2 {+ E" L0 K- o5 N# n4 J& E
/ e8 H) s1 ]" Y$ y5 M5 G频繁掏耳朵更是个危险动作:轻则将耳垢推入耳道深处,堵塞耳道;重则造成皮肤破损,鼓膜被刺破穿孔,存在失去听力的风险。
' S N* C5 a& |! I* t2 N- e+ r! P7 O1 k# s# n$ C
内窥镜下,挖耳朵造成的耳道皮肤破损
' B' o U4 E" a6 I正常人在生活中不需要频繁掏耳朵,也不提倡大家自行在外采耳,以免掏耳勺消毒措施不到位,给耳部带入细菌或交叉感染。+ R4 c2 n5 p, O2 v
, X4 M1 d. V3 X9 T如果日常觉得耳朵痒,可以用手轻轻拽一拽、揉一揉外耳廓和耳垂。
0 p/ l! i+ h: _2 W+ T" z4 T( V6 \+ O: e% P
要是实在忍不住,可以轻轻将棉棒头拽蓬松,以防缠绕过紧的棉棒划伤耳道,然后耳朵朝下,沿外耳道画圈转动,力道轻柔,深度不要超过1厘米。0 j- @0 K$ x' {; K
% ^+ t, `! ~; G: K, u! O# g) T' b哪些耳朵需要定期掏?0 X8 }) [6 |% {! E
0 ^+ B1 ^4 }$ J* _! M
耳屎作为人体的代谢产物,大部分会随着我们进食、说话、运动等动态自行排出。但有些人由于天生“油耳”、用耳习惯等,需要定期清理耳朵。4 H1 D4 T4 V, P8 D* b: J; M! E* g
3 P1 E ]" y( O% t耳道结构异常
9 a+ Z( q, V7 B3 I. U
& M( f' N! J/ T外耳道天生狭窄、弯曲者,或接受过耳朵手术而引起结构异常者,由于耳道皮肤清洁能力下降,不能自主排出耳屎,需定期到医院处理。
9 Q1 s+ z9 D9 M" ?9 ^ I# a, l" C/ G. ]
( g$ V8 n) b% n% v$ s耳部炎症
8 F0 i; Z4 D' k2 g0 ^. o% N' N. ~/ R, @- t; V7 t
细菌或真菌性外耳道炎、鼓膜穿孔中耳炎等,由于长期炎症刺激,破坏了外耳道皮肤屏障,增加耳屎分泌,定期清理耳屎及耳道分泌物,可通畅引流。
4 } e8 \3 a- \% ^
' N1 w5 P: N. }3 j Q6 I( A耳朵非常痒, ~% M" F9 t. ~. c
% `4 _+ g" Z7 c/ t9 U
若在耳道口就能看到很多耳屎碎屑,并感到耳朵非常痒时,可用圆润的挖耳勺由内向外轻轻掏出。" r7 _: ^$ R$ |0 ]- ]
0 n! y. n4 u+ W4 ?9 G
注意掏耳用具要清洁消毒,防止把病菌带入耳道内。& |) u8 c, p* Z% @+ a
! O5 E& a% I: R$ u
油性耳屎+ {2 _0 ^- V$ v: l, {8 s. g
+ `' L2 K! L% H e; B1 a
黏稠油腻的耳屎一般不会自己掉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油耳屎会凝聚成团最后变硬,堵在外耳道里,影响听力。
% p# _3 w3 v, U
* g9 o3 t/ ~4 }8 p2 R这类人群建议3~6个月去次医院,找专业医生取出耵聍,而非自行采耳或找采耳师。
% b. ?( L" X/ A1 G% w& b+ a9 I4 I: k6 ?! b
特殊人群
3 w5 d# \0 h' w( a5 n2 z) C. @2 p6 I3 \& C
游泳运动员等人群,水经常流入耳道内,以致耳屎潮湿沾黏在外耳道上,容易造成堵塞;或是因工作与生活环境容易接触灰尘、污染物。
; o) I$ ?8 }; W7 U: i |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