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389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5587
- 最近打卡:2025-04-24 20:14:49
版主
- 积分
- 23711
|
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妈,这油哪来的,怎么没有标签?”! Z1 c2 U: W9 D2 ^) h
“我去市场鲜榨的,自榨油吃着更香哩。”9 V, z! t, ]% ?; B' l3 s
对话的是陈阿姨母女俩,陈阿姨乡下长大,习惯到市场小作坊买一些自榨油,觉得鲜榨的肯定比店里卖的好,没有防腐剂,而且还便宜。3 J; p2 z; |4 T3 i' p V, ~/ g% Q
但陈阿姨的女儿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自榨油不安全,也不知道有没有达到安全生产标准,但怎么劝说都没用。
4 ]7 Y6 B) [9 Q: n6 f陈阿姨还反驳说,她看到很多新闻报道,现在很多食用油都被查出来致癌,远不如这些自榨油来得健康安全。! c1 ~/ b3 Q' C2 ~
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食用油致癌又是怎么回事?
9 i2 `; u4 A0 N2 Z* Y G
' Y0 r4 Q5 H& i8 K) I" T01# Q, {) G: g$ d3 @4 v4 w
) a Z, [ F7 ~! `多批次食用油再现致癌成分
, |$ [3 Y" c4 {; O$ h% o( U事实上,家家户户常备的食用油已经不止一次检出致癌成分:
0 i( }* Y2 [, Q3 r9 Q9 H& i2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告了一批小榨胡麻油苯并葩(致癌成分)超标4倍之多。6 W0 g$ k7 J9 J+ B6 S( p
9日,内蒙古某粮油店卖的葵花油被抽检酸价不合格 ;0 g; {4 _! v5 V9 W. l7 h n! n
去年,通告的11批次不合格产品中,就有2批次花生油存在黄曲霉素B1含量超标和酸价值超标,并已被依法处置违法的生产作坊。
( i; U: ]; N( U5 U1 E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什么食用油会出现不合格的现象,吃了会有什么危害呢?2 F8 P j1 H/ V5 b/ {7 X
) y0 H* C7 s& @( ?. c! k; o最常见的就是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不合格,主要和生产用的花生原料没有经过安全检测,存在黄曲霉等霉菌污染,或榨油工艺操作不当导致,一般出现在不合规自榨油小作坊。
- |. R# D" h- @ u1 ^
# m7 \( P ^1 | q. x) q% p' G# R长期低剂量摄入黄曲霉毒素,会出现没胃口、恶心、胃不舒服等症状,严重可增加患肝癌的概率。+ u) l$ a6 A/ p l3 F2 N! p( q
. K6 c6 ^+ a$ P$ x3 N其次,苯并芘不合格也是食用油原料品质差或加工过程被污染导致。长期摄入会加大患癌风险,常见有胃癌和食道癌等。# I1 p' J1 \! x9 _( @
/ D2 {$ \+ g' t: b' b
再就是过氧化值超标,一般是食用油油脂运输过程中不规范,比如密封不严、接触空气、光照、微生物作用导致,常见的胃癌、肝癌、心血管疾病等都和它有关。. n4 y3 W3 S5 C0 O! t, B2 G7 r
: [! u7 y A7 |1 ~* k* |, v+ D
02
- `3 ~) G+ C2 _, j: [/ k: L5 {( w/ W4 K0 O
最具争议性的2种油,到底还能不能吃?0 D% Y0 n7 [* j4 L3 a; u4 J; W
G$ G* O1 l6 q5 M食用油也有不同的种类,而且无法定义哪种油“更健康”的情况下,网上也出现了很多关于食用油的争论,其中这两种油争议性最大:# o D8 V z# l% o
) b7 F6 @: ~ U: q1、大豆油
6 z3 {9 L* y+ g8 v/ H7 w5 r5 b& m8 f+ }- }$ l/ Z
网传“大豆油也不健康”,期刊《Endocrinology》甚至有论文研究表示大豆油可能会给大脑带来很多副作用,还有人说大豆油中含有部分反式脂肪酸,长期大量摄入会加大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1 x9 P5 S8 U9 E3 T+ M
" E' C7 H% N6 j& K根据WHO建议,人体每天膳食摄入的反式脂肪酸不宜超过2克,而美国农业部数据库统计,每100克大豆油才含0.533克反式脂肪酸,所以大豆油还是符合健康摄入标准的。; f$ o$ w# M; A
~' Y# G+ Z6 M) b# a9 ]2 k
平常用大豆油炒菜还是没问题的,只不过要注意,别等油冒烟了再放菜的,否则高温可能产生反式脂肪酸,所以大家一定要戒掉油冒烟再下菜的习惯。
/ x* ]) h& W- [4 W$ l9 g2 d. z1 |' J/ u) j# L
2、猪油
: L7 x4 W+ y+ J3 j- J6 ]
2 K' o$ i0 _' c/ [4 C! o" S任何东西吃多了都会产生不良影响,猪油脂肪含量高,过多摄入也会导致心血管伤害,增加肥胖风险,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4 W3 U) X% f$ e5 {1 v3 j0 o) D
1 E! K# k* s. d& x/ _6 Z+ L3 H+ N: f但猪油跟其他食用油一样,也能提供油脂和脂溶性维生素,而且猪油也有它的营养价值,比如合成人体内所需的前列腺素、胆固醇、性激素等等。& d5 R- p0 ~ `0 D" b
5 b. {) z- R# h+ B& S
由于猪油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从健康角度,不建议大量使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22》建议每天食用油摄入不超过25-30克,所以注意适量用油更健康哦。" d- f. S; x% |1 {
5 N* T- E# |% j* ^$ T9 o% m03
, _- F2 z% i# m0 f$ E
" `7 B" o# ]- B3 s+ c6 X6 M, E7 {8 K这3种油不太健康,建议少吃或不吃
: w3 e+ M: J1 K' @5 i5 F4 T! Z [( p4 f
事实上没有哪种油是公认健康的,只能说每种油都有自己的利弊,但公认不健康的油却有3种:
2 k j+ O1 J) J0 {+ x& r6 Y
# H3 D$ p; m+ Q& h6 ^7 O1、开封超过3个月的油1 N! k+ T5 V% B* w7 L" o; J, ^- S
$ X" X# I/ `- |0 N研究发现开封3个月的食用油,会出现严重氧化酸败,长期摄入会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反应,严重可能增加肝肾的负担。; V/ D, M5 i% ]( ]4 Y- G
$ k# Y" W1 @5 K* G6 D. W; b5 g2、反复煎炸的油
0 I4 {1 v: @( R3 a0 Q8 z' ~# T( l. \; l- X2 l
反复煎炸的油会产生很多致癌物,除了苯并芘、丙烯酰胺、杂环胺外还会产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长期食用,除了会引起肥胖,还会增加疾病隐患。
7 g9 y# x- @! u1 ?0 b
& Z3 |# M! W/ d3 Y( r3、小作坊的“自榨油”' b8 x0 D) Z/ e2 E
) r b- I' c; W4 w) ]0 Y
小作坊加工工序存在很多不安全隐患,而且生产环境不卫生,榨油机器也没有定期杀毒清理,无法过滤原料有害物质,往往一查就是黄曲霉毒素含量超标。
) J d& x3 |6 S D$ \7 ?4 @- t% ~0 y' X( f* |3 r
除此之外,日常用油也有讲究,我们应该如何健康吃油?
/ @5 V7 t- X" w' A# Y+ N5 l
% `. {) f' o1 ]3 `+ _专家建议选油多样化,轮流吃,均衡摄入不同种类的食用油,营养更均衡;油下锅锅后注意油温,一般150℃~180℃刚刚好,不要等油冒烟才放菜;装油的容器最好选择不透明的玻璃或者瓷质瓶,避免日照氧化;每日摄入量最好保持在25~30克,否则就是过度摄入。
# K1 `: V3 s$ F1 P ^2 w& a5 N+ ^, b$ F/ G5 [* Q
总而言之,食用油摄入量要控制,还要避免多次循环使用,否则对健康的不利影响更大。另外储存不当也可能导致油变质,把好处也抵消掉了。所以,最好买几种油轮着用,开封后30-60天内用完,更能保证食用油风味哦。
/ ]5 c6 P: u9 @( ]/ g9 z7 e
/ j, b- e& M! l" ` |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