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经常闻臭袜子,当心闻着闻着就进了医院.....
5 @- G6 q. r7 A# |- J' r8 R
5 n( s& O: R% }. s0 t# h
前不久就有个相关报道,河南一网友,起初剧烈咳嗽,连续几晚咳到眼睛充血、影响睡眠,去医院看病被诊断为支气管,但病情未见好转。
$ A+ J0 x. @ \
3 `6 Y( q+ R$ ]: s后来再次入院治疗,在医生仔细询问下,才得知这位朋友有“香港脚”,常年有闻臭袜子的习惯,最终导致了真菌肺炎感染。最后,经过90天的吃药控制,病情才逐渐稳定下来。
/ |0 M+ C/ E' P% p/ {: U
- A; ~! Q5 g S8 R类似的情况也不是第一次发生,福建漳州一男子也是“闻臭袜爱好者”,又因经常熬夜、抵抗力下降,最终也感染了真菌肺炎。
' c+ h4 W6 | k: S' k% H& M. X8 i
: \3 D! x$ R' P! {2 s' A臭袜子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关键不在臭味,而在于真菌。
. J0 n9 A4 S$ _1 x% w# c
4 ]% G) d$ d+ V6 x# J f4 h+ G% O" h9 |脚气,医学上统称为“足癣”,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脚气通常由皮肤浅表真菌感染所致,这种致病性真菌容易让人出现皮肤瘙痒、局部糜烂和掉皮等症状。在不透气鞋和袜子的封印下,真菌还会进一步发酵繁殖。
' F$ J- P, n( J4 ]1 j! I% ` v+ Z4 ?5 B5 p4 u% Y) _
在一般人群中,真菌极少导致下呼吸道感染。所以闻臭袜子,不一定会感染肺炎。但是!在这几种情况下闻臭袜子,危险系数将直线上升:
. q! J0 T& ^) E* G9 l* A
0 v* ?* }+ W( Q
1、本身患有脚气,受感染的袜子没有勤洗勤换,积攒了许多病菌微生物。
& T( g2 _* s S, j: N/ L
2、闻臭频率高,每天猛吸,大量病菌从口鼻腔长驱直入,进入下呼吸道抵到肺部。
! r% T2 K i+ G+ u( c3、免疫力低,经常熬夜和处于生病状态,病菌入侵轻而易举。
) q. j8 B/ }* a9 G6 a3 c8 a0 \
4 M7 r. o/ b; {( u: q4 m所以说,在闻袜子事故中,真正的凶手其实是脚气。而对于脚气这类的皮肤癣,“摸”这个动作或许比“闻”更危险。
& _! M7 p& c4 r7 u
4 o: i+ D1 L& G! L4 K- e根据《中国体癣和股癣诊疗指南》,皮肤癣菌约有40多种,其中能引起人或动物致病的约有20多种。这种真菌非常“黏人”,它们喜欢寄居在皮肤、毛发和指(趾)甲,会引起头癣、体股癣、手足癣和甲癣。
% ]. m. d6 f& \ f' A" J; M9 F. I% \! z; M
让人头疼的是,皮肤癣的传染性强,直接皮肤接触如抠完香港脚抠屁股,会感染。间接接触污染物如混穿别人的拖鞋,也会感染。
% R7 Y/ D L7 Q) `9 D2 n
$ j) }% L) K# U) Z2 m/ Z, ]9 @3 _
感染皮肤癣最明显的特征是出现小红疹,因此如果身上发现了这3种小红点,千万别乱摸乱挠。
% J8 \ }+ s5 D+ [/ r
* d* b6 r% D7 @2 V" i* e7 w0 |8 {. K
: B3 e5 K i. n! K4 W) E. S$ h* H: w- ]/ `% a9 x$ Q2 _
由此可见,皮肤癣就是个磨人的小妖精,虽杀不死你,但能让你痛痒难耐。所以生活中,我们要好好防治它。
8 Q2 a; c" N/ k1 S6 {" g3 G; ~
1 Q: ~ A% H5 I/ W0 b4 W% N5 z如果发现自己出现疑似症状,首先需要到皮肤科进行真菌镜检,明确是否感染。皮肤癣菌的治疗主要有3种方法。
! @' R) `) g8 f w
5 q+ Z( ~- A, Z/ h
1、局部治疗。外用抗真菌药物为首选,常见的如咪唑类和丙烯胺类药物。对于炎症较重的患者,可以使用同时含有抗真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的复方制剂。
2 c; e$ ^) d) K! H- M5 y
2、系统治疗。如果局部用药疗效不佳,病情反复,可用系统抗真菌药物治疗,常用的如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
. v7 Q5 ]; q% }: f! n& }2 N! c; h/ y3、联合治疗。在系统治疗的同时结合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6 Y. t2 t2 b! X- T# B2 m, U1 [8 O4 i' `1 p, w
但再好的治疗,都不如及时做好预防,生活中要做好这几方面的细节,避免传播感染和复发。
. u5 O& |# A4 k
) ^5 n( ^8 i7 g" F1、穿着衣物要透气。尤其是鞋袜,尽量要选择透气宽松型的,勤洗勤换、阳光晾晒。
+ A0 l: `. j3 e) L
2、避免共用私人物品。去公共场所最好不要共用贴身物品,例如拖鞋、毛巾、浴盆等,也不要赤脚行走。
: f' B( O! S" m+ h+ n( S0 }; ~# ?1 u3、增强免疫力。俗话说“柿子也挑软的捏”,抵抗力差时啥病都会找上门,平时要多做锻炼、营养均衡、睡眠充足,把身体养好。
& D! }% V$ n/ a: @4 V1 E0 k+ o6 }
+ n. l x6 ~7 T1 E5 x' Y0 s
% `7 e+ J" f&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