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252|回复: 0

[美味佳肴] 哪种油最不健康?是大豆油吗?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455
  • 打卡月天数:5
  • 打卡总奖励:6902
  • 最近打卡:2025-06-17 16:11:33

5197

主题

11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4877
发表于 2024-10-31 14: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妈,这油怎么黑黢黢的!”! V& A5 D$ ^% W! j  T  ]1 B
“能吃就行,我去村里鲜榨的,计较那么多干嘛?”
; F' L- |0 \+ I: y4 W2 Z: z自从陈阿姨在网上看到说很多食用油都被查出来不合格后,就一直坚持吃自榨油,觉得安全又放心。2 S& F4 K/ d  ^) |
食用油安全问题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食用油含有致癌物不能吃的说法,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担忧。1 [& J- ~5 z+ p9 d+ R$ Z8 Y- _- N
那么,吃食用油为什么会得癌症呢?6 n, \6 i( ~) ~; y6 B

2 D! y% F) J+ J# A2 n01! ^) O& Z/ ~( l' B2 _
# P; w" k- \5 }- Q1 E. D
吃了不合格的油,对身体危害有多大?! N$ o0 P- ^0 V' S/ }
0 ~$ f5 t* ]( h0 w
之所以会有类似的传闻,是因为往年的一些新闻中,曾多次报道过多批次食用油在抽检中发现有不合格现象。其中包括有一批次被检出黄曲霉素超标12倍,或存在苯并芘、酸败超标的问题,所以搞得不少人人心惶惶。' m" j) c, @& }: Q; b' O
8 N5 V, e: O$ G* U% d
抽检中最常见的不合格原因就是黄曲霉毒素B1含量问题,黄曲霉素普遍存在于霉变的食物内,花生、玉米、稻谷都容易受到污染。如果榨油的原材料没有把控好的话,榨出的油脂内也会存在黄曲霉素。, G# m& ?* L& h" n, M
& c7 R5 V3 d) Q. {/ l3 H' u* P  j  [2 H
还有苯并芘超标问题,苯并芘被世卫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长期接触会增加身体罹患肝癌、肺癌、结肠癌等癌症的风险。
/ O% Y5 j  j' V( Q% `( E* G4 S4 K0 N1 O7 q* z
此外,还有可能是生产过程中受到污染,如原材料种植过程中存在土壤、水源污染;油脂加工过程中存在工艺、设备方面的漏洞等等。
* K2 V- l* [5 V! z1 Z5 {3 a9 [* ]9 e7 h( |9 x
日常购买油一定要选择正规品牌的,以免买到有问题产品,食用后给健康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2 V- L2 K9 Y8 }& h9 N8 b; d  L, a3 Y$ C. s! |+ R; d! J
02
/ f5 r* K$ N5 J/ ?* d) y3 h3 B
& N* Y0 r& k7 k+ T1 K3 T大豆油是最不健康的油,比糖还可怕,能信吗?: A' @% X7 a4 Z+ c9 M+ e( P

5 O, g% E0 |5 s- A0 k* e* ^网上广为流传的一篇文章内称,美国著名医生明确指出大豆油是最不健康的油脂,长期摄入对健康不利,其带来的伤害甚至比糖还大。7 M. B. I8 |' B& i/ K) t
6 g) s- Z$ `- _- g1 t
实际上,这个所谓的著名医生在美国十分臭名昭著,他因为反对转基因、鼓吹“自然健康”、虚假宣传等被美国FDA警告过很多次,也被处罚过多次。且文章中引用的所谓研究是在小鼠身上进行的,得到的结果并不能直接作用于人体,没有参考意义。) t3 E0 m  h; [% G6 ~& @

2 e$ O# {7 }' C不可否认,大豆油内有对健康不利的反式脂肪,但我们不能抛开剂量谈毒性,100g大豆油内约有0.533g反式脂肪酸。根据现有的推荐,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应在总热量的1%以下,以每日2000大卡热量来计算,反式脂肪酸应限制在2g以内。我们每日摄入30g大豆油的话,也只会摄入低于0.2g的反式脂肪酸,符合推荐的摄入量。" u) J5 p5 G$ L' f/ u* ^

& ]& X% L; n7 b% b( k且大豆油内除了反式脂肪酸外,还含有更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对健康有益的油脂,我们不能以偏概全盲目拒绝大豆油。$ _: |/ A! F1 O+ S7 i7 P

; F6 ]6 B7 q# |7 Y$ J+ e% @( u1 k6 d! q03
; |5 k- V/ E; R7 M+ Q' H提醒:这4种油真的要注意少吃1 m9 P! B5 J0 D4 G8 Q( ]& I0 P
; T' L. {! o5 R. C
生活中我们还是要注意有选择地食用油,这几种油建议最好别吃。
5 O# [% w: F6 u- H+ k! N! f, a5 Z9 C0 D
1、小作坊自榨油$ F- Z6 Q/ S- a' T
小作坊的卫生状况无法得到有效监管,在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污染。且对原材料也无法严格筛选,榨出的油脂可能存在污染问题。
/ \; u( ~0 j3 o& G+ h) p
: F9 ^+ q. p# e4 A: ^# M* O2、反复使用过的油
6 y( P9 s4 c* I% Y" [$ Q反复使用的油脂内会产生苯并芘、杂环胺以及丙烯酰胺等物质,且内里会被食物残渣、微生物污染。油脂内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也会显著增加,食用后对健康不利,还容易发胖。# j$ s* U% H8 Z

5 {* v- A$ H- H* n* T6 a& E3、开封超过了3个月的油
7 I! {5 a7 o. _% j# D开封超过3个月的油脂会出现严重的氧化酸败,长期摄入很可能会导致身体食物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还会增加肝肾的负担。
8 o9 Z7 {$ }1 g6 g, W( [% p- N  X
2 v( w% G6 x) P4、有哈喇味的油5 z2 g! U" ?: T$ z/ Y7 `
油脂出现哈哈喇味说明已经酸败了,要注意及时丢弃,避免食用后影响健康。- K6 M, s+ g; `$ Y; Z5 I
/ u' d3 A& J$ v3 }8 ?
04# v' {. k/ @3 ?/ h5 a, n& @* K" f
3 G1 m) ?; A0 v2 c
食用油究竟怎么吃才最健康?8 \* `0 \- R  k' ?/ ?; l

4 \6 l5 P; \( @; ^! p油对于我们的健康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但要学会健康吃油,这几件事很重要。
; c$ e" `, b. ?; @& m0 C, n' v, U  ]) j: Q
1、购买时看质量等级/ K* Y1 Y8 Q/ c+ T7 t
购买食用油时要注意查看等级,并不是说等级越高的质量越好。
" r/ R( W) O) F
1 \' p/ m9 ?3 `) `! X, T9 Y% u1.2级的纯度高、杂质少,内里的营养成分有所流失,更适合高温爆炒、油炸;3.4级的纯度低、杂质多,但营养成分保留较多,更适合低温烹饪。
! u. ?0 g( c& i0 d' k# a3 ]% U' U: n' G1 L' Y0 ~  Z4 Z# ]
2、控制总摄入量2 X1 a  j9 u( r$ G

4 S8 U! B, w; r, s$ s膳食指南推荐每日油脂摄入量为25~30g,烹饪时尽量少使用油煎、油炸等方式,可以选择少油的蒸煮、炖、焖等方式。; [6 g) E* @& O4 v

' t  G: U+ g4 P) H2 n3、换着食用更健康
- M/ e) T9 a" K8 `% N0 P& k9 S) K; G4 P- j' W; i& f; n
不同油脂内的营养成分也不同,建议要时常更换使用,让身体可摄入不同的营养。1 T6 k" q+ o7 x2 Q" q% h- ^2 ~
# v: C. N  P# o; \) _8 Z4 h
关于油的传言有不少,对此我们要学会甄别,避免因为不实的传言而影响健康。2 F9 O  W( M7 r$ H: N

0 _, b! B3 p: G: Z- r8 r1 f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帖际遇]: 有钱人 女儿国服役数年,光荣退伍,领取退伍金 75 金钱. 幸运榜 / 衰神榜
贡献值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7-8 19:55 , Processed in 0.210856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