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142|回复: 0

婚前赠与和彩礼有什么区别?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秀才
  • 打卡总天数:35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424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8:00

1440

主题

3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1316
发表于 2024-10-25 20: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什么是彩礼9 F8 f. x3 b/ \3 f) m; u+ q
+ t' E9 x9 x, L2 E$ o4 y& S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彩礼的含义有着严格的限制,而并非任何的赠与都可称之为彩礼。“彩礼”具有严格的针对性,必须是基于当地的风俗习惯,为了最终缔结婚姻关系,不得已而为给付的,其具有明显的风俗性。因此,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诉请返还彩礼的条件,应当首先根据双方或收受钱款一方所在地的当地实际及个案情况,确定是否存在必须给付彩礼方能缔结婚姻关系的风俗习惯,否则只能按照赠与进行处理。
' y9 |: [$ B+ }; [( i9 S2 J2 K% F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0 v' s. u( m! h: T

2 T/ z. p3 Y% C; U! d(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0 R$ H/ N7 I! S6 u0 z6 {# ]7 ^
% V& E6 j! U% ^- d# B& b  G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Z% \" v9 H. O, n
& `" {: I. Y. `4 c  n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1 E5 ]5 ?  w, H. K3 ?

  w: U0 z! T2 _适用前款第2、3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8 J* x7 ^$ V9 h. k' c$ o

# }; ]3 K1 X( {7 B8 u0 M" D同时需要注意,符合“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情形,但是已经共同生活两年以上、生育子女或者所送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一般不予支持。
2 Y; V, Z0 @4 @1 G6 L% e6 h- T+ U& W$ m" D$ j: ~- o
什么是婚前赠与% v: _) {$ t; u) t
- E- m3 o2 @, l
婚前赠与可以分为婚前附条件的赠与和婚前不附条件的赠与。婚前附条件的赠与是指以缔结婚姻为前提条件而向对方赠与,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婚姻关系无法缔结,即使赠与的财产性利益已经交付给对方,赠与的一方仍然可以要求返还。但婚前不附条件的赠与恰恰相反,一旦财产性权益已经交付便不能要求返还。
8 i9 f! V& E7 \9 ~: H' N5 s3 c# f  b. k9 g
彩礼与婚前赠与的区别:
. K4 B2 C' e' h  z) h& c* X' r
0 G% C7 f' o/ m7 {7 [(1)赠与对方财产性利益时是否基于当地的风俗。
4 ]% {' J5 ]0 q: ]0 R2 r% V  }& p1 ~5 \% ?7 n
(2)是否是以缔结婚姻关系为目的。
) `" K- h3 n1 Z% T" o* R6 m% ?4 e# O* Q
(3)财产性利益是否为不得已而给付。
7 D: M& J# a; m( q3 j6 L: g& ]4 d$ y1 ]
综上可知,彩礼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要回,而婚前赠与中,以缔结婚姻目的为前提条件的婚前赠与如果无法结婚可以要回,而婚前不附条件的赠与一旦财产性权益已经交付便不能要求返还。
3 @9 U  w# v$ W* ?+ r8 S6 E
0 \' x  p  h7 c# Q$ J* t0 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5-21 08:31 , Processed in 0.12527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