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413|回复: 0

[电脑维修] 电脑有一个无线一个有线,为什么流量要默认走有线网卡,而不走无线网卡?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321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4631
  • 最近打卡:2025-05-14 06:38:05

973

主题

24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5742
发表于 2024-10-16 12: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 r; Z! k7 Z" k  x
4 d/ ~2 c# C+ D+ V- [, l故障描述
! _$ r: V" z8 ?* m& f5 t
$ u" a! A( Z4 N$ P9 `兄弟们,为什么电脑有两个网卡,一个无线,一个有线,为什么流量要默认走有线网卡,而不走无线网卡?) j6 b/ y" Z+ m3 q- Q0 L
如下图所示:电脑同时连接了两个网络。+ o( d% _* L$ V  C0 ^
无线连接一个网络,有线连接一个网络。4 {% H6 F' y; u9 b4 M% c) Y( @9 c
当然了,电脑的有线网卡和无线网卡,都是默认DHCP获取IP地址的。5 Q/ p2 y2 F9 _  \' r: B
那你们说,为什么流量优先走有线网卡,而不是无线网卡呢?虽然,有的兄弟知道,默认优先走有线网卡,但是说不出个所以然,那今天,即到哥就帮你分析透彻!/ k1 X1 q5 i6 I6 e
特别是有的公司,有线网络带宽欠费了,但是有线没有拨掉,电脑连接手机热点无线网络后,还是无法上网,就是因为流量还是走的有线网卡,把有线网卡拨掉,电脑就可以正常走无线网卡发送出去了。$ }3 p& D8 I% E' X7 a
解决过程
3 m* I5 @" w" |# R& C! S0 D首先,我们在运行中输入cmd打开dos界面,然后输入route print,可以看到网络目标中的有两个默认路由。/ ?# ~* |2 u, C. F6 e3 P2 z
0.0.0.0 0.0.0.0 192.168.1.1 --无线网卡默认路由
5 V) _" X5 O: ?( E$ O- U0.0.0.0 0.0.0.0 172.16.35.1 --有线网卡默认路由
' v! x$ S1 Z$ [6 C2 ~  q9 N0 g( \当一台电脑有两个默认路由的时候,你们猜电脑的流量优先走哪个默认路由呢?
! U" s; D6 I% U! _在这里,对于学习过路由的兄弟来说,那肯定是看优先级,明细路由的优先级要大于默认路由,但是,有线网卡和无线网卡正常连接后,两条都是默认路由器,优先级相同,该如何对比呢?9 n& w( {$ b6 S* X" l
这时我们就需要看,跃点数,当路由后面的跃点数越小,优先级越高,可以看到上图的0.0.0.0 0.0.0.0 192.168.1.1的默认路由的跃点数是50,这个是无线网卡的默认路由。0.0.0.0 0.0.0.0 172.16.35.1的默认路由的跃点数是35,这个是有线网卡的默认路由。可以看到35是小于50的,这时电脑的流量当然选择先级高的默认路由,所以就选择了跃点数为35的有线网卡的默认路由转发数据了。6 Q' R" y$ u0 T# R3 T
无线网卡和有线网卡的接口跃点数可以不同,这是因为跃点数(Interface Metric)是用于确定网络路由优先级的数值,它表示使用该路由的成本。跃点数越低,表示该网络连接的优先级越高。在多个网络连接可用的情况下,操作系统会根据跃点数来决定使用哪个网络连接。
0 J, [( n/ U- A通常情况下,有线网络(以太网)的跃点数默认值较低,因为它通常提供更稳定和更快的连接。而无线网络(Wi-Fi)的跃点数默认值可能会更高,因为它可能受到信号强度和干扰的影响,导致连接不如有线网络稳定。但是,这个默认值并不是固定的,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手动调整跃点数,以改变网络连接的优先级。2 ]2 N: C: A# \4 P( o; O" ?6 P% ~
其实这个跃点数也是可以手动更改的。0 f3 u% n9 I2 S1 T
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设置或查看网络适配器的跃点数:
" h$ ^. Q1 `; k1. 打开“控制面板” > “网络和Internet” > “网络连接”。' D; q2 ]! {3 i6 h2 e
2. 右键点击要设置优先级的网络适配器(例如“以太网”或“WLAN”),选择“属性”。* e4 n# i2 {& n+ ]/ Y1 Q
3. 在属性窗口中,双击打开“Internet 协议版本 4 (TCP/IPv4)”,然后点击“高级”选项。0 {# z3 q7 O+ }+ v5 O% Q5 N; Z
4. 在“高级TCP/IP设置”窗口中,取消勾选“自动跃点”,然后可以手动设置“接口跃点数”。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7 i% u: x! ]/ v: R: |6 A  ?$ \5. 点击“确定”保存更改,然后关闭所有打开的网络设置窗口。7 T/ o$ M% H/ i- s3 ?0 S1 G0 m
再使用route print打印路由表信息,可以看到0.0.0.0 0.0.0.0 192.168.1.1的无线网卡的默认路由的跃点数已经更改为20了。
) h0 \% X; b+ m& \) ^将无线网卡的默认路由跃点数更改为20后,可以看到,电脑的网络图标已经更改为无线图标了,这时就是电脑流量就默认通过无线网络上网的,当然我们还可以使用tracert命令,查看电脑默认走的路径。
% U/ }9 m1 r  }然后,我们再次把以太网,有线网卡的默认路由跃点数更改为10,又比上面更改的无线默认路由跃点数小10。8 I  I8 h: l" e( c3 X0 B
可以看到无线网卡的默认路由的跃点数是20,有线网卡的默认路由的跃点数是10。+ X4 g# [  H6 ]0 x* y0 n8 T
这时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电脑的图标就又变成了有线网卡图标了。这时电脑的所有流量又全部都走有线网卡走了。
* L% r' X$ ?' O: K: G1 M在计算机网络中,跃点数(Hop Count)是指数据包从源设备传输到目标设备时经过的路由器或网关数量,是衡量路径长度的关键指标。跃点数的计算相对简单,每经过一个路由器或交换机,跃点数就增加1。跃点数的获取可以通过多种工具和命令,例如在命令行中使用traceroute(在Linux系统中)或tracert(在Windows系统中)。这些命令可以显示数据包经过的每个跃点及其延迟时间,帮助用户理解数据传输路径。
3 p$ x- }2 G# C8 R& r! Q跃点数在网络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包括:
# \5 y$ \% k! l) m* }: b1. 性能评估:跃点数越多,数据包传输的延迟通常会越高,因为每经过一个设备都可能增加处理时间。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分析跃点数来评估网络的性能。
: k3 k& d& Z! y; c2. 故障排除:在网络故障时,跃点数可以帮助识别问题所在。通过tracet命令,网络管理员能够找到数据包在哪个跃点上出现了延迟或丢包,迅速定位故障。
0 O  B) r$ d/ n7 p7 @3. 网络优化:了解跃点数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优化网络结构,减少不必要的跃点,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通过合理配置路由和交换机,可以有效降低跃点数,从而提升网络性能。
. p! @$ x0 s- |* H, B- M. l  j4. 路由选择:在某些网络协议(如RIP)中,跃点数被用作路由选择的标准。路由器会选择跃点数最少的路径作为最佳传输路径。
6 m2 [! }' B0 f+ j5. 安全性考虑:有时,通过限制跃点数,可以增强网络的安全性。例如,一些网络可能会设置限制,防止数据包经过过多的中间设备,以减少被攻击的风险。1 _; t5 D% ^* f8 a
当然了,一般有两个网络的公司,都是一个内网,一个外网,外网使用无线网络上网使用,配置默认路由。内网不允许上网,只允许访问公司内部资源,这时我们通常是把有线网的默认网关,不进行配置,这时电脑就只有一个无线网卡的默认路由了。
0 b: N% q# u" w+ _* G4 v7 |& S, g1 t1 [; e, Q: P: d
0 F8 A# b! M/ i$ @
当然你也可以直接拨打电话13101986181,让我帮你组装电脑,装机!5 H! |" _  |8 ^; p9 P
9 }. ]+ x* c' S& d9 s
  ?: N0 o6 m* b, j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贡献值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7-5 19:42 , Processed in 0.187852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