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发布,该新规对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的公募基金行业的产品、投资、销售等方面提出了制度性要求,标志着我国个人养老金的发展从单纯的“储蓄养老”进入“投资养老”的全新时代。
# K' A* k+ z8 t5 V
- H: V5 S8 r+ F* U如果说,传统的养老理财工具保险、储蓄及银行理财突出的是风险保障和资金安全,那么公募基金的加入,则为养老理财规划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投资者可以结合自己生命周期、风险偏好以及资金使用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养老产品,通过适当投资于权益类资产,充分发挥“长钱效应” ,减少老年之后资产积累不够的风险。事实上,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都已将权益资产作为养老金的主要投资类别。
! Q/ R4 w9 K) K2 ^; b, Q3 X: k5 q3 c% k
通过投资基金进行养老理财,在中国依然是个新事物,可能有不少朋友都还比较陌生,不知道应当如何规划。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分别通过5期内容,分享包括养老支出测算、中外养老三大支柱及新规解读、养老金储备计划及产品选择等内容,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如何使用基金来进行养老理财规划。
' i: `* Y; M, E. ]% B$ `+ }8 E( X4 _, N, @6 h
在规划之前,总得先有个“目标”。因此第一期的内容,我们打算先讲一讲,到底需要给自己的“第二人生”准备多少钱?一般来讲,养老费用包含四个方面:
( v; @( E4 N7 F7 x
# B6 x9 e8 |: l" R, R) e/ E一是日常的衣食住行所需的费用;二是医疗费用;三是请人照顾日常起居所需要的费用,包括让子女照料的机会成本、雇护工支付的劳务费或者到养老院养老的费用;四是用于提升生活品质所需的费用,如参加聚会、出门旅游等等。
! P# e! T2 X! ] J. f) Z2 e' C
3 I9 U9 m* T% H+ P# L为了简化计算,我们可以先做出4个假设:
0 L& L. K \2 l; y
% [& w! |$ l9 A4 j
假设1:退休后生存年限,按60岁退休、80岁告别世界计算,那退休后生存年限就是20年。
0 [! \9 \( m( z, D- w U" y# H. r8 N4 m- C2 m
假设2:年均通胀率,参考中国近年CPI粗略估计为2.5%。
; S* T/ O+ o+ n: y4 V' X: T- y7 r s, i& @$ u" Y( ]6 \) [1 {& ~ p
假设3:退休时点,默认在当前时点退休。
2 s6 @7 E; R% h
% e9 S1 i( a6 L @7 v假设4:退休后第一年每月支出默认为5000元。
& x ~" W- F3 N% E; w1 V4 n4 ]
7 r: }4 Z' Z [我们大致估算下每项支出所需要的费用,汇总之后可以得到下面这张表。
6 E u3 i% z* v0 v+ J! [; {
# ^( Y* q, i/ y" J+ R4 D6 H- b v! m$ N& O( ]
r6 Y9 _! l; J, I+ n2 D, _1 R- I
按照上述假设,在不考虑任何投资及通胀的情况下,需要在退休当年准备120万才能维持后续20年的支出;而如果考虑通胀,那么这个数字会变成153万。对很多人来讲,要在退休时存到153万,可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2 q" e! J3 [2 m+ Q; x* N/ S
# @! Q3 L4 E ^$ s% i有朋友可能觉得5000元的支出太多了,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可一概而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自理能力也在下降,且患上重大疾病的概率在上涨。如果考虑这一层支出,分摊到每个月上面,以5000元作为退休人群的平均支出可能并不为过。
3 l$ [. K/ l( ^" T( M
8 y: ?; W8 E& R- J! }8 N其次,在养老金测算时,我们常常会提到两个风险。一个长寿风险,另一个是通胀风险。
+ r7 e! U% O2 c2 v. y& n8 q2 q; X9 y* m) O
长寿风险是指退休后生存年限超出最初预期,导致退休前储备的养老金不足以支付后续开支;而通胀风险是指,通胀率过高,导致养老金过早用完。这其实就是前文提到的假设1与假设2。
* {/ {3 C$ h5 I/ d0 ^
6 |$ D$ X( i' ~" f, }2 L+ T
可以看到,如果在原来基础上多活10年,并且年均通胀率上升到1%,那么在退休时需要准备的养老金会变为310万!几乎是比原来翻了个倍!
?& I( X4 l+ ]6 f. t' W8 _, M
' M3 L& ^. Z. r最后还有一点,上面的例子中,是以在当前时点退休为前提计算的,换个方式理解,这是按照我们退休时的物价水平与当前一致计算的,但这显然并不现实。如果我们维持假设1、2、4不变,调整退休时点,那么我们会得到以下金额。
9 h5 x0 j0 `1 J+ E
# F$ w% ^$ `$ `9 C# U6 V) l' p" t举个例子,如果你今年是30岁,那么当你退休时要准备的并不是150万,而是321万。
0 U$ h; w" g! x# N: j, u; {9 a4 Y
可能会有朋友会认为,退休之后并不是没有现金流入,社保养老金每个月也有不少钱。这里可以再给大家给一组数据,或许大家会对这个问题有不一样的看法。
9 b- g1 q" ~3 N6 z! O% |' M7 y$ X3 V7 c. @
近十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十年,居民收入有了较大提升,养老金自然也随之增加了。但是,根据人社部的数据推算,2020年由基本养老保险提供的养老金均值为3349.8元,如果预期养老支出是前文提到的5000元,那么这个数字显然是不够的。
2 H& z1 w' v7 f* Q
; x4 v# X/ A' B. u2 T1 [另外有一个概念大家可以关注下,叫养老金替代率,这是养老研究上常常会提到一个概念,即退休后养老金收入/退休前收入。
6 C, [* }# q% }: h$ w' _- v. b! H
5 L6 n: d' R( S H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9854元,对应月平均工资为6654元。据此估计,2020年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约为3349.8÷6654≈50.34%。
. y Q/ `. w3 l8 N/ U6 v( k! w( C2 s
而世界银行组织建议,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养老金替代率需不低于70%,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养老金替代率最低标准为55%。显然,目前我国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处于偏低水平。
2 ?: ?* U* L% P5 S
- W0 S; a3 x9 ^+ g/ ^' x$ H事实上,如果想完全依靠社保养老金养老,其难度也是在逐渐上升的。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国的养老金模式是现收现付制,简单来说,就是将在职年轻人交的养老金发放给已退休的老年人。在这个模式之下,人口结构会是维持养老金平衡的关键变量。而随着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通过基本养老保险以外的方式补充养老金,也将会成为未来的重要议题。
1 R" i6 ?; D0 ^ c( q+ \: R, }8 e l2 X# b$ r+ H+ T+ g
看了上面的这些数据,不知道大家对养老储备的问题,是否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呢?
9 h( R, o% k1 G% X# v& n8 ]: b X1 q) W7 B
迟暮之年,收入骤降,部分人可能连退休前的一半都没有,而支出却未必减少。面对逐渐缩水的钱包、逐渐蹒跚的脚步,可能不少人会逐渐失去“我全都要的”底气,不得不做出自己的“养老选择”。在前面的内容里,我们花了非常多的篇幅帮大家做养老支出的测算,可能会让部分朋友觉得,这笔钱这么多,我真的能准备好吗?
% D% R) u1 U8 @3 \$ ~) L
2 c m8 D: h( M C有人说:“老不是一朝一夕开始的事,是一出生就在持续的事,老是老中青三代都要面对的问题。”与之对应,养老,可能也是我们需要贯彻一生需要去做的事。养老的“启动资金”看上去庞大,但通过合理的规划,将养老支出平滑到整个生命周期当中,可能准备起来就没那么艰难了。
6 ~: J9 M) ]9 O* g9 [8 V( r$ _ F( f) R6 h9 x: V# J7 ~
比如,中青年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有房贷、车贷、孩子教育的问题,这时就可以选择预期回报大一点的投资方式,力求减少一点负担;再到中老年,对风险的抵抗能力变弱,但所幸的是早年大概率已经完成了资产的积累,这时就可以选择更稳健的方案,将更多资金放在养老上。
) O w8 _% @+ M4 g
$ i0 E( V, R# ^6 _- d具体如何规划,这里先卖个关子,我们会在后续的内容中,给予大家一定建议。
* k. {: |* O+ x# U
! K6 Z" J4 ~9 i1 Q! s3 b/ r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
. V+ f1 q; A( g% r$ ]
; j, f# l# Y7 Z8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