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继「卖家秀和买家秀」、「给差评就血洗你全家」之后,网购评价在最近又一次上了微博热搜榜单。而这一次是因为好评造假。
! a0 s; ]* H, p5 A 你以为那些月销量破万的面膜是用户信赖的真实结果?其实那很可能只是刷手们(业内对刷信用人的称呼)一夜之间的努力。你以为那些点点戳中需求的好评是用户买后的呕血心得?其实那很可能只是商家为刷手们提前拟好方便复制粘贴的评价话术。
( K' ~' m& @5 V, q 然而,刷手真正让人瑞思拜的地方,并不是他们一日功成、一刷冲榜的刷信用效率,也不是从个人到团体、从业余到流水化的完备刷信用产业链。而是他们为了刷信用,做出的那些出神入化的努力。
% C' i# w/ G9 E有一种买卖叫做「收发空包」
8 T3 r$ g8 U( S4 H9 `
闷声发大财的事业,从来不止卖鸡蛋灌饼这一种,刷信用在很多人看来也是可以的。但事业想要发展成赚钱的事业,就必须体现足够的专业。
) c. }/ ]9 r7 l& d, H “在淘宝火了之后,刷信用这门生意就开始了。”在淘宝卖了几年猫粮的钟三和我们说,“当初开店的时候淘宝的门槛已经很高了,一颗红心要十几条好评,一颗钻得好几百,新店光靠朋友来刷很难搞的。后来有个客户私信问我要不要刷销量,可以先免费刷一百条试用。觉着反正是免费,就答应了。两三天,订单新增了一百多一点。还蛮有效果的,之后我们又合作过几次…”
/ x2 l6 d6 g9 @6 F& U6 F* I
钟三所描述的,也就是目前刷信用行业中最常见的操作手段。这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是刷信用团队不断试错、积淀实力的结果。起初的刷信用很轻松,下单、签收、确认、好评,除去物流等待时间,整个流程不超过5分钟。免费收货还能有钱收,稳赚不赔的生意催生了一堆拼刷三郎。
, k q# p9 h" S, E
当然电商平台也不是瞎,看到有些店铺信誉、销量没几天就往上疯涨,稍加监控就识破了背后猫腻。于是就有了平台对刷信用账号和店铺的封杀大戏,通过大数据识别、机器初审+人工复核、算法反作弊等等手段甄别,的确有不少的店铺落网。
4 G! K! F% r. C) X. I" t
平台的打击手段非但没有打击刷手们的事业信念,反倒促成了他们形成「专业化刷信用」的共识。既然唯快不破的刷信用伎俩已经被识破,那么我们就来拼刷信用质量。不能直接下单,我们就先「货比三家,真实浏览」;不能假发快递,我们就「假戏真做,收发空包」;不能小号多刷,我们就「广纳各地人才,多等级分刷」。从访问到下单,从物流到签收,从确认到评价,严丝合缝的人肉刷信用。
8 t- `) I! f1 E3 x1 j5 } 除了流程的专业化,刷信用行业在组织架构的建设也颇有公司化运营的味道。
9 ^# D5 s+ \2 n# y: X “我们的平台目前有20W多刷手,专人管理,号也齐全,xxx和aaa之前都和我们合作过。”某刷信用平台客服介绍到。这里所谓的平台一般是指刷信用头头在IS、YY、QT这类在线语音平台上注册的频道(下称公会),公会有专门负责主持放单接单,有专门负责刷信用(也就是刷手),有专门负责维持公会秩序(查人、踢人),比一些皮包公司还要分工明确。客户订单一到,上下齐心共同开刷,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不论假聊还是货比,客户需求统统满足。
; A3 h" v* } J 客服发来一张截图,“你看,这是我们帮他家的刷出来的爆款。”
8 V2 N5 D+ @2 ]( D6 j
有一种文案叫做「职业好评」
7 s, R7 G: _- S W 都说韭菜被割多了,也会有觉醒的一天。在被那么多带货的网红大V割过一茬又一茬之后,网购用户难得形成了「用户的评论才代表用户利益」的意识。几乎每个自认为精明的网购用户都会在下单前刷刷商品评论,好评差评都不放过。
- ]) f7 s: x# p, n7 W& ]5 Y 以下是TA们总结出来的网购心得:
& E4 ^: G% N; M; M, [1 t `( Q, j 1)销量高+0评价,很假,别买;
8 z. t' E; W4 e. r0 L) w 2)销量低+10+好评,新店,不建议买;
; q5 ~& }; D, b
3)销量高+0差评,估计有坑,不建议买;
6 }7 V6 L( O5 h5 [. U
4)销量高+1W好评+200差评,真实,买。
' c8 @! z7 ]# k/ E 刷手们也根据这些网购心得总结出四字法则:真实+质感。
. B8 x9 `# Y" t" r) d “好评数量必须占总评价的绝对部分,需要添加适当的中评和差评来「弥补真实性」;好评必须「视频+晒图+文字」三位一体,结合用户需求痛点来展示商品亮点,营造所看即所得的画面感、立体感。”(这看起来像是《市场营销原理》+《消费者行为学》在刷好评中的活用吗?)
& b) w% g" }# Y(市场营销毕业岂不是很有做刷手的潜力?)
7 d+ M+ C5 Q. S3 a0 W* f1 M
网购用户们越吃评价这一套,网店对刷好评的需求也就越大。逐渐的,一批有颜值身材(有胸有肉)或者有一定内容整合能力(偷图P图伪原创)的刷手,成功转职「职业好评师」;一部分有远见的好评师则搭建了刷好评平台,名曰「买家秀平台」(刷信用行业再一次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
; m. X# M- u) I; x% J @" C. D 不过要想在这个圈子里混得好,除了硬件过得去之外,话术沟通能力也非常重要。所以在这个刷信用细分工种中,还能按照好评文案水平分出个三六九等来。
$ H' }2 h% O8 u2 u 像下面这种好评就比较普罗大众:
( K$ ]& x) r$ h1 ^2 i# h p: X. ~
有职业素养的,写的根本不是好评,而是写好评的心路历程:
" N; ?. |' Y" V# A4 Z$ `) u 那种直击用户内心并且还需要带点徐悲鸿画马那样的写实好评,
8 M0 g9 T) L8 y& z. H- H$ W 短短几十上百的好评,文学与营销起飞,真实和质感一色。
2 E$ ]6 z" I6 q% f# V. P有一种网课叫做「入会教学」
) c; `6 M7 ?% _$ U6 M2 M
刷信用、写好评只是业内人士来说,只是入门Level,真正的大牛懂得手把手教学。当你被「课余刷信用月入上万,包教包会」的标题诱惑入会之后,你要知道,你自己离成为行业大牛也不远了。
0 {1 R6 U) Q6 `5 L o1 I3 [" X 当然了,一个零基础的萌新想要成为行业大牛还得从学徒开始,但最开始的一步是「交会员费」(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刷信用公会)。这个费用几十到几百不等,一般按照刷信用收益比例收费。比如5%收益对应50元,10%收益则需要交100元。只有交了会员费才有资格获得刷信用教程和刷信用资源。
' N+ N( ]4 D3 L0 K, I 比较务实的公会只谈订单和钱,而有些公会还会和刷手煲煲鸡汤、聊聊刷信用成功学,甚至还有竞品对比、行业前景分析等等大咖分享,这时候学到的不只是技术,还有套路,还有精神层面的共识。
) O6 d: W6 A7 M$ t% F 不管是务实还是虚实共建,刷信用公会都应用着同一套底层逻辑——「刷信用是真实的,刷信用的目的是让天下没有难活的店铺」。虽自五湖四海,但「刷信用能赚钱」的驱动力使他们成为了「汪家人」。
1 t$ d: P+ r" ]
精神建设有了,技术资源有了,接下来就是实操阶段。萌新开始按照大牛的指示接单、操作、确认、收款,循环往复,日入三单。你没看错,是日入三单。萌新们交了会员费、看了操作教程才知道,原来刷信用账号有各种年限、等级限制,一个账号一天只能刷三五单,多了客户不要。一单5~10元,单价说不上少,但与入会前看到的那块大饼,有着10倍镜的距离。
4 B8 f, d$ A3 g# b4 P# Q X0 D- _
这里要敲黑板,想要月入上万甚至更多,不是要求你有足够多的、符合条件的账号,而是你得学会「复制这整一套运营流程」。还不懂?你现在已经是一个有一定刷信用经验、了解客户需求、明白刷信用的底层逻辑的人了,你可以自立门户开工会「收会员费」了。
% H: i5 r ~2 Z1 X6 w 一个50,十个500,一百个5000,一千个50000…一个公会满人之后你还可以开分会,一个50,十个500,一百个5000,一千个50000…你看看人家的公会,几十、几百万人呢!
c1 ^5 l, o, b* ~# K$ Q' c5 l6 N2 X
刷信用是个病,刷和被刷都有
$ @ W; r; r/ n# i, D5 ] 看到这里的你,是不是已经魔怔了?写文案的导师告诉我,想要说服读者(你们当中正在刷信用或者有打算刷信用的人),最后必须「临门一脚」。
* q5 s/ ?' O9 }: e8 w
我比较皮,这一脚带有转折意义——「刷信用违法、刷信用违法、刷信用违法」。
0 Q/ T$ s4 D& I2 ^: F 作为刷信用的提供方,不论刷手模拟的操作有多逼真,也不论刷出的好评有出多强的说服力,刷手这种「过程真即为真」行为就是欺诈,严重误导消费者,严重扰乱平台秩序。根据我国法律,任何群体和个人以刷信用形式挣取利益、误导消费者,涉嫌欺诈消,属于违法行为。而组织刷信用并且收取会员费的行为,涉及组织从事大型违法行为,程度更加恶劣,其所得皆违法。真正的真实是这样的:
; d- x+ n3 D. o. R 2018年,淘宝对刷手李某提请诉讼,法院判决李某「在24笔订单中支付款项后又收到卖家退回的货款」的刷信用行为违法,判李某赔偿淘宝损失1元。同样是2018年,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金华吉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组织实施刷信用18.9万单,处顶格罚款200万元。
/ e7 B% a7 U9 ]
而作为刷信用的需求方,刷信用店铺同样侵犯了消费者和平台利益。
5 x; h5 u8 Z& t3 D6 i# W 根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一旦确认是刷信用行为,监管部门将依据情节严重性,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而所在平台同样也有对刷信用店铺进行处罚甚至是清退出场的权利,前面提到的淘宝封禁6000+刷信用卖家就是例子。
) m! r7 l/ K& V d+ |) w
即便刷信用在风口浪尖之上,还是有不少卖家选择顶风作案,尤其是中小卖家。他们知道“刷信用找死“,但他们更怕“不刷信用等死”。没有足够的投资成本,也没有耀眼的差异化竞争力,为了不在红海中沉沦,只能靠刷信用来提升店铺的信誉和业绩。
z6 _' I6 k& ?9 F) E8 V 然而一旦涉足刷信用,只会有两种结果:一是被平台稽查清退;二是侥幸存活,继续刷信用。因为刷信用不能停,一旦停下就容易被平台识别发现。而且刷信用会上瘾,尝试过一次刷信用的甜头后,还有多少卖家能耐得住寂寞去开发差异化产品、去研究合法合规的曝光方式,这些和刷信用比起来,太低效。
" J% f# T, K. r% `8 `! t; \! u& p “平台监管越来越严了,以后刷信用成本应该会更高吧?”
9 W$ D) J, w) z5 a* \! L: Q, d “是啊,实在维持不下去的话就把店给关了。”钟三吐了个烟圈。
! X1 m$ t% F8 Y
! ?0 x8 V f! r,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