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有个大学同学,是一家私企老板,虽然平日里工作很忙,但也很注意饮食和健康,几乎每年都要去做一次全身体检。
& U1 y6 \) M5 V8 {* f
7 W- ^ y! h& u1 F6 P: y, H( Z6 s0 B* w6 m U. a) _
半年前,他像之前那样去做体检,体检结果很“完美”,除了血糖稍微有点高以外,几乎没什么大问题。与此同时他还做了肿瘤标志物检查,这些指标也全部都在正常范围内。
4 _+ g q- [" Z, S* ]; F3 q- O5 p, `/ M% ?' Y
看到检查结果,他很满意,心想着每年一次全身体检虽然要花不少钱,但好歹是物有所值。
a, ?) B$ H$ a
' Q& f9 F8 P5 N7 y" k. ^4 s( K
两个月前,他开始出现频繁腹痛,由于本身饮食就不规律,再加上之前就有点小胃病,他以为是胃病又犯了。但这次他吃了胃药后,却怎么也不见好转。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完善了胃肠镜检查,结果这一查在结直肠中发现了恶性肿瘤。
! j' z9 E3 b& [, N& d; {6 `
( @- r- H/ N2 N8 E$ Y/ {
看到这他傻了眼,明明体检正常,肿瘤标志物正常,指检也正常,怎么好端端的就肠癌了呢?
+ e; h3 G+ y& s8 o( v
8 |3 j _) g1 y) v5 ^8 T到这里,我也觉得很遗憾,其实他这个肠癌早就应该被发现的。因为他本身就有肠癌家族史,体检时就更应该关注这个问题。肠镜是筛查肠癌的金标准,肿瘤标志物并不是万能的,有些人属于肿瘤标志物不敏感人群,而他恰好就是这类人。
! R1 z! y6 s3 x8 P% B) s
. `1 r9 T/ h- L( B" n/ [( W在临床上,有很多人病人都有类似的经历,总以为自己做了体检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体检项目不对还不如不体检,甚至最后还可能变成癌症的“障眼法”!
- I; ~6 j" y& Y# M" I2 J0 f+ N
: ?1 ]4 q: o5 O- F* l3 Y
直白点说,就是体检不做这6项检查,相当于白做,得了癌症都不知道!
+ k# N# n, e9 z- ?! `! |$ c
# u9 ~# s) G" b6 t% ~6 c6 p为什么年年都做常规体检,为什么发现癌症时还是晚期?
: O7 h Y1 u0 K$ [ h6 |' q
8 D, x2 Q- U9 \% v4 _ n这个疑问相信很多人都有,为什么一发现就是晚期,为什么就没有早点发现?道理很简单,因为大部分癌症早期时,基本不会影响常规体检的生理指标,比如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等。
( H# o4 }/ L6 F4 o) |( Y
, m5 V% m# @& K, B' R而我们每年在做常规体检时,主要就是为了评估自己身体的整体状况和主要器官功能,同时也可以诊断出一些常见的慢性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但常规体检却很难帮我们发现早期癌变的线索和蛛丝马迹。
! h/ G# {! h% v7 [
* u2 g1 f$ P6 V
等到症状已经很明显时,往往已经进入中晚期了。事实上,早期如果能进行有针对性的癌症筛查,发现癌症早期病变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就算是癌症,其危险性也会降低很多。就比如早期结肠癌,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早期乳腺癌甚至能达到100%。
% N+ ?6 { [" d9 S
- s: o' U8 J0 d1 ~+ N+ ^) P. a3 F2 G体检不做这6项检查,得了癌症都不知道
: V6 E: n @+ y" A. U3 {
7 Q" u1 f7 J H' h0 l# v①低剂量螺旋CT
; `% z5 Z5 q3 M8 Z$ w" ]: a
! m5 Q4 ]- C, @6 v; _* B, n有些人习惯用X光片检测肺癌,事实上X光片的分辨率低,所以检出率也比较低,如果胸部X光片检查诊断出是肺癌,那么在临床上往往已经是晚期。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用X光片检查肺癌,就是在假装查癌。
* e7 ^% ^0 v9 _8 K% H! q- u5 W
5 Q5 K1 T8 G1 M用CT检测肺癌,分辨率高,肺癌肿瘤在1cm,甚至是0.8cm时就能被查出,所以建议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或者有肺癌家族史的,在体检中把X光片换成低剂量螺旋CT。
5 {7 P0 S" ^8 i$ R x: [1 k/ @5 b6 ]* ^2 Y$ z
②胃镜
& G6 A& u: X' R; e# S8 m' k; G# c4 [9 ~4 r, B9 T& N6 _, z: @9 R5 K
我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48万例,仅次于肺癌和结直肠癌,然而遗憾的是,体检中只有不足1%的人会主动选择胃镜。
+ S5 R- [- Y" X& \- ]% s- Z) b3 O( h9 N/ W2 `$ F* u6 b$ u
不敢做胃镜,一方面是觉得麻烦,另方面是源自于对胃镜的恐惧,更主要的是很多人在潜意识中觉得抽血、CT和彩超等都能发现胃镜,其实所有检查都无法替代胃镜。
: ]& Z) ]; E/ l2 A- a5 y7 O1 N' _/ |* F
作为检查胃病最常见的诊断方式,同时也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胃镜不仅能直观地看到食管和胃部的真实情况,是否存在病变,同时还能对可疑部位进行病理活检。
0 ?* c2 p# b: j6 u/ ~
1 h; S0 V- m' R+ H
建议年龄大于 60 周岁;中度以上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等;恶性贫血者;有家族胃癌史;幽螺杆菌长期感染;胃息肉;长期腹痛反酸等高危人群要完善胃镜检查。
) O+ Z4 I2 }5 y" A% \/ k8 ?
( J# ~: \7 Y3 J0 P9 W③肠镜
. h; k" ~1 i3 G+ Y! Z# w% q2 I
和胃镜一样,肠镜同样是筛查肠癌的金标准,然而人们不愿意接受肠镜检查的理由也是出奇一致,要么是太麻烦,要么是太痛苦。
0 O" L8 n, j3 |3 Y2 D
& r0 D( A, ^6 [" q
但是反过来想想,和麻烦以及痛苦相比,如果能够通过肠镜发现早期病变或者肠癌的癌前病变肠息肉,那岂不是赚大了。
c5 Q" g7 v8 H
! G+ j- e1 p& p7 n g, D* ^# s按照2020年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大肠癌筛查从45岁开始,不管男女,每年1次大便隐血检测,每10年1次肠镜检查,直到75岁。
0 X% }0 s+ K7 R2 A: k1 a
: x: P, g/ S2 {④甲胎蛋白+肝脏B超
- [ Q8 B( c' g7 x9 F$ |
9 @) c \! I+ ? S+ L" |! L, s3 k- c诸多临床实验证明,B超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肝癌准确率高达90%以上,是临床上诊断早期肝癌的首选检查方法。
! Y4 k6 s: O2 Q% p; _: V
& E: ]- D5 A n) C在《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中也建议,肝癌筛查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高危人群每6个月筛查1次。
$ [+ @6 H' [2 o! n2 H
# q* z! M: V) P5 ^ F) w0 Q: M⑤乳腺钼靶或彩超
v8 h6 W+ |- {4 V4 A
7 N; ?0 [; F; o1 t! J7 e乳腺癌已然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所以能够早期发现乳腺癌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情况下,乳腺钼靶和彩超都可以作为乳腺癌的筛查选择,一般建议女性从30岁开始,就可以定期进行乳腺癌的相关筛查。
7 A8 E2 }+ t( b* ~5 j+ w2 m' ]9 O; i
# `3 u% V* K* p2 l4 ]/ m" p⑥TCT
! i8 Z' }9 W& n* X$ _) R
; R/ q: g5 R: F) T0 Q一听说检查宫颈癌,可能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HPV检查,事实上HPV只是对病因的检查,真正有效检查宫颈癌的应该是TCT检查。
5 C$ \" h3 u, O# w% i
! t- _) V" v, g" W7 q0 R- O5 _
TCT就是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和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检查相比较,标本的满意度和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都明显提高了。
' Q% D% _% {) U( ~% G0 A5 Z
* S9 H. v& a- U% F' q- P& u+ G+ Y建议女性从30岁开始就可以做TCT和HPV联合筛查,每5年做TCT和HPV检查或者每3年做一次TCT以筛查宫颈癌。
7 G) X" O Y' D+ W7 g
% A3 x* m% h- u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