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最近
3 _3 V# j" c! |% [一款颜色鲜艳、造型多样可爱 1 \' h) u. Y; Z' w0 Z
咬一口就能感受到 / V( ~) M# k: ]; L: m
果酱爆浆口感的网红零食
/ K9 F7 E; {5 ]) P" R 蜡瓶糖
" B9 h3 q3 O- n' {深受孩子们喜爱
, k: H: T3 W: ]线上、线下销量火爆
- E2 Y' ]$ P9 u& \$ X {5 w蜡瓶糖突然火了 8 j+ d- ~5 T4 t
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蜡瓶糖”等关键词,产品介绍和食物造型令人眼花缭乱,其中有商家页面显示超20万人付款。 - M7 X: {2 u( e H
! `, J1 t# L" f* p: \) ~蜡瓶糖
7 f7 w; B/ _- N1 |+ L% K不仅在网上销售火爆 2 Q1 P& {6 b( z- E
线下消费力也十足
' f- @: ~/ N0 p在社交平台 6 u) Y/ \ L5 n
众多线下蜡瓶糖摆摊的 2 x/ w' ]5 U3 n5 S- c
有网友发文表示 : g6 @( M7 T9 R' d/ b2 J% N( n( q
2 }9 I" k; E: e
“下班蜡瓶糖摆摊 5 B6 @" z$ ^0 J5 R7 Q7 A
: Z( ^" w& f$ B2 q9 Z( U每天收入300元起步
" h: c" r$ { v7 _. Q9 [2 m' B) u月入过万!”
; t1 R9 J; _* a4 ?# N6 T4 v但是 + N1 O9 {, M9 q' ~ C4 P/ |
蜡瓶糖突然爆火的同时
( b! B& y3 ^0 G5 h- f8 p- g也引发了很多家长的担心
8 Y7 O8 C; ~% n1 h& y( z O1 c( J1 `+ b( G6 m5 H3 y
网红糖果蜡瓶糖 4 J( S8 s1 m0 J K/ P
食品安全问题引发质疑
: f" b! L2 t4 K/ ^- l据了解,蜡瓶糖的外层主要原料是蜂蜡,中间夹有果酱或糖浆。其吃法类似于口香糖,可以咀嚼吸出果酱,但不可吞咽。 * ^# d/ O" c1 D% A# o8 @- L5 O! Y
据报道,家长熊女士在某主播的直播间中,对所谓“纯手工自制”的蜡瓶糖产生了好奇,买点回来打算给孩子吃,然而到货后,她却直接扔掉了。
f$ s! x. ^/ `( i5 K- g3 n. y, [/ h4 Z2 m! O5 q+ p1 b
熊女士表示介绍称是纯手工制作的,看着新奇,价格又便宜,就想着买一些给小朋友吃。但买回来后,发现包装袋上没有生产厂商和配料表等信息,还有一股很重的味道,就扔了,不敢给小孩子吃。
3 x6 v! Q+ I* D* D9 _$ D6 }! u9 Q" ]% ^( b7 V [
还有一位家长陆女士表示,她买到的蜡瓶糖,包装上只有生产日期,实在担心这种糖的安全性。 " L7 U0 h) k7 q# ]0 e; s
$ Y, ~. M" S* c% A7 U: u据某蜡瓶糖店铺客服人员表示:蜡瓶糖外面的蜡是不可以吞咽食用的,且人的胃无法消化所以不能吃掉。
7 w) Z2 E- r6 v. v' h3 d& n! t s
在该客服人员发来的产品包装图片上,可以看见产品包装上“请勿吞食!”的字样。
1 i: D& _. N' G- ^) x3 w# e2 r! A4 B
{/ K: K6 P0 _2 }0 O, P9 T# W! v" h
专家:“三无”蜡瓶糖充斥市场
4 J) Z' D) y& f) J; { a, D需立即加强监管
, ?+ E( d4 L" q' y8 p3 B9 e6 l. H! J7 T1 x! I: _8 }# ^
7 L$ A& p- G7 Q! `: a
对于“蜡瓶糖”的食品安全问题 8 J5 f* M: y8 [% }
近日多位专家发声——
P+ i9 y) O7 `# J: g- R% D
/ c j& j, f$ G% @) v食品工程博士、科普作家云无心认为,蜂蜡是蜂产品的一种,作为常用食品原料,可以添加在蜡瓶糖中,但现在暴露的问题是,违法“三无产品”充斥市场。
* a( J" j, c- `+ d$ g# k. [( G/ r1 W% v% E8 |9 @3 i
蜡瓶糖最大的问题在于,其产品包装上什么信息都没有,没有生产厂家、没有配方、没有生产许可证,不知道产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是否符合各项安全指标,它用的原料是不是合格。
$ b6 y+ z s) l+ T0 O7 {: Z7 |9 d/ c7 _" h% P
云无心呼吁监管部门应立即行动。“任何东西只要放到嘴里,不管是否吞咽,都应被当作食品来管理,都应符合食品标准。” % u$ C1 V3 R4 t! V# f, B
7 C. N, B+ p4 u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范志红提醒,对于网红儿童零食要避免盲目跟风,蜡瓶糖属于新品类,目前缺乏相关质量标准和调查数据,很难说具体会对健康造成哪些影响。这些彩色糖果中的色素成分是什么,是否过多,也亟待规范管理。蜂蜡本身虽然没什么毒性,但就怕个别商家使用的不是蜂蜡,有其他污染成分。 & ?( U. w: X7 N2 C: E% K7 Y) h; R
4 T9 I' z2 ]) G% u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认为,这些食品大部分没有国标支持,没有详细的配料组成,也没有风险提示,基本上属于违法违规的“三无产品”。很多孩子缺乏食品安全意识,因此不能任其游离在“监管之外”。
7 c4 t3 v: ]: X& |- N% Q7 g9 c一些网红零食抓住了孩子喜欢鲜艳色彩和猎奇的心理,然而小孩子并不能判断零食的好坏,这时需要家长进行合理干预,挑选安全、干净的食品,为孩子的健康安全护航。
+ k- r+ h; q4 G/ Y
; P) A8 _" V6 c, r6 `% g# T; ~快分享给身边人 7 ?# r, B6 U* y1 ]. Q3 W
; a$ l Y9 h0 b5 n别再被网红糖果“蜡瓶糖”迷惑 1 d& _# M7 R( n% j" X1 Y% {! l6 }! b
拒绝这份“甜蜜诱惑” 1 m& h* G5 s. ~ M7 R
不要买!不要吃! ! H: f: G1 D1 a
. G% C! c# `6 H" E- ]
9 Q# F2 [. q/ P1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