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想要甩掉“大肚腩”,“三高”人群饮食重点各不同,你做对了吗?
* ]8 ^0 S, w; o; `( F/ j- ], s
" F# b, D" U6 |+ |* K. A8 G2 j7 m& F俗话说,一胖生百病。肥胖人群更容易出现各种慢性疾病,比如常见的“三高”。而想要改善身体指标,减重是一个很重要的生活干预的手段。
" u5 }* k$ e8 j. H' A# p! u8 W# y0 X, H! k6 t ?" R3 j
大量临床数据表明,只要体重下降5-10%,就可以明显改善许多指标:能够帮助低血压,降低甘油三脂,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对于糖尿病人群,血糖也更容易控制。
- I. B+ s; [8 _% o( F: p: }. s9 H# O6 c! g" }5 ]# @" X
而想要减重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营养治疗联合运动干预。而在减重过程中,很多患有不同慢性疾病的胖友,却经常犯一个错误:就是在调整饮食时,照着一个“处方”抓药,减肥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6 M' N( J3 z1 c2 v
( b9 ]! i! T Z. {4 \不同的慢病患者在调整饮食,应该要明确重点,各有侧重,才能更好地帮助你减掉体重,特别是难以甩掉的内脏脂肪。
; C7 ^* v% u7 p9 B8 I7 Y Y6 J& l) b4 L
9 z6 I0 D( |4 l5 M
高血压
$ L4 g) \: y v( Y# e
0 B* v3 m" k0 K. ]: V' m从清淡、低盐开始
+ @1 ~1 b4 C4 D( v+ N
/ M0 A1 W5 E0 h: L z- Z1 x* _对于血压容易高的肥胖人群,改善生活方式的一个重点,就是要减少食盐的摄入。钠盐摄入过重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
. G( e& l2 s* o9 E2 P ]2 ]6 T8 ?! m3 l9 W' g: @3 F+ k9 `# |
如果你已经是高血压患者,盐的摄入要比正常量更低,应该控制在5克以内,病情严重,有并发症的人甚至要控制在3克以下。
5 F* F0 z+ S9 `- H
9 V. \2 j* b: L0 o如果你实在不适应盐放的少,缺少滋味的食物,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帮助到你,比如做菜时最后放盐,这样盐在菜肴的表面,既能有滋味,又能少放盐。
; R; \" t' G6 q+ e. K5 q$ j6 T
8 K) @8 f4 r# W; L h
做菜时也可以适当加醋,或其他酸性食物。酸味可以强化咸味,还能促进消化、提高食欲、减少食材维生素的流失。你也可以通过葱姜蒜以及其他一些调味品让食物变得更可口。
; Y. l: g6 i1 U& Q
8 R: r' D# x/ b1 m) d8 n% F
减少盐的摄入是一方面,你还可以通过补充一些营养元素来促进体内钠的排出。补充钾、膳食纤维都可以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钠,还可以增强血管弹性,有助于调节血压。
- n$ {4 q4 s, N7 W1 I# s! Z8 i
& x0 \2 H+ C- d! W5 ^钙能帮助血压保持稳定;镁则是维持心脏正常运转的重要元素,镁不足会导致血管收缩,进而使血压上升。
% v, J4 U- ] u* G8 Z8 R) ~$ _5 J
$ G" E) w7 n1 D' ^4 v
另外,医学研究发现,绿茶中含有黄酮类抗氧化物质,适量饮用可以减少患高血压的概率。但这并不意味着喝绿茶多多益善,更不宜喝浓茶。
1 M1 L# L( x. G$ l' m& O: _
) E% H( M8 s7 ? b; H/ Y高血糖
+ `7 `' u7 g# N, v( K3 a
7 V5 c& l; e% x5 \
选对谷薯是基础
) m* D. E, K8 g3 Z6 \
; t1 [) P; C8 W5 j& n1 P! f' s肥胖人群如果出现血糖异常,甚至已经患上糖尿病,首先要做的是正确安排一日三餐,在提供足够营养的同时,尽可能把食物对血糖的影响降到最低。
0 B L# y' F$ \1 c6 [+ ?# j; b2 X6 d# P
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对血糖影响最大,一定要科学选择。在主食上,五谷杂粮不仅能提供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可以增加饱腹感,尤其是玉米、荞麦、燕麦等粗粮,应该作为膳食的基础。
* E5 e# |6 q! k7 z7 q( j3 C) A
& j' z1 `5 n- [, b' @
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也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因此蔬菜不仅要吃,还要吃够,也就是每天要达到300-500克的量。
2 S' J, O3 ^* s R8 B: m. D5 X
6 ~0 I. X3 s: ?, k9 O根据血糖生成指数(GI值)和身体血糖负荷(GL值)进行膳食调整,更有利于控制血糖。但需要注意的是,同样食材采用不同的烹饪方法,GI值会有较大差异。通常情况下,烹饪时间越长,GI值越高。
. H' |/ I9 ]# _- ~( v( N
1 {! d6 c$ l9 X9 s! R这些烹饪技巧更有利于控糖:粗粮不细作,常做混合主食;不久煮,减少糊化程度;不要切的太小块,蔬菜能不切就不切;豆粒能整粒吃就不要磨;处理水果越简单越好;用醋和柠檬汁调味。
1 y* S3 s5 C: S9 i5 O4 k; _; r
# G3 ]2 Q9 e8 D/ y. D0 Y高血脂
8 f# @4 }4 Q; F+ ?- p _6 B' H( p9 K+ h* M
优质蛋白质包平衡
( A' ~; C, Z. O+ f* l8 f! A' N
3 _! S8 _ L5 O3 C: f1 l肥胖并合并有“三高”的人群中,血脂异常是最难被发现的。虽然高血脂可以表现为头晕、失眠、易疲劳等状况,但很多人往往没有任何不适,只能通过血液检查才能发现。
6 V+ r" V+ E% A7 e g
6 v5 w1 Q# W3 c5 m3 K9 X# P
血脂异常者想要调节血脂,减少内脏脂肪,多吃优质蛋白质很重要。优质蛋白质能平衡脂肪、碳水和蛋白质的平衡,从而起到调节血脂的作用。
2 r) h! ]. ^+ k3 G) T
4 c- ?* \$ f1 d+ r" a- _8 t
同时要多吃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低热量水果。蔬菜中的深色蔬菜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有利于脂肪代谢。樱桃、草莓、橘子等水果中维生素C可以促进胆固醇降解,将其转变为胆汁酸,从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水平。
0 g3 I$ D2 W7 `- ~3 ~# o2 {3 n4 ^1 ?+ q9 I. o' B
同时,日常还要远离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是影响血脂的主要因素,可以导致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反式脂肪酸则会导致血液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升高,因此这两类食材都要少吃。
" I4 Z0 ~ d) @! Z3 k
% Y9 m" b8 n; p2 l0 n0 h% i最后,还要警惕饮食中一些高脂陷阱。很多人会有意识地限制肉类脂肪的摄入,但对坚果、高糖高脂水果缺乏警惕,这些食材的超量食用同样会造成血脂异常。一些素食者对食用油没有严格控制,也会造成血脂异常。
& d- P) J, b1 b5 R9 ?1 q9 Z- u
" x% ?( Q/ z2 B r# W' _; E% l' E3 l. G3 K$ i;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