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 L! q/ O, c; N% ~. U2.设置行为激励机制1 L& d- C) b* S" `
+ x+ M$ r8 y( m
-和孩子明确如果按时完成各项任务,会获得什么积极回报,如额外读故事时间、加餐点心等。4 A; w U9 U Y4 C0 w8 H
9 c) i8 R% q; A V1 C6 W* @2 T-同时明确如果拖延超过时间表,会有适当的扣除奖励。5 \+ q- w0 p5 s% U9 l
. i; C M; J8 B" h+ Y, b
-建议奖励多于惩罚,让孩子主动行动的积极性高一些。5 u* v& n5 p7 N4 ?# n1 N3 R. U, M
' H$ ~$ z* A, [6 d3 R6 z6 M- a3.过程中给予关注和肯定 ' U. o+ v @! I! Z0 X ' L% `/ f) u& ]. B! C2 D-孩子完成时间表中的各个环节时,给予及时认可和表扬。 " }/ B; h: b1 ]* J/ n: D( b, V: w) M* Y4 A9 P/ S
-观察哪些环节孩子做得不错,表扬孩子的自觉行动能力。9 f. j) I! x/ j+ G: |1 V$ O F
, a0 b3 E: `! d" `-避免只关注结果的好坏,让孩子感受到过程中的成就感。& ]! b) y6 n% u1 [( a4 C3 I J3 a( e
$ u2 t6 C3 O/ e& j8 m _. F v4.身体力行带头垂范 0 E; o" U& K2 J+ D" n* l, r1 F+ k, f/ T; [
-家长自己也要身体力行,遵守作息时间,避免晚睡晚起。 # f5 N0 o4 D5 ~$ @. N 6 J9 x$ S7 M) s2 _9 R-带头完成家务事和其他任务,给孩子以好的示范。 2 H' D6 Y' l4 V" U3 x/ R; w6 T4 S" l- f; N
-让孩子感受到作息规律和自觉行动的重要性。 5 L; X& p$ \$ N) m+ B! J3 c# W h ' V5 s* y, e7 U/ ?8 Y" J我们要用充满鼓励和关爱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自主建立生活作息,而不是命令、批评和催促,这样孩子才会主动行动起来。; s+ B& n* _" r
9 j: `- p- L. a# y' [* G* c, R写在最后: 5 C3 s* s: u1 }, e$ F- ~% q$ S6 U) y8 u+ f/ \$ A9 ?3 h, W9 |) A
孩子的拖拉磨蹭看似简单,却考验着家长的智慧。+ f' t" ?# }7 n+ M
3 d# \, b: F( t4 D6 J% `& Y, U3 V貌似催促有效,但命令与惩罚往往适得其反。 [. O0 F1 z% M( r4 N& q)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