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W' k" c4 A9 M主板:预算足够,建议中端起步 : E/ s3 {3 B7 ?, F7 K7 `& n d& n1 g+ d2 B! f
主板的选择需要考虑与CPU的兼容性、机箱大小、接口需求等因素。从核心的芯片组开始选择是比较合适的。 $ E# L2 r2 a3 G4 _& H7 [2 O' } . E8 \* S3 V4 R2 D例如,根据CPU选择相应的芯片组,现在也出现了I家的如H610、Z790等。这些芯片组也造成了一定的差异。比如低端的H610、A520芯片组,是不支持PCIe4.0 SSD的,这时候就要注意配套,不保留升级的话,购买PCIe3.0固态硬盘就可以。当然也会带来一定的性能损失。 & g/ h5 n- E r ] E- d2 i* \1 Y6 v& C; J4 W w
因此,预算充足情况下,购买B760、B650一类的在芯片组阵营“中端”的主板,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基本主流功能,性价比最高。 # S0 `) d3 L( M. h3 L6 n7 l: ]. y, G' K+ |
主板大小,一般是根据机箱大小选择ITX、MATX或ATX主板。非高端装机,MATX的扩展性已经足够。 9 `4 B- R/ U. d7 u1 {; ^) |) \1 ?9 F! g. x# l8 w
核心供电,虽然说全固态日系105℃电容、VRM散热装甲很吸引人,供电相数也是理论上越多越好,但也意味着价格更高。一般来说,不超频的话,10-12相左右供电、固态电容就已经能够比较好承担中端CPU平台的工作了。 ' Q' o9 Q* v( e8 B3 e8 F- B* D7 ~$ C w9 ]" f
接口方面,需要考虑是否需要WIFI蓝牙、前置Type-C接口及速率标准、ARGB接口等,这些功能有何没有,能在同一板形、同一芯片组的主板中分出200~300元差价。2 r9 t/ c" M9 L" Q5 ?
% |/ ~$ s, j \6 x, a: o
内存条:不超频,不要性能过剩' c: ~" l6 {+ q+ J! L
* g) x) p$ }$ [! z! ?内存的选择应与主板支持的内存类型相匹配,并考虑频率和是否带有RGB灯效。3 t/ F$ y6 r9 N, Z
, y' R0 V# o8 A) m' g8 m. \8 {& t/ EDDR4内存,适合5600G、i3-12100F、i5-12400F等CPU,推荐3200频率就够了。5 R6 ~% ?$ Q6 z. H0 q8 D
( b( s9 x1 K" |5 J4 m+ _
DDR5内存,由于DDR5内存的延迟问题,因此反而需要尽量高规格的内存条,适合7500F/7800X3D、i5-14600KF、i7-14700KF等CPU,推荐5200-6000频率。2 P5 z8 ^4 M# e( R$ e, P w
" z @, ~# K2 x3 o, m硬盘:机械硬盘性价比高了?$ c. s: {2 I: r
4 y, A0 o( R _7 k5 E% K! Y( m9 r
就目前的固态硬盘价格,推荐主流为1TB容量,作为系统盘和3A游戏盘,选择PCIE3.0或PCIE4.0根据预算和需求。- z# |6 G% G+ B( t3 l
, F! L: Z5 g$ E- y8 l' M* p机械硬盘作为仓库盘,存储大量数据,选择垂直盘即可,低预算无需强求NAS级别盘。 6 x. B0 q$ c" p/ [7 `- T; r( q: f1 b5 H+ n* p% P2 X2 R& J
电源:破除冗余迷信,重点放在“不虚标”& s# l. }& {1 c
. J4 x. r# Q/ A4 b/ s
电源的选择需要考虑功率、尺寸、品质和外观。功率方面,目前网上有两种流行思潮,一是“越大越好”,一套600W总功率的平台要求玩家配到1000W电源就是代表;灵一种则是“一元一瓦”论,即要求每瓦售价必须到1元才可以保证“货真价实”。 O0 c: z; w; k8 z, s! ~/ s( H, a
) X$ H: D. S5 E- D# i! e0 H
这两种思想都是比较偏颇的。实际上,选择电源核心还是“不虚标”和“用料真实”。一般来说,银牌和金牌80Plus认证,只要是真实认证,目前都是基本可以满足要求的。在模组方面,还是推荐半模组和全模组的。 0 M$ B* q" Z( t/ Y 9 U5 M, h* z9 m0 o/ l1 X7 {散热:无需一味选择水冷 7 i# I ^. z$ n1 V& O# m; \9 U( G' {* C/ F7 H! G7 [
散热器的选择应考虑机箱和主板支持的类型、风冷或水冷、以及是否带有RGB灯效。7 k3 J k, A" Y2 W*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