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牙膏作为最常见的日用品,每个人都需要用到。很多人在购买牙膏时,一般不会有太多讲究,往往只看品牌或功能。
3 @0 X% N5 f* L U
p- b' S$ L v2 W& X! `
1 j u# r0 `2 Z3 M; `& Y& U但奈何现在牙膏的品类实在太多了,我们在选购时,根本不知道到底哪种牙膏才是适合自己的,一不小心就交了“智商税”。交智商税不可怕,可怕的是钱花了最后健康也被毁了。因为现在市面上一些所谓的牙膏,本质上根本就不是牙膏。
& \2 W7 B5 G0 [( s: |
( Y1 h5 v$ V1 ]牙膏监管新规施行,原来很多人买到的都是“假牙膏”!
* I8 D7 B( `4 m% {* h7 c
T$ T% J, ~* ? \3 p8 f去年年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牙膏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行。直到看到这条新规,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直在用的,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牙膏。
, K. m$ o4 @6 \# Z# S; `& I
3 b* M1 K- K0 p' b% y, G6 Q: p$ o
新规首先明确了牙膏的定义,牙膏是以摩擦的方式,施用于人体牙齿表面,以清洁为主要目的的膏状产品。言下之意就是,我们平时经常见到的牙粉、凝胶、漱口水和一些冒充牙膏的口腔护理产品,本质上不属于牙膏。
/ l- j" v" J' n4 H- P0 H* _8 k5 E
通过上面对牙膏的定义,我们会发现,牙膏的主要作用是清洁。市面上常见的口腔抑菌膏(“消”字号),牙齿脱敏凝胶(“械”字号)、丁硼乳膏(“药”字号),以及宣传能防治幽门螺杆菌、治牙龈疾病、消炎镇痛等功效的产品,全部不属于牙膏,都是赤裸裸的欺骗。
+ r. Y+ t" J; k' M6 r
3 d9 C$ X i. O& E/ D! T# A
最后,新规明确了牙膏在宣传功效时需要有科学依据,明确牙膏应当标注和禁止标注的内容。比如有些牙膏在宣传时,称有抑牙菌斑、抗敏感和防龋齿等功效,就需要提供科学依据。
' y, ]# j5 {$ k' U, l# ?( r1 h% S
$ N- h) O8 i/ c5 ~3 ^
几元和几十元的牙膏,到底有什么区别?
; g- w8 y, `' c& I7 h$ L9 E+ k$ F# f) L0 I2 c7 `. ]# `
虽然市面上的牙膏种类有很多,但细分之下只有两种,分别是普通清洁牙膏和功能性牙膏。
# U6 r3 |( P$ Q: C. N% Y! k( J$ a" X; W4 p) y# F
普通牙膏的主要成分一般有摩擦剂、保湿剂、芳香剂、发泡剂、增稠剂、水以及各类能够改善口腔健康状况的添加剂。
* o3 l& Z" w" ^8 U
7 J" N3 |1 Y. ^: l' O$ O, ^
摩擦剂作为最重要的成分,摩擦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牙齿健康。常见的摩擦剂分别是碳酸钙、磷酸氢钙和水合硅石。
1 e$ ~$ h% N* B/ ]& C* ^
$ b! e5 N) F6 w# m碳酸钙的清洁力度最强,但弊端也很明显,就是会损害牙釉质,一般常用于廉价的牙膏。磷酸氢钙和水合硅石往往更加温和,质量相对更好,所以这类牙膏的价格也更贵。
) L; w- }) S4 V* R, V
' ^; l( i& A* @( |# Q6 v! w" S而那些动辄几十上百元的牙膏,一般都是功能性牙膏,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已经得到卫生部承认的功能性牙膏只有三种,分别是防龋、抗炎和抗过敏。
; H% O" g, d% a, Q P' b) N0 j- b1 I
这5种牙膏,不仅无效还可能存在致癌风险
+ [' J2 G& H% x7 h# K) a+ G7 f+ }9 ^6 S& r* v; {
①含氨甲环酸的牙膏
0 w9 j) Y* D' h4 f0 [- J7 l& z
# x% e# ^! s* w4 H! B市面上有部分牙膏宣称含纯天然的中草药提取物,有着消炎止痛和止血的作用,殊不知这些中草药牙膏可能悄悄添加了氨甲环酸。
- G( h( R' b- _3 _
! g) V% T/ ]4 F$ J% r作为西药中常见的止血药,氨甲环酸又被称为止血酸,是需要执业医师出具处方才能使用的处方药。它的不良反应有很多,比如血栓形成、出血、腹泻、呕吐和头晕头痛、疲乏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8 K* p! ], N6 P
% \& T0 Z$ C3 ]2 n& [! ~: w8 q②含三氯生的牙膏
$ j! [ E5 l$ U5 i
* U5 B0 I6 X" {三氯生作为常见的广谱抗菌剂,可有效抑制并杀死多种细菌,在化妆品、肥皂和牙膏上很常见。但这些产品对三氯生的含义有着很严格的要求,一般不允许超过0.3%。
! p- c/ _8 k7 b9 Y* V! V, T8 P- z2 ~, G3 E& o5 l- f
研究显示,含三氯生的牙膏中,三氯生很容易和自来水中的游离氯发生反应,并生成多种有害物质。虽然毒性是很微量的,但如果长期使用,量变积累成质变,对人体健康还是有一定危害。
4 l0 N! N; K W% _( @( R3 A0 |
; L+ u2 M- S3 `8 A
此外,麻省大学曾做过相关研究,发现小鼠在接触低剂量的三氯生后,会增加罹患结肠炎和肠癌的风险。
% S7 U3 w4 I1 H: c
+ d* b5 B% Z) T" e
③含二氧化钛的牙膏
( C* m" I6 e! C B6 \. u/ u) H# K+ R# D- C6 H, N6 F
二氧化钛是增白剂的一种,法国国家卫生安全署曾做过相关实验,实验对象为小鼠。结果显示,在给实验小鼠喂食了含10mg/L二氧化钛的水100天后,小鼠增加了40%的癌前病变几率。
; P W- \+ X" J. K( S9 y4 ~" } Z+ b# k" |& o* X( O
虽说这是动物实验,无法完全延伸到人体实验中,但依然有一定参考性,所以不建议长期使用含二氧化钛的牙膏。
9 h- I, V; l8 ^- M7 L8 S% R) l- ^) @4 U, }* j! B
④含酒精的牙膏
- h8 N6 y; x" J0 ~
& t s7 x. ?: x有部分宣称能缓解口气的牙膏,其中很可能添加了酒精成分,长期使用这种牙膏可能会扰乱口腔微生态平衡,导致口腔疾病。
6 W) }7 m' d) Y( W) o
9 l) d# Z% D6 {' J; P' K⑤含苯扎氯铵的牙膏
3 M9 r# V5 j; c5 U0 h7 _6 a( H# _0 [! X! s( t0 O4 O5 k
在牙膏中,苯扎氯铵一般被当作抗菌剂使用。研究发现,以苯扎氯铵为代表的抗菌化合物可能会破坏肠道菌群,不利于肠道菌群的平衡。另外,有动物实验显示,长期暴露在低剂量的苯扎氯铵下,会增加肠炎和结肠肿瘤发生的风险。
$ s) L% k$ W3 @2 u# g
7 o' E* D) M$ y3 c
很多人的牙膏都没用对!
8 B G$ G2 I# d0 f. A# V& m* `6 ?
9 y, W5 X9 d0 F3 S) n$ I/ `
关于牙膏的使用,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在里面。首先,尽量不要共用牙膏,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庭都喜欢共用牙膏,殊不知这样做很可能会导致口腔疾病交叉感染。
! @. j* y* X1 r* M [6 L$ Y, e3 D
7 g$ P# H- I: x4 P& T其次,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牙膏。如果是普通的,且没有特殊功效的牙膏,是可以长期使用的。可如果是功能性牙膏,不建议长期使用,因为这类牙膏增加了一些功效成分,这些成分中很可能含有一定的药物或化学制剂,长期使用可能产生耐药性。
6 V8 M/ `; n! r* r" i0 Q0 C# d% S4 R n5 B
最后,牙膏是有保质期的。现在有些牙膏并没有明确标注保质期,事实上牙膏是有保质期的,这是因为牙膏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存在到一定时间后会发生化学反应,特别是已经开封的牙膏,尽量在三个月内用完。
( s& `6 U8 G7 v5 c; S
; z6 i, ?, m3 P&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