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4 _" e2 O' X+ Y' L之后在第23回《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中,黄祖又因言语之罪,将刘表派到他麾下的文书——曾经裸衣骂曹的名士祢衡,怒而处斩。从此一代才子,就这么长眠于长江之侧,鹦鹉洲边……( }: h( W! j9 {
1 W U: o' ?3 B( @! o6 @. F
总之,黄祖在演义小说中的形象,完全可以用“冲动无能”四个字来概括。让人感觉他能力一般,脾气倒是很大……最终,免不了战场失败,并身首异处的下场(在第39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中,被孙权军击败,为甘宁所斩杀)。 & [+ H, l) u. l" ]. j6 _8 G) F! r2 [6 V1 e
历史上真实的黄祖,是否和小说中的形象一样? `* G: ?' h! G$ w: E1 A
* r/ C$ g; O/ A4 e* t" Z# _! l( v' k
客观来说,差别并不是很大。& G1 W1 e; J/ f+ c
- X9 ^: Y* V Z0 |
不过,历史上真实的黄祖,并无被黄盖两合生俘,还作为人质换回孙坚遗体等事迹。而且他镇守荆州东门近10年,屡次挫败江东孙氏的进攻,并先后射杀江东名将凌操、徐琨等人,战绩也不容小觑。( P& E7 }) T. w2 {/ B
, i! M9 y8 d) X" u9 f$ _
事实上,真正的黄祖,其能力比演义里的那个心胸狭窄,杀人不眨眼的冲动鼠辈,要强上许多。! {$ M6 v/ I" m/ O, x* W8 C8 J0 }
% n: d* Y; [1 s/ m9 [
今天,我们就翻开史书的记载,来解析一下黄祖这个人物,还原他在历史上的真实事迹,并对他军政两方面的能力,来作出一个客观的评判。& N/ e; b0 C& |$ c7 N
, b8 q- u8 y; e$ _0 E3 `) m
《三国志》中没有黄祖的独立传记,《后汉书》、《后汉纪》等史料上,也没有单独提到过他的事迹。关于他的记载,我们只能从其他人物的传记(刘表,孙坚,孙策,甘宁等人的传记),以及当时的一些历史事件(主要是荆州军与江东军几次作战记录)中,去试着探寻。5 C8 P4 k! M6 }- k7 p% @$ c0 R; S6 f
! G/ a# T' f) D' O/ a; G
首先,关于黄祖的出生,一般认为,他就是江夏本土人,属于当地的大家族——“江夏黄氏”。 7 z j- Z# G1 y" S& m" j/ g* ` W% a+ D8 a5 Q: i/ t
说起来,这个黄氏家族也算是在历史上名气不小,“二十四孝”故事中“扇枕温衾”人物主角——黄香,就是江夏黄家的人…… ( e" T; Q2 h" s+ P ( ^9 K- K$ o( e2 S- I; S- _而刘表在来到荆州,担任最高长官州牧之后,为了安顿地方和平,并巩固自己的权势,大抵用人策略是“任人唯势”。说简单一点,就是刘表重用地方豪族的人,来管理荆州治下的各个地方,利用家族势力来分摊统治的成本。. v( r H6 L& S4 q. U0 }9 I
6 d$ y( \* ^6 S2 A
至于黄祖,作为江夏本土大家族的人,本身又有相当的军事能力和政治能力,于是便被刘表任命为江夏太守,镇守荆州的东大门,并防范江东孙氏的进攻。 Q7 M1 `9 ]- F$ {* d. f# D# Z; q2 N. f3 l, m5 |
不过,黄祖担任江夏最高长官的时间,史书上并无准确记载。至少,当刘表刚来到荆州,担任刺史的时候,他并不是江夏太守(应该只是一名普通的偏将)。因为这时候的江夏,还根本不在刘表的统治和治理范围之内。 . J% G z L9 ~$ J+ M/ c$ \0 Y' }- y+ L3 r
这里我们就要大致了解一下,荆襄八郡的地方历史: 2 i" H# j. b) K( @$ U: u2 l9 b ( E( p: a: ] h# `) w5 b1 _据史料记载,在东汉末年,荆州虽然名义上是一州之地,天下九州之一,而实际上是处于四分五裂的态势。内有几大家族势力专横,各县官员据兵称霸;外有宗贼土匪据山为王,散兵游勇流民无数…… # _9 ^. U7 {+ M* S3 @- O( M- y 5 @7 J" F. E& k; Z. ]) w: [据《三国志-刘表传》记载:“江夏贼张虎、陈生拥众据襄阳……”看得出,当时的江夏郡,完全是被贼人所控制,用来作为自己作威作福的资本。甚至,这些贼人还四处出击,占据了襄阳这样的重镇,搞得民不聊生。 # [7 r! D6 t8 C4 _9 K# o# z; p, h
当刘表刚来到荆州的时候,担任的只是朝廷的“刺史”(类似于监察使)职务。靠着高人一等的军事能力,和多管齐下的政治手段,刘表才逐渐依靠荆州本土大家族们的势力,将荆州各地的宗贼一一荡平,归于自己这个“刺史”的治下。+ e7 Q8 W Y) o
0 Y+ Q# V9 c7 f" h* |2 V+ {% z
而刘表能从刺史任上,被转正扶正,升任“荆州牧”的最高地方长官,这其中还有黄祖的很大功劳。7 q) B5 i' {# e5 V( p# T
* R1 W) Q3 l4 W" t# f: T据史料分析,刘表被朝廷封为“荆州牧”的时间,应该是在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这时候的朝廷,由于之前的董卓进京,乱政霸权,导致君权旁落,实际上是处于西凉军集团控制之下的。$ D* p$ @# R9 ]5 F+ Z
6 Z) U7 `' w% |
由于董卓的残暴好杀,专权排挤,导致了天下人的不满。于是在袁氏兄弟(袁绍、袁术)的共同号召下,关东各地的诸侯们组成了讨董联军,双方数十万人相互鏖战,逐鹿中原。 - M, V1 H. V1 i- V+ D* J, ^3 ]7 b7 y' m( [, C1 h
众所周知,孙坚是关东诸侯联军的先锋,在讨伐董卓的战役中屡建奇功,多次获胜,将西凉军的吕布,胡轸,华雄等人杀得屁滚尿流。并率先攻入洛阳,收复旧都…… : L( K. i; n9 a# B$ G( ]! v. a3 C* O8 f5 |1 f1 b; X% i% H
可以说,在相互之间勾心斗角,各怀鬼胎,并自相伐战的关东联军中,孙坚是唯一坚决进军,并在战场上屡战屡胜的一路人马(曹操虽然也进军了,但胜绩不多,败绩倒是不少)。也是令西凉军集团,所最为忌惮的人物。 2 z. A' P9 V, N. F! U: `4 M- R 0 J' `0 n& A) c$ y( J) @据史料记载,黄祖在战场上暗算孙坚,并至其身死的时间,发生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而根据《三国志-刘表传》的记录,就是在黄祖干死孙坚不久后,刘表就被“朝廷”升官进爵,走上了人生巅峰…… $ q' c, R$ I$ ?8 x8 o) J) s0 f- w! u2 U
(坚为流矢所中死,军败,术遂不能胜表。李傕、郭汜入长安,欲连表为援,乃以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 : _$ i% i! E" z( p7 k5 B5 p! y# d- N$ D7 b4 ]: X/ q8 i
看得出,正是由于黄祖在战场上暗算除掉了孙坚,令董卓就此去了心腹大患。再加上西凉军的继任者李傕郭汜等,意图拉拢刘表,为自己的增援,才以皇帝的名义,给刘表送去了荆州牧的“任命书”。8 Q1 B! Y; J& W8 P+ W3 J* Q
! p p) c f& z+ l1 J) L也就是说,黄祖派兵射杀孙坚这件事情,运气也好巧合也好,实际上是在某种程度上,微妙地影响了历史的进程。从此以后,刘表掌了荆州的大印,也任命“有功”的黄祖为江夏郡的太守。从此,黄祖也走上了他人生的顶峰,而他对历史的影响,还并没有就此结束……+ ?& f. q8 v1 y7 x) c
u6 w* y5 }- u' ~# i% c! h
之后的荆州地界,进入了刘表理政的时代。$ {/ c2 D1 z b5 ], G. R
) l' Z6 e$ H8 T: I应该说,刘表对荆州的治理水平,还是有目共睹的。他恩威并施,招诱有方,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使得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在外交上,刘表又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屡次挫败袁术图谋荆州的行动,使得荆州八郡远离战火的袭扰,在乱世之中,成为了各地逃难百姓避祸的世外桃源之地。, }6 L3 k6 }; n. |; m
4 }' c4 c* e* K
只不过,外表看起来再辉煌的盛世,都会有暗流隐忧。& ^5 m* x3 k2 ?0 p
7 L x6 K0 b1 h5 x) {( e7 W1 t' V8 y实际上,从刘表迈入荆州的第一天起,他和当地豪族如蔡家(蔡瑁,蔡夫人等),张家(张允),蒯家(蒯越,蒯良)等家族的矛盾,就没有消停过。这些大家族支持刘表的目的,就在于看中了刘表的军政能力,能够有效管控荆州的地盘,并拱卫他们自身的利益。. J# x$ {; f( V: W
. N& u- A/ m" }- f毕竟,他的对手,可是整个江东集团,谋臣名将数不胜数。有在讨董战役中所向披靡的孙坚;有凭一己之力荡平江东,建立东吴势力的孙策;还有后来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军的周瑜等人……输战而不输势,败阵而不丢地,镇守江夏十余年的黄祖,完全可谓是荆州东大门上的最顽强支点。 : a2 f @& p' I q* H( s 8 n# F0 \4 [) b l) X# B4 Z5 g最后,我们再来说说“黄祖杀祢衡”,以及黄祖与江东集团的最后一次作战,并兵败身亡的过程。 / ~5 m) }$ e1 H. g' x; s$ z9 p* m) B$ O I) U
其实关于祢衡,没啥好说的,之前的文章已经分析过,就是一个脑子有病的文人喷子。虽然在文学器乐方面颇有些才能,但他为人高傲而张狂,一言不合就张嘴乱骂,毫不给人面子。4 h: c+ B# X$ J$ B7 @0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