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263|回复: 0

袁术称帝,他的部下可以水涨船高,为什么还要反对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1008

主题

49

回帖

6220

积分

版主

积分
6220
发表于 2024-3-20 19: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 Q; l2 [5 S9 ~1 J0 m- f! _
袁术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个有名的人物,不过后人对他的印象可能更多是笑话。袁绍、曹操这些有头有脸的军阀都没有称帝或者僭号,袁术就这么干了。结果两年的时间就坚持不下去了,沦为了一个笑柄。其实袁术打算僭号或者称帝的时候,他的部下就很有很多人反对。那么袁术僭号为什么在内部有这么大的阻力呢?3 K2 u3 s/ _# w

; N, F( s; Y" Q3 v1 L袁术的个人野心7 Y; X# i  u: W( ^
袁术僭号的具体时间,是在东汉建安二年(即公元197年),但是袁术表露出对取代东汉朝廷的野心,还要早于这个时间。在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袁绍等人组成联军讨伐董卓,但是''汴水之战''的失败让关东联军遭遇巨大的打击,讨伐董卓的热情也被浇灭。/ V1 U, p6 k/ r; p% N
* J) z' T2 X5 u, E- F+ W9 `" d
这个时候袁绍有了新的想法,干脆不去救汉天子刘协了,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和董卓东西分治。当时关东联军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袁绍和袁术,袁绍和袁术商量这件事,但是被袁术义正言辞地拒绝。袁术拒绝拥立刘虞倒不是因为他忠于刘协,而是野心使然。袁绍、韩馥拥立刘虞为帝,即使袁术支持,那也不是首功,肯定要位居于袁绍之下。而且袁术这个时候也未必没有取东汉而代之的想法。: K2 g! o; Y  x( a, ]5 a) L* |/ [

! T8 o; g: Z& e- S后来董卓被杀,董卓的余党又控制了汉室。但是董卓余党没有董卓这个领袖,实际上是一盘散沙。在中平二年(即公元195年),董卓余党中最强大的两股力量李傕和郭汜爆发矛盾,互相进攻,汉献帝趁着这个机会逃往洛阳,但是又被李傕、郭汜等人穷追猛打。汉献帝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以至于露宿野外。% @, k& g2 o7 {1 f
" {: x" U" l6 g
汉室的尊严可以说是荡然无存,也给袁术一种感觉:汉室就要彻底崩塌了。其实袁术的感觉也不能说错,之后的汉室纯粹是曹操扶植的傀儡。袁术觉得自己行了,打算僭越,否定汉室的统治,摆脱汉臣的身份。袁术的部下大多不认同这个决策,但是不敢提出来,只有阎象出言反对。; H: r4 M7 P; P
0 C2 p5 u' f' {: J9 `4 [6 X! k2 m
不过野心这个东西一旦膨胀起来就不好再收缩,何况还有实力作为基础。于是在建安二年,袁术用河内人张炯进献的所谓符命而僭号。其实袁术究竟有没有称帝还在两可之间,《后汉书·袁术传》说袁术在穷途末路的时候要''归帝号于绍'',而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中又说袁术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没有称帝。
! k! i/ C; H1 Y. q2 P0 t不管怎么说,袁术肯定是超过了规格,部下称臣;舆服用天子制;两个妃子互相争皇后。有没有称帝已经不重要了。袁术自称''仲家'',''仲''有第二的意思,距离第一的皇帝已经只有一步之遥了。4 o" s" l- b8 J4 h5 o6 [7 a

. q6 }! A& o; w+ x7 E* }3 V7 E% T袁术僭号的后果1 a3 j' i8 o. ]% w2 G& Q
袁术僭号或者称帝这件事,他的部下肯定有同意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中就说有人劝袁术直接称帝。但是还有非常多的人不同意,也在相当程度上导致袁术的覆灭。# E+ I: z& @% ^9 `' N
首先就是袁术手下第一出名的大将——孙策。孙策继承的是孙坚的部曲,然而孙坚本身就是袁术的部下,后来孙坚战死后他的部曲更是投靠了袁术。说孙策是袁术手下一点毛病都没有。- V; _( E+ b6 J( L" F- F6 L: \
9 E! M! ?  m$ ~% G1 K4 F# ~+ z
袁术要僭号,孙策不同意,给袁术写了封信劝他。其实这里孙策做得挺够意思了。孙策有自己的班底,自己的军队,还有自己控制的地盘,趁袁术僭号的时候趁势脱离袁术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袁术不听,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孙策于是脱离了袁术集团,还带走吴景、孙贲等人。* P; f5 t  n" x% _! q: ~4 r

) |9 R& B- Y0 i然后是袁术的部下。上面小编也提到了,袁术大多数部下都反对,领头的是主簿阎象。我们再来看一看其他人物。袁术在接近覆亡的时期,曾经到潜山投奔他的部曲陈简(一说陈兰)、雷薄,但是被二人拒绝。既然陈简和雷薄都是袁术的部曲,为什么会跑到潜山中成为山贼呢?小编认为很有可能是因为袁术僭号而脱离袁术,最后也是拒绝收留袁术。+ ]. f! L8 J1 L" u

- p9 Q6 W; E8 ?/ `$ ~7 J另外还有周瑜和鲁肃。周瑜和从父周尚都是袁术的部下,周瑜''观术终无所成'',于是求为居巢长,实际上跑到江东;鲁肃是袁术所置的东城长,看袁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于是和周瑜一起跑到江东(不过后来一度回到江北)。这件事发生于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也是袁术僭号之后。
( e, k7 E) v' X0 d0 m, h" S- s4 p# l0 d5 j6 i+ ]
最后是袁术的盟友。袁术有一个比较尴尬的盟友,就是吕布。二者既有对抗也有合作,吕布偷袭刘备的老家,里面就有袁术的影子。袁术为了拉拢吕布,和吕布联姻。吕布听从陈珪的建议,拒绝与袁术联姻。于是双方爆发战争,袁术大败。随后后来吕布和袁术还有联系,但是也不能忽视这次战役给袁术的打击。
: ^3 |" l1 s" T9 _0 @$ i2 r0 M2 }+ B9 A, v8 D
袁术僭号为什么引起''公愤''?+ |" r* @& ?! t! U
汉室衰微,军阀们打算取而代之是很正常的事情。口口声声说要做''汉征西将军''的曹操,就是篡夺汉室政权的绝对主力;以光复汉室自居的刘备,也隔空弄死了刘协,还杀了一个劝说自己不要称帝的雍茂;孙权就更不用多说了,确实没啥好说的。
1 m5 \9 e9 p" E" \8 J: Z' w" f# ]" ]% l1 p3 K5 x7 G2 m
至于袁术的部下,对汉室大概也没有什么忠诚度可言。孙策对袁术尚且做不到忠诚,遑论已经名存实亡、且对自己没有什么恩德厚赏的汉室;鲁肃更别提了,去见孙权的时候简直把''乱臣贼子''写在脸上。
9 [% K* Y5 K3 }* J. c- C8 }# l5 y$ H袁术僭号或者称帝,自己的部下也会水涨船高,比如原先只是袁术的一个佐吏,袁术称帝之后可能就会成为一个政权中的重臣。而这些人也谈不上什么大汉忠良。那么袁术僭号后为什么会引起''公愤''呢?原因其实很简单。袁术没有足够的把控去取代汉室,一旦僭号之后,就等于自绝后路,他的部下也很容易受到牵连。- {* N4 L/ }5 ^& {$ M; q) I  p
6 I# Y( q3 ], q' n0 v- E
我们举两个例子,也是汉末三国时期两个称王者的情况,甚至还没有称帝。凉州各个军阀中有一个叫做宋建的人,他不像马腾、韩遂那些人那样活跃,想往关中扩张,而是自己过自己的小日子,自称为''河首平汉王'',手下有丞相等文武百官。结果在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夏侯渊消灭宋建,''斩建及所置丞相已下。''8 V8 t  B* J% E4 ~
) g; u& p# k0 ^4 B# n; m7 d
再来看看公孙渊。辽东公孙氏一直是一个比较低调的军阀,从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到公孙渊,虽然有过向西扩张的想法,但都没有太大成本地进行实践。到公孙渊的时候,公孙渊在曹魏和东吴之间疯狂摇摆,最后自称为燕王。司马懿率军消灭公孙渊,然后''伪公卿已下皆伏诛,戮其将军毕盛等二千余人。''
2 |& Z# g! ?9 x# B5 [6 a& _6 ]! X% z0 V4 _
从上面宋建和公孙渊的例子来看,军阀称帝,其部下确实能够提高身份,但是也冒着相当巨大的风险。曹魏取代汉室是大势所归;刘备称帝有益州这样一个易守难攻的基业;孙权称帝也有扬州、荆州、交州三州之地,他们已经具备建立一个政权的实力,而且也有一批忠于自己的铁杆。2 w/ J8 m, q% d
反观袁术,在建安初年就要称帝,没有时间培养绝对忠诚的部下;同时实力也不够,很大部分是孙策的控制范围;更重要的是汉室的影响力仍然存在,谁敢僭号谁就是乱臣贼子,成为众矢之的。袁术头脑发热想过皇帝瘾,其他人不愿意冒这个险陪他过瘾,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6 b4 F4 a% B3 e

+ v/ G1 b( G% ~: g/ p9 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8-31 11:16 , Processed in 0.11065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