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170|回复: 0

诸葛亮一生最大败笔,培养两个错误将领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1008

主题

49

回帖

6220

积分

版主

积分
6220
发表于 2024-3-17 20: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2 v5 I& T/ E1 O' U在《三国演义》小说中,诸葛亮称得上的最为完美之人。论聪明才智,“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他可谓是三国时期的第一谋士;论为道德品质,身为臣子,他忠心耿耿,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出师表”,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即使是在刘备过世以后,他身为一国丞相,也是不顾自己年老,身兼数职,最后为蜀汉北伐,死在了五丈原。对于这样一个千古名臣,我们几乎无法从中挑出任何毛病。若是硬要鸡蛋里挑骨头,我们也只能说注定灭亡的蜀汉江山,在他培养的两位将领带领之下,加快了灭亡速度。这两位将领便是姜维和诸葛瞻。. L" t2 z$ M- M% A- y' ?- Q
姜维
/ g- X( ^6 M2 e% x. z; A7 D; T+ F
; N& j) O8 T$ H  v" [* N6 _姜维,是三国名将姜冏的儿子。在诸葛亮北伐时,被曹军的先锋曹遵猜忌,故意把他扔下,不让他进城。最后姜维在无奈之下,投降诸葛亮。诸葛亮并不因为他是降将而戴上有色眼镜,在马谡在街亭之战兵败之后,姜维在诸葛亮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他被封阳亭侯的时候,才二十七岁,当时的诸葛亮给蒋琬写信还特意说道:“姜维是凉州上士,有胆略。”- E8 ]; Z3 l' w8 X
6 e4 i$ l! h- c" ]+ v
在诸葛亮死后,深得他看重的姜维开始主持北伐工作。从延熙元年到景耀六年,姜维北伐魏国十多次,战绩看似不错,却没有占到多大便宜,反而是加快了蜀汉的内耗。当时的曹魏已经统一了北方,产粮最多,人口最多。而蜀汉,偏居西南之地,即便是身在“天府之国”的四川,也无法同曹魏打消耗战。连年征兵,使得蜀汉兵多将弱的局面出现,在赵云等老将死去之后,军中再无能打的将领出现。: p8 c. t& {4 Z: ?: r# q

5 P+ i- P; h  T  b( C后主刘禅投降之时,蜀汉的军队占据总人口三分之一还多。而常年的征兵,又使得国内百姓负担重,粮食吃紧情况严重。正是不断的北伐,让蜀汉无法休养生息,加速灭亡。诸葛瞻,是诸葛亮四十六岁时得的儿子。诸葛亮临终前的《诫子书》就是写给这个诸葛瞻的。尽管这个儿子,诸葛亮也是用心教导的,但虎父也会有犬子。诸葛亮在蜀汉的名气非常大,老百姓们爱屋及乌,把他儿子诸葛瞻也捧上了神坛。
  y& B4 I0 z. m+ c: l- q, p! Z. m1 O4 ~# G+ v& @6 }
景耀六年,诸葛瞻作为带领众将士防守绵竹。他刚愎自用,不听黄崇赶紧去占领险要关口的建议,坐在城内防守,错失先机,最后被邓艾所杀,绵竹作为都城最后的防线失守。而都城内的刘禅,也只能出城投降,蜀汉直接灭亡。可惜历史不会重来,一切也许就像诸葛亮病死五丈原时终究难违的天命3 R9 d, A* B! z# j: V8 e
) k4 _- C" K4 p5 Q'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4-12 04:29 , Processed in 0.13942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