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298|回复: 0

三国时刘备离不开诸葛亮,那诸葛亮离得开刘备吗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1008

主题

49

回帖

6220

积分

版主

积分
6220
发表于 2024-3-17 20: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 M5 r' t1 r" ^
  刘备与诸葛亮是相互成就的,谁也离不开谁。刘备离了诸葛亮,就创不下蜀汉的基业,诸葛亮离了刘备,也成不了诸葛丞相,施展所有才能。
9 B% p8 G0 B% l
9 m! A/ Q, |% Q  为什么这么说呢?! d+ o3 u; d1 F

7 I" U8 i& y6 M9 y3 X* o* R( e  第一,诸葛亮不主动,躲在茅庐等待明主挖掘,很难抓住或者等到被赏识的机会。只有刘备这样缺人才的人,才会三顾茅庐,表达诚意。
  W/ _( T7 u1 _7 m* f) i
: o' T1 i& r. y7 W& j: z  N! N  诸葛亮在出山之前,一直自比管仲、乐毅,做自我宣传。但是替他为外人宣传的,只有徐庶和司马徽。在那个年代,没有媒体广告,更没有快手、头条,靠几个人宣传,诸葛亮名声会大到哪里去?又有几个人会相信一个农夫的才能?! D5 v4 V" m, }. t! r% j4 j
+ Y' e. T) S+ ^2 B" u
+ f+ o- z3 d! a/ n% G* g& ]1 M
  三国时代,主公用人,都是通过推荐,如周瑜向孙权推荐鲁肃,荀彧向曹操推荐郭嘉。而为诸葛亮宣传的徐庶、司马徽本身都是无主散人,也只能在名士之间宣传诸葛亮,不可能,也不够格去向孙权、曹操推荐诸葛亮。
9 A! y7 y5 E* R& b" b1 ?
( G; @3 i( F0 D3 ]  诸葛亮要想在孙权、曹操手下混,要么自己主动出击,要么结交鲁肃、荀彧这类主族高官,通过他们的举荐。1 F; Q9 p# I# \" r" F0 {% r
* V; [5 D& x. u; w6 [8 d, F3 }
  诸葛亮的哥倒是早就在孙权手下混了,但是诸葛亮没跟孙权混,其中原因不得而知。孙权如果求贤若渴,也不至于让庞统从手中溜走。
9 l2 s3 v, ]! ^" f8 h8 z
5 A4 z# @' t/ q3 ~; H  直到徐庶跑去跟随刘备后,徐庶才顺便将诸葛亮推荐给刘备,于是便有了刘备的三顾茅庐。9 @6 r: r# x5 R. N: @
2 N" p, U: Z5 g; q
  当时曹操、孙权手下人才济济,只有一穷二白的刘备愿意赌一把,屈尊降贵去请诸葛亮,管不了诸葛亮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 V  ~  D& n9 M# B% t
8 J3 k/ ~6 b% M' V9 p8 F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这时诸葛亮已经26岁了,年龄已不小了。孙策一辈子都没活到26岁。诸葛亮宣传得也够久了,要是真得到曹操或孙权的赏识,早就该挖掘走了。. k' t5 @; A' G

% s8 ~5 K) X8 z' A7 J) e5 h6 a9 E
/ i2 f, a: U3 z" X2 o9 t' |  第二,刘备势单力薄,缺乏人才。诸葛亮容易在刘备手下脱颖而出,快速得到刘备的信任与重用。
0 K/ G9 j: M; C3 J6 O
! l! E; U( B' j/ m) N1 w; e  诸葛亮在未出茅庐之时,就已经提出了“三分天下”战略,让刘备茅塞顿开,看到了希望,有如鱼得水的感觉。
) L& P, u: @2 B* J2 g- m
* l, @9 D8 a9 A4 ~# }! s  诸葛亮在跟随刘备初期,最主要的贡献就是《隆中对》和出使东吴,游说孙权抗曹。
' c+ _& H4 W3 l- L3 }$ p# r! b6 [( @* n7 l9 N
  无论在战略规划,还是外交方面,曹操和孙权方面都不缺这样的人才。诸葛亮很难依靠这点功劳在曹操与孙权那里脱颖而出。/ w& o$ _' {# w1 T' h+ ^3 l

- }! H1 W8 x% L6 q% |" h! K  对于刘备就不一样了,诸葛亮在刘备创业迷茫之时,提出了未来战略规划,又在刘备被曹操追杀,危难之时,受命出使东吴。同样的功劳,对刘备的意义不可同日而语。刘备阵营无人可与诸葛亮相比,诸葛亮自然而然地成了刘备的核心成员。. C4 M7 h; c8 n/ f( f7 C
# C: X3 k9 j6 C& C% u* e% i
  徐庶在刘备这边是核心,去了曹营,照样边缘化。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说法,只是个传说。根本原因应该是曹营人才济济。否则曹操也会像《三国演义》中对待关羽一样,去花功夫去搞定徐庶,要徐庶干事。
1 r5 R' T& n4 g) o* K
$ t6 t) o7 A& m2 U% j/ j6 A0 K2 |% H  b# H! n, g- {
  诸葛亮得到刘备的信任与重用,便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从古至今,怀才不遇的人数不胜数,诸葛亮跟随刘备后,完全没这方面的忧虑。
( O8 N/ Q& }: \5 |. @9 o$ z; ?4 ]2 l* g. ^5 A" }. Z4 B- K# i
  第三,刘备处于创业初期,给了诸葛亮很好的锻炼平台,诸葛亮才有机会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学习更多的东西,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全才。, b7 t3 x/ y5 T2 F

9 F  V& `: I: a5 @; G+ k  诸葛亮能够成为全才,不可能都是他种地时期从书上学来的,也不大可能是天生的。我觉得主要都是他出山后,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在实践中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效率是最高的。诸葛亮本身也很谦虚,即使后来贵为丞相,也一直虚心听取身边谋士的建议。马谡也是靠这个上位的。" V1 Z$ S2 I% Q# G' h

- w" o( v$ c9 B2 q- E7 {- @) l, `  诸葛亮出山后,快速成为刘备的核心成员,得到了刘备重用。刘备创业之初,随着实力增强,事情变多,手下又没什么人,很多事情很自然地扔给诸葛亮。
( V; c" |' Z5 U
  _( d% [: F6 t, y4 o$ t  诸葛亮本来应该当军师或谋士的,但是刘备却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给他兵权。庞统也是军师中郎将,如果庞统只是个军师,估计也不会挂。; \' s( l+ B0 A2 {1 \- l6 d' f
4 K, [, p0 ~0 g; M
  刘备取得荆南四郡后,又把诸葛亮当萧何用,要他去搞后勤,足食足兵。
2 @; \7 j) v$ z! |" ?
2 b. j7 Y' ~2 c) k% m! M+ f1 \% s! p+ g- ^+ C* g
  刘备时代,不缺打仗的,最缺的就是搞内政后勤的。能者多劳,刘备几乎把打仗之外的事全都扔给了诸葛亮,不一定是诸葛亮擅长搞这些,而是刘备阵营只有诸葛亮适合搞这些。这就给了诸葛亮很好的锻炼机会,面对巨大压力下,激发身上潜能,快速掌握技能,去搞定这些事情。
/ W! D+ D" E0 K- @% ~5 x8 x% o1 l8 j; q$ B# V& v7 L) i/ Y
  刘备阵营,只要没人搞的东西,都是诸葛亮上。我觉得诸葛亮的能力就是这么锻炼出来的。# f# g, Q; V$ U
- b5 s6 H5 D9 W
  没人搞战略规划,诸葛亮搞。没人搞外交,诸葛亮搞。没人搞后勤,诸葛亮搞。没人搞内政,诸葛亮搞。没人搞军事,诸葛亮搞。. k) [/ [# L/ a

$ U3 e/ o2 i, v: E  诸葛亮出山时,也只有刘备能给诸葛亮锻炼的综合平台。曹操和孙权都已经形成规模了,最多能给诸葛亮一个岗位,诸葛亮再聪明,也只能成为那个岗位的佼佼者。+ q1 |+ V" {9 w) {9 g1 p  N

) `0 u/ _7 A$ _* I# j  曹操手下的全才是荀彧。荀彧与诸葛亮经历差不多,也是辅佐曹操从小发展壮大,荀彧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干很多事情,从而锻炼成一个全才。曹操发展壮大后才来的郭嘉,只能去玩最擅长的战略。其他的岗位都有人,郭嘉没有机会在其他领域去锻炼发挥才能。- t: d+ |% u2 O! y- D( H

9 `2 @/ E5 l; U7 m0 N+ I% Y  正是因为刘备与诸葛亮的相互成就,两人都知道对方对自己的重要性。刘备临死,托孤给诸葛亮。诸葛亮也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继承刘备遗志,竭力尽心,剿灭汉贼,恢复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b* Z. `/ D  b. C& y! I' ^
7 @+ i6 p) D9 X) i; y( 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9-1 11:33 , Processed in 0.10517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