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版主
- 积分
- 6220
|
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0 s' Z1 W, q, E6 t
东汉末年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从规模上来说,夷陵之战并不算大。
& k$ o8 b3 y$ ^9 h/ ~) `官渡之战中,袁绍约11万军队,曹操约2万,虽然说双方加一起不过13万人左右,但是差距悬殊,是历史上鲜有的以少胜多战役,此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 J9 O" S0 ?5 {/ a, X+ M0 y赤壁之战,更是中国军事史上必修的以少胜多军事案例,此战中,曹操约20万,孙权与刘备联军不过5万,双方总人数25万,在人口稀少的东汉末年,能够发动这样规模的战役已经很不容易了,很大程度上还是荆州直接投降,促成曹操能够瞬间拥有这么多可调动的兵马。
* Z1 L- T# j$ ~ m p- l' E
% N; w; Y6 q. `% U& C在战争意义上,赤壁之战历史意义最为显著,直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 W- S* [2 o- R' [2 k- i相比之下,夷陵之战要逊色的多,夷陵之战中,刘备率领蜀汉军队4万多,蛮夷1万,总共不过5万,远远没有《三国演义》中说的75万那么玄乎,而东吴方面出动了5万多人,也就是说,双方兵力加一起,勉强凑够十万。
- u5 w4 d5 O9 p* p2 w7 C而且双方还是势均力敌,并没有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般以少胜多,打得那样精彩。
( n# r4 B1 ]1 N2 W2 \ M
' t( d+ T V- }1 x9 j1 S$ F G如果以战争结果为导向,似乎东吴赢得这场战争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在这场战役之前,东吴连续取得多次军事上的成果,尤其在吕蒙襄樊战役时从背后偷袭荆州,斩首了蜀汉大将关羽,因此东吴士气很高,在作战场地上,又是防御作战,自然更占优势。
8 i0 ?! U8 @4 F& o1 }3 o' p甚至在规模上,夷陵之战还不如关羽发动的宏观襄樊之战规模更大,通常人们将关羽进攻襄樊称为襄樊之战,实际上,如果算上孙权在背后偷袭荆州这样的宏观战局的情况下,襄樊之战人数规模可能要超夷陵之战。4 K- S; S# b+ r, p/ ?7 t( S' `
5 k6 z/ E& \, |$ Z. o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兵力至少有三四万人,荆州的战略地位在那摆着,没有三四万人是不可能守得住的,在关羽与孙权对峙期间,刘备曾经一口气派遣5万人马支援关羽,在刘备攻打汉中的时候,应该是都调回了,但是鉴于当时荆州的情况,关羽不可能不招兵买马,因此到襄樊之战前,人数至少有5万人。
1 a2 C3 a/ P+ s4 m/ `7 b在攻打樊城阶段,关羽水淹于禁七军,光是投降的军队就多达3万,再加上当时荆州刺史以及南乡太守投降,以及一些反曹原荆州军队的投靠,关羽在发动襄樊之战时,兵力可能多达8万之巨,因此,才有“威震华夏”,曹操打算迁都的打算。( }* C) P1 _$ B" L, j' p* P
7 A9 c3 g% B8 H1 O+ }* V# x如此算来,加上曹魏阵营后方的兵力,以及孙权偷袭关羽的兵力,三方兵力加一起,人数可达15万,远超夷陵的10万规模战役,甚至可能与官渡之战持平。2 W% ~( W; o$ w' y' b6 h
但是为何夷陵之战列入东汉末年三大战役,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却默默无名,长期受到低估,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c8 j% o2 D! a: R
原因就是,襄樊之战没有什么积极的历史影响,前面已经分析,官渡奠定曹操统一北方,赤壁奠定三足鼎立局面,夷陵之战虽然规模较少,但是彻底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0 W) i3 ?9 b P3 G# j) D3 T
' H1 V/ h% {; D4 ?# A
相对于夷陵之战来说,襄樊之战并没有改变历史的走向,充其量来说,襄樊之战是三方角力的局部战争,过程实在复杂,节奏过于琐碎,而且是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一系列军事行动的总称,除了水淹七军外,并没有大规模战役发生。& I8 ?- }9 r2 k1 c( B* k
再加上,在很长一段历史以来对关羽人物形象的拔高,读者并不喜欢关羽失败的战役,所以,这种话题没意思,不是“爆文体质”,也就没人研究了。
" l# W+ e+ p' B: x
; m) o: [; B! y, V" g. F' L整体来说,其实襄樊之战应该算是夷陵之战的前奏,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襄樊之战的失败,最终促成了夷陵之战的发生。
8 b1 y9 y4 r0 f. @襄樊之战也是三国形势的重要转折点,标志蜀汉势力发展到巅峰后开始走下坡路,夷陵之战只是襄樊之战更下坡的路而已,两者没有本质区别。
/ M3 R; P: k+ j) Z( S C希望,以后的历史研究者,能够研究出更多关于襄樊之战的内容,哪像现在,一搜襄樊之战,直接整出格宋朝襄阳保卫战,这谁能顶得住,关二哥知道了不生气吗
+ d! d4 D* T" M9 c% ^: i) d5 y7 X- U5 W+ B! W&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