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版主
- 积分
- 6220
|
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三国演义无疑是历史上最为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三国演义的出现,才让后人对三国这段历史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可是三国演义毕竟属于文学作品,不可以当作正史去看,这样一来,三国演义中就有很多与正史不符的地方。
* E6 { F9 N% s- L: x
5 U$ d0 @) S0 r时至今日,三国演义仍然是了解三国历史的主要书籍之一,毕竟三国演义中出现了很多让人记忆犹新的描写。比如说空城计、舌战群儒、三英战吕布、七擒孟获等等,总之在三国演义中,出现的精彩描写实在是太多了。
0 ~' ^: \: s' d6 l7 Z, b u7 V7 N' ?
% k6 H2 O8 Z1 P, Z! Z那么仔细阅读三国演义就会发现一个情况,就是每一次武将之间的交战,就会出现自报家门的话。比如说人们熟悉的“我乃常山赵子龙,我乃燕人张飞”,这两句话就是尽人皆知的了。其次还有甘宁围堵曹操时说出了:“东吴甘兴霸在此,曹贼休走!”+ @* ]5 |' |+ o: \* _: L
/ m# [& ~# z7 f' g/ g
由此说来,三国演义中,武将都是非常霸气自信的报上名号。那么作为万人敌的关羽,在自报家门方面是怎样的呢?实际上,关羽自报家门仅有两个字,就是“关某”。只不过“关某”是他用过最多的称呼。他也自称过小将、关云长等。
9 ?0 a* `: t; p5 R2 D, S2 [
* T5 S: \ \. f; |( i3 S3 x& Q这样看来关羽自报家门没什么不同的,可是关羽从来没有说过“某乃河东关云长!”。为何关羽喜欢自称“关某”呢?从关羽的性格来分析,就是关羽是河东解良人,因为看不惯恶霸横行乡里出手打抱不平,没想到失手打死了人。& s# }) G% f* v9 G% d0 [7 y
1 {% z+ Q9 o) k
打死人的关羽成为了杀人犯,为了躲避通缉,关羽跑到了他乡,他的这段经历对他的自称有着重要影响。身为杀人犯的关羽,在外受尽了苦难,此时的关羽不可能使用真名,否则就会被抓。假如说出自己姓甚名谁,那杀人犯的身份就可能暴露。) k) c7 d; v: w) |/ S) {
; @( v5 N7 m2 @ a/ `5 j: {
那么在逃亡期间,关羽为何不改名换姓呢?这就要从姓、名、字的意义以及关羽的性格说起了。姓氏文化是我国独有的文化,姓氏文化的意义是影响重大的,时至今日,人们对自己的姓氏也是非常看重的。因为姓氏必须是男孩才能传承,于是就有了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 [7 F8 n: j8 c
% u+ w3 n3 P- {时至今日,人们对重男轻女已经是不在意了。姓,是由祖先传下来的,是不能轻易改动的。名,是父母所赐,因此也是不能够随便改动的。除非为了避讳等原因,若非迫不得已也是不能变动的。古代的时候,还有“字”,古人成年后为自己取“字”。
5 H+ d9 P9 f! Q7 K1 v; E2 y2 O# v! m( N8 F
“字”是公共场合下与别人所用的称呼。首先来说,关羽不会为了躲避通缉就改名换姓的。但是自负不代表没有头脑,假如不懂的变通,那么关羽肯定是成为不了三国名将的。更不会成为被后人祭祀的“关公”。所以关羽称自己为关某,这样既避免了被人发现的麻烦,也维护了自己的内心。/ S% J$ r: F* {5 B
+ d0 u) c5 b9 O( |, {关羽成名之后,没有称自己为“河东关云长”、“解良关云长”。此时的关羽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了,根本不在乎自己曾经是逃犯。关羽被曹操约法三章时,他的自称就是关某。三国演义对此描写为“关公曰:“关某若知皇叔所在,虽蹈水火、必往从之。此时恐不及拜辞,伏乞见原。”
1 Z4 L- i! z2 C$ ]关羽熟读《春秋》,又深明大义,后人都赞其为义绝。可是此时的关羽却身在曹营,这无疑是让人感到不解的。虽然说是降汉不降曹,但实际上怎么回事大家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关羽不愿意张扬自己的名字。所以自称关某。
4 A( |! H- X" T5 Z: P$ z4 C此时的关羽,面对曹操是很尴尬的。毕竟自诩忠义的关羽在为曹操建功立业,这一点肯定是被人诟病的。实际上关羽并不只有关某这个称呼,主动请缨战华雄是曾自称“小将”。这样看来,关羽还是非常谦虚的。不可否认的是,关羽仍然是忠义的象征. \3 e' \' V( F5 x# u6 m# y" Z
4 {# m% O' v$ B( S" j+ q0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