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254|回复: 0

公孙瓒三员大将,曹操得田豫刘备得赵云最厉害却默默无闻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1008

主题

49

回帖

6220

积分

版主

积分
6220
发表于 2024-3-15 18: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引言7 G2 h) R. n0 p% T1 S5 q
% I: Y' y0 D$ q7 z3 i6 e
  “滚滚长江东逝水,千古风流人物。“恍然间见到这张图片这句诗,千载光阴已过,但三国时期的英雄史诗和群雄逐鹿的壮阔历史似乎依旧历历在目。
+ n/ B; }5 Y! E. [7 I, {6 @0 R
2 N/ r$ N8 H* P  提到英雄遍地的东汉乱世,就不得不提当时三“国”鼎立的精彩局势,在战火频仍的三国时代,叱咤沙场的武将们更令人津津乐道,公孙瓒麾下的三员大将更是在这样一段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M; N& j9 }) D, S. @0 P
5 _* I% q0 r" C3 q. G" R3 N9 p8 f" I6 Y6 W  O2 E% O
“白马将军”——公孙瓒
/ H# J& e5 r! T! D7 H0 W9 Z  d  公孙瓒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军阀武将之一,在三国群雄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他虽出身贵族,却因为母亲过于卑贱的身份,仅做了一名小吏。4 d/ i# P  [; o9 |
: m: M) n( E/ p" {( ^' B; q
  《后汉书》中记载公孙瓒:“美姿貌”、“言事辩慧”,以至于太守“奇其才”,将女儿许配给了他,紧接他着拜卢植为师,作刘宽门生,与王邑、刘备等人同门,这是公孙瓒光辉人生的起点。4 z& I6 P3 S2 G! v

; C( \  E! b) ^, x  随后,公孙瓒入职东汉朝廷,伐北狄,勇善战,所向睥睨,无所畏惧,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经常率领部队对边疆人民烧杀抢掠,惹怒了崇尚怀柔政策的宰相刘虞,被其率领十万大军讨伐,最终公孙瓒大败刘虞,将北方四州收入麾下,意气风发,被称为“白马将军”。# y5 n# u. t. |* n% t" Y7 W0 O% v

7 e+ H% o& M" E
7 A6 @( f5 F+ Q% o“贴身保镖”——赵云7 ^2 \& W0 h$ `, s
  公孙瓒之所以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战无不胜,威名震慑四海,麾下的三员猛将功劳不小。而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常胜将军——“赵云”了。+ b- A0 g$ V3 O" y
- @1 A1 }1 Z9 K
  赵云在初平二年弃袁绍而投奔公孙瓒,认为公孙瓒是“实施仁政”的明主,随其四处征战,立下汗马功劳。刘备与公孙瓒是同门、故交,在他走投无路之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公孙瓒,他投奔在公孙瓒门下,结识了赵云。赵云在与刘备日渐熟悉后经常抵足长谈,引以知己,在与袁绍一战中,赵云全程跟随刘备。1 H9 }1 y* ]" b  h9 }9 x4 V! L

+ R* V8 e8 x: {( v6 Y7 @$ R  后来,因兄长过世,赵云辞官回乡,七年以后,赵云与刘备重逢,二人彻夜长谈,从此赵云视刘备为“主公”。在接下来的三十余年里,赵云可谓刘备的“忠实贴身保镖”,不仅负责着刘备的安全,更在数次战役中克定祸乱、冲锋陷阵,创造过“单骑救主”、“五虎上将”、“常胜将军”等无数的传奇史诗,被称为“常山赵子龙”,可见赵云平生功业之伟大。$ K, {- U# o# n% k5 X) q! a
  f+ H2 T( k6 q( {9 K
1 K# p- x7 @0 O% t
“北方大将”——田豫
6 ^  o; C" n6 @" a1 \& |4 f9 r; W  相较于赵云的赫赫威名,田豫似乎显得有些默默无闻,但是作为公孙瓒的三员猛将之一,他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刘备和田豫是故交,田豫年纪尚轻的时候就把自己托身与刘备,后因母亲年老,离开主公,辞官还乡。# k& q. ^4 [7 ~/ U

" I) C2 `* J6 D, H2 I  后来田豫归顺公孙瓒,但并不受重视,此时正是群雄并起的关键时期,公孙瓒败亡,田豫就投奔了势头正劲的曹操,随后做了太守、使节。直到三国初定,田豫才逐渐得到重用,他作为北方一员大将镇守边疆,在北疆之功业,无人与之匹敌。6 j- d: J* \$ x8 `3 b
( q; m+ B& J3 s) B4 B6 S5 E& ^

3 t) ~  }: R  w+ g“白马义从”——严纲5 U+ R" P, g; }7 R9 F3 A
  公孙瓒三员大将中最不出名的便是这位“白马义从”的统帅——严纲,他却是三人中最强的猛将,更是自始至终追随着公孙瓒唯一将领,不离不弃,忠贞至极。
! q8 D/ o- G& E: n9 U7 ?$ P0 g. G1 r. ~, V! c
  严纲长于苦寒之地,却出奇的骁勇善战,且臂力惊人,勇猛无敌。史书中对“白马将军”——公孙瓒的描述不吝笔墨,“好白马,屡乘以破虏”,数以千万白马浩浩荡荡、踢踏而来,敌人惊呼“白马将军”。
* j7 {4 s$ G( ?, G, Z& g
$ L) s) I* J- k9 j3 H  公孙瓒便借此选出三千精锐,乘白马,显风姿,横扫鲜卑,震慑北狄,号“白马义从”。声势恐怖到什么地步呢?胡人闻“白”而逃,“相告云,‘当避白马’。”( B0 j8 F& \7 I" C8 a9 ?

1 |# [& V  N: z" v
! f9 _* @/ g( r$ r  而严纲,便是这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禁卫骑兵的统领,当时就连赵云也才是其中的无名小卒,可以看出来当时严纲的威名与声望。“
3 @- V, E' `' K: P" z# d  \* C' l/ h* `7 V
  公孙瓒便是依靠“白马义从”在北疆声名远扬、威震北方,成为一方霸主。而作为第一轻骑兵的统领严纲,更是随公孙瓒大破胡人防线,致使敌人“不敢复入塞”,这样一个传奇人物,怎会在历史上籍籍无名呢?
8 O* [$ q* F' w7 M$ `7 o# T1 v; a' [. q; Q0 s% K$ S4 x
  原来黄巾起义后,公孙瓒上书问罪袁绍,爆发矛盾,界桥之战爆发。公孙瓒过于自傲,轻视袁绍兵少,口出狂言要拿下袁绍一军,袁绍依据对抗骑兵的经验利用强弩伏击白马军,一个无名将军率领埋伏的弩军歼灭了曾经辉煌一时的“白马义从”,严纲也在这场战争中身首异处,从此消失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 v3 R4 x5 \" i2 q8 f; r
& T8 j" ]  D8 F( Z
; Q5 y( H) R: o& h
结语
8 N3 W5 A( I- m- D0 H% u$ i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公孙瓒叱咤北疆,威名赫赫,最终却自 焚身亡;赵云本是无名小卒,最后却得以流传千古、为人称道;严纲率领“白马义从”令人闻风丧胆,却也只是声赫一时……历史无情,命运亦不可测,“你方唱罢我登场”,历史起起落落,结束一场又一场的英雄史诗,有的人被铭记,有的人却永远消失在时间的洪流里……. U" Q7 [' G4 Q  D2 b9 F/ V

0 }  i3 n& s4 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9-1 18:06 , Processed in 0.155222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