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248|回复: 0

曹魏后期的一位名将,曾跟随司马懿作战,却被司马师击杀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1008

主题

49

回帖

6220

积分

版主

积分
6220
发表于 2024-3-13 20: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毌丘俭(?~255年),复姓毌(guàn)丘,字仲恭,河东闻喜(今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一带)人。三国时期曹魏大将、文学家,毌丘兴的儿子。从时间上来看,毌丘俭可以说是曹魏后期的名将。景初末年,毌丘俭配合太傅司马懿,攻灭割据辽东的公孙渊,进封安邑侯。从这一角度来看,毌丘俭可以说是司马懿的部下。不过,对于毌丘俭来说,却是心怀汉室。因此,等到司马师废黜皇帝曹芳的时候,这位将领终于奋起反抗了。当然,在司马师的较量中,毌丘俭最终被击杀,这也让忠于曹魏的势力更加衰弱了。
5 y: @, n# o; k9 }: C/ A" F5 x' H& }8 l# u6 r8 F% j, e

' \# ]/ ~- f% z
" O# U& a7 o5 W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毌丘俭这位将领文武双全,才识拔干,袭封高阳乡侯。魏文帝曹叡时期,毌丘俭担任平原侯(曹叡)文学掾,结下深厚情谊。因此,非常明显的是,毌丘俭可以视为曹叡的心腹了,正如同司马懿是曹丕的心腹一样。
0 Z% V& \% F( d4 ?黄初七年(226年),曹叡即位,毌丘俭因为深受曹叡信赖从而得到了提拔,仕途平步青云,先后任尚书郎及羽林监,洛阳典农中郎将。
! i7 b8 E& N( B; R. k青龙三年(23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曹魏在西线的防御压力得到明显减轻。于是,当时担任荆州刺史毌丘俭上书伐辽,提出详细的用兵方案,对此,卫臻等大臣觉得公孙渊实力强大,而毌丘俭的计划太过冒险,坚决反对。6 s0 X" Q  p+ E, g2 ?& t! p
$ A& _  w8 Q6 ~" s! R+ a) S
但是,魏明帝早就不满公孙渊割据辽东,在魏吴之间反复暧昧的态度,已有伐辽之心。称赞毌丘俭有能力有策谋,欣然采纳,以“俭有干策”任命其为为幽州刺史,加度辽将军、使持节、护乌丸(桓)校尉。将幽州十郡的大小事务悉数交付这位心腹,以期伐辽,从此毌丘俭正式开启武将生涯。/ s) A5 g5 }  n$ K
不过,对于毌丘俭来说,因为之前没有经过战场上的历练,所以,他第一次讨伐公孙渊的行动,并没有取得成功。景初元年(237年),魏明帝派幽州刺史毌丘俭等携带书信印章去征召公孙渊。公孙渊闻讯,立刻发兵,在辽隧阻击毌丘俭,并与之展开激战。毌丘俭见形势对己不利,便退兵。* {2 I8 R+ A7 X+ F

% y& M: ~/ ?3 o; r) ], }在击退毌丘俭率领的大军后,公孙渊于是自立为燕王,改元绍汉,并设置百官,遣使持符节,授予鲜卑单于印绶,给游牧民族加封晋爵,并引诱鲜卑人去袭扰曹魏北方。并且,公孙渊又再次称臣于东吴,希望得到外援。从这一角度来看,如果坐视公孙渊壮大,自然会让曹魏彻底失去辽东地区。于是,魏明帝曹叡不得不让司马懿这位老将再度出场了。* @$ W! ~& w( g$ w- {1 x' Z4 w

4 ]* _2 l; B) j7 f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曹叡召回太尉司马懿,令其率兵四万讨伐公孙渊。对此,毌丘俭与其会师,并率本部幽州兵马再度伐燕,司马懿、毌丘俭经过一年苦战,最终打败燕军,公孙渊为司马懿所杀。辽东郡光复。此战之后,魏明帝曹叡论功行赏,毌丘俭据此战役进封安邑侯,邑三千九百户。
  l# W5 _1 M) f+ _
6 i2 n% Q3 O- X& ]1 H! b$ `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于洛阳,年仅三十六岁,庙号烈祖,谥号明帝,葬于高平陵。对此,在笔者看来,魏明帝曹叡的病逝,自然让毌丘俭失去了最大的靠山。正始五年(244年),高句丽对曹魏发起了进攻。对此,度辽将军、幽州刺史毌丘俭组织曹魏大军展开反击,亲率万余精锐步骑兵出玄菟郡讨伐高句丽,高句丽王位宫引两万军队应战。在这场战役中,毌丘俭身先士卒,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9 s7 ?. Y: B2 d对此,在笔者看来,因为毌丘俭长期镇守幽州、辽东等地。所以,高平陵之变爆发的时候,毌丘俭自然没有机会干预司马懿的行动。在公元249年,司马懿起兵控制了曹魏都城,并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从而执掌曹魏大权。
4 w2 F- h/ O; ?) y( J$ N( ?5 D  {2 t5 s7 K; o+ T" Y5 o' A
高平陵之变后,毌丘俭受迁左将军,假节、领豫州刺史,转镇南将军。嘉平三年(251年)六月,司马懿病重。八月戊寅(9月7日),司马懿在洛阳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在司马懿病逝后,司马师接替他执掌曹魏大权。嘉平六年(254年)三月,夏侯玄、李丰等重臣密谋取代权臣司马师的地位。事情败露,司马师诛杀夏侯玄、李丰等人全族。同年九月,曹魏皇帝曹芳不甘大权旁落,想要利用司马昭因伐蜀被召见的时候反击,夺取司马昭所指挥的部队攻击大将军司马师,但事情败露。司马师再次发动兵变,逼迫郭太后废黜魏帝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1 _) ]2 E$ h; W
5 Q; M/ ^# `0 s/ x# J. I- v, u) G
对此,在笔者看来,司马师废黜皇帝的行为,直接突破了毌丘俭的底线。对于司马懿来说,虽然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但是,司马懿并没有直接废立皇帝,这其实还留有一定的余地,让毌丘俭对司马懿家族抱有幻想,认为其不会取代曹魏。但是,司马师现在的行为,已经暴露了他想要取代曹魏的意图了。在此背景下,毌丘俭因为曾经受到魏明帝曹叡的恩惠,不忍心见到这一结果的发生,从而决定起兵反抗司马师。8 w' A! f. ]% j( y' T! ^3 K
正元二年(255年),魏镇东大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决定提前举兵。二人调集大军辎重,将在屯驻淮南的大小将领、官吏悉数召集到寿春城内(安徽寿县),于城西筑坛,展示明元郭太后诏书(存疑),与诸将歃血盟誓,起兵勤王,讨伐篡夺大权的司马师。
# s  _& l' L9 p* v6 `5 P- _/ j4 x
' x5 w" s- E; J) t% E
0 [+ |0 I8 V# L& p最后,面对毌丘俭等人率领的大军,司马师采纳谋士建议,决心亲征。考虑到毌丘俭率领的将士久经沙场,拥有比较丰富的作战经验。所以,司马师采取了消耗包围的策略,也即避免和对方进行决战,从而等到对方粮草耗尽,士气低落的时候再发动进攻。
% ^: z5 F0 W' f/ O; f在完成包围和消耗之后,司马师见时机成熟,便定下进攻计划,指使邓艾率乐嘉万余守军出城诱敌,司马师自统大军抵达乐嘉附近。对此,文钦、文鸯求战心切,果然上当,他们率领大军分两路进攻邓艾。虽然司马师当时已经病重,但是,司马昭命令军队反击。两军交战,实力悬殊,文鸯虽勇武善战,殊死拼杀,但仍无法扭转败势,终于崩溃。文钦父子力战突围,南逃东吴。至于毌丘俭这位将领,则被司马师的部下击杀。- g+ e/ ~* E9 E" H& @2 M0 o9 i' y

- I; U2 B8 s: m& R总的来说,假如没有发起淮南三叛第二叛,假如没有淮南三叛的失败,曹魏后期文武兼备的毌丘俭毫无悬念就成为历朝历代帝王所树立所谓忠臣良将的楷模。但是,历史没有假如。对于毌丘俭这位曹魏后期的名将,为报答曹睿之恩,给魏国征战一生,结果是建功立业,封侯授爵;为诠释忠臣之义,替曹魏宗室反抗司马懿家族,后果是兵败被杀,告别了三国历史的大舞台( q. i# `' d: w, `9 _2 \1 r. `2 E
: h9 ?6 q7 ^+ _+ z4 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7-9 01:18 , Processed in 0.12308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