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备,我始终认为他是一个善良之人,毕竟一个在临终前还在教导儿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 H/ o3 n( y; U1 _$ p+ a: P" X6 f( ^# Y( z& ~
9 p+ r8 C0 ]% b
刘备之所以在三国口碑俱佳,完全是他自己挣的。纵观刘备的生涯表现,绝对是三国群雄中最值得尊重的那一批。 % L. K8 E; O8 y% {" }* |) I当初参军平乱,刘备虽然是一介布衣,但是却可以拉起一支自己队伍。当地的豪杰志士,纷纷依附刘备,中山富商张世平、苏双等人,也愿意为其投资。4 n/ V P& g3 e; `0 G
这是极其难得的,在当时那个世道,在不造反的情况下,想要自己创业,那基本上都得要背后有人支持,曹操、袁绍他们,哪个不是官宦子弟?哪个不是世家大族?还有后来陶谦将徐州托付给刘备,这更加说明刘备的能力和人品。3 ^% S4 p, N, s! w9 t" ?- O
! ^1 m) Q6 u9 I/ k: {0 U b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荆州,刘表去世,曹操大军南下,刘备退往江陵。一路上百姓依附追随,竟然是数万人。然而百姓不比军队,其拖家带口,辎重过多,还有老弱病残,行军缓慢。当时曹操大军迫近,军中许多人都担心到时候走不掉,于是劝刘备丢下百姓,带兵先走。可刘备却没有这样做,他认为这些人既然追随于他,那么他就要对他们负责。, Y1 i6 V1 h3 F4 h5 z% u2 G
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6 P' K# [0 T: f( r6 f当然,不仅仅是对百姓,刘备对于部属也是仁至义尽。当初徐庶弃刘备而投曹操,虽说是为了尽孝,但当时刘备兵败当阳,被曹操近乎逼入绝境,徐庶作为军师,此时离开投曹操,对于军心的打击不可避免。可是刘备为了成全徐庶的孝道,硬是放他走了。 0 E! U( t) h8 F ! `! {% H+ L$ d- {. r' B2 M m还有夷陵之战中的黄权,因为刘备败得过于突然,自己退路被截,不得已投降了曹魏。虽说是情有可原,但毕竟是投敌了。按照军法,对于投降敌国的叛将,是要收押其家眷以做惩罚的。, j' ?& \; b1 C- g0 v* e+ p @
有司执法,白收权妻子! M0 i& D) L1 O
可是刘备没有这样做,不仅没有怪罪黄权,还善待其家眷,对于其子依然留用军中。 4 ]0 w1 B) U+ |. D3 P+ M$ q降吴不可,还蜀无路,旁观之人很难理解黄权的境遇,但刘备理解他。乐只君子,保艾尔后。读到那一瞬间就忽然明白孔明为什么会说“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了。, [7 T/ ]+ s5 ~& c' h$ W- {! ~7 D. q# o' K
以上例子,都在证明刘备的魅力。当然,有人会说刘备是作秀,是伪君子,对于这些,我不排除刘备此举有着收揽人心的嫌疑,但是至少他做了,没有杀孽可言。在那个草菅人命的乱世,这样的表现本就难得。即使是作秀,刘备能从头至尾做几十年,也便是真的了。 2 `8 k4 Y/ [) }# l. R# K5 N$ A8 ~5 S" X% ^4 y, K/ K2 P
虽然我们常说成王败寇,但是中国毕竟礼仪之邦,凡事都要讲个礼义廉耻,大义凛然。而刘备的一生恰好奉行的就是君子做派,有仁义之风。刘备如此人品,自然会得到尊重。 0 H3 N( B" m! g' l9 K当然了,除了人品,还有实力,刘备奋斗多年,虽然经常创业失败,多次跳槽。但是他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任何一位有眼光的军阀,都不会吝啬对于人才的尊重。; ^8 l' r2 z6 n5 n
当初刘备第一次创业失败了,转业回来仅仅混了一些小官儿,没有前途不说,还受人欺辱。6 |1 B: ~7 S. x- b" o: W: L) t) H
于是就撂了挑子,带着部曲投奔老同学公孙瓒去了。当时且不说二人有着同门师兄弟这么一层关系,刘备好歹军旅出身,后来又当过不少地方的地方官,身后还有一些追随者。对于公孙瓒来说,是增强实力的好机会,自然礼贤下士。6 n+ @; v5 h n2 b, Q0 {& }
' T/ H. y# Z. y) j* R3 @最为重要的一点,刘备与公孙瓒不是单纯的主仆关系,而是合作的同事关系,只是以公孙瓒为主而已。这就好比公孙瓒要开公司,刘备找到他入股,当了一个小股东,可以分红,但是没有公司决策权。当然,他也在集团内部有职位,比如平原令,平原相等等。6 B7 B+ l5 p. f4 q+ m" r. e9 f9 m
这也是为何后来刘备能够入主徐州,却无人跳出来指责他背叛。否则,即使刘备做了徐州之主,那么也依然应该是在公孙瓒麾下,成为了公孙瓒势力的一部分,就像田楷那样。; y9 I) F3 v, F8 ^
总之,背靠大树好乘凉,在公孙瓒这里,刘备混得挺舒服,实力得到进一步扩展。而且由于公司股东的身份,他可以借助公孙瓒集团的力量,去救孔融,完成了名望积累,为后续入主徐州埋下伏笔。+ S" v4 }5 n. m: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