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213|回复: 0

心理战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1008

主题

49

回帖

6220

积分

版主

积分
6220
发表于 2024-3-12 06: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心理学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是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19世纪90年代,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可谓是对这方面研究最成功的学者,他也是现在全世界普遍公认的近现代心理学的先驱者.心理学的诞生,促使了战争史上一个全新的战术,心理战术也从此孕育而生了,简称心理战.其最核心的内容就是通过研究分析敌方统帅或对手的心理,来调整己方的战略,战术部署,从而达到出其不意,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就有许多和心理战有关的故事和人物.
3 {9 W( h: D  `  ?0 x; @" g" I6 e
. P0 s3 N4 ]/ l+ ]4 F$ s6 D2 E5 b6 u0 D, k9 K% n+ {
; t* r9 v6 L3 |7 y5 n
       最著名的心理战----空城计.魏军统帅司马懿在街亭大败蜀军后,乘胜追击,亲率十五大军,直抵蜀军大本营西城.而此时蜀军统帅诸葛亮身边只有5千人,除了一班文官,无一大将.蜀营中人人惊惧,独诸葛亮临危不惧,命四门大开,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老百姓,洒扫街道,严禁喧哗,违者立斩.自己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司马懿见之大惊,疑有伏兵,领军而退.事后众官询问其故,诸葛亮笑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事实证明,司马懿当时的心里也确实是这么想的.这一故事也成了三国心理战中的代表作.
4 ~! w6 d: ?' k. s, I# B. o
; p6 X; I7 ^: w# R9 L: |  W) }
9 b# j$ |, x7 Q/ n      三国里另一大著名的心理战是七擒孟获.为了彻底降服南方叛军首脑孟获,诸葛亮通过七擒七纵的方式,使得孟获心服口服,从此不敢再生谋反之心.为蜀汉大后方的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役诸葛亮把孙子兵法中的"攻心为上"这一战略思想发挥到了极致,几番的捉放,把孟获高傲的心理防线击了个粉碎,最后不得不心悦诚服的低下了头.堪称三国心理战中的又一大杰作.
. [& w# I5 ^; x5 K5 o  t, i# j) O* A; j. g

$ k) |; b; D# H1 _, N1 O      诸葛亮第三大心理战杰作,就是家喻户晓的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时,孔明巧妙的利用大雾弥漫,曹军不知己方虚实,不敢贸然出击的心理.把数十艘遍插草人的船只开到曹水军寨前,然后狂擂战鼓,引得曹军万箭齐发,箭镞遍布船身.不但轻松的获得了免费的十万枝利箭,还挫败了周瑜企图借机谋害他的阴谋.
" K* t7 k( J5 r# ]6 K& k: n6 t. N9 u+ C! f

& H6 R: @0 Y0 M% k  K' J( W      不过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也是一个玩心理战的高手,在与蜀军屡次交锋均未能取胜的情况下,他采取了闭门不战,以逸待劳的战术,大打消耗战.诸葛亮为激他出战,特派人送妇女用的巾帼与他,以示羞辱.懿竟受之不战,反关切的对蜀使曰:"孔明食少事烦,岂能长久",亮亦感叹曰:"彼深知我也.".魏诸将皆忿,争请出战.懿不得已上表给魏明帝请战.诸葛亮闻之曰:"此乃司马懿安三军之法也.彼本无战心.岂不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安有千里而请战者乎?此乃司马懿因将士愤怒,故借曹睿之意,以制众人."可谓一语道破.8 J$ f; J2 R9 ~$ ?# t  i

; I1 A5 `4 j, O6 S2 S
8 L0 |2 E8 s0 {- F& _1 M* `: G; g        三国里另一大玩心理战的高手是曹操,典型的玩阴的.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望梅止渴".要说玩阴的,曹孟德可谓是行家里手.一次,军中缺粮,管理后勤的小吏王垕向曹操汇报此事,操令暂时以小斛救急.埜恐军士们来闹,操拍着胸脯说"放心好了,我自有办法."果然士兵们在领到小斛的军粮后,群情激愤,几乎酿成兵变.而曹操的妙计就是,借王垕的脑袋一用.咔嚓后持之以视众军:"已经查清楚了,都是这小子在捣鬼,克扣你们的口粮.现在我已把他正法了,大家稍安勿躁,粮食马上就会送到."众军始安.以上二个例子充分说明,曹操如何应对大众的心理活动方面,还是非常熟悉的.又有一次,操领军至定陶,值麦熟.操即令军割麦为食,吕布突然率军来袭.将至大营,却又折回.操谓诸将曰:"布疑营外林中有伏兵耳.明日必来烧林.吾偏去伏兵.可尽伏精兵于寨西一带长堤,布可擒矣."果大胜,布逃往徐州,投奔刘备.温侯的那点小心思被老奸巨猾的曹阿瞒一猜就中.5 V% H2 X7 R3 [
# a0 Q2 E/ B, J4 q; m$ n
6 a6 r6 U+ U) T7 {$ B& @
      曹操最阴毒的一个例子,莫过于在三国第69回中的一幕.许昌发生了一场最大规模推翻曹操的武装x动,后被忠于曹操的部队平定.操心腹大将夏侯惇把朝中百官押解到邺郡.操于教场立红旗于左,白棋于右,下令曰:"有出门救火者立于红旗之下;闭门不出者立于白旗之下."众官自思救火者必无罪,于是多奔于红旗之下.三停内只有一停立于白旗之下.操教尽拿立于红旗下者.众官俱言无罪.操笑曰:"汝等非救火,实助贼耳!"众官皆哑口无言.尽牵至漳河边斩之,死者三百余员.阿瞒不愧是阿瞒,什么也瞒不过他.在此曹操把心理战的技巧拿捏得恰到好处,利用众人对事物普遍的普通的认知,轻而易举的诱出并铲除了那些反叛者的同党.说曹操是心理战的专家一点也过分.4 x& Y, G0 x' V5 k2 G$ m5 T
# G6 V# N" l$ [8 i/ p
9 a* C5 Q# n5 ~0 W) M0 M6 a- Y* R
       三国中另一个谙熟心理战的人是贾诩.张绣和刘表连和抵抗曹操.两军相持之际,操接到袁绍欲犯许都的消息,撤兵而去.张刘二人大喜,想要乘胜追击.诩力劝不可,言:"追之必败."二人不信,领军前去.遇伏大败而回.诩却曰:"此番可追了,必胜."表不信,不肯前往.绣独整军再追,大胜.表不解,问其故.诩曰:"曹操用兵狡诈,惯断人后路,岂有自家后路不防之理.故前次吾言追必败.既破我追军,必轻车速回,不复为备;我乘其不备而更追之,必胜."表,绣皆服其高见.其后,袁绍与曹操相争不下,都派人来招安张绣.诩叱退袁使,请绣归降曹操.绣因其杀过曹操的儿子情妇爱将,恐不相容.诩分析道:"袁绍势力太大了,像我们这种地方小军阀到了他那,只能是当有之不多,无之不少的小角色,必不见重.而曹操势力小,我们投奔他,等于壮大了他的力量,他肯定高兴都来不及呢.在目前的形势下,曹操为了巩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来对抗袁绍,就必须抛掉个人恩怨,来收买人心.你此时去投降他正是时候.曹操不仅不会报复,反而还会给一个不错的位置来安抚你呢."绣大喜,即同贾诩等赴许都投降.绣见操,拜于阶下.操忙扶起,执其手曰:"有小过失,勿记于心."遂封绣为扬武将军,诩为执金吾使.贾诩对于曹操的心理可谓是烂熟于心了." _# S; o( m2 L2 z  h) m3 m' w
$ q8 l2 j* Z$ n( h# T

" L8 w3 Q, }' M, m, k: K      兵法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说.从三国里的这些心理战中,我们可以看出,掌握了对手的心理,不仅是取胜的一大关键,更是为自己捞取好处的一个法宝.
6 d# @7 e; L9 H0 f
3 `9 D+ y& w' E! h: k% g0 h0 O! W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7-10 04:41 , Processed in 0.12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