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糖吃多了
" L; a2 s5 d/ L& ~4 m2 C& K
1 b& I6 m/ k4 D+ ^: {可能会增加患癌症、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 i5 _2 y% o/ x4 h: U; S9 ~教你4招
1 S3 H8 q1 |$ N4 M* z7 b' y
让你健康吃糖
& o+ Y& L( h2 \0 W如果你对糖情有独钟
/ D2 }% [+ v, n7 H; a
还有个好消息
8 ?0 K1 t. C% {, c; x6 A4 T9 F
也不是所有糖都是“坏糖”
+ h, q' h) a1 H& j+ H; M4 |+ p
哪些是“好糖”?往下看——
6 i, F" K; T: \" H) I5 E; V; O% \
; E4 w" u& A! x糖的危害比想象中还大
8 g& H- J/ s2 _3 W2 @6 S0 p. l) f l/ R) O5 {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过23个国家的人口死亡原因,得出了一个令世人惊讶的结论——嗜糖之害,甚于吸烟。
' O* z: d) ?' t' y# t( r
4 s0 {- \; y/ G( }5 V1 T这项调查还提示:
7 I. x9 \% ?# m; V( Y, P1 l' v7 _: u1 c
& Q, k7 e7 p( o# H7 A$ s% c长期嗜高糖食物的人,他们的平均寿命比正常饮食的人要缩短10~20年。
6 b& X9 B: F7 b" I3 Q6 c4 I% R: Q+ H _
糖吃多了可能毁全身
! i" S7 y# Q. n- U0 Y
9 e0 B1 N' C7 D: ~: ]- U# Y
增加患癌症风险
* j1 i3 {( ^' |; k甜食与某些癌症虽没有直接关系,但它们却可能是癌症的潜在源头。糖吃得过多,会引起肥胖,而肥胖是多种癌症的诱因。
. _; D7 ^3 E& Y( O
" t; R2 |% b/ Q% Q) Y0 o3 ^+ r3 G) I增加营养不良风险
0 @* C; b8 P. i# ~1 _( L5 S过多食用甜食,会使血糖升高,抑制食欲。让孩子不爱吃饭,导致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长期摄入不足,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发育迟缓。
$ F% F% o, _. W1 X8 p
9 R' _+ v1 o+ N) D& n
此外,糖在体内的代谢需要消耗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糖摄入过多,可能会造成维生素缺乏、缺钙、缺钾等各种营养问题。
% d1 Q9 j2 x7 ]
- S5 x5 \$ c, Z6 g$ Y& F
6 O! [9 y9 [1 a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 [9 i& d7 G, n J4 A" X7 v
长期大量吃糖,过多的糖分会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体内,容易造成肥胖,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S, z# s% {, {8 l6 N$ }7 r0 L
" O, I1 ]: A! v6 f+ F4 Y. ~" Q1 m
9 [. C) S- d/ e; V/ ]增加患糖尿病风险
/ U) o$ J! m8 }7 `" ]4 G吃糖过多,不仅会引起肥胖,还会使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80%~90%的二型糖尿病患者,都有超重、肥胖的现象。
5 \ b# J3 X3 ^ h2 i% s* e- X; L# O- |0 _0 H$ Y% C. m
增加患近视风险
2 i+ F, d8 ]( m& T7 b h0 _+ I4 A9 y长期嗜甜的孩子,比一般的孩子更容易近视,而且近视度数增长更快。这是因为吃糖过多,会导致血糖增高,相应地降低体液的渗透压,使眼球内房水渗透到晶状体内,引起晶状体变形,屈光度增高,从而发生或加重近视。
! e$ J6 `1 H0 ~* Y3 ]7 b8 Y$ ]. M6 g8 I& i- l* e! z4 K
$ x) R% v4 ?6 ]6 b- w: i) l3 j增加患龋齿风险
7 @# l: V7 U1 k* y6 l# [" ^
经常吃糖,会为口腔中的细菌提供一个良好的繁殖环境。这些细菌和糖分接触后,容易造成口腔中的酸性成分增加。牙齿经常受到酸性物质侵袭,容易引起龋齿和其他口腔疾病。
, C' _- P, T7 h( I' L0 _
- n; i: ^* N" P& L4 r1 h8 K7 s
c1 w& ?/ l8 I$ x( C I增加患脂肪肝风险
/ f" n Y; T0 _" D1 G( O
糖转化成脂肪后,一部分藏在皮下,另一部分则会蓄积在脏器表面,不仅会造成脂肪肝,还可能会造成脂肪心、脂肪脾等。
( [" Z, B* c( ~
; @% [' w$ S4 A+ A$ B G# ]5 I
' Z \0 y& R* L: I9 R( V; _# I加速皮肤衰老
2 A1 F4 t" p$ }4 o( r6 j( X
当我们摄取过多糖分的时候,容易增加体内的炎症反应,会对DNA、胶原蛋白的形成造成一定影响,使皮肤加速衰老。
4 q: t$ t2 i- C, Y2 F0 q: p
/ ]$ W- v4 h. {- l3 g# t
* g2 ~. h" Q+ P' E: ~( n做好这4件事,健康吃糖
, j. w! [8 k, r+ ]$ q2 V
$ Q3 x1 z- `5 G' V# }' e一、控制糖的摄入总量:
- Q, E$ z0 x- n1 b/ {3 R
* v; |, \& G S; \3 _3 n3 a0 F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的建议:每人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限制在25克以内。
5 S$ o' y; `1 j
+ l/ |# c$ ~ |/ k+ V二、警惕食物中的隐形糖
! ~/ K" S4 }3 b' P9 H2 O0 L" q/ Z1 M, r
买零食看标签:
& | E! i$ g" B# ?6 l2 j! Y, L" d- O% `8 L0 Q
有些零食虽然吃起来不觉得甜,但其中添加的糖却不少。葡萄糖、蔗糖、果糖、乳糖、麦芽糖、蜂蜜和玉米糖浆都属于糖类,越是排在食物配料表前边的成分,其含量就越高。所以一定要学会看食物标签,这样的话,即使是包装食物中的隐形糖,也能被我们揪出来。
- Y1 I |! U- Z1 l' S* z5 g& i
. R( b. l) [% R# C, a
2.做菜少用糖醋、红烧:
# Y# o$ j" k; B& z$ R
# {( E; a& d H3 e! r$ A烹饪时也要注意,尽量避免糖醋、红烧等方法。像糖醋排骨、鱼香肉丝都是高糖菜肴,一份中含糖量约为25~30克。另外,番茄酱、烧烤汁等调味酱,每百克也有15克左右的糖。
% M, \. U4 @8 n7 X2 [
6 e9 a' N5 Q) G# \: m0 U6 a) d3.打着“低糖”和“无糖”标签的食物要注意:
; k4 _# c2 ?$ j
$ g! G d1 D0 ?; h) ^● 无糖食物中创造甜味的是人工合成甜味剂。甜味剂不是营养素,不会产生能量或能量很低,但摄入过多甜味剂也会加重身体负担。
% e1 P) h& E8 j2 p8 U4 D- ]! ?2 j
; ?; n4 t O L5 O● 低糖食物,则要看看它有没有达到低糖标准(100毫升液体或100克固体中,糖含量低于5克)。
N% A+ X% x, e* l+ N% V# U! s4 N3 V7 t0 R+ v" V
三、吃完糖记得用清水漱漱口
. @) X5 M- r; d$ s# D8 k5 ~1 y
# L0 |/ R x$ s7 c# B四、增加运动量
# [/ m$ m5 y" R8 A, u
: c! |" [: _/ J3 v糖进入体内会快速产生热量,如果某日摄入的糖较平日多,不妨增加运动量,把多余的热量消耗掉。
2 m) z( Y7 Z5 b2 s. B0 ~
! h; h; o5 R1 ^) {% I" F# w: t, O不是所有的糖都是“坏糖”
* E7 T0 ~. f7 S: z: L0 z% C
$ E* t1 f! u% w$ K糖类是个大家族,有些糖吃多了对健康不利,有些糖却对健康有益,比如低聚果糖(FOS)。
4 h1 v: M! F/ C9 d
: F) S9 S+ B/ N i低聚果糖(FOS)又叫果寡糖或是蔗果低聚糖,属于益生元的一种,是功能性低聚糖,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水溶性膳食纤维。
6 b) d8 W0 z. ~% S% Q9 j. a* H4 R经常摄入低聚果糖,可以帮助缓解和预防便秘、维持免疫力、平稳血糖、促进营养吸收、改善血脂代谢、防止肥胖。
7 I" c1 c" u9 k
这些食物中富含低聚果糖
, Y$ o: g9 C. o. }! ]/ x' L$ V% q8 |! Q: p+ g
低聚果糖的主要食物来源包括黑麦、大麦、洋葱、大蒜、洋姜、香蕉等。
" x5 n9 c, Q, i
6 Q6 Q2 u0 J2 k1 w9 M8 s
推荐食用量
6 c/ F. f; U3 u% |/ e' C' K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 版)》中的建议,低聚果糖促进成人排便的特定建议值为每天10克。
. N! e: P3 G1 w# e2 Y+ T: q
! Z3 C$ c, } K2 k @ a: {& n
4 f2 P5 G: x! W%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