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其中尤以奇袭战为读者们所津津乐道.不过依本人来看,三国中那些成功的经典奇袭案例,无一不是建立在成功者事先小心谨慎的基础上的.以三大战役为例,就可发现,奇袭成功的一方,尤其是战役的指挥者,他们在采取行动之前,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决策之前极其的小心谨慎,而在决定做出后,立即行动,十分的果断,没有片刻的迟疑.& j3 h. O" e' q( n* P9 K7 f
3 ?5 F. M& @7 {8 p2 `. s. f: A
4 r) v" w. v. d3 m 1,官渡大战.这是三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重要战役,其后果是决定了中国北方的最终政治局势.交战的双方,一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军阀袁绍集团,一为实力明显弱小的曹操集团.最后曹操采用奇袭并焚毁了袁绍的命根子,囤聚有数十万军队粮草的大本营----乌巢,才获得了官渡之战的最终胜利.后人也把这一奇袭战奉为经典.但我认为,曹操奇袭乌巢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他事先做足了功课.也就是对自己的后路做好了必要的安排.因为他在做出了偷袭袁军乌巢大营的决定后,特别安排好了让荀攸,贾诩,曹洪同许攸守大营,夏侯惇,夏侯渊领一支兵伏于左,曹仁,李典引一支兵伏于右,以防不测.然后才亲自带兵奔袭乌巢.果不其然,在得知乌巢大营被袭的消息后,袁绍的第一谋士郭图立即向主子建议一,:围魏救赵,调集大军猛攻曹军大营,如能取胜,则可以提前结束战争.如若不能,至少可以逼迫曹操撤兵回援;二,另派一支偏师火速救援乌巢,争取消灭曹操或把他拖住,为袁军进攻曹营赢得时间.双管齐下,打破袁军目前面临的困局,把战役的主动权重新抢在手里.主意确实不错,但可惜看错了对手.攻打曹军大营的袁将张郃,高览遭到了早有准备的曹军迎头痛击,损失惨重;而增援乌巢的蒋奇军队又被曹军杀败.二路皆溃.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误,郭图诿罪张,高二人,在袁绍面前诋毁二将作战不卖力,有不轨之心.绍大怒,欲诛张,高.二将情急之下,投降曹操,反引兵进攻袁绍大营.最后袁军大败,绍急渡河而去,尽弃图书车仗金帛,随身止带八百骑.轰轰烈烈的官渡大战最后以曹操全面获胜而宣告结束.从表面上看曹操的胜利确与奇袭有关,但实质上还是离不开"小心谨慎"四个字.其实在偷袭乌巢之前,曹操已经偷袭过袁军一次了.他曾派徐晃,史涣二将断过一次袁军的粮道,获得成功.但也引起了袁绍的警觉,赶紧加派人手防卫乌巢军营.只是他派去守卫乌巢的大将淳于琼是个酒鬼,日与诸将聚饮.被曹军偷袭活捉了,酒还未醒.再者曹操之所以敢于冒险偷袭乌巢,最主要的原因是偷降过来的袁绍谋士许攸不仅带来了乌巢守军的详细情况,还有非常重要的袁军口令.有了它,曹军才能在奇袭的一路上假冒袁军巡逻部队而畅通无阻,直抵乌巢.要知道一旦袁绍得知许攸叛变,肯定会马上更改口令的,甚至说不定会更换乌巢守将,到时候再想要奇袭可就难了.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事不宜迟,当机立断.曹操立刻行动,毫不迟疑地下达了袭击乌巢的命令.这才使奇袭获得成功,也为曹军夺得官渡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反之如果曹操不事先安排好己方的守御工作,我看他就算取得了奇袭的暂时胜利,也改变不了整个战役的结局.纵观整个三国,曹操奇袭别人后路的事不少,但他的后路几乎没有被断过.诸葛亮曾说过:"曹贼惯断人后路,岂有自家后路不防之理."人都说曹阿瞒奸诈,这话不假.这也正说明他在指挥作战时的一贯作风,小心谨慎的防守加果断坚决的奇袭.二者缺一不可.& L; y- ]4 J" |# e& c
6 m0 O, ^& J2 E3 ?8 X 2,赤壁大战.是三国中的第二个重大战役,该战役为三国的最后建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占有的对阵双方,一为时已统一中国北方,欲乘胜南下的曹操集团,他的主要对手为盘踞江东的孙权集团和与其联手相抗的刘备小集团.战争的局面与先前的官渡大战掉了个个.曹操这回是兵多将广,实力占优;而孙刘联军统帅周瑜则兵微将寡,处于下风.最后结果,周瑜用火攻大破曹操的水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完胜,此战也成了中国军事史上一个依靠火攻获胜的经典奇袭战例.该役不仅彻底击碎了曹操统一全国的梦想,也开创了中国从此以后划江而治的先河.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胜利,也同样和他事先的小心谨慎有关.在与曹军正式开战之前,周瑜首先耍了不少手段,一在曹操派来劝降的使者蒋干面前,展示己方雄壮的军威,充足的粮草,使得曹操对自己的实力产生了错觉,在心理气势上先拔得头筹;二利用蒋干的无能,巧施反间计,诱使多疑的曹操杀了他的水军统帅,拥有丰富水战经验的荆州降将蔡瑁,张允,另换他将.用趾高气扬的外行胜利者领导惊恐不安的内行投降者,其后果直接造成了曹军在管理上的混乱;三,假意收留前来诈降的蔡和兄弟,利用他们向曹操传递吴将黄盖要来投降的假情报,为后面的火攻曹军打了掩护;四,派遣庞统前去曹营,以献"连环计"为名,把曹操的水军捆住了手脚,为成功实施火攻计划作好了准备;5,等风向一改变,毫不迟疑,立即发动进攻,一点也不给曹操有醒悟后作好反击的时间.确实,等到曹操清醒明白过来时,一切都已为时太晚了.周瑜在东风到来后,能迅速的发动攻击,可见孙刘联军平日里早已经是什么都准备好了,枕戈待旦,就等主将下命令了.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非常清楚的告诉我们事先的准备工作是多么的重要,而做好这些工作,无不突出了小心谨慎在战争中的重要性.而孙刘联军在赤壁用火攻奇袭曹军获得成功,正是由于其主帅周瑜在先前做的一系列小心谨慎的准备工作来作为保障的.三国中最为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火烧赤壁,以孙刘联军最后奇袭获胜而拉下了帷幕.' }, p4 l. c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