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0 U% M. B9 {* g 蜀汉国的第一任皇帝叫刘备,字玄德,自称是西汉皇室,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在小说中还得到了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的承认,并呼其为皇叔.后世遂以刘皇叔称呼刘备.这位东汉皇叔似乎对魏延十分的器重,在第53回,当诸葛亮以"不忠不义"的罪名要将杀主献城的魏延斩首时,刘玄德为其求情,总算得以保全首领.虽然刘备是出于:"若斩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的考虑.但后世许多人仍是坚持,坚定的认为,刘备在对待魏延的态度上是非常赏识的,尤其在使用问题上,待遇明显的高出许多与刘备有密切关系的人一筹.比如任命魏文长为汉中太守,而不是张飞或赵云,就是铁证.但显然这些人是只见其一,不见其二.第81回,刘备准备东征孙权,以报江东杀关羽,夺荆州之仇.临行前嘱张飞率本部兵出阆中,约在江州会师,共伐东吴.随后刘玄德立刻做了一系列的人事安排,以应对蜀汉国主力大军出征后,国内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其中一项就是,令骠骑将军马超,并弟马岱,助镇北将军魏延守汉中.这是一个奥妙无穷,意味深长的人事安排,由此足可以看出刘备究竟对魏延是真心关怀还是假意敷衍.- F- L- k9 `: n8 `5 D
; z* C8 `9 v7 s# q. K( D( i3 l X! G+ |% X! F7 @6 W& | 从军衔上来说,马超是骠骑将军,要比镇北将军魏延高好几级.在军队中的地位与威望都比魏延要高得多.也就是说,仅凭军中职位来说,马超是魏延的上级,不管怎样,魏文长见了马儿,首先就要敬礼.而单从实权来说,魏延又兼任汉中太守一职,马超只不过是刘备派来协助魏延防守汉中的.也就是说马超在名义上要服从魏延的命令.因此,刘备的这个为了加强汉中防务而宣布的人事安排,似乎是极其矛盾的.因为这世上没有哪一个下级,敢于对自己的直接上级指手画脚的,尽管这位上级领导是被上上级领导命令来服从自己领导的.更要命的是这个要接受自己领导的上级,其所有的待遇和职务全都没有改变,还是一切都在自己之上.这让魏太守怎么去领导马将军?那马超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唯一解决的方法就是,大家相安无事,互不干涉,尽量做好本职工作.结果,汉中果真平安无事,大家皆大欢喜.其实,说穿了,这就是领导艺术,在政治上叫做"权术"!刘备此举,把他那伪善和狡诈的面孔,充分无遗地给暴露出来了.那就是他无论对魏延,还是马超,都从来没有信任过.你看,张飞还没出阆州,他就迫不及待的把马超兄弟安排到汉中,美其名曰"协助防守".既然大战在即,就更应该把最优秀的将领安排在前线才对嘛,哪有越是打大仗,越是把最重要的将领闲置在一边的道理?有人认为,那是因为汉中的重要性,所以刘备不得不把魏延放在那里,以稳定那里的军心及民心.既然如此,说明魏文长的才干非常过人,那么就没有理由再把马超放在汉中了吧.把马孟起这么一个连曹操都感到害怕的战将带在身边,不是更能起到威慑吴军,稳定蜀军的作用吗?或者把魏延,马超分别抽调一个出来,放到东征的队伍里去,使自己更多一个帮手不好吗?刘备却把马超连同他的堂弟马岱,一股脑儿地都塞到汉中,与魏延挤在一块,使得自己在东征时,真的应了"蜀中无大将"一说,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资源.那么刘玄德他究竟想要干嘛呢?我的答案就是,刘备无非是让魏,马二个降将相互监视,相互牵制,这样既保证了汉中这块地盘如果受到魏国大军的打击时,能有得力的干将来应付之;又能确保不会发生部下有意外的反叛.可谓是"一箭双雕".有人说魏延,马超根本就没有反叛的念头,但谁能确定在刘备的心里难保没有这种想法?尤其在国内兵力空虚的时候,降将往往是最让君主们不放心的人物.为了防患于未然,双保险才是最佳的保险.无论魏,马两人哪一个有不轨企图,另一个立刻就可以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将他给灭了.而且,为了确保不出现意外,刘备甚至把马超的心腹马岱也留下了,以协助小马对付手握实权的魏延.很难说,马超与魏延,哪一个更能得到刘大耳的信任.个人估计,说不定刘备早就给他们二人各下了一道彼此监视对方的密令,甚至可能赋予魏马二将,一旦对方谋反,可以将其就地正法的权利.相信以马孟起的军衔,威望,职务和地位,魏文长的能力和实权,都能做到刘备希望他们能做到的那样.总的说来,刘备在对魏延的使用问题上,遵循的是"大胆使用,小心防范"的策略.效果奇佳! X* m ^4 ^- d. z7 E0 x Y7 a& V
& U4 d" W* r% V' T8 X! G6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