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H( N7 m: q! V9 m即使是普通职位也一样。上野千鹤子在《女性生存战争》这本书中提到,休过育儿假的女性员工的人事评价往往低于前一年,用人单位会出于对做母亲的员工的“体谅”,减少她们的加班时间,或者将她们从责任较重的岗位上调离,这种“妈咪轨道”(专为母亲设置的职务类别)背后就是结构上的性别歧视。 3 Y" m" C b$ I" U8 M# y5 M6 g9 G2 G# s# ~, H2 A) A
职场妈妈从此只能作为“二流劳动力”,被困在职场和家庭的两头兼顾中。而且很多妻子觉得,丈夫的事业比自己的更重要。+ c* l9 H2 \! P( v9 Y+ ^
+ |* x7 H3 x7 [9 h J: `) r
由于这重重因素,当绝大部分家庭有了孩子,面对同样的家庭经济数学题,都会得出同样的解法:由收入本来可能相似或者稍高的丈夫加强工作,由因为生育和产假已经短暂中断工作的妻子继续担任主要的照护者,以保障或者最大化家庭收入。 1 ]" O: B, L% D7 v" q% J: v6 P 2 y( i) n5 A' P7 A; L( z1 W% D$ ? e! b0 s- o0 x
如果夫妻两人都担任平等的照护者,都以家庭为优先,那么家庭收入会受到很大打击;如果两人都要保持自己事业发展的平等机会,那么家庭照护职责就无法兼顾。- r! x5 p6 C7 [. {8 G
" G! e* A Z9 V) ]6 c: Y7 r2 }0 L3 h
所以戈尔丁指出,在缺乏公共保育设施和生育补贴、工作结构高度压榨、且社会文化对女性做个“好母亲”的规范要求如此之高的种种前提下,一个家庭顾及和保持“夫妻公平”的成本太高。2 d6 C6 z+ p Z6 b
& H% ^2 K8 n' { V
以至于即使是本来性别关系相对平等的夫妻,在有孩子之后也很难不滑入这样一个传统的性别分工,或是自觉或是被迫地放弃了“夫妻公平”。4 C6 |& ]2 J$ B/ F% C2 Z/ u5 \
* L4 X; g' ^* e$ p/ v+ o02. " _% W x, C H7 W7 U$ k “回归家庭”后,' |5 l$ B3 y5 @) {7 {
“夫妻不公平”被拉大 5 q& H- h* v2 `) Q7 o R9 { * A# G3 Z& |" M; I可能还会有人说,这样的选择不是挺顺理成章吗?而且夫妻两人不是都做出了牺牲吗,妻子虽然可能牺牲了一定程度上的事业发展,可丈夫也牺牲了陪伴孩子的时间,不也是一种公平的“团队合作”吗?# J6 s! {$ D2 E, F& n0 Z/ d
0 D' y) M C4 z4 F研究也发现,很多父亲会因为无法更多陪伴孩子而遗憾,愿意选择能更多陪伴家人和孩子的工作,但这种选择不被现代家庭所处的种种桎梏允许。 : o# q9 L' p# v5 `; }( i1 _. V 0 A* Z" S5 M2 Y8 z g4 A2 z0 P最简单的例子,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上了滑雪、钢琴,请了英语外教,上了国际学校,家长可能很难为了更高的生活灵活度,而选择收入更少的工作。 9 y: A; s; y4 O! ^- ~* }0 B w/ R' p6 \) j/ Y1 z
另一方面,女性在这种家庭结构中做出的牺牲,对于个人发展有着难以弥补的长远影响。现代社会的很多工作类型,比如戈尔丁提到的“贪婪工作”(Greedy work)—— * j' @6 Y$ I! E- z+ m w+ i5 R0 ^
那些工作时间长、灵活性低,而相对薪酬回报也高的工作,比如金融业,法律行业,收入水平并不是随着工作年限同比例的上升,而是随着投入时间呈倍数甚至指数的上升。 7 }, ]: Z# A7 [: a% s3 V8 p 6 v" b% ]; ^/ N9 [- o# V+ m因此,对于一个普通人,离开职场一段时间后,和同级别的人产生的收入差,是恢复工作后几乎不可能追得上的。 [! J- j4 E+ Q7 E7 w % h/ J$ ~/ v- F* Q* f; n$ x戈尔丁在书中给出一个典型美国中产年轻家庭的例子,如果丈夫从事这类“贪婪工作”,他会有一部分隐形时薪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比如他投入2倍时间会获得3倍回报;1 T! \! r) Q$ w& U( H
0 b+ f& T4 G8 G$ K 7 h( Y6 p: V B3 l+ s! q而为了家庭选择灵活职位的妻子则时薪固定,投入多少时间拿多少钱。很快,丈夫的薪水就可能是妻子的两倍,且以后这个差距只增不减。3 g9 \+ a- [# C7 D! S2 [/ |8 j- S
% U* }+ w6 {; S1 D4 v* y6 ` @$ l其他研究也证实,相似教育背景的夫妻在结婚后有了孩子,职业生涯就不会同步太久了。只有一人能达到高收入水平,尤其在法律、医学、学术等行业。% R8 E6 n0 A) X) X; L
6 a+ C0 \5 k* X) i夫妻两人在初期都面对同一个两难境地——更公平的婚姻,还是更宽裕的婚姻?很多都会选择后者,并为之放弃一定“夫妻公平”,但是随着年纪增长,这个选择会给夫妻带来不同重量的后果,对女性的个人发展伤害更大。/ B# w! O6 j) x& @: Y9 l
' W7 d& O; B* j+ f7 E4 r% @
而且收入差距会导致权力差,“夫妻不公平”也会随之拉大,性别分工会进一步固化,传统的性别规范在家庭内也更加难以扭转和抵抗。 9 C- b- B5 G: {) U, {' r! Z( m4 q8 U- X9 ?* i5 ^# c/ z% z6 P
英国学者沙尼·奥加德在《回归家庭:家庭、事业与难以实现的平等》这本著作中,探访了数十名拥有极为优秀的教育和职业背景(比如律师、高管、学者、出版商),但在生育后选择辞职回归家庭的女性。! w3 ~& `( z# I( c1 b" f% h
5 s3 A3 c. ~% R n5 o0 P
这些女性曾经几乎都觉得当时的选择从家庭的角度考虑“顺理成章”,但在之后多年的家庭生活中,她们也几乎都体验到自己家庭地位的下滑、家庭角色的传统化,以及身份和价值感的不稳定感。 ! a- O3 l4 U: _" d" U 1 l0 K! I# v% e+ G而且,即使她们普遍拥有硕士以上学历和光彩的职业履历,在多年家庭生活后,仍然很难回归事业,更难以延续自己之前的成功。这与戈尔丁记录的半个世纪前的女性面临的局面非常相似。我想特别引用收到过的一条评论:0 w: j- M$ k2 z+ r$ \! U
6 t: W$ h7 y0 B) Y9 x; Y
% ^& O+ Y3 ?0 A" f' }“我在大学工作,这里有大批‘精英女性’。她们中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的人生道路,像是《回归家庭》这本书中精英女性变家庭主妇的一个中国式版本。6 ]4 J9 b. O4 e! m
- y$ `1 Z% w X r `9 w8 N
她们最终‘选择’了大学中显著性低的工作,那些事务性的、教学方面的工作,接不到课题、拿不到项目、升不了职称,她们的才华被浪费了……国企的女性领导干部,50岁退居二线(几乎不上班)。 # }- U8 ^/ g, E/ f( I( N ^+ d7 w& V
私企和外企的女博士,因为没有高级职称,被迫50岁退休。所有种种,让精英女性中年之后在收入和社会地位方面与‘精英男性’形成巨大差距。悲哀!愤怒!”8 [" F$ R+ V. I: `# U5 K- [6 |! j
/ U* D& V. ]# q0 Q, V$ Z即使是精英女性,也难以突破这个性别困局。那么,对于追求个人发展的普通女性,除了“不婚不育保平安”,的确难以看到什么出路。$ M7 r2 {: [* E/ s
& X& i! Y# ?* T( Y* z4 I# w* U* \03. 9 u- T. Z2 f! \5 ]3 G人口负增长的中国, ) i9 G4 T! S0 _- f% W面临着怎样的婚育难题?; d2 s @2 |- U u4 s
. u( y7 H! h5 n! {, R
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6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中国年轻女性的初婚年龄不但推迟,而且推迟速度加快。2020年我国的平均初婚年龄28.67岁,比2010年的24.89岁猛增了3.78岁。2000-2020年间,中国育龄妇女生育峰值年龄从24岁推迟至27岁。 $ f8 L4 ~4 _5 r- A, `( _+ ]5 b1 E. p
研究还发现,1990-2020年,各种教育程度的育龄女性均表现出生育推迟的趋势,且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年龄,尤其是初育年龄,推迟速度越快。4 E7 H3 ]4 m5 b/ }& L
* O: H" Q" D Q1 ^) [
也就是说,虽然女性推迟婚育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但是我国近些年推迟婚育的女性数量远超之前的比例,而且更多集中在对于个人发展有高目标的人群。6 _9 t3 S! |% a1 w. U6 V' l
4 }/ p" P% j1 ]/ v/ n- r
戈尔丁和奥加德在她们的书中都提出未来可能的出路,比如戈尔丁的根本建议是需要让“夫妻公平”的成本变低,好让家庭不需要为换取更高的家庭收入牺牲。换句话说,我们最理想的未来,是一个无论是男性和女性都不需要因为事业和家庭的不可调和性,做出任何牺牲的前景。 " n+ m/ g3 e' b$ v6 [1 o3 _* D7 P4 y9 q7 x
工作的结构和性质其实是可以设计、改造和优化的。如果灵活弹性的工作更多,且更具生产力,工资更高,我们就不必为了额外收入去选择长时间的“贪婪工作”。 - f: ?( o0 a. D ; D; Q4 z) d: l: F3 t+ `% ~另外,需要减少父母照顾孩子的成本,照护服务越可及,权衡代价就越低。家庭需要保育补贴和政府资助的高质量保育服务。最后,当然,父亲必须更公平地担当照护和育儿责任。$ c+ z! s- ^6 }6 O2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