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287|回复: 0

三国最完美战将之一张辽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1008

主题

49

回帖

6220

积分

版主

积分
6220
发表于 2024-2-25 19: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 |; Q( n/ P, J% x5 [1 W' X7 Y三国最完美战将,德智勇兼备,以一城敌一国,一人打残东吴八大虎臣
* q- a- P) l: p  R/ Z1 t* x. M; R" X& f8 q9 q- \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八月,孙权趁着曹操西征汉中,率十万吴军围攻合肥,合肥守将张辽、李典、乐进手下只有七千人,合肥危在旦夕。* B7 v& v* K' r3 m; ?0 ^1 X1 k

4 m7 j6 a8 L8 y8 P然而远在汉中的曹操,却并不怎么担心,合肥虽然兵少,且三位守将之间也有些矛盾(张辽为吕布降将,乐进李典则为曹操兖州嫡系),但这三位毕竟是百战名将,经验老道,其中张辽擅长野战攻击,尤其精通骑兵突袭;乐进则以胆烈知名,常先登破敌;李典则好学问,贵儒雅,德行卓著;三人各有其能耐,只要配合无间,互补缺点,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就算孙权倾国而来,估计也讨不得便宜。况且赤壁之战后曹操对于合肥经营甚久,此城固若金汤,完全不必太担心。  O+ {  S, v# ^' i, D

( B6 i. J2 q1 c1 W0 O4 y但合肥毕竟人少,不安排妥当了真怕出篓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嘛,所以曹操在西征汉中之前,就预计孙权可能会趁虚攻打合肥,而特意给三将留了一封密函,并说:“贼至,乃拆。”" \- z: K; X$ g* J3 s

2 W3 R1 t  t6 N3 _+ T这下孙权当真攻来了,而且有十万之众,大家赶紧拆开密函来看,本以为丞相留下了什么秘密武器,期望值还挺高,谁知里面只有一句话:“若孙权至,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就这么简单,比起诸葛亮的锦囊妙计,曹操这密函简直太随意了。
  Y7 X  ^. S/ }  B  Y% S9 D, H- O" `6 C
大家都感觉挺失望的,乐进李典二人甚至觉得丞相有点不靠谱,于是齐声说道:“贼众十倍于我,实难以迎敌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情势有变,我等可自专,不如坚守待援。”" ^' k5 }- x% J5 T1 T1 n) r
) X( s6 f# C& L1 f
只有张辽领会到了曹操的战术安排,表示:“主公携我军主力远在汉中,待发救兵至,吴军破我必矣。故我等应遵指令,趁贼尚未完成合围之前,引兵迎战,先发制人,折其锋锐,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1 i$ w, s$ o: q/ |- m$ G. k

0 w+ I  P  n! ]' b# o听了张辽这话,乐进当场就表示了反对,他一向性烈如火,又是曹军的元老和创始人之一(曹操在已吾起兵时便已加入),所以向来不服降将张辽,经常当面怼他。" D/ N* V7 X( g0 i

+ X8 p; @' U! n  R张辽被怼,却没有退缩,而是据理力争:“权以重兵来犯,以为当者披靡,我军必深沟高垒,不敢出应;是以其惰将统骄卒也。吾趁其立足未稳,逆而击之,安得不破?故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若疑,我张辽愿领兵单独一战!”
: O7 P5 }" Z% y0 r8 E
: I8 a7 w6 U1 V& i- M言尽于此,李典也被张辽之勇挑重担之豪气所感动,遂慨然而起:“此国家大事,吾岂敢以私怨而忘公义乎!请从君而出。”这就是曹操安排李典在合肥的原因了,李典向有威德,擅长处理人际关系,从不与诸将争功,也从不以私怨而损大局,故以稳重之长者著称,关键时刻可以充当政委的职责,在张、乐二人之间调停。而乐进性烈气狭,容易捅娄子,所以曹操不准他出战,可凭其资历与威望,留在城中稳固大局;张辽则智勇兼备,行事周密,可担出战大任,又有稳重的李典压阵,完全不用担心。《武经总要》云:“夫大将受任,必先料人,知其村力之勇怯,艺能之精粗,所使人各当其分,此军之善政也。”这就是曹操的用人艺术。
  `. {5 K: ^# q( p' {% n4 c7 _- P0 j* z5 v  A
于是张辽李典连夜在军中招募敢死之士,得八百骠勇,然后杀牛摆酒设宴请大家吃了顿好的。这时敢出城的,都是铁血真汉子!大家大碗酒大块肉,端的是豪气干云。/ {/ w4 ~/ A, h5 F2 c" I

, ?4 n" g1 T3 x至天明,张辽便身披铠甲,手持战戟,身先士卒,第一个冲进了十万敌阵之中,身后八百勇士随后杀至,李典压阵,全军如一柄尖刀,直接往孙权中军捅去。
2 a2 X' _/ J- j5 |: s$ F! q! ]# i. t/ i; H/ v
八百人打败十万人,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以局部之战斗力与机动性优势,直接摧毁他的中军指挥部,这叫做斩首战术。
+ L* o5 ?9 p9 K) Y$ i" L
' R* \  o% P2 k% Q0 q; |+ q0 A' p+ T孙权坐在麾盖下,看着张辽飞蛾扑火,心中感觉很好笑:我东吴中军虎士皆百战骁锐,岂是当年颜良手下可比?你八百人还想从万军中取我孙权头颅?痴人说梦!0 P" U3 a! T8 H; K& R

  X" W7 t6 Z9 I# l但孙权很快就笑不出来了,只听得张辽大呼自己的名字,将大量兵力吸引到他身边,以发动群攻武将技,一路杀过去,转眼竟有数十虎士死在了他的戟下,另有两员亲卫大将也被其斩杀,搞得孙权向来以为骄傲的中军虎士竟望风辟易,没有一个敢上前抵挡。张辽如入无人之境,直接杀到了孙权麾下。9 z; Y- x8 P$ `" T2 q! I8 r
1 a! V% C: ]: `. o, u
孙权并不是个胆小鬼,他跟西汉名将李广一样有个癖好,喜欢亲手猎杀兽王老虎,几次险些丧命而乐此不疲。但看到张辽如此神勇无匹,狂如孙权也被吓懵了,惊惧不知所措,一时竟忘了指挥作战,但见身后不远处有座小土丘,赶紧爬上去避其锋芒,他手下数千中军也忙跟上去、手持长戟排成密阵,将土丘围了十几圈。孙权这才渐渐冷静下来,开始指挥各军对张辽部进行合围。
  ?8 a; Q  n# G1 D
0 L; V: }! ]4 K: m张辽也很快带领八百标兵奔北坡来到了土丘之下,冲上面喊:“雁门张辽在此,孙权小儿敢否下丘与我一战。”
# |: |: h- Y; z3 l: f0 e  V1 X& t- Z* x7 y6 M- ]) T
这一年,张辽四十七岁。孙权三十四岁。4 ]' H% e" S/ {5 V( ]7 w/ }( S

$ ~5 c8 D2 ^) C但孙权就是不跟张辽玩儿,并表示自己与汉高祖一样、宁斗智不斗力,于是令旗一挥,东吴大军四面涌上,将张辽八百勇士重重围在中间攻打。张辽虽未能直取孙权,但其先声夺人、挫敌锐气之战术目标既已达成,遂不再恋战,左冲右突,带着麾下数十亲兵杀开一条血路,突出重围。
/ R, U# u% g0 V+ j8 ~  m! Q, D: k5 u
但吴兵也不是吃素的,张辽他们刚突出去,缺口立刻被堵住了,其他曹军被困在围内,死战不能出,不由大声哭喊:“张将军弃我乎?”8 }& W* b8 e1 A! z6 {

' s; b0 C) B, L4 W% c( t身为“美貌与智慧并重、英雄与侠义的化身”,张辽怎么能放弃自己的好兄弟?放心吧,我既然把你们带出来,就能把你们带回去!于是,感人的一幕发生了,只见已冲出重围的张辽竟突然拨马转身,义无反顾的杀回阵中,吴兵皆大喜,小样你还敢回来,于是立刻冲上前将张辽围住,张辽眼见得四周密密麻麻的吴兵,怕有数万之众,不由热血沸腾,全身都被斗志燃烧,遂奋起暴击,几进几出,终于救回了所有兄弟,这才殿后杀出。8 U) v9 @8 V2 m  m* i% w* S

' U5 u, b+ ]- f5 n3 _$ Q5 m这一战,张辽血染征袍,从清晨杀到中午,直杀的吴兵人人为之夺气,无人敢捋其缨,这才玩腻了收兵回城,守将乐进亲自来到城门迎接,躬身道:“人皆称进骁勇果决、胆烈无前,然逢孙贼倾国而来,亦觉难以迎敌;今见将军挺身陷阵,万人辟易,进心服口服矣!”合肥全城军民亦人心大定,无不振奋百倍,再无半点恐惧。张辽虽尚未被曹操提拔,但已成为合肥军事之实际领导人。
- S: i% w& o) G
( `: [4 B% V' ^) N张辽此人,真可谓是三国时代第一完美战将了,他德、智、勇兼具,又为人忠厚坦诚,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格典范。三国时代的战将极多,但每个人多多少少都能挑出点毛病来。如关羽刚而自矜,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张飞暴而无恩,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马超则勇而不仁,见利忘义,背父弃子有失人伦;魏延又自负矜高,不够谦逊。吕布更是刚而无礼,轻狡反复,唯利是图。魏国方面,于禁贪生怕死,还出卖朋友;乐进又容貌短小、性烈气狭;徐晃则性格过于严厉,常驱使将士不得闲息;夏侯渊又稍嫌莽撞,任勇轻敌,短于总众。东吴方面,则周瑜过用意气,甘宁粗猛好杀,潘璋奢侈不法,丁奉恃功而骄,吕蒙失之谲,陆逊失之柔,总之没有一个是完美的。唯有张辽,他几乎是个完美的军人范本。就算是拿了放大镜在他身上照来照去,也照不出一丝一毫的瑕疵来,特别是这次他能为救小兵部下而不惜以身犯险,这世上就没几位将军能做到这一点。# v% f2 o3 o/ j! r
( k: ?8 a$ v* R+ G" T1 l
而经此一战,孙权再也神气不起来了,主帅一软,十万大军当然也就跟着缺钙,结果围攻合肥十余日,一块砖头也没啃下,丢人哪!加上部队已感染了疫病,干脆撤兵南归吧!大军便由逍遥津(淝水古渡口,位于今合肥市旧城东北角)过浮桥,一波一波退往津南的庐江。为稳军心,孙权亲自率凌统、甘宁、吕蒙、陈武、徐盛、蒋钦、宋谦、潘璋等大将及千余“车下虎士”留在津北殿后。
6 j; N* Y+ B9 C$ b# d: Q: c/ g" K6 t  l  ^$ ]8 t
车下虎士是东吴中军里,专门负责孙权贴身警卫的部队,算是吴军精锐中的精锐,号称以一敌百;又有江东八大虎臣全明星阵容护驾,孙权觉得应该没啥问题。0 Y7 W, ~0 U. v) j
- I" S7 ~3 A3 L* U' ]
但怎么能不出问题呢?热情如火的张辽,可不是那种让敌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要走也得脱层皮!自从吴军第一波撤退,他就开始守在城楼上等一个最佳时机,然后趁机率精锐步骑从城中突然杀出,如饿虎扑羊,直扑这支殿后部队。
" Z( T4 J1 _0 k( z* ?) B9 E6 o. j, o2 c# G& D* ]
张辽把握战机的能力,真是强到逆天。
$ A. F: K0 C, g$ ~3 Q6 x, a
: J9 I. F7 K- c) F8 X$ j/ i东吴兵将们吓坏了,曹军来的可真是时候,这要是让主公死在这儿,那真窝囊透顶了,于是拼死反击,掩护孙权撤退。孙权一面撤退,一面派人速速召回已撤离的部队,但那些部队已经走得远了——看来孙权的指挥水平完全不行,安排个撤退都会让部队行军序列完全脱节,也没有事先建立梯次掩护预案——好在他骑射水平还不错,一路撤退还能一路回射,箭无虚发,射得曹军一时不敢近前。
# Z0 m; b3 A: q4 P, M
9 |9 f, B: Y6 o: Q& f张辽大怒,我来!于是一手持盾,一手持戟,率所部亲卫迎头逆击。孙权大窘,又是此人!这张辽莫非是孤命中的克星么!赶紧丢了弓箭拨马就跑,并吩咐偏将军陈武与中郎将宋谦、徐盛率所部精锐“庐江上甲”冲上去抵挡一阵。
- M) F) z8 |' V" t, _0 O* o( s1 h7 S  y
张辽一看这陈武哥儿几个挺酷,便放过了那个射箭的紫髯将军(可惜啊),转身迎战三人。这陈武也是个极强悍的家伙,一支长枪上下翻飞,转眼竟将张辽身边十余名亲卫杀了个干干净净,张辽怒极,杀意暴涨,大呼:“鼠辈何敢乃尔也!”纵马上前,俩三下就结果了陈武;旁边宋谦一发慌,掉头就跑;徐盛倒是再撑了几招,但很快也被张辽一戟打落长矛,刺伤右肩,徐盛痛的大叫一声,跟上宋谦一起跑。总之先留住性命再说。
: M8 R3 g* e& d. V8 y$ H/ \8 I$ v" j3 i6 a( s
东吴名将陈武,字子烈,庐江松滋人,身高七尺七寸(约合1米82),为吴军精锐部队“庐江上甲”的总指挥,他十八岁跟随孙策征战江东,所向披靡,立功无数,孙权又命其督五校禁军,拜偏将军,与吕蒙齐名,不料今日竟轻易死于张辽之手,惜哉!; C$ q# d! x3 i% s

5 ~7 t9 h3 y: g6 n中郎将徐盛,字文向,琅邪莒人,当年曾以不到两百人的兵力,大破黄祖数千大军,于是名震江南。日后他虽屡立战功,成为东吴名将,拜安东将军、封芜湖侯,但每当想起逍遥津败于张辽的失矛之恨,都不胜愤慨,引为毕生之耻辱。宋谦则从此一蹶不振,每日活在逃兵的心理阴影之中,再无任何建树。6 [* ^4 n. d; b: X" P% y5 q1 e, C

, A, W# Z, u) D6 F" \' h* h% v! E三将死的死,跑的跑,他们手下的“庐江上甲”们则更是狼狈逃窜,带动全军溃退。危机时刻,武威校尉潘璋从后疾驰而上,横马斩杀二人,这才止住了溃兵。宋谦徐盛两位主将却早跑没影了,毕竟只有他们直接面对过张辽,那种直接的恐怖已经击溃了他们。
# p( @: o2 i8 B! u. |9 Q% e+ P3 a; h) \' Y: R. s
眼见东吴大军士气低沉,孙权手下第一猛将兄、折冲将军甘宁冲到了最前线,一面引弓射敌,一面厉声问:“鼓吹何以不作?”鼓手说这不是撤退嘛,应该鸣金才对,甘宁气的一剑砍翻鼓手,亲自擂鼓,以稳定军心。这时潘璋也带着宋谦和徐盛的部队调头杀了回来,终于暂且遏制住了张辽如潮的攻势。" u+ D7 @0 m( G/ w

( T  U6 H1 t# E8 N4 X但这通通都没用,张辽反应超快,见我军攻势受阻,立即让部下绕过这些吴军,一路冲到淝水边,先把津桥给拆了,堵住敌人的退路,然后四面穿插,将孙权各部分割包围。% @* {, I( l* i8 ^. c% ?
8 l" q6 m3 |) S6 T' |
不愧是张辽,攻势如此迅疾之下竟能如此有条不紊;反观孙权,除了一路逃跑外毫无部署,连津桥这么要害的地方都没派人把守,现在傻了吧,跑又没跑掉,还被张辽给包圆了,身边只剩下右部督凌统所率三百虎士,其他甘宁、潘璋、蒋钦、吕蒙等部都被李典率部穿插分割,只能各自为战。孙权一声长叹,难不成今日孤就要魂断淝水了吗?# i8 j' F. F' S& j2 @1 ^

: h0 |- J3 A* C! b; d/ E别担心,不是还有凌统嘛!  T* ]6 j1 N( i( O' n  j$ J

: G' X* V. g* ~1 L! p% S0 q8 L凌统在孙权身边的作用,相当于曹操身边的许褚,那是相当忠心的。公元203年,凌统才十五岁,父亲凌操就为孙权战死沙场,而凌统又紧接着子承父业,十余年来为孙权南征北战,全身披创无数。此时此刻,凌统又带队拼死护卫在孙权身前,并指挥亲近簇拥着孙权一路冲出重围直到津桥边,然后又回身拼死阻击张辽。俗话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凌统一拼命,就是张辽也感觉有些吃不消了,只好奋起迎战,先干掉这位拼命三郎再说。
: h$ m+ j8 I( I. D, _! W) B" v0 `. d  F7 r; b
凌统及三百虎士在用一条一条的伤痕和一条一条的生命在争取宝贵时间,孙权当然也争取宝贵时间赶紧过桥,否则怎么对得起这些死去的忠心虎士。但是很可惜,浮桥早被张辽破坏了,中间有一丈多长没有桥板,这可怎么办?
7 N2 r6 v/ b8 _3 Q9 O3 D+ u3 v3 h. ?* M' T! q
孙权顿觉冷汗直流,心中又怕,又忍不住大骂:“你妈的张辽算你狠!我跟你拼了!”拨马就想回去跟张辽拼命,还好旁边侍卫谷利提醒他:“主公可持鞍缓控,约马退后,再放马向前,跳过桥去。”孙权心说这么宽的河行不行啊,掉下去可不得了,但事已至此也没辙了,就看命运的安排吧!但愿天佑孙吴!于是回马三丈余远,再放马向前,谷利在马踏到桥的缺口的刹那,狠狠地抽了马一鞭子,马被抽的飞跳起来,一跃半空……5 x0 Q/ o* C6 n2 |4 q) K4 d
1 N& ^0 Y4 s7 f; [% P' F+ D
此时此刻,时间仿佛停止,两岸杀声化入寂静,一人一马,划过一道彩虹,慢动作,很紧张,待分晓……
5 U8 M. `& r8 j% L$ I
5 k$ c& V! q: e8 F5 ]3 B下一秒,孙权已飞马至桥南,正好碰上奋武将军贺齐率三千人前来接应,多种好运配合,终于幸免于难。
3 m8 f: e+ S$ }: [6 v% ]
" k& p7 x. Q. Q8 |神奇一马,惊天一跳,跳出了三国百年历史。7 _% q: Y& D5 P0 r
& k) H+ O  c# N5 X) t# |
孙权过河后,凌统所率三百虎士仍在死战,以拖延追兵,这是一场毫无希望的死战,结果,三百东吴虎士全部战死,凌统自己也受了重伤,他估算孙权应已完全脱险,这才杀出阵去,逃到岸边,却发现桥坏路绝,身后追兵眼看追至,情急之下只得披甲跳入淝水之中,拼尽最后一口力气泅到对岸,然后两眼一黑昏了过去,幸被贺齐士兵发现抬回。甘宁、蒋钦、吕蒙、徐盛、宋谦、潘璋也各自带伤逃回津南。" G1 w1 x* P' w: N* l$ @! I0 e# d

3 l# g4 z/ e& K' M8 k% V0 f$ O等曹军追至岸边,对岸贺齐的三千吴军已摆好阵势相距。李典便与张辽商量:这次突袭已取得不错战果,如果继续追过岸去,当然可以扩大战果,但肯定会增加士兵伤亡,没必要。张辽表示同意,于是退回城中,乐进早已摆好庆功酒宴,三人乃开心痛饮,无比尽兴。张辽说这仗打的真爽,只是不知孙权哪儿去了,打半天还没跟对方主将交过手,实在可惜,忽又想起刚才有个碧眼紫髯、上身长下身短的怪人(猜测孙权之母可能有胡人血统),骑射极佳,仅次于我,想来也是一个大将,于是召来一个降卒讯问,问那人是谁,东吴降卒说那就是孙权孙会稽本人。
) n8 A- B- d! J' i6 ?
6 I, W1 ]3 ]* c* O; B2 X张辽三人面面相觑,这岂不是眼皮子底下溜走的彩票大奖嘛?不由越想越恨,足足石化了十几分钟,终于,张辽掷杯苦笑:“不早知之,急追自得,现已失去机会矣!”全城得知,也都大为叹恨。2 Y4 a+ V2 R6 O: E; X
7 N& A3 G1 u2 `* r/ C; i8 O; H
一次情报失误,让天下统一推迟了百年,也让历史失去了一个强盛的王朝,可叹,可叹!
- \2 ?8 c: D& S- F; S
& B; z! ]/ r: ]另外一边,东吴帅船内,逃出生天的孙权还心有余悸,检点兵马,他心爱的车下虎士几乎全军覆没,亲信爱将陈武也战死了,这真是前所未有的惨败。
  n6 L; |' X: v8 Y( R6 u) l" v4 X5 v* a+ B8 t
好在,身负重伤的凌统被救了回来,当时他全身是伤,眼见就活不了了,孙权乃亲自替他更换衣服,敷上神医卓氏的金创神药,这才起死回生。但凌统醒过来第一反应却是哭,而且悲不自胜,因为他手下弟兄全战死了,一个都没活着回来。
2 L1 w9 s+ I( l8 ]. v; M" ~2 [9 L# F3 `1 F
孙权引袖给凌统擦泪,说道:“公绩,亡者已矣,只要卿尚在,又何患无人呢?”(凌统字公绩)遂论功行赏,拜凌统、潘璋为偏将军,谷利为都亭侯,蒋钦为荡寇将军。陈武殉难,最为可哀,孙权亲自哭吊,参加他的葬礼,并命陈武的爱妾殉葬。
$ y! r9 c1 }6 @3 _1 C7 O/ S) v8 e
1 ]7 @8 J4 z) x! I经此一役,张辽之名,久久的存在于东吴人深深的脑海里、梦里和歌声里,成为一个传奇。
' c" L; a$ Q; g4 [' j
5 [& @" W7 n: n* a(张辽)由是威震江东。儿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辽恐之。
! _9 L( N9 S8 _, F+ w. q江东小儿啼,恐之曰:‘辽来,辽来!’无不止矣。4 j# V" n. Y# t6 {  ~( K: G: v
——《魏略》
! y1 x! {$ z; H% `. _+ d8 d
* }( v5 j8 b) h) d# n& z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8-31 08:14 , Processed in 0.12246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