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一、基本案情
2 \$ v! Q. E* ?7 Z" m# h1 D
; K/ J) }- x/ K8 @1 Z# c* v/ s/ w3 b' W
小红与小明是夫妻关系,双方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没有作出归各自所有的约定。小红与小明共同经营家禽生意,由小明负责下乡收购家禽,小红负责在农贸市场销售。小明在下乡收购家禽过程中与小芳熟识,并于2019年12月24日至2021年2月14日期间多次通过微信转账方式将7,354元资金转给小芳使用。
& ~9 o* D( a4 Z2 a# n
3 M8 Q0 e% F! [; p
二、当事人主张(一审)
) t8 G0 f, B+ F
# w8 L$ a/ \' `7 [% L# p% X! a6 J
5 u7 ]) M: P& Q: c) O
小红以小芳为被告、以小明为第三人向一审法院提起诉讼,请求:
3 g8 `8 q5 N0 @' ^
9 b) K; g9 S# V- m (一)判令小明赠与小芳7,354元资金的行为无效;
7 K/ W4 [3 j' s# \/ r; V3 v) f. |$ _ }' Z% N
(二)判令小芳向小红返还资金7,354元。
- O' ~- b5 C2 x3 F- z
4 N" B. k) Q7 a9 \ 三、法院审理(一审)
* r6 T% i p8 `& T( t! [) X) a# x" N F0 t" t5 W3 y6 W
! w- t$ t5 X) E1 z$ O2 ~ 一审法院认为,本案是因夫妻一方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他人而引发,系赠与合同纠纷。
7 ~, q8 v7 }: W/ X1 G, U+ N5 M5 r
9 n( u8 F4 h7 G, t9 r6 e( U
(一)关于小明赠与小芳资金的行为效力问题
0 q5 V! i/ l5 G% m1 A
0 w& F* [8 C6 B: }% k. \8 B) W3 c 小芳虽辩解其收到的资金是小明支付的家禽代购款,但小红及小明不予认可,小芳又没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小红所提交的转账凭证证明力明显大于小芳口头辩解意见的证明力,小芳的辩解意见理由不成立,法院不予采信。
]0 {+ i; C/ W
( q+ [+ o6 L& h. N1 Y% Z: O 由于小红与小明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没有作出归各自所有的约定,所以,其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是夫妻共同财产,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处分,应当经夫妻双方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进行,小明未经小红同意赠与小芳,属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侵犯了小红的财产权,小芳明知小明有配偶而接受赠与财产的行为,违背了公序良俗原则,依照《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关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及第一百五十四条关于“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规定,确认小明赠与夫妻共同财产给小芳的行为无效。
+ r( I: y& n2 `2 W4 \/ T
7 Z" h& \/ \% ] J5 J& s (二)关于小芳取得的财产是否应当返还给小红的问题
/ ^! I+ I/ h+ W
! v7 v ~" F; v 由于小明赠与夫妻共同财产给小芳的行为无效,依照《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的规定,小芳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故小红诉请小芳返还赠与财产的理由成立,法院予以支持。
* K4 s1 U, B# E* |# }
- }) H; }/ q! O r2 E* s 一审法院判决:
& J E5 n; X' V1 p5 K w$ T
" H2 v+ H- O! U$ o
(一)确认小明赠与7,354元资金给小芳的行为无效。
5 z# x7 o. y0 ^4 t+ z
& m/ g8 _3 _2 { (二)小芳于本判决书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返还资金7,354元给小红。
$ Z3 r8 y: v h# _
6 ^, L4 t6 W$ w8 f5 U! G
四、当事人主张(二审)
! s% o, \1 F7 i* `$ ~" F& B( q6 {# O6 D2 c) r1 M0 }: a0 T
小芳不服一审判决,以小红为被上诉人提起上诉,请求:
4 [6 J3 _# J% E6 I
7 v9 w( Z; N% R8 R& Y, c (一)撤销一审民事判决,改判驳回小红起诉的诉讼请求。
% @: x1 h! ]4 e& Q
7 ]7 s& Q9 f- o
(二)本案一审、二审法院受理费用由被上诉人小红负担。
( O5 F6 i- v& Y' P
& p0 A* ` B( v; P7 ]( \& h 事实和理由:
1 q2 `5 r8 B% m& U, y
: N; S5 {1 D" G' J3 u! d
一审民事判决中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及判决结果确有错误。
8 i5 j3 X9 W1 G1 P& i
$ V4 t x# e- a% W& p3 G (一)被上诉人的证据及小明的认可,均无法证明小明赠与上诉人资金
: L! N# ~# E6 J, x) j6 S! j
Y" [8 z w# j- ]+ D
1.被上诉人主张的款项,是家禽买卖生意上的款项,并非被上诉人主张的赠与款。
# ~. w) I& y/ H* b+ S8 I' L
' I; k: P9 ^+ J) ?7 X 2. 被上诉人向原审法院提交的证据2、证据3,均无法证明小明赠与上诉人资金。
9 X- Y/ ?& `8 `' p8 ]6 ^
1 {) Y. f6 d( }5 g# {2 \- o
3.被上诉人与小明属夫妻关系,两者之间存在密切利害关系,两者作出对上诉人不利,而对被上诉人有利的陈述、辩解及主张,均是不实之词,上诉人均不予认可,依法不应采信。
* X p* W4 J# L) n9 o, w" x2 v
5 D4 r: v t$ G0 o5 Q* _ 4.被上诉人与小明恶意串通,将应付货款编为赠与资金,并主张返还,损害上诉人及他人合法权益,依法依理均不应支持。原审法院未考虑被上诉人与小明恶意串通的情况,属于遗漏案件事实,从而导致判决显然不公。
2 ?7 e5 Y& n3 s1 `7 x9 S6 L0 w8 C( G# f& C8 H( L4 G
(二)上诉人有证据证明,上诉人与丈夫小刚从事清水鸭养殖业及销售,收购家禽的小明通过微信转款方式既向上诉人支付购鸭款多次、多笔,也向小刚支付购鸭款多次、多笔,时间为2019年至2021年初期间
, @$ u' s, B& }; p. T D$ w8 N" o0 Y- w8 y5 {: u$ H" e) ?' N. ?
小明所转的款项,并非是赠与款,是向上诉人及小刚买鸭而应支付的货款。
$ U. ]1 e* E" ^7 ~
1 G; m/ Q, H& n" o/ R! e 被上诉人小红答辩称:
7 w+ p* v7 d+ r6 F! L |
Q) ~. Z$ T2 |4 m9 z 上诉人主张的不是事实,双方的经济往来额度是有3笔特殊数字意义的,比如520元、1314元,这些特殊转账金额代表特殊意义,能够证明小明是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予上诉人,不是上诉人主张的买鸡鸭用款。一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 @1 W7 T' ~) s: ~' b# i1 T
3 V4 a% k! f1 @4 c5 @$ n0 g) M 小明述称:
8 b/ M9 P- C3 {9 Q& h4 O+ o
3 R2 U: E* G) _. R9 U0 m. J 诉争的款项不是上诉人说的购买鸡鸭的钱,而是我转给小芳用于维持婚外情的钱。
8 _, E& `7 c( B* A9 c) C3 i* ]! F" z, B5 y+ ~& G
五、法院审理(二审)
1 H$ L& @5 j9 n& ]/ {5 t' p9 _% _: d
# ~ b% n& O3 E
二审期间,上诉人小芳提交以下证据:
; }- x0 h* @8 y# v4 L) H* v% Y$ I* }
6 `8 v9 V7 \' L 1.小刚家庭的常住人口登记卡。
0 M! x: W- f7 J2 g3 c6 f- d* H* V% x. P4 ~) Y
2. 某村委证明。
* i: ?2 a8 k6 v8 b5 Z" ?5 i
! c8 N2 [& j. Q0 e: O 3.小芳的微信与小明2019年10月31日至2021年7月31交易统计清单及微信支付明细证明。
$ I. K2 J) }) N( U, k& ?3 _
1 }2 U. _ E& I) T0 [ 4.小明微信转款给小刚的统计清单及微信支付电子凭证。
: D4 _' k0 r8 u# V. ~/ H$ w% ^% h
上述证据拟证明:2019年7月到2020年12月间,小刚小芳夫妻养殖清水鸭。为做转手出售清水鸭,小明既向小芳支付购鸭款,也向小刚支付购鸭款。在某些时候突然不要鸭,小芳就退款给小明。以上证明小明向小芳转帐是支付购鸭款而不是赠与款。
6 k+ ~) N# o+ N: L9 A' A; \+ J! ] b s9 P; ^7 k6 ~7 d( a
被上诉人和小明在二审期间没有提交证据。
6 @( g: r( T! P
" A% y% ?: d0 o. [4 L# Y* }二审法院经审查认定:上诉人二审提交的证据不属于新证据,并且与待证事实没有必然的关联性,故不能作为本案定案证据。
$ n8 y* z. D; b2 N
: K3 X9 ^5 H [& j6 N% U& A& |
一审认定的事实,二审予以确认。
3 r9 K' S7 j1 j+ y
3 P# l3 |* p- n! ?" O" d% f
二审法院认为,归纳诉辨双方当事人的意见,本案争议的焦点是:小明转给上诉人的7354元资金是赠与行为或者是支付货款行为?
# ~, }8 ~' v$ `# Z; H! U0 R8 F l
t5 A2 P( K& ~# f9 X# F 本案中,一审小明于2019年12月24日至2021年2月14日期间多次通过微信转账方式将7,354元资金转给上诉人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对于该款性质,被上诉人及一审小芳主张是赠与行为,有小明的陈述、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及上诉人与一审小明的微信信息截图以及在西方情人节汇款“520”元和汇款“1314”元等证明。而上诉人主张该款项是支付购鸭款,仅有上诉人的口头主张,并无相关证据证明。上诉人上诉时主张“其有证据证明,上诉人与丈夫小刚从事清水鸭养殖业及销售,收购家禽的小明通过微信转款方式既向上诉人支付购鸭款多次、多笔,也向小刚支付购鸭款多次、多笔,时间为2019年至2021年初期间。”但在一审庭审时主审法官问上诉人是否有证据要提交,上诉人回答没有证据可提交,况且这些证据与待证事实没有必然的关联性,故对上诉人二审的主张二审法院不予采信。综上,被上诉人主张诉争款项是赠与款项的证据具有优势,一审认定诉争款项是赠与行为,且该行为无效并无不当,二审法院予以维持。
8 b8 O1 l. c) ]! k, G
* ?9 T- ^9 M3 B6 }& V 二审法院判决:
$ S4 f7 i4 H' v4 C- t
7 t- R9 ]2 _& k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0 A4 o0 A4 I& W- V/ l0 f9 O" S5 t) `& M
六、分析评论
& V5 H- Z, ]5 E* a
K* A7 }+ {. R7 I- [. t' p$ h2 b; o
(一)小芳为什么败诉?
% m5 {) j" R1 y# v0 v$ C' h! J
! Y m* j' K. Z# l5 \
1.对于自己主张的钱款性质,提不出具体的证据
! _. x0 j& `/ U# p+ s
9 \* T% x+ E% G; t6 l如果一个人向另外一个人转款,款项的性质最有可能是:第一,赠与;第二,向对方提供借款;第三,向对方还款;第四,支付货款。小芳既然主张涉案款项为货款,那么就应当拿出证据让法庭相信。如果是货款的话,这应当是买卖双方之间约定好的,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纸质版的或电子版的约定(包括微信聊天记录)。现实生活中,如果是比较频发的交易,当事人可能不会签署纸质版的约定,但在微信聊天时进行这样的约定还是比较容易的。在本案中,小芳连这样的微信聊天记录都不能提供,这就无法让法庭相信小芳的主张。
- V1 b; D0 U- g8 Q; F& e H! z1 W* g9 I$ ^5 G& ^
小芳在二审的时候,向法院提交证据,希望证明小明向小芳的转款性质是货款而不是赠与。我们进行中立的分析会发现,这些证据的证明力度并不够,即使在过去小明向小芳及其丈夫真的转过货款,这并不必然意味着以后小明的其他转款依然还是货款。
5 G1 \1 h7 z8 m+ o" {, j3 B0 F6 r7 D c
2.转款人小明的陈述对小芳不利
, d0 G7 ^+ k# S( }! r- H
5 ^& L) |6 B9 M6 A7 I8 O
在关键时刻,小明做出了对小芳很不利的陈述。小明作为转款人,他明确表示转款的性质为赠与,这对于法庭倾向于认定涉案款项为赠与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能有的人会有疑问:小芳对涉案款项性质的陈述不被法庭所采纳,那为什么小明就同一问题的陈述就可以被法庭采纳呢?都是单方面的意见,小明自己也拿不出来纸质的或电子的证据,法庭是否有厚此薄彼之嫌?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认识到,小明和小芳的身份是不一样的。小芳是收款人,小明是转款人。转款人对款项性质作出的陈述,一般更容易让人信服,毕竟小明是对款项作出处分的主体。
i8 L7 T" |; @( K! e
" o" U0 b+ M: e* @8 j% l8 M+ }
3.转款的一部分发生在关键日期,会让法官对款项的性质作出倾向性认定
( ]3 M3 G- z c/ w, Z% J
. H2 t4 n8 v4 g4 f. }) q+ T: U涉案款项的一部分发生在2月14日西方情人节那一天。在这一天,小明向小芳转款520元和1314元。我们都知道,520和1314往往都有特定的含义,520表示“我爱你”,1314表示“一生一世”,这在社会上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常识。至少520元和1314元这两笔资金根据其转款日期和小明对其性质的陈述,基本上就能够认定为赠与。
& m& ]) b7 t! z+ X% W! o8 D; a1 m' Q% [6 E
当然,本案中有争议款项的其他部分并非在情人节那一天转款。但是,如前所述,小明作为转款人自己陈述了其性质为赠与,那么法庭也会倾向于接受。520元和1314元只不过让法庭更加相信这笔款项的性质为赠与而已。
% I) z. O- N5 i; q4 X) ?5 Z+ h* X( X/ C0 d$ T! Z; }8 y& f
(二)启示
& K& H# T7 P; r/ q5 M; N: @0 j& v& o9 Y- w
1.明确款项性质
. f E) K1 g3 ?' d4 z5 r4 w: [9 c
* s- r" |2 @$ |$ ]$ S- {对于和他人之间的来往钱款,我们最好能够明确其性质。有些人会觉得这样太麻烦,其实我们在转款的时候,不管是手机微信转账,还是通过银行卡转账,附加一句话说明其性质,这不是一个很占时间的问题。主要就看我们是否能够注意到这样的细节。这样的细节将来有可能在法庭上起到重大作用。
/ O/ D& S0 @% C8 c" T+ h
|3 e& j8 {" A: W2.在关键日期慎重转款
8 ~; n( Z* h8 n7 M% P* y& x* T q* r
在2月14日以及农历七夕这样的比较特殊的日子,我们最好慎重转款,因为这些日子具有特定的含义,是表达对爱人的情谊的日子。在这些日子向对方转款(特别是再加上其他证据)就有比较大的可能性被认定为是赠与。
' o2 e% U0 m0 h* u2 X
3 i; i' K% n1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