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 0 参与人数: 0 我的评分: 未评
最近在读罗翔老师的《圆圈正义》,里面有一句话让我醍醐灌顶:
5 l/ k* a; H( s! @ P( j 7 ^7 H2 ?- j- ]5 R0 L Z
. a4 u- `6 W8 ?7 l “爱要常觉亏欠,客要一味款待。”
2 |( A$ O |+ J0 W
: h. s8 z7 c; t+ i4 n! C) r 然而,很多人却喜欢反过来,竭力不让自己感到亏欠:
. f( ^, p: T( J c, }
! v9 g3 r6 i0 Y4 p9 C 你给我一个苹果,我立刻还你一个橘子;
0 [' d* ~3 u* o* x 1 R' {' l; U3 |3 {' T+ O5 S7 m
别人去吃饭问要不要帮你打包,你想要却还是说“不必麻烦了”;
2 ?' |, P: K0 |* b% g# J" V
- [# g6 h- p! S* h1 j, l7 A ! ^& @ Q# ~ }. P) M9 Q
遇到难处,找人出把力就能破局,你却始终开不了这个口;
o8 d( V* G4 u$ M9 O; @: [
# C& w% g) L Z0 \; F 害怕被人款待,别人越热情,你越感到如坐针毡,迫切想逃离……
( h/ |) \/ W7 a0 c3 w
, n! W8 E6 C3 f, Y2 [( d5 p/ C “亏欠”对TA们来说,似乎是一种很不舒服的状态。
' ]7 L8 u$ N: Z; q
5 ]. m/ ]$ ~4 M: |1 J7 F
用“不亏欠”来结束这种状态,看起来是明智之举。
7 }" D. v& R* A) c( Z/ p2 I! v
# U* W" }9 R* p, v: @4 l; `; q 但另一方面,这可能也断掉了我们建立优质关系的可能性。
, W+ Y4 ~' [/ @# }
0 `8 x4 R$ T2 h% Q; R$ ~ 今天,壹心理想跟你聊一聊:
8 j+ D" n, z' M
. Z9 x/ ^* W, { 相互亏欠,是不是一种好的情感升温手段?
- P+ P3 ]6 s1 }6 a6 [7 t $ ]1 I5 a1 f9 p% H$ F
李雪琴在《@青春,2022!》中做了一则演讲。
/ H# O) [. f# n, p& w/ F& a# g
+ c2 T$ l( W- y& M' ] 其中一段关于她不敢亏欠别人的内容,挺打动我的:
7 \% F& H9 Z$ I
) Q4 b, k/ V# m “我对自己人生最大的要求,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 Y: t u9 l" H: \1 X
& f/ n3 A+ B' f* L 所以我几乎从来没有开口求过人,我还觉得这是我高尚的品格。
9 P% O5 p& [( u/ ~; M & u7 ?- ]* F9 v3 o$ P
后来我上了一门心理学课,老师给我们说:
, n( [/ g+ e9 ~1 r
8 K2 [1 V2 P% G+ V6 ?( H/ F 增强友谊的有效方法,就是向别人提出请求。
5 J5 @( P0 j# e1 m
$ G# k, p1 w9 {6 p* K+ X, B
我意识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你麻烦我、我再麻烦你的过程。”
6 j. q) ^( G' u8 N9 u 7 K3 m/ J k$ T- D5 z" {0 o1 n
很多时候,“不愿意亏欠”会拉开自己与别人之间的距离。
. ]1 [2 u: h& A- z+ \7 l+ c4 d% a B
0 T2 R: }- z: y$ Y4 X* @1 ^; X2 R8 W
这一类人,内心可能经历着三种状态:
( V. _, N8 K& C( Z
. S9 h( ^5 u+ o- V, p 一、高心理防线。
0 { @9 e1 H" K; | - X8 k4 O3 H( V1 n: M0 \+ K. ~5 f
每个人感到舒服的边界感、尺度都不一样。
9 d6 B0 X' k" z+ r p1 e, @( l# ?7 Q
有人喜欢整天亲亲抱抱,有人握个手都觉得“过界”。
- q0 e- @; S; U! P, A3 x
5 G' n* A8 F! K! Z3 k. I1 ] 后者心理防线更高,但这不一定是坏事,高心理防线能把外界的伤害降到最小。
( I* ?" Z3 S: }$ y/ m( h " A1 z* n" \3 m5 f
不亏欠别人,就不会给自己招来麻烦;
. n, W% [; q& z* v4 M( K* [& g
! |3 q/ L# b* }
被人帮助后尽力偿还,就不会被别人背后说“小气”;
- w# p- n1 v+ _- E) H + U- A, v6 o4 }3 e N/ ]% Y$ P1 y- A
跟谁都很客气,就不会被人当成“冤大头”。
9 s8 ?, C2 T0 O5 O/ q. B0 r 0 G+ l8 \0 Q4 G; X/ }
社交场合里,高心理防线的人筛选朋友的标准更严格。
# b; ?/ G9 v0 `. i! k
) e1 ~2 H% F2 [7 S( U/ j& Y
TA们讨厌表面关系,比较难快速交到新朋友;
/ H3 c, y% \* @1 q% @0 q Z1 { ' @4 W, W0 M1 k
也会给对方较大的情感压力,让别人第一印象觉得“TA有点高冷”。
: C& T1 T. n/ `' R: p- Q + C' x# n0 j* J6 F0 j* A2 b
但TA们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会暗中观察一个人是否值得深交,掌握社交主动权。
& E! u8 `: ]; t, c" s8 f* ?. x & \0 j" Z: J+ [) Y
一旦认定对方,就会敞开心扉、真诚以待。
# \! Z; X, e& s1 r
; @0 G& h8 R, P) i( u2 P1 r- k! w% k
二、假性疏离。
& F# z7 L- p4 M. }& M: Z/ u9 q# n
: E6 X- @" K- v U' B4 d+ R& B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把这类人与他人的关系形容为“保鲜膜式的关系类型”。
( ~6 t) W; F& b: N7 G f* i* v* @0 i
TA们内心渴望亲密,但靠近别人时,需要隔着一层安全的“膜”才不会焦虑。
z, H* Z* C! {) T1 s
' ^9 r+ e+ S0 X& Q, ]! V: l a3 t 比如,不愿意借钱,觉得一旦在关系里谈钱,这段关系就不纯粹了。
3 q$ S0 W/ X* f w' I2 O* g
0 ~) u% i5 D9 Y9 n: L “不谈钱的关系”就是TA们的“膜”,与人建立关系时,这类人总是揣着很多这样的前提:
' y0 Z% X% D3 N$ C
+ _+ N9 J* Y1 l6 V
“一定要AA”“不能借钱”“不要送礼物”……
6 _7 K: a8 c6 N6 R q4 p
1 V. U6 H4 t% G8 W9 x# V 一个个前提,就像一个个台阶。
) s* d# Z* y/ C
# U# v( a5 V1 @/ Z) x2 B
虽然方便了自己,社交轻松不费力;
! B l J7 L4 j& W" F6 Y m
, ~3 m8 j c& x* X
但也给别人走进他们的内心,设置了太多的门槛和障碍。
0 M9 H( G4 N" P3 d' S
0 c: |! s- K: o$ I3 s 三、依赖无能。
9 ], p% M ?/ G
s! ~$ x4 m- Y 知乎上有个问题:
8 t) l8 r6 c# T# f: d
! b3 u: `0 B* t9 t9 W: o: U) x& Q 从来不愿意麻烦别人,是什么心理?
W' J$ `% W3 a/ C" Z ) F) F" h2 k b) x9 s, ~
其中有个高赞回答是:
0 y7 [9 m& o! X5 C' `2 p) c
) q& k- M; P7 F5 ~( s$ T
“这种人,既害怕被别人拒绝,又害怕给别人添麻烦。”
1 ~# a6 R( ]2 A+ C7 x R
6 ]$ C* R6 N: h8 ~, K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其实是一种依赖无能(counter-dependency)的表现。这一类人,对依靠别人心怀恐惧。
$ @, G$ U: W6 C6 O; {/ w' H8 x! R
8 F8 g) `0 m2 K. X, z8 w 因为TA们恐惧亏欠他人,所以常常觉得除了自己,任何人都靠不住。
, c8 o* y4 |3 ?2 s7 |) P7 v) |9 I
0 x3 _1 Q# a( s9 g$ s
这不一定是因为TA们身边的人都不靠谱、帮不上忙;
4 L: |8 |1 N; y4 t2 Z( f$ m
; Z' q/ R+ E; u/ W7 r1 a 也可能是TA们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来心安理得地回避依赖他人。
4 O4 h" S: v3 }9 B0 k6 M
) [$ o3 O9 R$ Y; U. {
之所以如此恐惧依赖,不是厌恶交朋友。
7 P0 }6 T3 i( G& I k# d6 z+ a2 E" `$ o W' x; _7 j) [: w/ _
更多的是厌恶内心冒出“想要依赖他人”的念头时,随之而来的羞耻感。
2 D+ e: \4 v4 W: Q: ~ x9 r7 C! I# ^5 Q
所以,TA们往往有逃避人际交往的倾向。也就是说,最好你是你,我是我,我不欠你,你也别欠我。
2 k# Z# ^4 C$ i 9 n* U& p& s! g Y
对TA们而言,似乎只有避免你来我往的付出,才能证明自己的独立和强大。
8 J1 ^) z# S H4 y1 C& G9 |0 J
* W5 t- {3 R& \& h0 N- @1 R6 O 因为很难和别人建立真正的情感联结,TA们心中往往有很深的孤独和空虚感。
3 u6 M& Y5 ?9 b/ b- b " t( Z3 }" C8 s& `$ o% g* o
而这种无法依赖、亏欠别人的心理,本质上是自身匮乏感的体现和信任感的缺失,这与个体在童年期或成长过程中,被父母等重要他人的忽视有关。
1 J% m5 c- i8 Z# F3 Q4 w, o; X
! B- z8 s5 M' Y! Q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人情往来”常被视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
/ X% _9 Y; e+ }
' I4 k0 L v: _3 U* C* b 但对不愿意亏欠的人来说,这规则可能就是一种困扰。
7 z$ ?+ |, P8 d% c) X' K 5 m1 j, f; G" Y$ R* Y$ p
比如,老同学知道你来这个城市旅行,非得热情款待你。
* G" _- m4 D' p; ~6 l! C9 v/ ~. w
. W @. a; ^0 v" _$ j1 `; r 怎么回绝TA都很坚持,你还没出门就不想去了。
* p8 V) _5 ?6 J T
+ l) K6 P8 h) p; a! u 但仔细想想:真让对方款待一下,又怎么样呢?
7 I X7 O" Y' L
/ H' e2 P) p- p" ^+ z/ P1 |# a* |) `
我们或许能得到三个好处:
9 Q3 a2 F7 F s4 ]" c
9 q ?! d+ ]: v! Z, o1 Y& |/ H 第一,拉近关系。
, \& O+ ~; u: s
' U2 {6 n* t4 ]
我有一名朋友,特别喜欢旅行、交友。
* t B4 r% ?2 f6 j0 r% v* N# G
* G% {3 V3 k, K. |" q
她每到一个城市,见每一个朋友,都会准确说出对方的生日。
8 @, e. K: Q& ^8 f0 u5 | 2 G, g$ [3 o5 E8 _* Y
有一次我好奇地问她“你怎么这么擅长记生日?”
4 G" X3 v# l- E: C* z+ i- o
8 }) S* b: K$ J- i& J 她说:“我想过送别人小礼物,但有的人不喜欢亏欠,可能会觉得跟我打交道有点累;记生日就好多了,不会让人觉得亏欠我什么,又给别人一种我把TA放心上的感觉。”
# P5 f% v3 G. O( y/ e& n
& m# y/ I* h5 R. m5 b1 H: f7 c% Z0 V 这些年,她送出过数百个生日祝福。
; ]0 s5 c a" u0 b& u
! T; z [( U- t+ S) ]! v! l, X 有的没有回声,有的带来了机会:
0 L# u' D2 \8 v6 w' q6 Q 7 z' a* R8 \$ Z
不论她去哪个城市旅行,总有只见过几面的人,把她当成很好的朋友款待,然后一来二去成为了真正的好友。
7 ^+ ]. ?) p3 t9 J1 Z1 L2 y
, |5 g6 T' i/ h t: N W3 m 我也是其中之一,她让我觉得:
" N# j& H, E. a# ^- A
8 i" h/ c) q! g. M9 x, b/ @- w “哪怕我们多年不见面,几乎不聊天,就冲她记得我生日这点,我都会记她一份情。我其实没把她放心上,但她记得我的生日,把我放心上,这让我觉得有点亏欠。有机会,我一定要款待她,和她好好聊聊。”
4 n% d k& w" T) D! [3 u( i) A+ j
: x; v: U* P9 V* i" ^# J" I 可以说,她用一点“小亏欠”,巧妙地升温了人际关系。
5 [' E1 K [( r" \! Q
; T$ A( k$ Y3 k; k4 C6 z
第二,缓解压力。
) Z, P5 {. h/ f/ e# r
4 m- X3 n* Y# q6 e, s" H 心理学家Susan Pinker认为:
5 M, c1 y2 ~; {1 R
5 J7 z6 e* |( u( L* Y 当我们和他人接触时,哪怕只是浅浅接触,大脑都会被激活。
+ n; J+ i. w- v/ v9 ~9 p5 s % }& Q1 C% H' Z( ]8 ?# G: g
如果对方让我们感觉不错,大脑就会分泌让人愉悦的催产素,弱化压力水平。
( D! p, l! [' a
0 v0 E5 c4 C& W 然而,如何能够与人接触呢?
/ r* u! H6 J6 j! B& p # q# m( b+ Z- S1 S
今天你亏欠我,明天我亏欠你。
9 a% F: M- Q- k! L7 ^; v7 H
( i3 Q9 Y8 N: ?9 C5 _7 {- z
这样一来一往的浅层社交,就给我们互相接触创造了机会。
8 b6 U4 B( E/ q
! j) x |. T" p, a 第三,搭建高质量社会支持系统。
$ U( J4 o% ^+ y- e 6 _ L" {9 ^. T$ e
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有几个关键特征:
) M& ^6 B) U8 `* ^8 v5 K2 K! M
2 }4 l6 s9 R& \8 z 开放和真诚、关心和体贴、安全感和信任。
6 n1 X8 J* z0 @0 x
5 U! F; |. i* u$ s7 B/ d! J% Y 这些特征,不见得一定要通过相互亏欠来实现。
1 h2 @2 D ^- ]( m2 b& l, s% Z
1 e; ]5 ~$ D* Y& }' D) t, O; E) M 但一段高质量关系,本身也得是承受得住亏欠的关系。
/ C3 b( w& n7 L4 u* b
- B& j7 v. ]3 b
比如:在高质量关系里,今天我给了你一个苹果,你不一定要马上还一个梨子。
; o5 I6 r( J$ [: u' M 1 {7 s5 B- G, k) C2 H. R3 r
我们相处是舒服的,我真心希望你好,不在乎也不计较这个苹果;
& D f, V( q7 b8 Z+ O
* U: J3 j/ {5 B- r; C2 S
而你也不会因为这份亏欠感到紧张,因为你相信我不会伤害你。
" z# h1 h+ l3 Z. I1 ]3 \! Z
/ _2 f$ s& F- }2 j0 a) {! t
在这样的关系里,亏欠有另一种表述:支持。
+ L0 ?$ X) \# o& w e( C9 x0 n
# c1 J% r7 c' E 高质量关系里,互相亏欠=互相支持。
; y& w8 A' W5 s: m% ]3 I! V+ w
?: ^7 l6 \% H8 W5 a& q$ [4 Q 你给我苹果,祝我变更好;
: Q1 _, V- b5 W) a5 E6 y
" T, S0 f c+ n' T 我给你梨子,无条件挺你。
$ \- Y4 a6 B7 y
, R0 e* f3 a. o1 f. g2 g
怀着“我希望你好”“我相信你不会害我”的人们,就这样通过相互亏欠来传达心意、拉近距离、相互成就。
6 }; b( B+ J1 S C- u 0 g2 p$ }2 ~+ t. d
讲到这里,可能有朋友已经意识到:
6 ], o5 p4 v( Z% V0 d - P9 ^" L) I* L7 ], ?/ [4 t
如果我们对亏欠的态度,不那么紧张、敏感。
% Y6 r5 f! |8 y
* a5 O. @! K2 ]2 \- i& Y" w' X
互相亏欠,其实可以成为自我力量的一种来源,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 a, C/ v$ ]1 S. t
1 G7 Z5 _ N r* I5 R. u$ p3 ` 可是,我们要如何才能轻松应对亏欠呢?
9 S, `8 i2 t# z' l
Y2 Z: ]) [/ p- M* u+ [7 A5 q 首先,调整心态。
. A) G9 u& o. @3 }' j
: q, K1 Z2 A$ d0 [( w$ q( \
不要把相互亏欠当成人际关系里必须去做的功课,而是把它当成是一种更高效达成目标的途径。
, {; {( q: c1 R- h+ |' U
# H0 Z& T( {" {+ Y 比如,需要帮助时,请教或请求别人帮忙,并从中学到一些经验;
3 a; c6 y$ T: o- @) p
0 o0 t+ h! B' _+ f 然后等别人需要帮助时,你也力所能及地帮助TA,互相温暖和学习。
0 V9 s' h4 Y1 y, y# K5 c ' y" V& E+ O, ^
还人情只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帮助彼此度过难关。
( b& ]: L- o( ~! i
, c0 \- w8 N; y/ |* f1 ~1 D* Y& p" M 这种心态,能让你适度依赖对方,同时不产生太多压力。
2 {* z% l5 Q, f, D6 J: e
5 o9 [$ Y; ?7 B7 R, q) e- a
然后,内心设一个度。
' K7 A( z1 T: b( Z% K' u: C# O! F
+ s ?0 a; W1 T9 Z9 _ 就常见的“借钱”难题打个比方:
" V) Y- s" i3 \( K( m3 y' k
# p- {3 N; ]" k; s) A
“我能接受多大程度的亏欠?”
R9 {( E) B: c; u
; O4 X# ?% N& v# B+ R; b& o( D “假设有人找我借钱,关系有多近,我才愿意借?”
- s. S: y6 D& T7 O2 n+ ^
1 l/ |, q; ]2 H8 ]! D “我借钱有没有额度?比如总资产的10%是可以借的上限。”
2 q: c7 p+ s; v
6 n& ]( T. W- D. e
# E3 ^" ~- ^- ?; L' N “如果我害怕这笔钱还不回来,我需要准备什么前提,比如写欠条?”
/ i/ w6 M! e6 s# I. X
; x2 e1 T5 v! H3 Q% j' l “有什么东西是我不能亏欠的?比如我就是不想在关系里谈钱,但愿意出力帮忙。”
4 @5 {" {1 U* C7 {- q; A$ Y2 h/ P * @: P3 f# o7 ?: y
设置这个度,也是在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
7 W3 u0 V& N0 ^* O( ~2 }
, }# U9 O( U$ ]0 L: _6 ]1 z3 m& | 思考自己的关系模式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边界感会比较强?
) a' y8 w+ k) G. u0 n! S6 V
' J7 G: ~, W3 A- s% o
为什么我请求别人帮助时会紧张、自责,我在恐惧、不安什么?
{& `9 c- Z0 o3 k# Z" d8 `$ t% u
5 D* |: }3 V( m, F% L( F 我要如何调整自己的度,才能感到安全,同时也让别人觉得跟我相处比较舒服?
% J) O6 m7 V% `8 G, t
# n0 B) a+ ~$ u+ Z 最后,做好发生冲突的心理准备。
9 `+ K, U) [5 o * H) G. z/ N5 Z6 f g" a! D" k; O
你或许会遇到这些人:
7 f) ~( a4 \# ]# R2 g " y/ m. g5 K% }: A: D
只索取不付出,故意不还你人情;
9 K" G7 b# E! z" D% F/ h% j. Z
) i2 f& r) `& Z8 _' r! ? 觉得你小家子气,回馈太少;
6 u" K4 y1 `: m5 p1 y
8 T+ S; {: t' h& q. o+ B 过度依赖你,要你替TA操心;
0 s% ~( j" {/ ~) V8 i0 c
4 ]3 k+ k: Q. N W( ~% ` 边界感强,担心你图TA什么……
9 o A! a% L" G$ y: v$ e" v8 r' B8 s
3 |- I# M( W- ]2 f: A8 C 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人际关系模式,因为彼此差异而产生摩擦,是稀松平常的事。
: k# u. m; P' H4 B. }1 B ! x- x6 i# [; J. ?8 ]& S$ n
书籍《适度依赖》中也提到:
+ P/ s7 l* m0 ?; b* K( ^2 m% I 0 p8 z: p, v. w: U _8 C3 ^2 u
向他人求助而不会感到自责,其实是一种适应良好的状态。
[, L# G% m$ {
0 Y9 h2 p9 D" T: X- J; z 而能从整体上适应人际关系、包括适应和你产生摩擦的人,需要:
; u) [; p0 F! |
: q X$ p) i4 P* A- E 1、对关系的理解比较深入,会比较多思考怎样能双赢;
. Q. [7 P' P1 u) {: v: B
4 R! P7 ?0 o0 A/ k- b: Y0 t) t! o 2、成长动机比较强烈,认识到相互亏欠是成长的一种有效手段;
+ m- X. T. ?! N( F* A $ ^$ P0 D# ^3 v/ L
3、有情感协同性,依赖他人时不会觉得羞耻,而是觉得自己也能干、自信;
. Z1 T. J" x: k* ~0 p; s& k
9 W9 R. V1 h3 g) D" g 4、有关系弹性,能分辨什么时候该求助他人,什么时候可以自己处理。
' m2 m5 g: |$ M8 ?6 }
: X7 m5 v6 Z4 m7 M% c% O6 A 把握这四个技巧,最开始可能不太容易。
7 `% q/ }$ ^, n x1 J
1 H0 `+ j* O# w' F0 c6 o$ }3 {) D
但随着经验积累越来越多,我们会越来越不怕亏欠。
# t: s2 N& g, \* T
( d( i# W% Y! ~/ h1 f 我们的关系网也会从一个狭隘世界,扩展为一个大世界,囊括很多强有力的支持。
7 j# I8 C) @/ P. t6 d # E) M; M2 Z) J4 N
诗人约翰.邓恩在《沉思录》中写道:
8 A3 J& K% k: l: B+ [$ i0 |
& f# T8 d2 \, S3 x2 w: S “没有谁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
) `! q9 F3 Y" ~7 d _( x3 n 6 M. Y6 {! @- K. Z& r9 \) ?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
! S8 q; W0 {/ Z- b/ K , e. M, B6 e- d3 b) o% u
互相亏欠,就是这样一种连接:
7 Y( o2 f" R& }" Y5 ]
* G, a$ u* j* u, G9 x, |1 J( [2 @ 把手中拥有的东西,分享给大家;
* g3 e& \' B m# D! x# G- Y
' p. n8 w8 k9 }& D- x" t$ A2 B9 X 通过互相亏欠来互相分享,最终连接成一片广阔的大陆。
/ w% z4 H% c& A; e4 K
( x6 W+ `; D4 y n \" t
人与人之间,便这样成为彼此的助力。
3 [& ]1 \# f. N) w' [) h/ }3 J5 }, i
$ K! E6 j3 c/ m f8 R7 a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绝不亏欠别人,虽然简单快乐;
: d. h3 Q. D( W# U) `4 V7 W2 H 5 ~& F4 T* h( i+ c5 b Q
但我更希望:你在最无助、最黑暗的时刻,能勇敢说出那句“帮帮我”,以及会有人立刻回应你一句“有我在”。
/ k% U5 @5 U/ Y) y4 L! D , x) Y) s1 \. p' M: Z U4 ^
世界和我爱着你。
$ e$ i9 w q7 D3 X- N9 q
# _$ F8 y; W+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