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法官不是当事人纠纷的亲历者,那么他们是依靠什么一步步接近事实,还原真相呢?“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决定一个案件结局走向的往往就是一份关键证据有没有提供到位、举证到位。
- E7 T& h5 ]3 f( t9 ^4 ~+ r
+ s# u3 \4 T4 N" h2 r
+ E% s6 ^8 d$ X& I5 R一、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
. P( O& p& U3 n( W6 {& V发生劳动争议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均应根据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积极准备与案件事实相关的证据材料,以争取案件获得胜诉或对己方有利的结果。
) c8 b+ X7 y$ x9 }, |9 t8 {* l/ m5 ^
! @5 A& [. q5 {1 o
A.由劳动者举证
$ }3 q, \/ ^4 J5 m8 j/ A" ~
+ t: y) \! G( }$ m劳动者主张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应当就建立劳动关系的事实提供证据予以证明。
2 M6 l4 x% M2 B& v; _6 P$ s
" ]5 t5 b: g1 b: r除劳动合同外,还可以提供入职登记表、应聘登记表、录用通知书、录用邮件、面试短信通知;职工名册、员工证、工作证、出入证、厂牌;工资条/单、工资收入证明(附签名)、工资领取签字表、社保缴费证明/明细;打卡记录、考勤记录、请假、调休等记录、加班通知;与领导谈话、交流、汇报工作情况的音频、书面沟通文件、聊天记录等
# b" Q3 D! e) k4 B
( N% b* V1 x* ^# ^9 _劳动者主张劳动关系已经解除的,应当就解除劳动关系的事实提供证据予以证明。
: g* W T. C' r) R: m, Q2 u5 V8 h2 F
如用人单位出具的书面解除通知、劳动者提交的辞职报告、领导口头辞退的录音等;劳动关系终结前12个月工资数额的证据(用以计算补偿金、赔偿金),如工资单、银行查询明细等工资发放凭证。附文《被领导口头辞退,三招轻松应对》
( i; i/ W( n6 h) o5 @) w) N
5 B! @3 z( o! l. e1 a/ l! G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或者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提供证据予以证明。
% Z, Y1 J0 d% P: G
4 [, l) |: E/ O$ ?! }' Z
如考勤记录;加班通知;加班申请单/审批表;工作交流邮件、短信、信息等记录等;
* o' L: V" z( H. H" G6 _1 H) j3 T: g
" R @' `+ k( r6 w* a
劳动者主张工伤保险待遇的,应当就工伤的鉴定结论及因治疗工伤产生的费用提供证据予以证明。
R; \* H# \; s! m6 Z1 _ b
, R4 I" [' ]8 }9 d% g
如《认定工伤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医疗费、食宿费、交通费等票据、同意转院治疗的证明;工资发放凭证(包括受伤前12个月工资收入情况及受伤后的工资发放情况)等;附文《2023年广东省工伤保险待遇简明表》
# Y2 y8 A) m# E
7 h9 h$ B' s }0 r9 K劳动者主张提成、年终奖、补贴、津贴等待遇的,应当就存在这类待遇、计算方式及具体数额或相关事实发生提供证据予以证明。
) X: |2 [( p6 B6 g a1 v/ w. G1 _7 L. w( t
用人单位施行的规章制度、发放的员工手册或签订的劳动合同内有明确规定或约定的,由用人单位举证不发的原因及依据。
" D1 ^0 F7 P- q n4 l# N
/ u+ _: X0 o/ O' q7 Z
B.由用人单位举证
' }" K' _2 @3 j( U" D8 X2 h( Y) _, O2 q- D/ h E: p4 @. ?1 b
因用人单位开除、辞退、解除劳动合同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需要就做出上述决定所依据的法律理由、相关事实、规章制度、法定程序等提供证据予以证明;
9 `0 Q( x+ ~. _: }" c' t5 K: x
) y! T" K2 S( I+ y' b
因用人单位减少劳动报酬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需要就做出减少劳动报酬决定(比如调降薪酬、扣减工资、绩效、奖金等)依据的相关事实、双方约定、规章制度、法律依据等提供证据予以证明;
2 F2 g! x9 S5 p7 p5 K* Z( ^
( w) `: B! o( L 因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需要就其计算工作年限的相关事实、双方约定、法律依据、不属于规避法律行为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 G$ A8 J" u, D8 w) _# }; k
; g0 S; ~: ?8 C4 Z
二、劳动争议案件的证据准备
* s, t6 D4 H* u" E2 o8 y7 }
F+ w1 ~2 ]: z2 Q: {4 B. p( I
在证据准备过程中,还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 c2 B4 y8 _9 F5 \1 @" J1 j(一)证据种类
% J0 q9 a# T; ~0 @! U7 N+ Z5 V- r) r7 e& x( C
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应当自行或委托律师全面收集与案件事实相关的各类证据,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提交的证据种类包括:
( T2 v2 H5 O& j* p; s3 r' e! N
当事人陈述,比如庭审调查过程中双方对相关事实的陈述;
: B5 U, B2 @3 Q/ L
4 o: s# h _ L5 c* X6 Y
书证,比如《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保密与竞业限制协议》等;
: E2 n* Q+ J; r h' X; H% x5 I5 T
+ i' \, \- j/ ^! x) ^6 S0 b
物证,比如工作证件、门禁卡、工作服等;
% S* p7 ~* {* T0 P6 L1 E
1 @) i! J4 ]( k: t- ~8 w0 L
视听资料,比如调岗、调薪、解除过程中的录音、录像等;
; }/ |& ^0 F5 x- O2 ]' P; |* z% }/ i
电子数据,比如工作过程中形成的电子邮件、微信记录、OA系统公示文件等;
. a$ \( j5 B* l3 s, u
# h7 z/ \, y. j8 b' z! f证人证言,比如同事、员工、客户等的证人证言;
) {0 h! N: i3 p
0 l4 `# q b! E/ {4 r8 N2 e鉴定意见,比如关于劳动者签字、公司公章真实性等的鉴定意见;
6 W4 F5 z6 ~: Q0 n! I; F' k9 d& g1 ~) O7 P/ k2 V/ M& V; t
勘验笔录,比如否认劳动关系案件中公司办公场所等现场勘验笔录。
% W0 S% W9 I8 n# A
( a( }/ \, N z提示:证据材料并非越多越有利,在收集材料作为证据提交之前,应当仔细核对提交的各类证据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之处或对己方不利的内容。
3 a" h1 [; D& H, o h
# p0 n" |. q& L( O/ i( |(二)证据形式
' s0 p% {/ f2 H) O: L! g
- f4 x, T4 {9 F
(1)立案及举证期限内可以提交复印件,但在开庭时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 P$ g1 p$ ?6 @. X
( B' ?4 ^ r0 T. n(2)以视听资料(音频、视频)作为证据的,需提供光盘、内容说明及对话内容完整的书面整理资料(按时间逐字逐句整理)并在开庭时提供存储该视听资料的原始载体,比如手机、录音笔、录像机或电脑等。
4 J. Z. ]6 ]0 b7 N1 q+ i w0 V; z: h1 f7 |) n: C) y- `
(3)当事人以微信记录、电子邮件等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应当提供原件,比如携带手机、电脑当庭演示,或者提前进行公证保全当庭提交公证书。
/ `2 V& t* Q5 H* V% V! q
0 j) o3 J% ~8 [(4)当事人申请证人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仲裁委或法院提交申请,证人需要出庭作证接受各方询问。无正当理由未出庭的证人以书面等方式提供的证言,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证人与一方当事人具有厉害关系的,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1 E9 M5 E {8 M6 X
; U7 o' Q+ j# a6 N1 q/ k! S
在所有争议案件审理过程中均遵循“证据为王”的规则,证据是否充分决定着案件的胜败,而证据往往形成于发生争议之前。因此,应加强证据意识,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及时固定、收集和妥善保存劳动合同建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过程中的各类证据,这样才能在发生劳动争议后及时、准确、完整的完成举证责任,降低败诉的法律风险。
, W* n9 Z Q7 _# N/ G# p1 X
a" l& t! k$ h- J' ^
/ L7 N0 p( t7 Q' g4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