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超过1年申请期限的特别规定 # c Q1 l$ J! [9 O; d1 D$ Z8 s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由于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 a2 S3 _) s e/ t8 \0 {
有下列情形之一耽误申请时间的,应当认定为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 c# c0 E" Q, S0 Y, J- k% n' J
(1)不可抗力;
(2)人身自由受到限制;
(3)属于用人单位原因;
(4)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登记制度不完善;
(5)当事人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申请仲裁、提起民事诉讼。
- I: z n! r, V8 S9 U$ b4 S3 m; \: Q* w 二、需提交什么材料 ( K/ M5 w1 v2 c& \" O$ H7 d% a5 A根据《工伤认定办法》的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 R5 k6 _2 P! F" U% C(一)劳动、聘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 & \+ t) G; x" I' X9 S/ W1 ^
(二)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 L: W, V; A- s. y9 A ]* J% W/ c( B. v 三、社保部门多长时间受理 9 }1 y2 d& N' S N, h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材料完整的,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0 F- j, y$ n/ c* x
材料不完整的,应当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申请人提交的全部补正材料后,应当在1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决定受理的,应当出具《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出具《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2 B* h' A- v( {. } u$ k( j" j1 N4 S9 |四、多长时间作出工伤认定3 @* D3 F& M) M7 s. ]5 d- u% n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_& v' i, D7 X/ I! a' T; @0 X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 l0 J$ j0 f) g7 B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20日内,将《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送达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v" W- o/ F1 S
9 ?+ B# p9 e B, _7 X, e9 v五、工伤认定的前提不一定要有劳动关系9 @5 H s' u6 Y3 i, c- n
最高法院认为,通常情况下,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职工工伤,应以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为前提,但特殊情况下有例外。, I8 s. K$ L. m+ z
最高法院(2018)最高法行再151号行政判决认为,当存在违法转包、分包的情形时,用工单位承担职工的工伤保险责任不以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为前提。用工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职工发生工伤事故时,应由违法转包、分包的用工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 N% ^! N+ U; P + A1 }# O b. y) a/ A1 W e, k六、不服工伤认定结论怎么办 & c! N- `% A/ K- k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w/ W! E/ s+ `/ m. } 特别提醒: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是可以选择的,这里的行政复议不是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实务中有些单位为了拖时间通常选择先复议再诉讼,劳动者为了省时间应当不复议直接诉讼。 9 R8 h. ~" U* G8 T Q- V2 d D$ @0 Y4 U* Y3 z0 l3 z 七、工伤待遇计算标准 * C2 L [* M& G& D. o6 M' ^# Z基于《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及最新统计数据归纳总结,供实务中参考。 . b: r/ w0 b0 s一、1-10级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z/ u, k9 i! H9 q
说明:! N9 O! S5 b0 u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故员工因工死亡的,近亲属可获得三项费用,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三项费用标准如下:) O, H- N, N2 c4 \# T9 k+ N 1、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这个标准每年都会变化,一般每年至少增加数万元。& B1 o$ o7 ?& p- I) X
公式: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8 p) K! r G+ r8 i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23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21元。; T! o _3 C6 j$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