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看到句扎心的话:“想毁掉一段关系,只要拼命付出就够了。”
! {. e( Y6 S- X
2 P/ @. B1 b1 K, i+ m: q8 I
+ {" c$ X0 j, \; e1 N2 ~) z
细细想来,不无道理。
R4 k4 d7 L: Q8 J4 Q \) K6 W4 Q4 M8 Y- f1 u
人们时常以为,维持关系一定要舍得牺牲,不计回报为其付出。
2 I3 @6 I- c6 x& j* L1 w1 ]& S4 ~! A7 O
似乎讨好对方,是稳固关系的诀窍。
" w1 E) P; s# {; e4 O
" ?5 g$ v F- h( O/ O% m0 W但现实是,你的单方面付出多数时间只是一厢情愿,并非对方所需。
- ?6 }; V4 d& x3 Z" z. h6 L# E }
) Q: l. {+ @: `9 a# r更何况,真正好的感情从来不是讨来的,更不是卑微取悦便可维系的。
3 n7 n0 o* d! m6 a7 d& V6 i2 b% g
9 a$ @' l* I0 q" T$ U" r. F* x你拼了命地付出,多半只会让你失去更快,活得更惨。
* @2 ]7 N( G* a& ]% r4 c7 I& @% Z8 W7 M/ n/ Z# r
网上看到一对夫妻,夫妻俩结婚十多年,工作稳定,儿女乖巧。
4 c: l- D1 k# j8 R
( q4 t+ R' s# b$ \他们的生活表面看起来过得平淡而幸福,但实质上早已失去平衡。
! d: U. J/ e2 p( A9 W( i
; @& o/ z: m6 \- m0 n妻子一直默默付出,独自承包了所有家务,儿女的教育她也全力揽下。
% h0 c" l8 M. [' r% s
$ w; X4 F: y0 h/ z1 \) z& {妻子每天围绕儿女和柴米油盐忙得团团转,丈夫却不食人间烟火,连油盐酱醋放哪里都不知道,更不清楚儿女们的习惯和爱好。
# e u1 {0 Q& y
+ P/ N, J, t8 F% y7 X+ H9 D% W
丈夫由于没有亲身经历过,也无法对妻子的辛苦和不易感同身受,丈夫一度觉得做饭、打理家务是简单的小事,陪伴、教育孩子也都很容易。
7 }9 T9 y$ E/ i, L3 F, c3 m6 _9 j
4 D m- L7 L% E3 n4 M长期失衡的生活模式,导致夫妻俩认知和观念差距越来越大。
8 v6 F4 i+ B' S
* Z, O: t& q, w7 R3 E妻子责怪丈夫什么都不会,丈夫嫌弃妻子整日唠叨;
( H1 \% |+ p" p$ \9 [2 H& J% ~
# \5 B9 t& x2 E* y; f/ z妻子埋怨丈夫花钱大手大脚,丈夫吐槽妻子总是抠抠索索。
- i4 P' j" {4 W! v5 s$ `
- J4 {4 m0 r( d. D4 Q+ `% U妻子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每天对丈夫没有好脸色,两个人日常除了争吵,几乎无话可说,最后只能各自带着厌恶与嫌弃离了婚。
; D: d; x# d: U0 s
% r. J* G. Q0 f( n& w( X$ F6 t都说“付出就有回报”,但在人与人的感情中未必。
: X3 }4 Q4 X5 [4 s
, z/ b+ ]8 G& F; B# R
心理学上有个“花盆效应”:说的是人在舒适的花盆里待久了,就会不思进取,安于现状。
. [- G8 S1 N) E& V
0 Z! R8 F5 X1 a- t
无节制地付出只会让对方习以为常,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既宠坏了对方,又欺骗了自己。
8 j# b' M' M/ Y: F' {" h
3 v" Q. T, Z3 b/ u; ^
前段时间,表妹然然和闺蜜闹掰了,原因是闺蜜去旅行没有邀请她。
0 u2 p0 N4 H; T( i7 f& t' S% b% f9 E0 h7 l: h- ?0 z0 N
然然和闺蜜是高中同学,大学又在同一个城市,所以然然一直对闺蜜很好。
+ |" y3 d8 o a) o {
7 g5 i; `" s1 X( V( _5 x" R. `( I
然然平日有好吃总第一时间拿给闺蜜,有好用的护肤品也经常买两份给闺蜜一份,她还曾冒雨排队帮闺蜜抢演唱会门票。
: |- o) [& w/ H
6 o! \3 R0 _8 Z% N( h3 t
然然对闺蜜就像自己的亲姐妹一样,从不计较得失。
. m# Z% M) e" M5 o6 e% E
e! f! s5 m6 V) l; Q6 ]+ U9 p直到不久前闺蜜说心情不好,想和好朋友出去旅行散散心,然然心想闺蜜一定会邀请自己。
* ?9 E+ K; b% a- Z( @+ B
/ J+ N& [* K8 B9 p+ x& J% y结果闺蜜却和另一个朋友去了,然然得知后哭了很久,一气之下拉黑了闺蜜。
; }7 F8 X2 M# }! O
+ y2 M4 z4 `. \7 K很多时候,拼命付出是被辜负的开始,更是感情破裂的催化剂。
6 i- q2 ^: ~) z6 N: L4 h# r& f
4 D8 ~: B2 X( W因为付出多,所以期待高,因为期待高,所以失望大。
0 A+ z, _& g) O) {- ~& j3 A
" O4 A: {; ?8 h失望积攒得多了,关系自然变质了。
4 K8 d. D8 t& m7 x8 }/ }# v, [
& L0 U' c! ?# \) g6 R7 o" S9 ? v! [) _世上所有的关系,最经不起的考验,就是期待付出与回报成正比。
! c- I+ x3 F) j' ^) w* V2 \
; `. z; ~. Z/ x$ ~) I总有人说:“只有尽不到的情,没有焐不热的心。”
* m" ^7 z7 ~ G
5 X2 Q, p" O& ~2 M) M, H
人们总以为,只要自己努力付出就能收获真情,然而却忽略了人性的贪婪。
/ t, f3 e n' k1 ~7 M
+ [9 n; E: Y6 `4 O+ l倘若你的付出变得廉价,就会让人有恃无恐,滋养出无限的贪念。
+ {' N5 C% f+ b$ W, H K( Q: O% T" N
调解类节目《一拍即合》中,有这样一个真实案例:
' d3 a1 b2 @! M$ l% l/ B$ t1 p: H. Q# @5 B
李先生很爱妻子赵女士,结婚后他一直宠着赵女士,就连赵女士的弟弟也一并关照着。
! n' @0 M: ^8 u) w: X2 b' F1 q
5 ?9 ]6 ^' p9 V2 }赵女士不想上班,李先生就独自一人撑起整个家;弟弟上大学需要钱,李先生就承包了所有学费和生活费。
- @( q" N' u! W1 h: [
; \' p, p2 z+ E0 Z( Y. p2 X弟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直游手好闲,李先生便让弟弟住在自己家,衣食住行全部承包了。
* g6 i8 R% N" x7 U" z7 @
. b- l" j3 U, d3 J4 D" V! _李先生还主动把弟弟介绍给自己的老板,弟弟却嫌弃他介绍的工作差,一怒之下打了老板。
) `/ X5 i' J* q6 N" w, d) I
/ a4 J7 C; H( o8 l2 x
李先生不仅没有计较,还帮弟弟处理善后,他以为自己多付出一些就能收获幸福。
- [9 r% _) B8 L, I! F9 j
% }/ n& o. A# b: ^: J: K
谁知赵女士和弟弟非但不感激他,还一起算计李先生父母的房子。
~! q- w1 P7 Z9 E( w5 g
/ q x" s7 e. `0 y- `( m7 l赵女士让李先生把父母名下的一套空房送给弟弟当婚房,李先生说房子是父母的,他无权送给弟弟,赵女士就指责他自私,并以离婚作为要挟。
1 h5 N2 r1 K4 `, f+ k! e
: Q! i; v- c( e4 B5 {弟弟见李先生和赵女士吵得不可开交,非但不劝解,还在一旁疯狂助力,甚至当众诬陷李先生有外遇,把李先生和赵女士的矛盾拉到了顶点。
# F2 |* c& x4 ]: r4 J Z
& _5 J! H1 f7 |2 r1 k* c4 M: B$ l
李先生见赵女士姐弟二人步步紧逼,气得脸色铁青,当场落泪。
# |* k$ F; P& q/ Z0 |) o
# s& c- F% b. g- S* p4 v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为妻子和弟弟无怨无悔地付出,最后竟成了他们的仇敌一般。
8 k" R! J& m6 Y' B7 B( U+ f3 Q8 j4 e" O9 g
不由想起一句话:“心声若不能抵达,再多的付出,也都有偏差。”
& F( |9 V# a8 Z8 f
$ t+ f ~& _, \! n, K现实很残酷,你越喜欢退让付出,就越难被温柔以待。
* H0 q4 H$ {! ?1 M- s+ ~6 ?
( J9 R/ ~- T7 y$ Z* ]; d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习惯性付出的结果,只会让对方欲壑难填。
1 V! [( Z* H( i2 ?0 D1 H, b/ \. \# U5 f- G" R% J
你的无底线付出,会被当作为理所应当,你的一次次退让,会被视为软弱可欺。
3 w! u& I9 {% C
/ H J% L7 W+ |; I3 |3 C- k5 h+ I人一旦付出过了度,就有吃不完的苦,那些余出来的都是别人欺压你的筹码。
; P) t) u z" `) Q, B- O; L8 B8 r9 s3 t) \
在电视剧《欢乐颂3》中,朱喆的清醒令人印象深刻。
; }; u0 w" x! _6 o
5 H" g ]4 L/ M3 D% j0 S
朱喆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她是家中大姐,为了供弟弟妹妹读书,高中便辍学打工。
6 r" l0 b! r/ D4 w( a
' G+ C, K! |% W3 m7 D/ ~+ [" E6 E朱喆把弟弟妹妹供到大学毕业,自己没有存下一分钱,还欠了一些债务。
* w( v' j: z- A4 d: b
) j, \8 I/ {: i
弟弟妹妹毕业后一直不务正业,没有稳定的工作,还伸手找朱喆要钱。
1 @- j0 \. @6 P. U9 j5 ^7 T
/ O: V2 B) [( G" k6 [) z5 P
但朱喆没有再继续给钱,而是开始存钱给自己买房。
$ G& G* H" q9 O) L9 _. l) I% J) ]1 u- r
纵使弟弟跑到朱喆公司来闹,当众指责她无情不顾家人,朱喆也没有妥协。
2 t, L; U' b0 y9 x4 }- v1 \9 A8 v5 j, T; ]: X
因为朱喆知道:之前弟弟妹妹还小,她无奈要付出多一些,但如今弟弟妹妹已经长大,她应该多为自己考虑。
2 {" z5 Q" T6 W3 ~
+ W0 m3 x6 B3 |. J在人际关系中,做出适当付出无可厚非,但付出终须有度,为他人考虑的同时,也要给自己留好后路。
* M+ t7 i, y6 I: K, W% h& |
% m1 |# C8 n0 f& {. A+ r* y
更何况,单方面付出,不是经营关系的长久之计。
: G& o) P% ?' X8 s& X. @% L
) D' Q2 j+ ^2 U9 u: o2 u真正稳固的关系,都是温暖的双向奔赴,互相考虑,彼此怜惜。
5 C- k9 n# [$ ~1 `* X! H: s# V& T0 c" t3 l; m
演员丁海峰在成名之前,是一个寂寂无名的流浪歌手,收入很低。
t; [( P' i* x5 X
" m Y) \2 V3 ^8 U妻子唐歌非但没有嫌弃,还经常拿钱接济丁海峰,丁海峰很感动,对唐歌也关怀备至。
' O) I$ O7 h' Y
. T6 @0 J7 |( P6 P1 c+ d后来他们结婚有了孩子,唐歌为了让丁海峰安心演戏,一个人照顾全家老小。
. f+ O' ?1 h; h( Z2 y: }2 \; d. e0 m( {
丁海峰知道唐歌为自己和家庭付出了很多,所以他只要在家就会主动做饭、包揽家务,他总对唐歌说:“你去歇歇,我来就行”。
2 c+ N( C# H2 N q- T& v/ \# Z
' J9 |- z8 ~" e# Y! \
丁海峰还教育孩子们:“要体谅妈妈,不准惹妈妈生气”。
) s' g) H) |: p) h! ^2 r0 i
- r/ q6 i2 c0 [0 X/ l2 @/ {2 ]后来丁海峰有了些名气,事业开始走上坡路,这时唐歌却查出身患重病,丁海峰决定推掉工作陪唐歌治病。
1 A$ U: n! _, L0 E
6 R' J, S7 z7 P
唐歌不忍拖累丁海峰,丁海峰却说:“我之前拍戏不在家都是你忙里忙外,现在你病了,我怎么能走,我得守着你”。
& \4 Y8 ^# ?+ Q: W3 i" E/ @- \) M4 F( [
在丁海峰的精心照料下,唐歌的病逐渐好了起来,如今他们已经结婚近30年依旧恩爱有加。
8 U0 r' X; F y0 m5 W
# E" k* M& I9 G" {% C. i2 ~' n其实,人都不怕付出,怕的是没有给对的人,更担心自己只是一厢情愿。
9 A1 o5 H' c+ @3 T( U ~; C- o& B4 ]* x" T# l$ L8 U3 G
就像《简爱》所说:
5 ~& g: b) B0 s* l; [
& X& Q, P9 Z) h/ `( v {: T
爱是一场博弈,必须保持永远与对方不分伯仲、势均力敌,才能长此以往地相依相惜。
+ Z( t+ [) r" r4 r4 m. `
8 G- H8 x- c7 S( w付出也是需要权衡的,单方付出是讨好,双向给予才是爱。
?- w* L* K+ P5 [. P1 f% f4 a0 m- O6 c
在意你的人,不会让你独自承受;珍惜你的人,不愿让你受尽委屈。
: a* W9 K# I; ?% M) b' B9 j
6 H- @4 R Y$ e( m2 }所谓值得,就是付出中有你来我往的温情,感情才有着长久延续的意义。
1 r7 V5 X- `9 v) m- p2 }
7 x+ V4 q7 U9 W8 E罗曼·罗兰说:“在婚姻中,每个人都要付出,同时也要收回点什么,这是供求规律。”
' v# \( D; h. ]
, y( W! ?; O( n* G* a
2 l0 X9 [" _/ ?4 F( p无论是婚姻,还是其他关系,要想稳固发展,必须供求平衡。
" t8 ]2 T% {: W$ V
, D* w' n7 g( t% ?- T$ X7 ]9 g
拿捏好分寸,顾他人亦不忘爱自己,才是成年人该有的姿态。
5 l" v. q' Y+ m3 @ Y
+ e$ x# w+ ^% w) G. h, n3 ^2 S0 z1 C人与人交往的本质,在于你是谁,便会遇见谁。
! Y$ r0 l. }$ z( e5 R D4 ]
! i* E* c( i# P! f) b当你自信且自爱的时候,就会懂得:
" b6 p7 i2 U& K$ r% p
$ s! A. f- b" [5 O6 |; l( f你本身就充满魅力,无需刻意讨好,也会有人真心认可你、喜欢你。
7 ~* L& I: ^, J& w
5 p; g& D# C8 @6 z' N5 ~" P&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