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405|回复: 0

2024年起,个人账户进账超过这个数,严查!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455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6902
  • 最近打卡:2025-06-17 16:11:33

5197

主题

11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4877
发表于 2024-1-10 09: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还在用私户收付款,私户避税吗?看看今天这两个案例能不能给大家警醒!
3 p+ d! a- S) r$ c0 d. G) p8 N8 ^$ F5 n

8 t/ T. ]6 ]4 ]$ w' [5 Q! I一、私户避税蜜雪冰城补缴个税765万!8 q- ~" N! B2 z1 v- G7 Z" ]7 s

. O" ]+ ]) N9 C/ _. R+ k近日,小编在中国证监会官网上注意到蜜雪冰城的招股说明书:
- q) S' M/ J" y2 M, @/ K其中营业外支出”科目披露了这样一项指标:
+ b% u& ?6 B: r% F+ S0 o: U( x
) E' v0 {$ T7 I$ l8 C2 {" g, D代员工补缴奖金个税:765万元。  
- P2 ~$ _9 h% s) |6 b0 i. [+ l! h. X. `* U/ ?' @6 z. I
“雪王”自己的解释如下:
* Z4 ~7 }# ~6 T9 W6 A7 \9 `3 j' B6 d2 G3 |
大致意思是:蜜雪冰城的股东通过个人卡向员工发奖金工资,利用私户避税,使得员工达到免交个人所得税的目的,被税务局要求补缴了个税765万元。) {; _- p1 H% ^! ~& D1 g
7 |" _0 o+ z. M4 X! I( _5 J1 E$ P
二、2024严查开始!个人账户收款高于这个数,要小心了!$ r2 N6 ]( G7 m, s2 A# T( h' z

. ]. L& p$ u* E7 r2024年私户避税真的走不通了,除了上面的案例,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一家企业因个人账户收款未报税构成偷税,光罚款就高达300万!
3 W9 n+ v3 q% ?2 }0 m: T" Y( {- ]# D
所以,告诫老板们,一定不要心存侥幸,要引以为鉴!
8 O4 x+ R5 X/ ?: b4 C; M; k$ a% G8 G: x
那个人账户收款多少容易被查?
$ e$ ]4 D+ C5 @7 c5 L* i7 t# S6 `7 R5 `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发布)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6 ~& |3 ^# x. A9 d0 g2 C- l' L& B7 f4 J6 Q4 O& Z
一、大额交易会被严查!
4 v& \, Q: [, ?) o简单说,这3种情况,会被重点监管!/ F6 Z6 f/ U, G5 Y
1.png 0 B. z6 H# H: \1 g* A  V$ A: D
6 t# n2 V6 H8 e
二、可疑交易会被严查!5 R% i; g9 d( m# o+ S* {* o! w. Q
该办法明确,对以下15项可疑交易重点监管:+ k' I! z4 |) z0 {  [& o' h
(1)短期内资金分散转入、集中转出或集中转入、分散转出;
2 s2 B: G0 @) U4 D. V- E( ?1 W(2)资金收付频率及金额与企业经营规模明显不符;7 h% q, a. @: i" u
(3)资金收付流向与企业经营范围明显不符;
. ?  {8 b0 S5 j- g' e3 Q(4)企业日常收付与企业经营特点明显不符;
6 Q0 ^4 I) e6 i& p, A/ \! e) R) O* B(5)周期性发生大量资金收付与企业性质、业务特点明显不符;% Y" v! \( u, _/ `
(6)相同收付款人之间短期内频繁发生资金收付;. Y: M' k. B& Y) b
(7)长期闲置的账户原因不明地突然启用,且短期内出现大量资金收付;
9 _. J% ?) v. `3 s) W: h6 o(8)短期内频繁地收取来自与其经营业务明显无关的个人汇款;2 e# c  d# ^+ n3 E' ]
(9)存取现金的数额、频率及用途与其正常现金收付明显不符;
; Q! b* d% I, ~4 o) y. q5 D(10)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短期内累计100万元以上现金收付;0 K4 f4 z5 @0 |: ~2 |
(11)与贩毒、走私、恐怖活动严重地区的客户之间的商业往来活动明显增多,短期内频繁发生资金支付;+ G+ L2 A2 Q$ b: r
(12)频繁开户、销户,且销户前发生大量资金收付;
$ j7 L, u* H& f3 t2 I+ Q% k(13)有意化整为零,逃避大额支付交易监测;+ J2 k( g5 R* C% `1 z. X
(14)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可疑支付交易行为;
5 T* j) T! i2 m& m- T" X(15)金融机构经判断认为的其他可疑支付交易行为。2 v! W8 J* S7 N, U% o
如果企业涉及以下这6种情况,要小心了:* T* q8 b( I# H' ~! Y) B
2.png
0 F, ]/ k4 ^; k
0 L; b' Y$ ~, l( r不仅仅如此,2020年央行又发布了《大额现金管理试点的通知》(银发[2020]105号),可见国家对私户避税的零容忍。
; l) t9 L! J0 `* O' r9 g5 i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晰的看明白,结合文件内容、公转私转账、个人账户进账被查、合规的公转私方式等方面,我们做了一张导图:
* Q) W9 V7 |% r/ @; o; E
: u, f* ]* }6 e: B0 i! B1 D- Z8 i" W  x 3.png
1 D) }, ]! t0 s8 ], C
( L0 v# |- Q/ `7 L3 F三、警惕!微信、支付宝也会被查; d* N5 |9 Y, n' n" n/ T
有些老板们又开始动歪心思了,既然个人账户被监管的那么严,那我通过微信支付宝收款,总没问题了吧。
$ @4 O- j& o7 Q我只能说,你想多了,早在央行发布的银发〔2018〕125号文件中提到,非银行支付机构也需要提交大额交易报告,也就是说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大额交易也会被稽查到!. ?9 V2 x" |# _0 Q
/ x( H8 y2 i$ B) x# u% Q
并且,用支付宝、微信收款易招来4大风险:
+ S: Y+ S1 y1 V$ y0 v2 E一、增值税的风险
/ ~$ T/ c% `1 V 4.png
# G( x# H' d2 D& F
" _0 u, H* O- [2 i! S二、企业所得税的风险
- s6 t0 C, ?( y* ^1、通过个人微信、支付宝收取货款,即使收取的款项都已申报纳税,还是有可能被认定为存在少报或隐瞒收入的风险。# L# ]) m9 w2 [; ?5 P) n4 j
2、通过个人微信、支付宝支付货款:一是,三流(资金流、货物流、发票流)不一致,可能会被怀疑买发票等被认定为“偷税”;二是,未通过公户支付货款,很容易收到虚开发票。7 Z: @$ a4 p* t
三、个人所得税的风险
% `% y9 \6 v  j, W5 o+ z通过微信、支付宝给员工发放工资,存在漏报个税或刻意偷逃个税的风险。+ v7 T  w# ]2 i* {6 T9 K
四、企业管理风险3 m% P$ X; t- `7 v3 T+ [
5.png
+ y- B' f, f, c) M" J; U  v8 v2 ~9 c0 M5 L& o9 K1 f
五、股东对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K% }$ f) J8 s3 h; \
用个人微信、支付宝长期收取款项,会导致公私财产不分,如果企业出现资不抵债,股东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用个人资产偿还公司债务。% S' Y; P% a3 a4 y3 Q. n* @
四、私户/微信/支付宝收款风险巨大送老板和会计们5点忠告!
( X$ s5 i5 D8 D% X6 J% F私户、微信、支付宝收付款虽然存在风险,但企业只要最好管理和规范,正常的申报收入,缴纳税款,是可以有效规避风险的!6 F' w4 q- r! R" {# q# X
6.png
/ {+ X" j# W( H' O
9 i. C; P# y  }0 n
3 S8 ]2 J- F! y7 b
7 ~5 b5 D# M, ~2 `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贡献值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8-31 09:47 , Processed in 0.204750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