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我在想这个世界是什么?这个世界是如何产生的?
2 n) n+ t) z- X0 `2 R, S
2 p6 _5 [7 {* t' N1 b, @+ V$ P5 ]* T因为我最近看到一本书里有一句话说:“这个世界不是无中生有的,所以世界是原本就有的,它是永恒的存在”,但是我不同意这句话。
1 d) R' |) r( Z. }& f( h4 P/ E. h
; F3 T/ p: v( T( R0 _我不觉得世界是原本就存在的,我认为世界是被创造出来的,因为我们这个世界上的物质是不会无中生有的,人类的言行举止是由思想意识创造出来的,世界也是由意识创造出来的。
8 A. V3 Z" \( _( |
% d$ L) R, d9 W' K7 R0 S我觉得所谓的造物主还不是具体的形象,而是一种意识,所以人类的意识可以和造物主进行沟通,人类的意识是什么?
& H; b+ Z: V( ~; B. A' ]0 o+ v) C4 a" [8 k
就是每一个起心动念,你用负面的方式和别人沟通就会得到负面的结果。
! Q$ M9 [+ K$ a; E! B( W) p
1 ]* N' J; k7 V5 Y& o @1 i8 {+ a. B因此我们的每一个起心动念都应当是正面积极的,只有这样造物主才会给我们正面的沟通反馈。
; m! w. }) v' t
2 S+ H. Z# h' q/ ^& \9 f2 z8 T9 q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与造物主进行最有效的沟通,从而拿到最正面和最大的反馈呢?
& \, l# p) p/ S6 P5 @# N
$ a; e8 I4 D* O' x: `一,世俗境界。
" u( \! T1 e- {2 e7 T! U2 R
: a" P$ f* v0 O" R0 ~' l女主的思考境界,是在把事物区分对跟错、好跟坏的境界上。我们通常把这种境界叫做【世俗境界】,我讲两个世俗境界极端化的例子。
: E0 P0 k7 R, @! ?6 ~4 e( }4 f
5 P/ B ~2 b9 i+ Q( x' b7 a比如,一个人的孩子今年要高考了,他去庙里拜一拜、烧个香,祈求一下造物主让孩子高考考得好一点。再比如,去庙里祈求造物主让自己怀孕。
4 Z* |/ Q1 }7 d
1 F/ ^. A$ q" p( e当然,女主比这个维度的思考更靠前了一步。但是在这个维度上,我们又并不能说这个维度是错的,因为这个世界本身有一个基本的运转规律。
% m8 ?+ I5 [' Y8 y8 c% N+ W+ z- f7 E6 Q5 l( k- b- A. B {3 Q
如果按照世俗运转的基本规律去做事,我们就很有可能得到我们想要的。
* g R' e' a, @2 e4 G- q% k
1 ?0 [( D8 r& H' Q0 ~按照基本规律做事,在古代就专门有个字——叫“德”,“德行”的“德”。
6 K1 l) N3 e6 C; ?
% W7 V$ G! s" K$ Z) _古代有句话叫做“德者得也”,也就是有德行的人,才能得到东西。
( d: Y: m$ J/ H# n/ ], F( q& i, U, {3 e6 h& W) Q
按照这个维度,你想要得到好结果,就要去“积德”。
- `; o$ t& G$ `0 \- x9 |1 W
, Y6 F: C0 L! E( s- h但很多人对于“积德”有两个误区。
$ M$ u. W) `3 }1 g) a' w( \* u
+ q9 A6 ^+ @& V5 [% _& K误区一:误以为“积德”就是为别人着想。
: B( _( B. w% C* ~) J' j$ J, C/ X0 g/ I ^' ?; r
其实不是的,积德是按照世界的规律来做事。比如,有句古话叫做“升米恩,斗米仇”。
. X( f* \2 `7 w
+ C( v( W+ Q, l7 O7 b升和斗是古代的容器单位,十升就是一斗。
5 D) s0 J# Q N d
Z& u2 [& v( w* x0 b也就是你借给对方一升米,对方会感激你。但如果他经常来借,你每次都借给他,你总共向他借了一斗米,他会觉得理所当然,一旦你不借给他了,他就会仇恨你。
0 V- E3 l6 i+ T% ~. W' t! L! I& [
你借给对方米时,是为对方着想,但对方反而仇恨你了,这就不是按照人性的规律来办事。
% C- K2 y% Y& f4 s
0 G9 C5 @4 F1 J. J- s2 r误区二:误以为世界的基本规律是不变的。
0 c, m) h/ e9 P* J0 H# u& o* g
+ K9 g/ W/ I! h1 W+ B1 n$ P R. s; I
其实,也不是的。规律是在变化中的,每个时空场的规律都在变化。
, I( Z1 `5 c! A* b" v5 }& s, O) Q6 m$ r. p6 E* A$ F
比如,在2014年,你不管在哪个城市,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甚至三线城市买房,现在来讲还是赚的。
2 a# M7 D/ P: E5 c( W3 F G+ U
0 P0 d4 j" V2 y- k3 {, O但过去这两三年,你不管在哪个城市买房基本上都是亏的。为什么同样是这个动作,结果相差很大呢?
$ j$ f: l' B. a' v: l9 q
6 K" b/ D8 M6 Y# S0 J; L因为规律本身在变化。规律是这个世界母体的投影——道在运转,这好像是太阳在天上转,规律就是地上的影子,影子会变化。
0 o2 i: M0 A8 q$ B, e
. [ ~3 ~( R7 |7 k# k( E1 n
这个影子不是因为影子本身在变,是因为太阳在变,太阳照射的光线变了,地上的影子自然就移动了。所以,不要跟着影子走,我们得跟着太阳走。
: R4 w5 i. g) v/ Y% }, B( K
5 ?1 Q# C; ]( Q8 j
而普通人一般都发现不了规律,规律不是凭空我们自己就能认识的。
* O% ]2 @$ x* ?# N( v: p" ]0 B- w
- a. k/ s1 Z9 o! B# s我们只有连接高人,才能发现。如果我们自己就能认识规律,我们为什么还要去拜师学艺呢?我们自己重新发明、发现这个世界就可以了。
5 J- J, D$ G, Z$ q/ k% C0 T; \2 ?% @7 [; A, K, ?; |
接下来,我再来分享在规律中不大变化的人性部分。人性里越不变化的部分,越接近于两端。
8 Z7 z$ S' C9 i X
8 U0 |, u) I& Y( o6 s, z& D
$ l% T/ F1 d; l. E1、一个是人性的底端——兽性。
" M5 E+ Z- u8 D' L* L
4 J+ a! D5 ?1 L; B6 Y& v- ? ]人性的底层逻辑是兽性,人类作为一只高级哺乳动物的需求和特点是不太容易变的。
5 _" C6 T; b# n4 _/ v
4 |) t0 w( H1 h9 m0 ~
什么叫高级哺乳动物?
3 [3 b# z3 d. g# ?& w2 z( _! m3 x# K4 R5 W- m6 c7 [
比如,一个人三天三夜不睡觉,大概率会困,7天7夜不睡觉,大概率就快死了。
. P- X4 Y' q. Y" u- d3 K
) h( \' a5 K7 u$ E4 |7 a一个人三天三夜不吃饭没事,但如果一个人三天三夜不喝水就有大问题了。
3 s6 ^* ?; i4 M4 w8 J2 F0 h
' c5 a9 Y: w- Z8 ^2 h! Q" t, t: [一个人三分钟不呼吸就有很大的问题,30分钟不呼吸估计大概率就死亡了。
) E: ~1 j- W8 p& ?5 M- B
1 ~# C4 [( n, C Y* C3 ` q- N6 f我们会看到在物质极其匮乏的地方,有人会为了一块馒头大打出手。这就是人基于兽性的需求想要先活下去。
( B" C' R% s- j ^" ?% t* q
+ A5 n- z" n/ U Y3 Q
2、另一个是人性的顶端,叫神性。
8 e$ g# V, ?( I" t( A
/ R( ?& y( u& b$ H8 A" u, f+ Y到这个境界时,人已经开悟了,能悟到“空性”、能“天人合一”。
) J0 P0 ~4 X/ _8 ^8 @
) _) j5 ]1 h! A) Y' s6 ]这部分很高维,大家可以结合我在第三部分的回答“本自具足”来了解。
( ~8 ?! C4 Y+ [# }! N. t5 Y. u
3 O0 q4 u" _' a$ w$ z% n: N二,最顶级的“德”。
& |& e2 `* V0 i$ H5 e/ d3 J
9 S6 |% M1 i# X; A7 p' `- }4 f如果我们从“积德”再往前一步,我们就会问一个问题——最顶级的“德”是什么?或者说和造物主最好的沟通是什么?
4 [( J- x/ @( @7 A- ~
+ l, `3 i0 T {最好的沟通叫做“上德”,古人有时候也把“上下”的“上”写成“高尚”的“尚”,也就是“尚德”。
' S" ]3 M! |; o9 N7 \& m# z
8 u) ^8 |6 A9 V7 N因为“积德”的境界,还在是非观、二元对立里。而尚德是在二元对立的最顶级,什么叫做“尚德”呢?
( u8 n! Q4 k# e8 ^6 Y% D& r4 l/ U
% k( A' D4 y1 w. a/ N
有一句诗叫“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 H, J8 \: b0 M, [) h
1 m: _# f6 |( B8 I' {& G" I
就是我们的心就像一面镜子,但每天都会沾染很多灰尘,我们要每天擦、不要让镜子有尘埃,这就是在描述“上德”的境界。
8 _$ y: B% Y# j% W$ `
1 U f$ N v. f; f7 y2 t
三,本自具足。
7 [8 t% N6 S5 f, ~ `
; I# O: u/ n, i( Y: B; Q从“上德”再往前一步是什么呢?是我们的心就是本质具足的。
! `- b W8 b! b, D9 A: J( t
" M3 Z0 D- O, b8 _, N就像一颗种子已经有了发芽、开花、结果的所有基因,我们的出生也具备了发展的基因。
& S+ \" C* O6 h
* r0 s: _+ |1 l2 W) d“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所谓尘埃就是指尘世间的尘埃。
/ E9 I& q- A! g0 \, J' w5 r* T$ [: u% s3 R. `4 U$ z# v3 O
从本自具足开始,“德”就进入了“道”的层次,我们通常会把这个境界叫“入道”,有的时候也把它叫做“微明”。
7 q% t7 h/ p" R* _: I& l8 O; C
# V8 B! V+ v( [* o“微明”就是略微明白了,我们能够拥有一种对事物的预见性。(标题出处)
$ R" ^. R# ?7 M0 L& }( D# ^) Y
) o6 H, r) ~' x# C; l什么叫预见性呢?就是在一件事情还没有发生前,你就会“心生警告”。
+ e/ q0 q9 G; N3 @
0 T( O4 W" Q4 c
为什么很多人没有办法在一件事情发生之前就知道这件事,是因为我们把这个世界分成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2 c' B2 k# X( j7 d
1 s8 E9 n" N# x/ u6 f7 r6 B3 h1 R一旦有这样的划分,我们就失去了“心一境界”,也就是失去了万物互联的状态,所以你没有办法预知。
3 p6 j$ v% H7 n) @' w: ]
! e! y! v/ v; D8 A Z g, V. o
只有回到万物互联的状态里面,我们叫“入道”的境界,你才能够跟这个世界连接在一起,你才能拥有预见性。
! c+ o; d B' @7 r2 a( x' p ~
0 m* }4 X7 U+ s- i4 T% e到这个境界,就能完美地回答女主刚刚开头的第一个问题——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
2 F) x9 c$ v; ^0 r" p* x
: u1 o/ C5 V+ r《道德经》中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 j/ o1 A, [7 T# I: @1 [# S9 W
3 V1 J! K* A3 ^7 i2 |* J( B
就是在宇宙诞生之前就有一个存在,我们没有办法用语言去描述他,勉强给他取名字就叫“道”。
6 n: ]% M4 i0 ], W w4 m, A# }8 w# I' j- g& l) l$ \/ P
他们从母体里面诞生了现在时空场。在这个时空场的运转里,我们发现了它运转的规律就叫“德”。
5 X. v5 h* k9 L* R6 |$ D
6 U; `4 [2 K8 C% b" c7 G#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