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一段话,是形容李清照的,我觉得很贴切。
. n) J' y' r7 j; p$ b$ K3 p9 Q5 d" M) C
他说:“写最清新的诗,喝最浓烈的酒,撩最暖的汉,撕最渣的男,活最真的自己。”
6 Q& X+ E% M+ a+ T
7 |' x3 Z- Z! V确实,真实的李清照就是这样。自立自强,美丽端庄,又随性洒脱,有着独特的女性魅力。
2 o) q/ l* A+ b+ E1 K/ C. a R! P4 d. ]! J- t6 F( x7 ^
无论是千年前,还是千年后,她都是让人钦佩、敬重的一个女子。
) D8 r+ K) N" M6 n9 l
( U- a' g4 p1 j撩最暖的汉,撕最的渣男、活最真的自己,之前在不同的文章里已经谈过,今天继续说她最清新的诗与最浓烈的酒。
: N' _1 n. ?+ x* I. v
" \& T$ c/ z+ Q7 u( a4 v
李清照无疑是幸运的,虽然那时候宋朝已然危机四伏,却未彻底爆发。加上她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母亲王氏都是文学开明之人,让她有了优渥的成长环境。
& G$ l2 r# c7 @$ T2 g8 I' ?, Y, ?5 U* B1 H7 e% K5 r' F3 b
家里丰富的藏书,父母开明的教导,对机灵聪慧的小李清照来说可谓得天独厚。
6 ]- W1 Z$ |- s8 p) Y
7 N* B9 V! Y3 p, f
济南章丘,那是有名的泉水之乡。或许,正是那清泓的泉水滋养了这个小女孩,让她出落得那般灵秀机敏。
" l, I1 f/ h/ Z6 }% s
, G) V( I% h* I: g1 P- a6 A3 m然而她并非人们眼里看到的那种大家闺秀,青春期的她也会有我们小时候的那份叛逆和调皮。只不过,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叛逆的方式不同罢了。
; d+ N5 }/ s* h/ x
$ s6 I+ r# b ?2 m她是女儿身,却偏爱舞文弄墨,对于名家的大作亦敢直言批评;她天性率真,洒脱不羁,喜游玩、好饮酒,常常晚不归家,让李格非夫妻二人好生焦急。
/ q e& s6 L$ j. D" _. f: a+ j- S6 Y" b
但也是这份率真叛逆、洒脱随性,让她写出了人生第一首名传千古的小词,甚至成了现在少女学坏的借口。
8 I5 G$ p4 f* j% c, o3 [
: h, w. r; O; v6 r9 t《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8 R( C8 h" L$ V5 k1 V
9 Y7 L2 A, m( ?* \( G. T5 x) g
宋.李清照
$ ? Q0 B' B# e! R9 p2 @2 ~5 H( X9 v( K8 @% R' Q5 G' g% `6 e+ V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j9 L7 u9 V9 A9 L: |' ?
$ `5 Y$ @* |" T- j2 p% e
! @4 L: S5 Z6 ]) V0 x
* w5 b% v- v1 o1 {: b2 x这首词上学的时候相信大家都有学过,只是那时年少,死读硬背,未必真能读懂其中玄妙,体会其中乐趣。
! N' n! d' g! {7 e) x: {6 H
; }0 x6 f2 B) K' ]3 [, ^3 Y词通过描写少女外出游玩,醉酒晚归的画面向我们展现出青春浪漫无忧的时光。
! A/ g5 ]1 d" m6 {: G' l; M9 h
那时的李清照待字闺中还未出嫁,加上家里藏书丰富,父亲母亲都是有学之人,自小便饱读诗书、才华过人,不用像我们一样,每天必须去学校打卡。
' T- @& e- [1 A! @6 S7 b
# B# c; E$ k8 T0 `6 B6 P% u家里有钱,自己有才华,既不用上学也不用干活,那这大把大把的时间该干嘛呢?
- C0 U5 u {: `% O, s# [
5 y. K9 C3 z) `' n6 b% q6 i, O6 w
当然是玩了。
0 x9 E% ^- K- @6 Y" I8 g
6 ~+ u) c, o5 V/ U$ [9 K2 s于是,她每天除了在家看书荡秋千,就是去外边与朋友游玩聚会。
- b* I2 s$ O6 K
! e0 k# r3 l) b% s* J这不,她一兴起,又喝醉了。
( u! U% s1 E* q
B; p3 Q4 R, [ ^& f5 Z# D
6 I7 I& B1 Q1 o/ s3 g! x, W所以她说:
3 w- l' C- Q2 K8 y% k
6 L7 I0 R) S H* e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 E6 b& ^1 X# k- z7 p7 q! R0 O2 E' p' [; A0 ^2 ]
意思是,时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中玩耍,一玩就是一天,到了日暮时分还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了回家的路。
3 h$ ~# r& s+ e3 A
) r8 }+ p0 O9 {2 i' r# \“常记”二字用得很妙,有一种回味、追忆、不舍的味道在里面。
8 B, n ]# K, e# f( M
' W# P5 E6 M; W这让我们好奇,到底玩什么玩得那么陶然忘归?
! |: l Y# _+ l% y: c" Y3 H6 [# S( M0 V1 Y
真的是那地方的景色太美吗?还是说青春的游玩之心太重,所以才忘了回家的路。
' ? Y6 z! h& f3 d0 g! b" b t
* W4 a' _; F: J# b1 g$ s! C我想都有,但“玩心”占主要成分。
. O( ^3 D: f. ~2 B* H( {* w2 m* k! k9 C. B- k
紧接着后两句来了:
: n$ ?) K* z, x
' _/ J1 v5 n3 Y) S- ]3 w2 _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d$ o4 u) W' g6 o# X- F- |6 `- l; H2 T8 D
意思是,与朋友一起游玩喝酒,喝到尽兴了才想着乘舟回家。可是因为喝得太醉,记错了方向,不小心来到藕花深处。
8 [7 |5 n$ m: w/ e# t' s$ K
8 a: t% C) n: F" v, t这里还好译本说她是“乘船而回”,否则我得举报她酒驾。
! s1 S# f; P0 T q5 Q* J4 S
; o, d) q, a( \4 ]; E* U6 t7 ~“兴尽”二字说明她们玩得很嗨皮。先是对诗,然后赌骰子、划酒拳。总之,以李清照的性格必然是不醉不归。
9 {9 [' D; T' e) e6 I/ F ]. o; T8 f- ^2 ~- k+ |6 b
正是因为大家都玩嗨皮了,喝得太醉,以至于忘了回家的路。搞得划船的人都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这才误入了藕花深处。
& k- V8 e, N, ]8 X
$ M' K. U* O' W4 |) m( I2 E1 l4 \
$ G5 y3 S: G+ ^- e4 W
“藕花深处”四个字颇有韵味,首先是意境。
; O1 t1 Q# k' e8 @/ o
9 h$ [0 e7 L" S: N+ q" a4 C; g2 ^" s/ K6 i$ w! V9 N3 W
“藕花”也就是荷花,试想那满池的荷花盛开时是何等的壮美。简直比杨万里《晓出净慈寺》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还要美。
2 q) |; u0 v2 Y: {8 }4 i
2 m }* G: X- i- T后面这四个字最是有趣:
1 w: t3 |+ X, D+ {8 C
% b- ], J) t5 z2 }; W争渡,争渡。
' n% @+ i! x9 z6 e; b1 U& b, ^" Z0 O- l" b
1 H. s; u, Z8 K
意思是说,快点划呀,用力划呀!
+ [1 C; P# R& T; ~
2 R+ w& W, B, R ^* \; I像不像英叔电影《一眉道人》里,阿威队长和她表妹那段?有一种焦急和催促在里面。
/ W% `. K% h/ }* X) ^3 B3 f; ~) a# X/ o/ n" M C- _! ]1 V7 q
那么问题来了,她到底是在催划船的人,还是催朋友和自己?
, F' A4 _0 I8 [% z
0 p7 ? w3 B2 @5 k8 k# P9 t这点我无法确定,不好说。但肯定的是,从她言语之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份青春少女的天真率性。
: \+ r) J' V5 a& J6 _3 q7 x, K- [5 z/ f3 [; ?/ ^4 B
如果是他们自己划船,我想更有趣。因为“争渡争渡”四个字除了焦急和催促,还可以是朋友之间的比试。你追我赶,这样才更有青春的味道。
/ `9 k6 X" f( u% T* s
P9 _ ?$ K; Z- ?" _! y/ b+ Z" Z末尾八字如石破天惊,突出夜色的宁静:
& l3 S* D: Z) \
2 F1 J6 ^: H4 i0 d惊起一滩鸥鹭。
! b/ W; x% q7 m! R: j
/ z- B9 k* F5 R1 I# m因为划得太快,声音太大,不小心惊动了湖中的鸥鹭。它们振翅高飞,发出惊恐的叫声。
" i/ O! x+ ?- w
4 q+ I8 ?) f6 }5 K9 t
词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不知道她最后有没有回到家,又是多晚到的,一切的一切都是迷。
% H! j9 b& x5 s
' J7 _3 m6 W6 C4 m) e, Q可那不重要,重要的是那静谧清幽的画卷一直在我们眼前浮现,很多年不曾消散。
* n5 E/ c, I) }8 s# J: q" @$ |
7 {; K- B! H! {4 ?" I/ E. Y4 ]那是人生最珍贵的回忆,青春最浪漫的时光。
- \$ w% }/ |# _8 `+ h/ G
+ W+ J6 h0 ^' G8 F& K2 s! @+ H0 q8 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