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近日,一则关于“15岁女孩患癌,肝脏几乎被肿瘤占了一半”的热搜,让很多人看得心头一紧。
: B3 N0 f! ]6 n+ k7 D1 S: E- a
# h9 X, y4 ?, y
据报道,女孩家中三代都没肝癌病史,但她个人总把零食当饭吃,连医生查房时都在啃包装鸡腿当早餐,平时更是喜欢喝饮料,常吃泡面、辣条等等,主治医生便推测,她这肝癌病因可能跟“长期摄入零食防腐剂”有关。
* x- [1 f) l+ U9 }, a; z3 R: Z一时间,网友们议论纷纷:
9 y0 C5 |3 p! z$ p) X0 L
大家先别慌,这口“锅”,零食可能还真不能全背。
% [0 n9 {& q' d, t医学的真相,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
) k$ i" R* @$ F8 A经过医院的详细诊断,女孩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肝脏恶性肿瘤——肝未分化肉瘤。
' h- T. h9 [# ~7 v3 c& v
这类肿瘤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成人较少发生。早期可能没有症状,部分患者表现为右上腹不适、疼痛或能摸到腹部肿块。
' D C* m0 m! {% S& |3 u8 w! t- Z这种肿瘤与大众熟知的由乙肝或酒精肝发展而成的“典型肝癌”不同。它的起因目前医学界还没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与某些基因的异常突变有关,而不是直接由外部饮食因素导致。
! E2 b4 ]9 @% u! h当然,这不代表零食就完全无害。虽然零食不一定是直接致癌的“扳机”,但长期不良饮食习惯还是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导致肝损伤。
) F+ E. u0 f" D, ~& D' G
试想一下,一个正值青春期的身体,肝脏本来就在高速代谢、辛苦工作。
8 U! l) s. ^- ?- h2 B+ |如果天天用高油、高糖、低营养的食品去轰炸它,再加上熬夜,你的肝脏就像一个24小时不停工还被逼着处理“垃圾”的“996工人”,随之而来的就是脂肪肝、肝功能损伤、免疫力急剧下降……
- y" [. f* k: k2 v6 W如果肝脏本身就有潜在问题,这样的“虐待”只会让情况雪上加霜。
3 U( P, t( U' f所以,零食虽不直接致癌,但长期“作死”式的吃法,绝对是加速肝脏病变的“帮凶”。
3 M5 |3 I; A1 F
w. z& _8 W2 n7 ^6 P# e基因的“彩票”我们控制不了,但能抓的“伤肝真凶”一个也别放过!以下这些真正被肝脏“深恶痛绝”的食物,你可能并不陌生:
% i |9 ?: M {- ]
8 f" y% S1 X/ t% O
酒精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其对肝脏的伤害是明确且直接的。
2 M' G/ q& U/ p* v, d4 b6 V2 q喝下去的酒精,超过90%需要由肝脏来代谢。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物乙醛,会对肝细胞造成毒害,引发炎症。
5 A1 Z3 |4 C+ y- l5 }7 ]长期大量饮酒,会沿着“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这条路一步步发展。
5 X' \/ Q* ]: ?2 ^+ _《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明确提出,成年人如饮酒,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而最安全的方式是:滴酒不沾。
' O# H) D+ c3 C5 c; l
) V# J( L$ n* O3 n肝脏是身体的“脂肪代谢中心”,当我们摄入的油炸食品、肥肉、奶油蛋糕、含糖饮料等远超身体所需时,无法被及时消耗的糖分和脂肪就会在肝细胞内堆积起来,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
. {1 c# s$ L4 x; e脂肪肝若不加控制,同样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那些你爱不释手的奶茶、炸鸡、薯片,正是脂肪肝的“完美催化剂”。
- z/ o( N+ Y" d1 Z+ E4 M0 E' G
. v' W* F1 Q( X8 @( X; `这是一种由黄曲霉菌产生的毒素,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1类致癌物,与肝癌关系极为密切。
: ^+ C0 R0 Q- F& t3 b$ Q0 O4 I8 w
它最喜欢藏在发霉的花生、玉米、坚果,以及使用霉变谷物榨的“土榨油”中。
- j( {3 e* n9 V0 V切记:食物一旦发霉,不要只挖掉坏的部分,因为黄曲霉菌产生的毒素早已在食物内部扩散,最安全的做法是整个丢弃。
8 u9 F% |! x" n" m: \& f
8 c0 U/ F, ]6 w$ p9 X: T “是药三分毒”,这里的“毒”很大程度上需要肝脏来化解。很多人以为“保健品”多吃无妨,但事实是,不按医嘱乱吃药、盲目服用成分不明的保健品或中草药,会造成“药物性肝损伤”。
0 a( p2 J' ~8 v8 T! m J6 ~8 k0 C5 |" d4 I
护肝不需要什么神奇补品,关键在于均衡、适量的饮食,为肝脏创造轻松的工作环境:
5 |# [7 R) Z3 n5 f+ z2 E6 `0 v
2 i: R0 x8 r8 y# w. }5 a N9 L1 o
充足的优质蛋白可以帮助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推荐适量摄入鱼、虾、瘦肉、鸡蛋、牛奶和豆制品。
8 d% G- d) n; p8 ~
同时,要保证足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它们富含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能帮助肝脏抵御自由基的伤害。
1 a+ i, P/ z" k) c% ?
4 _& `5 U$ \& n; B6 |: U% u9 b
# J5 d' T- e7 r( s i+ v! [: @3 o: }: {# K) w; I0 `
这种被全球营养学界推崇的饮食模式,堪称“护肝典范”。
8 B2 x3 Q* E! G- T$ K* U
其核心是:以丰富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如燕麦、糙米)、豆类为基础;选择橄榄油等健康脂肪;适量摄入鱼类和禽肉;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
! m" R1 s1 A3 X. q
这种饮食结构富含纤维和抗炎物质,能帮助预防和改善脂肪肝。
6 F, S- T1 L+ k6 J# {. A* t/ Z5 t% d9 Y4 r2 N! w
最简单的护肝习惯就是多喝白开水。它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
6 m* t$ s+ H& b& R
所以,尽量用白水、淡茶来代替含糖饮料,为肝脏减去不必要的糖分代谢负担。
, Z" w# w1 g4 d8 _) D) W2 X, Z6 I4 Q# O: h$ b3 B$ _
不要轻信那些宣称能“排肝毒”“保肝护肝”的保健品或偏方。
% r* M9 t# w! _; V/ y( z9 V
保护肝脏最好的方法是接种乙肝疫苗、均衡饮食、保持健康体重、谨慎用药、定期体检。
" f8 }( w( n8 S) s- d如果发现肝功能异常或脂肪肝,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
* B8 E3 `/ f# R2 F8 g) Y0 N H
热搜上15岁女孩的遭遇,是一个令人心痛的罕见病例。它提醒我们要关注青少年健康,但不必因此对零食过度恐慌。
" c Y: w8 ~# q$ C- [. c: j与其担心“吃零食会不会得癌”, 不如认清并远离那些有明确证据的“伤肝元凶”,同时养成让肝脏“轻松上岗”的好习惯。
0 J' c2 R' \1 p' K, ?
" y4 L: I/ Q# W8 N1 L% x$ |" H
0 F* X$ e" C& E0 G8 L: r1 }' {) B2 \7 w! S. l: m6 @
( F# v/ u* x&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