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169|回复: 0

[防癌抗癌] 警惕!母女四人全部确诊肺癌!不少人一经确诊就已经是中晚期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141
  • 打卡月天数:10
  • 打卡总奖励:1851
  • 最近打卡:2025-10-30 10:26:32

1402

主题

5

回帖

9575

积分

版主

积分
9575
发表于 2025-5-24 16: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提到恶性肿瘤界的“头号杀手”,很多人或许还不知道是哪一种癌症,答案就是:肺癌。作为全球发病率与死亡率双高的恶性肿瘤,肺癌正以隐蔽的方式威胁着人类健康,尤其是其年轻化趋势和复杂的致病因素,让早期筛查与科学预防成为当下关键课题。
8 Y' E) V( S2 W8 Y3 g0 v0 l* h1 N" K, Q
8 `$ t+ ~: I. @  I9 b( w
母女四人同患肺癌:6 g, ]" ^; |2 q# [# L7 d
) F% f4 S9 b- [7 g& Y3 Z
家族遗传易感性敲响警钟( r8 B, _- {; d2 t$ i" t/ P$ v
" f& l9 W8 x* e
在宁波山区,80多岁的陈阿婆(化姓)一直过着简单而健康的生活:平时做做农活、干干家务,不沾烟酒、远离工业污染……然而,一次体检打破了平静——胸部CT显示陈阿婆左肺有磨玻璃结节,术后确诊为肺腺癌。
* V/ p( A/ S) w* n5 p1 X- V9 X: {( u: n, n8 T, K
更令人震惊的是,陈阿婆确诊后,她的三个女儿也在筛查中先后被诊断为肺癌,其中两个是肺腺癌,一个是肉瘤样癌。最终,她们都接受了手术治疗。令母女四人想不通的是,她们没有吸烟史,生活环境也很清洁,怎么会齐刷刷地都被肺癌找上?
6 i, q+ |. g% {* k1 ?! V$ Q! G; r! D" v4 l0 l3 X! E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郭晶主任医师介绍,和很多癌症一样,肺癌也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易感性,他在临床上就遇到过一些生活习惯良好但最终确诊肺癌的病例,而这些病例往往有着肿瘤家族史。“这提示我们,肿瘤家族史是不可忽视的高危信号。即使没有明显症状,这类人群也应纳入重点筛查范围。”! U  T, x) K; m' h5 E" q

, f) h2 Y7 l* p& X隐匿的癌症“头号杀手”会发出哪些“预警信号”?
+ H6 D4 n6 M. i4 U" o) y) c3 ]- c
在宁大一院胸外科门诊,每天都有因咳嗽、胸痛就诊的患者,这其中就有被癌症“头号杀手”找上的人,而且他们中有不少人一经确诊就已经是中晚期。
" @" C) S1 ~, ^# ]  K
" `& z- [: |# k' M“肺癌的可怕之处在于早期几乎无症状,等到出现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胸闷、胸痛、体重骤降等症状时,往往意味着肿瘤已经长到一定程度,压迫了肺、气管等器官,此时治疗起来会更加棘手,甚至有些人直接就失去了手术机会。”郭晶说。
' d) L* `# A: J# |' h' O. w% |% j# a0 P1 y; @3 C' H2 w' F# U5 j! S/ A
专家表示,当身体发出某些“预警信号”时,要合理考虑肺癌的可能性并及时就医检查,这些“预警信号”主要包括:3 d# b: b1 `0 g6 e* f
6 z0 n, F- v. f) g. R; [7 Y
咳嗽,这通常是肺癌的首发症状,随着肿瘤逐渐增大刺激支气管黏膜,可出现呈阵发性的刺激性咳嗽,即便服用止咳药也难见效;$ P: R/ G( F9 Y8 ?: w+ H( X
' {# R. v' q9 J/ l! g
咯血,部分肺癌患者会咯血或痰中带血,这是因为肿瘤组织血液供应丰富,剧烈咳嗽时易造成血管破裂且出血;9 z3 a6 A: T+ ?. E% ^

4 o" c+ ^$ {! d- g声音嘶哑,一些肺癌患者可突然出现或轻或重的声音嘶哑,甚至在短时间内声音完全消失,且常规治疗往往无效;
8 i! j0 X4 m5 c' x7 M) t6 r, A3 d0 O8 _! i  k; N
胸背部疼痛,随着肿瘤越长越大,压迫血管、神经、侵犯胸膜的时候,就可出现持续性的腰背部疼痛;' Z& _' G$ j! Z! Y
# r3 ^* Z- g3 j, e% h
双上肢、头颈、颜面等部位的水肿,当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可导致上腔静脉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颜面部、头颈部的水肿,以及双上肢的水肿。& U5 w* r8 c- S: T9 X6 g* b

/ I' e0 ]$ M3 r  V1 R& O' @# E  O科学应对肺癌:
& c; }* j% M  K. C
  k/ S$ B% q( `6 I) ]" T9 A从主动防御到精准筛查到积极治疗
) m5 c; J/ Y* [5 ?. Q% \
) S+ E: d2 u8 i, E+ _* g7 J5 \与人们的传统认知有所不同,肺癌目前正呈现三大异动:首先是性别天平倾斜,很多人认为吸烟人群中男性比女性多得多,所以男性肺癌患者所占的比例也会比女性高得多,然而事实是——近年来男性与女性肺癌患者的占比已非常接近;其次是年龄防线失守,肺癌的年轻化趋势正变得越来越明显,甚至不少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也被查出肺癌;第三是非烟民危机,不吸烟人群发生肺癌的案例层出不穷,遗传、情绪压力、不良生活方式等成为肺癌的重要诱因。
  k, l  o+ e8 B# J4 l+ G2 S0 j( \( W  p; M- K- _8 H& Z. g
事实上,虽然发病率、死亡率长期居高不下,但肺癌的病因至今仍未完全明确,医学界普遍认为其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吸烟、职业暴露、空气污染、电离辐射、饮食、遗传、肺部病史等。所以,要预防肺癌,目前也只能从这些致病因素着手。郭晶主任医师开出了如下预防处方:远离主动烟、二手烟、厨房油烟“烟雾三兄弟”;规避空气污染、电离辐射等“环境刺客”;管理不良情绪、过大压力等“心理毒素”;形成规律饮食、充足睡眠、科学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
' c+ F1 j+ o( x% d4 f6 K: }( T2 F9 \. H6 Y# m
此外,郭医生还强调了高危人群进行肺癌早筛的重要性。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年龄≥50岁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项者为肺癌高风险人群:
# _+ S6 h3 M$ N2 Z1 G6 m( }& t; D2 x# g/ p8 r4 k/ ^0 y3 u
(一)吸烟包年数≥20包年,包括曾经吸烟≥20包年,但戒烟不足15年。【注:吸烟包年数=每天吸烟的包数(每包20支)×吸烟年数】
4 b8 Z: U4 t! {
9 t6 ^: V& E, V* K2 |8 P4 G  c8 g(二)与吸烟人群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20年。+ I; `7 Y+ }$ ]: c3 c; d
: H1 \% k4 P- ~. s0 Q
(三)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e- k6 F) ?" ^) t

7 K8 Z) q/ E1 \; w- A" V. z' f(四)有职业暴露史(石棉、氡、铍、铬、镉、镍、硅、煤烟和煤烟尘等)至少1年。' A; r+ W! k$ X$ i' U/ z

+ S+ ~# ~1 L+ [: r(五)有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确诊肺癌。
9 j: @& g! P7 R' y, N) a' t& G/ O4 e( ^# X  g- D
对于这些肺癌高风险人群,专家建议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必要时可将筛查年龄提前至40岁。. c7 @2 Q5 Y$ Q% e% l9 K/ w- {" U# K+ C

; W  q* W& e6 H3 i郭晶表示,虽然肺癌是目前癌症里的“头号杀手”,但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它的预后也在不断改写:“早期患者通过胸腔镜微创手术即可根治;中晚期患者可借助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配合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手段来达到根治或延长生存期;即使是非常晚期的患者,通过靶向、免疫与个体化化疗,也有希望改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他提醒公众,肺癌并非“绝症”,但需要用理性与主动打破“沉默”,定期体检、远离风险、重视身体发出的每一个异常信号!6 K$ W* ~# ^& E: j5 f! q1 w  W
3 H: Y4 t' c7 N% W! f9 S' D+ R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贡献值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10-31 14:14 , Processed in 0.183542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