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如:写干货,才是王道;利他,才会有流量;想要一些如何写干货的攻略等等。
/ K4 n& ?( ` r5 h& `
9 w' z9 \' E# q& m
8 n- a3 O7 Z8 R( c# U
从某个方面来看,这些“误区”还都挺对,要想把粉丝留住,干货的确是留住粉丝的一种方式,至少好的干货可以带来大量的收藏数据,而利他,也是自媒体的一种策略,让读者感受到内容对他有用。
$ F$ }3 u! Z! V- b/ B q
4 {7 N* v. c. {: r# ~那为什么又要说是“误区”呢?
e X$ j; ? E8 @$ O/ T
( P( j5 M7 _) a S
其实,比起渴望得到“如何写干货的攻略”,写作新手更应该在认知上,对写作、对运营公众号,乃至做自媒体有相对清晰的方向。
& }3 Y! F! V9 K7 F
; [) T+ s: t1 s9 V首先,我们来说说“利他”。
1 Y/ k& Q, T4 v4 M
$ h5 Q) K) y9 ~/ [+ z
这两三、年,很多教人做自媒体的老师,都会告诉我们,你的内容一定要“利他”、“利他“利他”。
! W) T6 @6 K) [) G
: g8 f' k# a8 M2 D3 t1 D听起的确很有道理,做起来却很艰难。
2 v6 R7 Q* O+ o" i3 F) t# s* O# X' g, r" P8 ?$ W; ~( j
如何才是“利他”?
5 z8 _! S V U+ F( J: u6 w# p% ?( p l8 ?. V. d* g* m5 U B2 ~
海清和林永健主演的电视剧《王贵与安娜》中,安娜总是让女儿吃苹果、鸡蛋,每次女儿拒绝吃时,安娜总是说“每天一个苹果,疾病远离我”、“每天一个鸡蛋,疾病远离我”,小时候的女儿无法反驳,每次吃这些东西时,就像喝毒药似的,让安娜很不开心。
- b( ]' ^, m+ ^$ H2 q
6 M: b X, ?. H! w! i站在母亲安娜的角度,她要女儿吃苹果、吃鸡蛋,就是“利女儿”,可为什么孩子不领情呢。
/ S9 o% ?0 |. @; Z" E
7 G \+ z7 o+ g9 a t. n0 y事实上,真正的“利他”,需要满足至少2个条件:
6 k0 J$ j% F8 n" V# [& w' Q
* Y. K& f" J6 P$ d, p- M: }8 z①这个观点、干货或其它,是受用者喜欢的;②给予者是出于什么心理,去分享这个观点、这个干货的。
+ }, ?' |3 C! f$ ?) x; v
6 v, ]1 e) d( I/ M) u) C% m* i就拿吃苹果来说,如果女儿正好喜欢吃苹果,妈妈让她吃,自然是两相甚欢。
# h4 s. Q5 G V" p% l! p
- {/ a9 f! c+ }& D( W+ S如果女儿不喜欢吃,强迫让她吃,带着情绪吃,影响亲子关系,有情绪吃下去的东西,也不见得对身好。
+ c7 x6 a# t. e; ?
|% V: [6 ^ Y此外,安娜自己推荐女儿吃苹果,她自己是出于吃了苹果,而且明确从苹果那里获益,还是因为医生或某些权威说“吃苹果好”,她自己是从理智上,强迫自己吃,也要求女儿吃。
0 n) X. d0 R% M& A5 _8 j* ]
6 s+ d/ G& |( Z6 @& P6 m l) D就像很多人看“鸡汤文”一样,要求自己一定要自律,自律对人生有帮助,可是,看了无数自律的鸡汤、干货,却离自律越来越远。
" W# n. |4 Z/ _
. O+ ^1 S3 `% t6 Z所以说,“利他”的关键,应该是从“利已”开始。
& N. O- L' r$ h4 m% c+ k: \
) |6 ]' f, M" e9 ]写作,是我手写我心,是像说话一样表达自己的思想,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复盘,成功的、失败的皆是。
/ D5 e9 v+ \: T3 ^
- z! ^- M8 m0 r. s: w# ^ E' m如果自己都没有打心底里认可、相信,只是靠理论、理智去分享,徒有其表,谁还不会说点正确的废话呢,但也得人听啊。
7 G8 B9 |& n" l3 \, j$ I4 c: |6 c8 {
( T! W9 w. m: B0 l6 g- }, r再说说,写生活与写干货。
- e' M' s% e3 b* i# E* G
5 o/ N( c/ W a& Y3 H认真写的干货无人问津,而那些一看就写得很垃圾的文章,反而每天阅读成千上万。
& q. }; a6 R# l& X3 L" E3 i! Z
1 u d2 r F. P2 G. d, @) C4 l有这样迷茫的写作者,其实,根本不明白自媒体的底层逻辑。
' g3 y9 X* O8 W5 d* j* i; x9 T1 T6 A* z5 w( o" d! Y: V
就拿公众号来说,我们在这个平台上创作,首先迎合的应该是平台,而不是读者。
7 n0 p$ E4 W" X8 ~& Z3 P3 c) W+ F" O2 b; y- i7 ~
只有迎合了平台推荐逻辑、算法逻辑,平台才有可能给你流量,把你的内容推荐读者面前,读者再根据你内容的标题、封面等细节,判断要不要点开去看你的“写得很认真的干货”。
/ ]3 L Z2 A) Z6 P
j% w0 v: k0 L o$ u, n/ T
如果连平台都没有打动,干货写得再干,哪怕是日赚1万,万试万灵的招,也是无用的。
0 _4 N1 o4 L0 J4 ?5 C* t5 h6 a& a1 z& [8 \. q! K, ~
如果“写生活”没流量,那为什么民间故事、生活野史等总能站在流量的潮头呢?
3 y3 u* v! V2 e# [+ H6 e
i( r3 `: x$ h: \& [
是否有流量的根本,不是写生活、写干货的区别,是能不能抓住平台的喜好,能不能用几十个字,就戳中读者的内心。
- d0 ~1 p, Z) U1 W u) V
; {& u# M# T+ W) y. N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分享4个动作,建议每天狂做。
" Q- n/ b4 F0 U t! L6 n$ H2 n3 b$ ~4 n& t
①学会投喂平台
/ ?8 s4 L2 d& G5 J" A
U- w: o# ]) p% \3 c9 H
如果有留意做过“对标帐号”收集的朋友,应该会发现,很多成长类、IP类账号的作者,经常会用某个词、某个字段作为标题的关键词。
# l5 [; x1 X! W* \) [' P9 d; E# f
; m/ ]: a m, u3 R% y8 R比如:83年42岁、离婚、极简、早起100天、读书300本、一定要大量读书、一定要大量写作等。
a2 M! F0 i/ |* ^. ?$ e
& r( z9 b2 s% F+ g# \9 |6 [7 Y这个动作,就是在投喂平台,让平台知道你的定位大方向。
1 f0 O; v% l3 \2 D8 M
( G% H: X, o; |8 r5 y% m将你的内容,精准投放到某一类人手里,比如,83年42岁、离婚的人;比如对极简感兴趣的人。
' t2 ^) ^6 y o4 z4 h: |& z
) a! T) m4 r# [, B/ I算法,再怎么精致,它是基于人的设计,再由机器发出的,最终,人要懂得控制机器,而非让机器控制人。
) w/ O* D7 a+ y+ f! H* [0 Y% Q$ b6 ]7 H, g: v8 T
平台的运营,最终目的,是把更精准的内容推给更精准的人群,最大可能性的让用户打开文章,看到广告,从而获利。
- [9 L( E" i% P- R8 C4 Z4 a1 }1 q: d( f
如果你不会找关键词,可以结合自己的领域,去找AI要。
& z( R" C+ v) @& q0 i* z& ]0 f" I, v! Y
也可以通过找“对标账号”的方式,手动收集,这一种慢一点但更有用。另外,也可以找吴漾,替大家收集了100个对标账号,只需要将这篇文章转发到朋友圈保持1小时,再扫文首的码,截图给我即可获得。
8 g i9 C: d* P# M; b
/ p7 C! H9 k! A7 G5 z* J
②学会复制
- n4 I: t6 a0 D* B
5 P& p' e0 K! r7 p* {想要成为谁,就去抄谁。
; K5 \- s% c7 \0 f& Z( z2 M9 C3 e- _9 z9 M3 m! P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步也会跨得大一点。
6 G: R \+ e1 h+ a" c
4 X9 R7 j6 ^' n( _
新手起号,不要想着创新、与众不同,更不要瞧不起那些你看不上,而又有流量的内容。
! y* N% t' X: L2 }$ o
/ B) }7 ~. G2 c, J凡事发生,即有其底层逻辑。(不排除个别平台“发疯”现象。)
, ^+ A% ?4 h. P7 @! @( P% K' m- `
3 j0 v m$ d- U1 K8 Q; p或许,你已经看腻了“布局2025年,我要重养自己”,打开一看,无非是每天8杯水、看书30分钟上之类的内容,但这不影响它有流量。
: G/ [+ m) |+ m# h& o1 T' U, K- G+ Z
8 @- d, k! s+ ]. Z新手进入平台,先要学会做的,是看到流量在哪里,就去哪里借流量,等账号有一定基数了,再去“做自己”。
$ K& `6 @- K2 _) _+ \
' n- g- i: z. b4 W) R2 d③找到“利已”和“利他”的交叉点
& d* u5 R' W1 |/ Y" y2 r; X4 L
9 [7 d% Z+ \9 X* e
始终要记住,文章写出来,是给人看的。
9 T: {; i9 w: }+ j' |/ ^
; i0 O5 F5 \+ p0 c7 G% |那么,就必须考虑“人”的需求。
+ q1 k7 q' r' Y$ z
. z0 X2 ~ L9 ]2 B7 l# W你写给谁看,就要去了解谁。
+ c; X. M# C1 H7 M" Z* T0 V* R ? M4 J9 B
写搞钱干货,那么,就是写给缺钱的人看。
h1 e( k2 \9 [ r
) m; ]) W" r e: n/ ~" W! _: F% }2 l既然缺钱,你每天跟他讲一些搞大上的“搞钱认知”,他不一定能理解,反而更苦恼,更不想看。
6 W2 g' W% H. l2 M% f8 g
9 W3 T, U( ?: c) E他需要的就是操作性强,最好能上手就做的干货。
5 A: |% p' x$ c! j
6 L& K1 C4 G/ y7 {% X1 q1 u( I比如,很多人问我,怎么注册公众号,我跟他说,你去百度搜一下,会不搜的人大概率不多,反而认为我不想告诉他。
+ ]" Q w# }, L
4 [3 w/ t: Y( \: O" l9 G; w7 h
但那些写“运营公众号8年,5个步骤手把手教你注册公众号,1个月赚到1000元”,然后附上注册教程,一般都会有些阅读。
R; ]% ^ _" u, {% b8 i- B
0 @' a0 F; y: X8 e& q其实,如何注册真的一搜一大把。
" `0 D* U' ^; Z3 d t
$ v+ \" N2 T/ v6 c% b做公众号,既不考虑平台的需求,也不理解用户的痛点,一味“自认为写得很好、很认真”,要知道,平台有几百、上千万作者,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新号开通,也有不计其数的老号退场,有时候甚至连一滴海水都算不上,如何让人看见呢。
4 J' |& w7 f" m: u9 x
: G+ B9 }% ^* S9 T④抄选题和标题
' E. @/ V2 M5 }$ u
& e* O9 r: f+ k读者是否会打开一篇文章,看中的从来不干货,而是有没有打开的欲望,即情绪。
3 J- S% Q3 g( i# I5 k! g, r! u
! `% P& g. y0 Z3 I
比如:“日入1万+,实操干货,万试万灵”。
% ]; @& `% }/ R1 X
4 Y/ S v# l, g2 W2 m+ X认为“干货”打动读者的作者,可能会觉得,是“干货”2个字打动了读者,其实,读者打开的底层逻辑“好奇”、“懒惰”、“刺激”等情绪在作祟。
# f# ~( x4 n$ {; W2 y
_9 F& T% E# ~4 {% x% u日入1万+,怎么可能,一定是割韭菜的骗子,我就要去看看,到底怎么骗人的。
2 T, A, q/ _; T# W+ d
. U" a9 i: U" ?9 ?: w* y实操干货,这个好呢,我就是不想动脑子,无脑操作最好。
7 X# G# X' c4 B- g2 Q
4 O! I" Q6 _# C1 q万试万灵,怕不是吹牛吧,我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
3 c% C0 c3 [( D, ]" l' r' S/ ?
# V5 ~: y: H N. M2 L2 R- n$ w5 @; u天啦,日入1万+,这么好的事,一定要看看,就是骗人的,只要不出钱,也不亏嘛。
9 C& A' u: r* R% C; S5 u' s0 `2 @% u6 _# J% K
如果不理解读者点开一篇文章背后的情绪动机,也很难精准匹配读者的需求。
9 L2 B5 m8 s1 t% c& }: o! ?- p1 i r& t! E! q5 F9 n! A ]
正如那些明星八卦、大佬野史、小三出轨更吸引人,正是刺激到了读者的吃瓜好奇心。
! w; c- a9 m' f0 ]; i
. z2 A- h8 x. c' N7 V$ G要做到挖掘读者点击文章背后的情绪,就要多抄选题、多抄爆款标题,把自己回归到读者的位置,去理解、去感受,当你点开这篇文章时,是怎么想的,越细微,越好。
" I- `, N7 O* _: T) c/ w7 p [* W3 `1 F+ }. ^2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