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3 V* q+ n5 ]$ i( b5 @这段关系最终没能熬过时光的“薅动”。其实,并不是闺蜜不重要,而是双方都在感情里“饿”到了。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当没有见面的真实给予,一切都只能存在于记忆里,慢慢消散。& z5 d/ P Z5 S+ _5 H
8 B' ?, M' ]) m% Q4 a& v9 u. e9 k& P
为什么见面,比“隔屏幕联系”重要? q( h! g4 l- R/ T p5 V3 s: n很多人会觉得,只要我们彼此心里有对方,那些“见”与“不见”其实无所谓。但事实上,人类的情感需求是无法完全被网络屏幕替代的。4 D: y* e: i# V! w3 z
_4 Q! z. y# O+ {, N+ D6 p; ^
当你痛苦时,一个屏幕那头的“要坚强”抵不上面对面的一句“我来了”;当你开心时,朋友圈里的点赞也比不上亲眼看到你笑的人发自内心的一句“恭喜”。真正的情感,是需要在现实中,通过一次次小事积累的。0 s/ ^+ y8 V1 @6 H s T2 L+ r+ y
/ I9 g$ F3 G: v& c8 q2 t1 h4 J比如,当恋人因为异地慢慢疏远,问题不是“不够爱”,而是两个人各自在生活的舞台忙着自己的“戏份”,本该共享的部分开始缺席,就像触不到屏幕那头的深拥。当友情因为彼此繁忙渐行渐远,我们无法怪对方“不够牵挂”,但裂痕往往出现在我们对彼此的日常早已失去真实感的时刻。1 C+ C. J" D w- G; f/ z# Z- x
; [. M H$ f* C1 S7 c P' O
情感,需要具体的托举,需要借着一次次见面的日常互相滋养。那些有摸得到、能拥抱的“在场”,才是情感的根基。- d; a' A8 |, y7 |! @: q: s
. k% H8 y! t, {9 o# O. Y现实的无奈:为什么你总觉得“不见面没关系”?+ q. O8 B$ R9 v
很多成年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好像自己的朋友圈在慢慢“缩水”,那些之前亲密无间的朋友,突然有一天成了“点赞之交”。这是为什么?+ \' P, ]2 j/ D& ?, ~: |% e. H( K' X
0 d: Q4 \) f# y2 y/ Z7 x( v" N9 t
一种原因,是我们对“见面成本”的高估和对“结果”的低预期。有人会说,“见一面又能怎样呢?不联系不也好好的吗?”但殊不知,这种心理正让彼此间的桥梁悄然倒塌。没有关系是能靠冷处理变好的,但冷处理却能悄悄把关系凉透。% {. K1 A0 h! N2 m
$ O1 a0 v( d) Z- A2 q
另一种原因,其实是生活的驱赶让我们疏忽了感情。你工作那么忙,一周只有那么两天能够放松;你下班回家只想窝在沙发上追个剧,哪里还想再跑出去和谁谁谁聊什么?但你得承认,情感值是需要积极投资的。越是能抽出时间见面的人,越是感情历久弥新的原因。 4 R* c/ s/ i! w N 7 D$ c' W5 N- Y: F4 @7 R结尾:保持情感温度,从“再见”开始 2 i4 V+ v# K& N; s K; D有人说:“人出生时,陪伴我们的是家人,随着成长却不断把更多陪伴的权利交给了别人。”但如果我们连见面的机会都忽略了,还有谁愿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他人”? % H Z) R* X4 c* z0 l9 C [& _" d1 t8 H0 y! u5 c" b9 x! y9 O
成年人之间的感情,其实说复杂不复杂,说简单也不简单。它需要的不只是言词上的努力,更是在现实生活中一次次的“真实存在”。无论是友情、爱情,甚至是亲情,别只停留在屏幕那头的问候,该见的时候,就约出来见一面。) j- _8 Y# K. n) S2 t2 q
6 p* w* t( x* o7 f% L& K6 Y
也许人生很忙,但我们的生活里,一定得有那些总愿意抽时间坐在一起的人。因为我们维系感情的方式,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真正拥有幸福。) ?( {1 @+ s. L1 |' r- }3 g% Y
; n& Q4 V/ s, M$ K
你呢,多久没见你的朋友、爱人或者家人了?留言聊聊,你最想见的人是谁,为什么?或许你的故事,能让更多人找到“见面”的理由。% n& Z5 y& Y, o. p9 i1 x4 D+ }&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