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q9 z0 i$ h, t3 e一个是大家自己找个差不多的凑合凑合算了,比如5号和6号两人配成一对,虽然奖金只有110美元,那也好过没有。9 Q9 X/ K, U# X3 G C! K% m6 N/ |
( m C9 F; x! N$ i: C! W
二是和对方商量,如果你愿意和我配对,那么拿到奖金的时候就不是对半分,我愿意给你更多,比如三七分成或四六分成等等,或者事后再请你吃饭,虽然请客吃饭花的钱肯定多过奖金数额,但是找不到人配对实在是太没面子了。 3 c3 @" b0 }0 u( @4 {) K$ o3 W$ L j# ?: R' t+ `5 u) \- T( ~; k(这个在现实中就像交易婚姻:交易条件包括房子、财产、其他物质不等、代际婚姻、假婚姻等) ! ]4 \4 W0 X) D+ O- Y* s' q4 l8 f2 i- W& k& j8 Z9 Y" q
经过了漫长的配对过程,眼看时间就要到了,还有少数人没有成功配对,这些人没办法了,只能赶紧的草草找人完成任务。因为单身一人的话是拿不到奖金的…… 9 }3 ~* _, p& z. w1 _ % q1 G; i& I# |最后的倒数阶段,没有配对的都胡乱找了个人。当然也有坚持不配对,单身结束游戏的大学生。 # o2 l; W6 q# p, m+ j" u, L, c+ y6 T
实验结束。 * X2 M. x8 N4 T2 Y& T; ~- {2 J' |3 {8 K6 E
心理学家发现,绝大多数人的配对对象其背后的数字都非常接近自己的数字,换言之中国古人说的“门当户对”还是很有道理的。 9 x! v1 M0 S8 g+ b4 J # r, q9 [: t: _3 s0 I7 j( z比如55号男生,他的对象有80%的可能性是50号-60号之间的女生,俩人数字相差20以上的情况非常罕见。+ x! B w2 C, Y6 i. S4 D- s) r
6 x: ~0 z# Z5 {" R: A/ Y/ g
你们猜100号的女生的配对对象是谁? 1 ^! N7 z6 J7 k3 m' b8 h7 l # Z. g/ l) c: c好玩的是,100号女生的配对对象竟然不是99号男,也不是97号或95号,竟然是73号男生,两人相差了27!为什么会相差这么多? 9 j& ]) @6 V9 Q8 X. S 3 i+ z% Q( ?" E' l3 z原来100号女生被众多的追求者冲昏了头,她采取的策略是“捂盘惜售”(因为她并不知道100是最大值,也不知道自己就是100号),她还在等待更大数字的男人,等到大家都配对完毕,她终于开始慌了。 ( r* H" h$ v" M1 D% L; c 9 v8 A0 t; K+ K6 r于是她在剩下的男生里找了一个数字最大的,就是那位73号幸运儿。她最后也尝试过去找90+的男生,但是人家都已经有女伴了,让他们抛弃现有的女伴跟她配对并不现实,何况已经配对了他们不会为了这点钱而损自己名声。 $ ]" e5 J# r5 n3 _9 {/ ?* j8 d6 V' `
03. . a. ~2 ]& R" K/ Y# G/ ^% R7 I' e 9 P E' Y0 s- V r7 H. M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很多经验:' m* [; X: q5 z* j, I0 I
4 c) m, g3 ?9 t* G- M, W1、空间、圈子、地域限制:因为人太多地方太小,你并不可能跑去看每个人背后的数字。 ! A0 o9 s. S5 s# F 1 B( Y0 i! `" |6 c; V# |. ^2、多数抉择、光环效应:你只要看谁边上围着的人多,谁就是数字较大的人,而那些身边孤苦伶仃、门可罗雀的人,肯定是数字小的,通过这个方法你可以立刻筛选出目标对象。2 Y% Q4 v) |" |) g; j# p
( ?6 |' |/ ~" W. ]1 I& A% V
3、女神与屌丝:小数字的人追求大数字的人一般都很辛苦,因为要大数字的人接受小数字的人总不是那么甘心,因此追求方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行,但更大的可能是你再怎么努力,对方也不理你。 d5 E! n' l/ K
1 A% e0 B. p+ W
这场心理学实验完全就是人类恋爱行为的实验简化版。 7 z; ~- l$ X; ]0 W. D' K! M( [5 h. X0 o, Z
我们每个人在遇到一个异性的时候,出于本能的就会开始评价对方的价值,这完全是下意识的。但人类的价值非常难评估,没有谁会把数字贴在自己的背后,人们还往往会故意夸大自己的价值。至于夸大的手段、浮夸的工具各种各样。1 p1 V4 f8 h1 [4 B t
; H# l9 T% `# }% F4 C我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人也远远超过了100个,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更加复杂的环境,这让我们做出决定的难度成倍增加。正因为选择的难度很大,因此人类进化出了一些很简单的指标。比如,我们更倾向于基于别人的判断来决定自己的判断。 / b3 B9 X5 D2 E2 ~" q7 t: f$ W ; }' x1 I) ]& t/ I实验让我们知道,如果爱情是一场精确的匹配游戏,最最重要的是你自身的价值有多高(即背后的数字大小),而你采取什么办法去恋爱可能都是次要的。但和这个实验有个很重要的不同就是:人类社会实在太复杂了,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体现出来的。而且我们很难去判别一个人的价值。/ T" O) D' D" A2 B8 a( V" S
& M& K8 [, j/ r' a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每个人眼中的价值标准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么多元的爱情。张生与崔莺莺,白瑞德与郝思嘉,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故事代代传颂,足以证实每个年代都有在世人看来“不可能”的爱情正在发生。 ; d/ T% |& i: c4 R; v5 X) _. M+ l4 p
这里的世人是谁?就是那些“大多数人”。是你的邻居三姑八姨婆九舅舅隔壁学校的同学,甚至是你的父母。 4 U5 z: j9 k2 J6 t, @# K. a 0 s6 m7 ]$ s! c: ?3 `这个社会的风潮是由这些“大多数人”去决定的,所以当你看到社会的价值倾向时,你看到的就是大多数人的标准。但大多数人的就一定是正确的吗?他们也许都不自知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对待爱情。 , m- [4 i& d/ N7 r& e( G q, ]/ N: ^8 F7 G
人云亦云是他们大多数人“发表意见”的最佳策略。对某些邻居三姑八姨婆来说,婚姻就是一桩买卖,女人是有折旧率的,所以越早嫁出去越好;男人的选择是对女人选择租赁而非购买…… 9 J6 ^8 X' J2 [& P7 q# x, }6 {! x 6 I0 A% e5 M. k+ ]/ R其实,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这可能没错。婚姻本质就是一种利益交换,就像经济学里所有东西都可以量化,用等额的货币来取代。但是我们都是有感情有弱点的动物。婚姻的神奇在于,这种利益交换有时候是不对等的,而让它不对等的原因,是我们所说的变量。 L% p/ m7 [3 m
* |% q0 z" H7 i& d: O这个变量叫“感情”。 ! [5 F; L9 v2 |; e+ z% A( i$ M, E w' C
04. 5 J# T( r# s& N4 \ 9 u- z$ Y4 @; E" F$ Y% |一个教经济学的老头,曾经给学生说过爱情的经济学:' c' R! k6 k6 F! w( p
" S# Y+ t% p% ]+ F6 n5 \# z( U
“姑娘,有一天一个百万富翁向你求婚,他愿意给你一切,这本来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算一下,你以为自己赚了一百万。但同时又有一个千万富翁看上你了,那么你与百万富翁结婚的机会成本就是一千万。也就是说,如果你嫁给了百万富翁,那么你会亏损九百万。”( M' K$ ^% F9 R9 ?) x
( n: C. t1 V4 w这是经济学。 2 }! I- R% S/ q 3 l' C" ~7 D- b% n/ {( k. B“我非常庆幸,我的太太经济学没有学好,那时候她非常漂亮我却没有钱,但她还是嫁给我了。”- D4 d8 {' \5 T" U6 {, r
& n/ }+ `# _: n( V
这是爱情。& N4 b0 T6 m' G" ^7 L) M% z
0 r8 f; c) H2 s- H2 S
至于你,是被这些思潮所裹挟,还是有自己的爱情观,完全取决于你。. j, |! o% z/ V$ e5 f
- \( A1 e. `' P9 s5 z& A
+ }* f( c, i# m+ }2 _'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