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养生的道路上,老年人往往是最积极的参与者。然而,运动的“度”却是一个需要仔细把握的问题。胡大伯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经历提醒我们,运动虽好,但过度则可能适得其反。7 S) E+ f" C7 l/ c8 x& C' k
! x4 f9 ]5 b0 l+ R
. F% I. i" r, i' R1 G @5 v4 X一、胡大伯的膝盖之痛与运动的反思0 {. ~( k H! ], k$ h) a/ r X
1 o% F2 F. P# c3 L# b. p$ y
胡大伯今年68岁,退休后的生活过得相当规律。他每天都会雷打不动地到公园跑步,风雨无阻。跑步不仅让他保持了良好的体形,还让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然而,近段时间以来,胡大伯开始感到膝盖疼痛,走路也变得费劲。他以为只是普通的疲劳,休息几天就会好,但疼痛却越来越明显。 3 g8 b: Q: |$ B6 o4 x2 ?! j' g 5 U: S q2 [- d3 ]# M一天晚上,胡大伯和儿子聊天时提到了膝盖的疼痛。儿子担心父亲的健康,建议他去医院检查。但胡大伯却觉得去医院太麻烦,认为休息几天就好了。儿子见父亲坚持,便不再多说,但心里始终放心不下。他提醒父亲,以后跑步的时间可以短一些,控制好运动量。2 @2 s, r7 _' p7 S2 k4 H
7 u# r! Q) N( A
胡大伯听了儿子的话,心里也有些触动。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运动习惯,是否真的需要调整。 % m f2 m2 n. q: U, ^$ J" C! j: k# }: ~6 m4 b
二、老年人运动的“度”:40岁前多锻炼,50岁后少锻炼,60岁不锻炼? ; I0 V. i. o3 y, n3 G 8 n1 a/ w* Y& q4 F: D( @3 v7 h关于老年人运动的问题,社会上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余杭一院名中医馆客座专家徐再春老师在采访中表示,确诊慢性病后不能拼命锻炼。他建议40岁前多锻炼,50岁前适当锻炼,60岁后则要减少运动,做好保养。那么,60岁以上的老人真的不应该锻炼吗? ; `& R6 u" A+ E& \) L! S( v8 v) a5 v) C# g5 b
事实上,这种观点并不完全准确。韩国首尔大学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通过对超百万人进行调查发现,60岁以上的人多运动能预防心脏病和中风。此外,坚持锻炼还能增加骨密度、增强消化吸收、预防老年痴呆、消除孤独感等,益处多多。 D0 N; A: }+ x9 Z6 H5 z
: N, J8 S: x# x(一)老年人运动的益处 " H/ e5 c7 S5 t3 ?' i0 ^% W6 f! s6 ?5 m; a* w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压和血脂,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6 p) Z3 H9 y' ]( W5 Q% E* ` 1 G' A% N$ q' c, l增加骨密度:适当的运动可以刺激骨骼生长,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 B% x$ g/ K. f2 q6 D5 ?$ n4 L3 s5 ~5 p! b/ c: ]
增强消化吸收: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减少便秘。 % }! G( _) i. e2 J! h7 [' }# ]0 p e; R
预防老年痴呆:运动可以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增强认知功能,预防老年痴呆。 % n/ ~8 n2 i. z. O5 N 2 n5 T7 c8 n: L消除孤独感:运动可以增加社交机会,改善情绪,减少孤独感。 2 {! q# T0 {- c k3 ?1 Y , S* w" P7 ]3 F0 s. V/ ]* A(二)老年人运动的注意事项 ( x! H% ]0 W" Y! \3 L' [+ C / \# D- b; [$ p% s! t尽管运动对老年人有诸多益处,但运动的方式和强度需要特别注意。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运动时需要更加谨慎,避免过度运动导致的伤害。4 x! [- Z9 l5 G- x; C. L% v
8 R9 j- @6 M6 x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老年人可以选择太极拳、体操、八段锦、散步等柔和的运动方式,这些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不会对关节造成过大压力。! q( E N. _' F8 P- O
5 y2 I6 @( R. {' y1 _: ~, h6 E# h
控制运动强度:运动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控制好运动强度。如果感到疲劳或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 x* A _4 C" }0 W* k" }
9 x; j- K8 u0 \# E4 P1 m4 s5 u
注意运动时间:建议老年人每天运动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之间,避免长时间连续运动。 ' e) D; s& A. z7 Z2 X! O1 A" u 4 P: l2 h& U0 c! E三、60岁是寿命关键期,想有好状态少不了三件事7 L# ~& c: h$ w# ]
: E1 W w' X; @" _ i9 p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机能会不断下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一科主任医师苗阳介绍,60岁左右是人体机能变化严重的时期,70岁后逐渐稳定,80岁后又会再度进入不稳定期。如果日常不做好养生保健,60岁后可能会面临量变到质变的健康危机。为了维持良好的状态,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v9 o9 n0 ~5 x! G5 a
4 `; A* S$ \% N3 o" H(一)60岁后要拥有好的心态1 m9 K C6 V5 i2 K
8 b0 D* Y, z. t0 s" o5 m1 }
长期情绪不佳会加速衰老,因此上了年纪的人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态好的人,精气神更好,也相对更为健康年轻。 3 [, ^7 s& \) }; }. ^; o. k7 x- P& @1 w5 k. A8 M
(二)60岁后要注意营养的补充/ m9 u0 I# _ }' {; z
2 M+ B% I9 N+ _5 ?% G% O8 R) H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支杰华介绍,老年人很容易气血亏虚,要注意营养的补充,以免出现营养不良。老年人平常要注意蛋白质、铁、钙、B族维生素等几种营养的补充,必要时使用营养补充剂。- T' D$ a. d0 N0 @7 d
; C4 k. y" J# V, g/ A
(三)60岁后依然要坚持运动 6 m- I5 n$ f7 Y6 o1 K8 @( K # k: T' \' r+ @广东省中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杨伟毅提醒,老年人久坐不动会增加健康风险,60岁以上的老人依然要坚持运动,以更好地维持肌肉力量和骨质量。建议老年人选择太极拳、体操、八段锦、散步等柔和一点的运动。( \( e' o# n( |7 D) ], i1 e9 q$ ~
, e/ e1 ?/ B$ F J四、年过60走路没有五个信号,恭喜你很健康: x' W8 \) _; v7 I. L. U
; t/ Z- Y. V4 a z0 n
走路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行为,但一些异常的走路行为可能是疾病的预警。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走路异常信号,需要引起重视:) x+ B4 ?$ \: y0 l M8 ~7 D
0 }& @+ O6 V7 y% |0 U0 V8 H
(一)走路时一边手不能摆动,要警惕帕金森/ p% x# r( y3 n8 g
/ W4 O9 l, N, E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何江弘表示,走路时出现一边手不能摆动、另一边手正常的情况,可能预示着帕金森病,最好尽快就诊排查。) X; }, D. |% \$ f, X" c
1 x- K0 B G4 r8 N
(二)爬楼下坡时,膝盖出现响痛要小心膝关节炎" _/ k( _2 O; x( j/ e& d8 ]
* F) Z* U- K# ]7 _1 G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关节与骨病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健指出,上了年纪的老人如果走远路、爬楼下坡时膝盖有响痛症状,要小心膝关节炎。: r' F5 l1 O. q' N+ y) c
) E! [/ S8 L$ B, K8 B# W' O- e(三)走路时脚底疼小心心绞痛& U. k7 u; G! x% n1 H" q B
! W- q* {8 u) v6 S4 n, p1 E2 n) I北京胸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张健提醒,脚底出现针刺般的疼痛,要小心心绞痛。& c/ }1 L, J5 H8 u
& Y7 ^2 u: _3 M; M! ?/ ?5 f* x
(四)走路出现剪刀步,小心脑梗塞 / E3 b r. \& p( \2 ~: E: n9 n P4 ^) {0 [
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张杰提醒,走路迈步像画圈,膝盖会贴在一起,姿势就像剪刀步,要警惕脑梗作祟。 e' } T7 T2 I4 ^% G; @5 D6 ?4 e+ o! d. w3 J. l B0 C
(五)走路时有牙痛或下颌痛症状,小心心梗 2 @3 x& N2 L. \+ D5 I) U R5 l; C: S' x* m+ K
江苏省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秦海东指出,心梗还可能会有牙痛、下颌痛的症状,有的人一走路就痛,静止时不痛,同时伴有胸痛、濒死感等症状。6 x' Y6 C/ s& Y1 H
- p, q h# s% U
五、结语 3 B( [1 F1 F' J* H胡大伯的膝盖之痛提醒我们,老年人运动需要适度,过度运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60岁以上的老年人依然需要坚持运动,但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控制好运动强度。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营养的补充也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因素。希望胡大伯的故事能引起更多老年人的重视,让我们从日常的健康管理做起,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 `: Y7 |6 z) f2 C( V* n2 X% O4 H5 I, F$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