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在生活的舞台上,健康是一场不能输的 “演出”,而血糖,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 “演员”。但很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却常常忽视了血糖的 “情绪”,任由它肆意 “失控”,最终酿成悲剧。今天,咱们就从一位 64 岁男子的真实故事说起,一起走进血糖的世界,看看忽视它会带来怎样可怕的后果,同时也聊聊那些容易被忽视的 “升糖素食”。
2 X5 m2 F% c' [5 S7 D- b$ ~
2 S( S) d: y2 O6 Y/ f/ d& g8 s1 N1 Z" O5 g$ g. a, A
在一个宁静的小镇上,生活着一位性格开朗、热爱美食的大叔。从年轻时候起,大叔就对各种美食毫无抵抗力,他享受着品尝美食的快乐,几乎什么都吃,而且一吃起来就停不下来。每到饭点,他的餐桌上总是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佳肴,大鱼大肉、糕点甜食都是他的最爱。他常常过量进食,完全不考虑饮食规律,早餐可能会省略,午餐和晚餐却暴饮暴食。这样的饮食习惯,就像一颗 “定时炸弹”,悄悄埋下了健康隐患。
4 s9 y8 m9 [9 w. a& L, P6 C2 _
30 多岁的时候,命运的 “警钟” 敲响了,大叔被确诊患有糖尿病。一开始,病情并不严重,医生严肃地叮嘱他,一定要在家控制饮食,严格控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可大叔并没有把医生的话放在心上,依旧我行我素,继续着他那毫无节制的饮食方式。他觉得,糖尿病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血糖高了点嘛,没必要这么小心翼翼。
- O8 t. h' y9 o! E; r% {6 f6 M; I, e3 J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血糖正在他的身体里 “兴风作浪”。由于长期不控制饮食,摄入过多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他的血糖就像脱缰的野马,一路飙升。很快,糖尿病的并发症 —— 尿毒症找上了门。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让整个家庭陷入了困境。为了给大叔治病,家里花光了多年的积蓄,四处借钱。亲人们为了照顾他,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工作,日夜守在他身边。
& P9 F, L' y( q9 w
即便如此,大叔还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旧不忌嘴。他看着那些美味的食物,总是忍不住大快朵颐,完全不顾及自己的身体状况。没过几个月,新的危机又出现了,他的视力开始下降。起初,他只是觉得看东西有些模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视力越来越差,最后直接失明了。这对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他不仅失去了工作能力,连基本的生活自理都成了问题。曾经那个充满活力、热爱生活的大叔,如今只能在黑暗中摸索,生活变得无比艰难。
/ f* i) V% G) w0 F7 M5 w
* J: q2 X9 H& c' d去年,大叔的尿毒症发展到了极为严重的地步。医院的化验结果显示,他的肾功能严重受损,被诊断为 “糖尿病肾病”。此时的他,身体极度虚弱,只能依靠透析来维持生命。透析的过程非常痛苦,但大叔只能默默忍受。然而,命运并没有眷顾他,半年左右,他还是离开了人世。大叔的离去,让家人悲痛欲绝,也让周围的人感慨万分。如果一开始他能好好控制血糖,也许就不会走到这一步。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像大叔这样忽视血糖控制的情况并不少见。
+ x& _( P9 P2 g糖尿病,虽然不像一些急症那样会立刻带来严重的症状,但它却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 “杀手”,随着血糖长期居高不下,各种并发症逐渐形成,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人们的身体。咱们来听听评论区几位读者分享的亲身经历。
% ^( C( k; O& c/ P- v$ P- G, D" [% b4 E% L; W0 k
@TT 说:“我奶奶也是糖尿病患者,她年轻的时候血糖控制得不好。后来,可怕的糖尿病足找上了她。那种疼痛简直让人无法忍受,她一痛起来,整个人都蜷缩在床上,死去活来的。医生无奈地告诉我们,她这种情况要么截肢,要么就得忍痛一辈子。看着奶奶痛苦的样子,我们却无能为力,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0 x, n0 s$ [4 T6 R# T( \7 O@上善若水回忆道:“我妈也是因为糖尿病去世的。那时候,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困难,我们还小,妈妈工作又很忙,根本没意识到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后来,妈妈的血压越来越高,压迫到了视网膜,我们才察觉到病情的严重性。但一切都太晚了,病情发展得太快,妈妈的最后几年基本都是在病床上度过的。看着她被病痛折磨,我心里充满了自责和悔恨,如果我们能早点重视,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7 ~/ _! N1 k! i1 h4 N: C: [4 f" w: a( I- N' ~/ S! x5 t/ ?9 ^4 J$ o6 j
@厚德载物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血糖控制不好真的太难受了!我之前就有过切身体会,整条腿又麻又痛,那种感觉就像无数只蚂蚁在腿上爬。而且还不能坐着休息,只要一坐下,疼痛就会加剧,只能被迫站着缓解。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乱吃东西了,真的是怕了。”
" L: f+ E+ W0 s1 I$ g7 z) r5 x4 G长期的高血糖,就像一场身体内部的 “灾难”。由于体内的葡萄糖无法被正常分解利用,身体就会开始消耗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这就像拆东墙补西墙,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此时,身体就像失去了坚固城墙保护的城市,很容易受到各种病菌的侵袭,感冒、感染等疾病也会频繁找上门来。
8 t4 C3 ?* S: ^0 d" P. z" B
: }% h$ c6 C' Q' b w
血糖太高还会让血液变得粘稠,就像河道里的泥沙增多,水流速度变慢一样,血液的流速也会受到影响。同时,血管的功能也会变差,弹性降低,变得又硬又脆。长此以往,血液循环就会出现障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大大增加。想象一下,血液无法顺畅地流动,心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就像汽车发动机没有足够的燃油,随时可能 “抛锚”。这就容易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危及生命。
c4 v+ p3 I6 e6 _血液循环系统出现障碍后,血液供给不足,加上神经细胞内糖醇堆积,神经系统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手脚作为身体的末端,更容易受到波及,会出现手脚发麻、疼痛等症状。这种疼痛有时候是刺痛,有时候是胀痛,让人坐立不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 X {! S+ x* d$ k) i7 ?9 a p: U
$ s$ Z: G: i8 q' L0 D ?
血糖过高还会打乱人体正常的代谢机制,导致蛋白质和脂肪无法正常代谢。这就像工厂的生产线出了故障,产品无法正常生产。代谢紊乱会引发如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等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一旦发生这些情况,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乏力、意识不清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
1 l% [4 D$ h3 O& R* ~/ S& a
另外,肾脏是人体的 “过滤器”,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但血糖太高会给肾脏带来沉重的负担,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容易引发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肾脏功能逐渐衰退,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就像大叔那样,只能依靠透析维持生命,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 U! R3 X* y' I8 ^$ c: `7 e1 q' d# ^
0 r( h& T, j0 X很多人认为,饮食控糖只要少吃主食和肉类,多吃素就可以了。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素食都适合控糖,有些素食甚至是隐藏的 “升糖大户”,糖友们一定要小心。
8 W( z6 B$ s5 r5 p9 B4 j红薯、土豆这类淀粉类素食,虽然营养丰富,但它们的淀粉含量很高。淀粉在进入人体后,会被迅速分解为葡萄糖,导致血糖快速上升。比如,烤红薯香甜可口,很多人都喜欢吃。但对于糖友来说,如果一次吃太多烤红薯,血糖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飙升,给身体带来很大的负担。土豆也是如此,无论是炒土豆丝、炸薯条还是土豆泥,都含有大量淀粉,食用时一定要控制量。在日常生活中,糖友们可以把这些淀粉类素食当作主食的一部分,替代部分精细米面,同时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量,这样既能保证营养摄入,又能控制血糖。
9 i6 P$ M, U. F6 u# ^5 d: n
, S+ d: Z3 V4 w* h: W( c像豆皮这类豆制品,虽然原料大豆是健康食品,但经过加工后的豆制品往往热量奇高。为了增加口感和风味,加工过程中可能会添加大量的油、盐和糖,这些都会增加升糖风险。比如,街边常见的炸豆皮,吃起来香脆可口,但它经过油炸后,热量和脂肪含量大幅增加,糖友吃了之后,血糖很容易升高。还有一些豆制品加工成的零食,如豆干,为了提升口感,也会添加较多的糖分,糖友们在选择时一定要仔细查看配料表,尽量少吃这类加工豆制品。
. g- b3 `7 {# s
很多人喜欢吃口味丰富的菜肴,会把蔬菜进行各种加工,做成素菜荤做的菜品。但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调味品,如油、盐、糖、酱类等会被加入。这些调味品不仅会增加菜肴的热量,还会让蔬菜的升糖指数成倍级增长。比如,地三鲜这道菜,土豆、茄子和青椒本来是健康的蔬菜,但经过油炸和大量调味后,升糖指数大大提高。还有糖醋藕片,虽然藕是素食,但加入大量的糖和醋后,也变成了高糖食物。所以,糖友们日常吃菜最好以蒸煮等健康方式为主,这样能最大程度保留蔬菜的营养成分,减少升糖风险。
7 i7 f% s: A" V- ~8 o3 ^
( F9 a2 \) t) C糖尿病并不是突然出现的,它就像一场慢慢酝酿的 “风暴”。《中国药物与临床》指出,每年 8 月,很多人的血糖值会出现偏高迹象,这也是糖尿病的高发阶段。这是因为 8 月气温转凉,人体会开始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这些激素会促使血糖升高。而且天气转凉后,人们的饮食习惯也会发生变化,喜欢吃一些温润的食物,饮食结构往往偏向高热量、高油。同时,天气变凉后,人们的运动量开始减少,新陈代谢也会变慢,身体消耗的糖分减少,自然血液中的糖分就会增多。所以,有血糖问题的病人在 8、9 月要格外注意。
% {$ b V9 E3 T4 J! z想要预防糖尿病,日常的定期筛查必不可少。通过监测血糖指标,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血糖是否悄悄升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从源头上抑制糖尿病的发展进程。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主要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两个指标是否异常。
* H3 V: u' r' ~/ u0 {
, H+ k2 }, G7 }. U) ~
空腹血糖,是在至少 8 小时胃排空状态下测量的血糖值。这个时候,受进食的影响最小,可以反映肝糖原基础状态下的血糖输出水平,基本能体现人体的基础血糖值。就好比给汽车加油前,看看油箱里还剩多少油,空腹血糖就是这个 “底油” 的量。测量空腹血糖时,一般建议在早上起床后,不吃不喝,直接去医院进行检测。如果空腹血糖值偏高,可能意味着肝脏在基础状态下释放的葡萄糖过多,或者身体对血糖的调节出现了问题。
& t3 y: N1 |4 U) r/ x- o& ~- G餐后血糖,则注重观察进食后胰岛是否能够正常发挥作用,让血糖自我调节回落。它是人体的负荷血糖,可以分析是否存在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延迟的情况。想象一下,吃完饭就像给汽车加满了油,餐后血糖就是看看汽车的发动机(胰岛)能不能正常工作,把多余的 “油”(血糖)消耗掉。一般餐后血糖是在进食后 2 小时测量,测量时要注意按照平时的饮食习惯进食,这样测量出来的结果才更准确。在糖尿病进程初期,餐后血糖往往是更敏感的指标,因为此时人体胰岛功能可能处于逐渐衰退的过程,但空腹血糖还不会受太大影响,甚至可以维持正常水平。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恶化,空腹血糖才会逐渐显示异常。不过,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任何一个出现异常情况,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只有两个指标都达标,才能减少血糖升高带来的危害。
: x) S( o, i4 A* k2 N' }
. Z0 J# a+ l0 i @9 q2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