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网络上有一种说法叫做「退一步卵巢囊肿,忍一时乳腺增生」,似乎引发了不少人的共鸣。
( F7 h9 [7 S0 L% f; W. @
+ o8 p* A j, `
这让妖塔想起了前不久接诊的一位阿姨,她的一生真的可以用「悲惨」二字来概括。
4 F3 O( ]9 z- P6 ~
年轻的时候,她算得上是生产队里数一数二的美女,自然少不了追求者。最终在诸多追求者中,她选择了对她最为关怀备至的他,并为他生下一女。
9 S v- Q7 _5 E# o; T, U$ ~他也很努力地工作,最终因为表现优异被选去为领导开车。
5 ~7 L8 G' [! { o! {% p就在这位阿姨认为生活正在逐步步入正轨的时候,那个曾经爱她爱得轰轰烈烈的男人,抛妻弃女,入赘豪门。
6 C5 d) p4 p* ^+ b
她一个人拉扯大了女儿,实属不易,后来终于收获了第二段感情。
. t: s1 U) D1 m: B& ~9 z但谁曾想,随着年龄的增长,现任丈夫慢慢染上了酒瘾,而且逢局必醉,醉了就喜欢动手,这么多年娘俩没少受气。现在丈夫又因为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罹患癌症,目前还在治疗中。
- o$ u, e8 a1 }; |2 |( |$ X
前几年赶上了好时候,家里的房子可以拆迁,俗话说得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亲兄弟也要明算账。因为觉得拆迁款项分配不公,两个弟弟亲手把她告上法庭,几经周折,虽然拆迁这事儿最终尘埃落定,但几十年亲情不复。
* I, h2 [' W* U- H3 K7 n当她来到妖塔面前的时候,已经是宫颈癌晚期,全身淋巴结多处转移了,作为医生,我们能做的已经很有限了,只能进行挽救性的放化疗治疗。
9 R' r( q% s3 D" `! S在和她聊天的过程中,她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大夫,你说我这个病是不是就是被他们气的呀?」
! E( J* z, v `; z其实,诱发绝大部分宫颈癌发病的罪魁祸首是HPV病毒,如果阿姨能够每年定期体检,说不定能够在癌前病变的时候就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 T8 C* d. E, R0 G: L& t3 J
但阿姨的说法也并非毫无道理,有研究表明,如果长期处于一种压抑、生气的状态,身体的免疫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感染HPV病毒。
4 @: \: x3 g7 m8 d7 U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情绪和疾病的关系。
) C' a, k: ?- b r5 B' D) V' P" h
, b! y& w8 |& C7 R& t) v$ x
情绪与卵巢肿瘤
; S+ D1 t) F G9 m严格来说,情绪与卵巢肿瘤的发生,关系真的不太密切。
; ~* T4 b& n7 N$ J5 D
卵巢肿瘤按照分化来源不同,大致分为四种,包括上皮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性索-间质肿瘤以及转移性肿瘤,具体更加专业的术语,妖塔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6 N. A0 j% u' |# J( I; C" d4 u我们需要了解的就是——目前卵巢肿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从现有的研究来说,相当一部分是基因突变所导致的。
0 i% i1 { Q9 \+ T而导致基因突变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等,长时间的负性情绪确实有可能导致基因突变,但它绝非导致卵巢肿瘤发生的主要原
2 w. C7 |2 G" F3 \7 Q
% q+ e# Y) B0 T/ J! K2 \情绪与乳腺疾病
4 ]5 _% e8 _* i* T与卵巢肿瘤不同,很多调查研究显示,乳腺增生以及乳腺结节的发生似乎和女性负性情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 I0 [* V" i$ L5 J. B( x+ J
研究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的,最终结果显示——女性焦虑、压抑、家庭矛盾、性生活不满意、生活及工作压力大等多种负性情绪,都有可能会导致女性乳腺增生和乳腺结节的发生率升高。
9 a2 V/ ~' |! [2 k$ T: x因此,调节负面情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Y* R; g1 \0 T* X0 H6 S- K
- F% N$ L; B. k6 p4 _9 a l7 c情绪与妇科内分泌
! ?* z$ {4 Y; ^5 H6 v+ l# S长期负性情绪的压抑会潜移默化地造成身体各个机能的异常,尤其是大脑。
$ T) [9 S4 z+ Y) z- Q大脑作为我们人体的总司令,每时每刻都在给我们下达命令,而女性的内分泌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共同调节的,如果大脑长期受到负性情绪的影响,就有可能造成内分泌功能紊乱,激素分泌异常,从而就有可能导致月经紊乱、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等疾病的发生。
7 q, i# I& P" q$ u
所以对于一些轻度的异常子宫出血,我们医生往往在使用药物治疗之前会建议大家可以适当调整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适当锻炼等,先进行自我调节。
3 X( Z3 u" G0 C6 ^! C% z; O* u: s# A
情绪与消化系统疾病
! a4 g: w, h* {; \2 M$ B其实我们人体内最容易受到情绪影响的系统应该就是消化系统了,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当我们的情绪在一种压抑和应激状态下时,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体内分泌大量儿茶酚胺。
2 c6 j3 f; v& X) G( p$ L
至于这是个啥激素,大家不需要详细了解,但大家需要知道的是,儿茶酚胺会引起血管收缩,导致消化道黏膜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发生黏膜的水肿和坏死,失去对消化液的抵抗能力。
6 u1 @0 x/ ?- J8 U而且负性情绪有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增加幽门螺旋杆菌(HP病毒)在消化道内感染的几率。
+ g6 u- b$ j6 A6 r+ S
和HPV病毒一样,HP病毒也是导致胃病的罪魁祸首之一。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一种消化道溃疡叫做「应激性溃疡」了。
9 S4 Z. [5 [" ?; O4 p$ D
C' n9 i; _) A4 P8 L7 T情绪与心脑血管疾病
^5 _0 e* f% ~9 p& `有研究表明,经常生气和易怒的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意外的可能性要明显大于常人。
! K$ Y4 O; y" z& n8 q! f/ ^当我们情绪激动的时候,血液会重新分布,相比较来说集中于脑部以及面部,这就使得心脏供血减少,而且体内的儿茶酚胺有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如果给心脏供血的血管本身存在问题,就更容易发生猝死了。
) z) d+ e, B2 N
/ k8 v1 ~' b- {1 r- A8 v% @: f情绪与恶性肿瘤
- n& I3 _$ e B
就像开篇提到的阿姨一样,长期负性情绪的累积确实有可能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
% b! _9 A! ^8 O. I, E4 p" `近年来,有一部分科学研究表明,负性情绪刺激确实和恶性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可能是因为负性情绪导致人体内分泌功能及免疫功能的紊乱造成的。
8 S; d4 X2 O; l' Y
妖塔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它引用了美国家庭医生撰写的一本名叫《致命情绪》的书,书中就大量列举了各种各样负性情绪可能诱发的疾病,例如,焦虑容易引起应激性肠道综合症;压抑容易引起偏头痛、慢性腰背部疼痛;愤怒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等。
# x% i, q0 q0 Q$ a, A7 y
, n! ~/ j# f* V- @! y* x$ ]# }& x建议
: }6 _9 u; B% F8 |4 K; _由此可见,负性情绪确实和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负性情绪一定要得到及时的、正确的宣泄才行。
+ v/ M4 @0 d! O6 k贴心如妖塔,为各位小仙女奉献妖塔的一点点经验:
F6 Q3 S5 R0 ^' x6 g+ T4 a. ?/ t哭
2 ]: z6 G) x- w d8 E
其实哭是很好的一种宣泄负性情绪的方式,你可以选择嚎啕大哭,也可以选择嘤嘤哭泣,通过哭泣可以缓解压力,释放负性情绪,而且经济实惠、安全便捷,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但不建议各位抽泣式哭泣,因为可能会缺氧。
1 }. j! Z6 H* N) u4 y运动
0 ?7 S( t( @. N; L2 ^
运动是妖塔宣泄负性情绪的第一选择,我一般会选择在心情不好、压力过大的时候去进行体育锻炼,跑步、游泳、打球、撸铁,当你全神贯注地沉浸在锻炼的过程中时,你可能不会再去想不开心的事情。
h" g2 O# i, \* X$ y倾诉
. p E+ Z. z4 I k* ~如果不想哭,又懒得动,可以考虑此种方式,找你信任的好友,将心中的负性情绪都倾诉出来,并不是说让对方给出解决的办法,而是因为不吐不快。
+ e, p( Z6 r1 O9 _, z' x) A# A0 P
游戏
/ n: _/ k$ m. F# I! W! b, C0 P
如果你是一个游戏爱好者,自然可以先把烦恼抛开,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宣泄心中的负性情绪,但友好提示,最好不要玩竞技类游戏,以免更不开心哦~
" v+ X O O3 p
其他
k7 k2 Q2 O8 f, T% _, q
除了上述的几种常见方式以外,还有诸如深呼吸、唱歌、看电影、吃饭、逛街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如果还是无法排解,现在还有很多专门的减压馆,可供大家选择。
2 d% q- i. Q7 `" G4 W) d' I总结起来很简单,那就是只要你有负性情绪,最好可以尽快把它宣泄出来,这样才有利于身心健康。
. f4 s/ I+ S5 J: r" F+ D- y9 Z! R. e: a5 E, I
当然啦,上面说了很多情绪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负性情绪确实有可能诱发一部分疾病,但其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永远都不会是单一因素所导致的,肯定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 u. \! C+ l, l! q$ @ _) ]( a
疾病的发生发展最主要还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导致的,情绪因素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巨大。
8 i5 l2 ?$ ]% c7 G如果真的生病了,还是应该先去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3 G& v( i. H: c* E8 ]- Z; b
0 Z) }3 D1 A$ L ~$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