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王大爷啊,您这耳鸣啊,可不能再拖了,现在耳鸣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很多人都和生活习惯有关,得赶紧改!”
( g. J- \. j0 p8 D9 W- ]; M% S7 k& Z! [3 ^
这是社区医院的李医生对王大爷的叮嘱。
: \+ j: |. g6 g: }0 S* r0 c
王大爷今年62岁,曾是一家工厂的技术员,退休后生活悠闲,平时喜欢看看书,偶尔去跳广场舞。
, @$ C3 g- } l2 W- u. a
7 D& Z/ ~9 w/ G2 Y4 Q最近,他总觉得眼睛酸痛,看东西模糊,有时候耳朵还会嗡嗡作响。
$ X' F5 Q, R2 k& b, U6 s# F5 W C起初他以为是年纪大了,加上劳累过度,没怎么在意。
" ?4 A8 I2 y% w' V5 @! z可耳鸣的情况愈发频繁,有时半夜也会嗡嗡响个不停,搞得他睡不好觉,家人劝他去医院检查,他才勉强答应。
# H& D5 G) Q" l T# V% Y }* J
到医院一检查,王大爷的眼睛确实出现了视力疲劳,耳鸣也被确诊。
! Q1 j: Z6 A$ B0 @+ y( l8 |. p$ O李医生告诉他,耳鸣的成因复杂,不仅仅是听力问题,往往和生活习惯也息息相关。听完医生的解释,王大爷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一些常见的习惯居然和耳鸣有关。
8 M/ z. U% D# U G& m; F
6 p/ R. ^* o* {" v# ]
李医生首先提到的,是王大爷长时间使用耳机的习惯。
- I6 L+ ]/ ~- p8 [7 j1 v
原来,王大爷一向喜欢听广播,平时也经常用耳机听手机里的戏曲节目。
% d' @1 p$ R1 _3 `$ t$ Y尤其是退休后,有时听个把小时都不摘下来。
4 B! C6 l h4 o* o+ }
他原以为这样不打扰家人,也能“贴近耳朵”听清楚,没想到反而增加了耳鸣的风险。
. i8 c8 K' s0 P" X李医生解释,耳机直接将声音传入耳道,而耳道内的毛细胞对声音特别敏感,长时间使用耳机会刺激毛细胞,导致其疲劳甚至受损。
* E+ j/ c1 T' s
特别是音量较大、使用时间过长时,耳道毛细胞容易受到过度刺激,久而久之就会引起耳鸣。
2 I' y; S; g: z% j
3 F2 B( K8 O, j/ H6 q9 |2 p
一项研究表明,长时间使用耳机的人群中,有接近40%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耳鸣症状,尤其是连续使用耳机超过1小时的人,耳鸣的风险更高。
; [' t! j! K5 C4 [& B李医生建议,王大爷平时可以选择音量小、开放式的耳机,避免长时间佩戴,最好每隔30分钟摘下来休息一会儿。
( [' U% }! O7 P+ x& u$ F# ~7 T2 S: ^
同时他提醒,不要将音量开得太大,适度的音量可以有效减轻耳道压力,避免毛细胞的损伤。
, S6 t5 K3 O; Y( j* C ]王大爷听了后悔不已,暗自决定以后绝不长时间戴耳机了。
4 V5 y \7 q0 W# i9 t
李医生继续提到噪音环境对耳鸣的影响。
" l5 k3 ~& ?- r5 D5 u王大爷平时喜欢去公园跳广场舞,音响声音大,跳舞时靠近音响,耳朵承受的音量极大,耳朵嗡嗡响了几小时也不自觉。
( `/ R) i5 d$ L2 C+ p1 N
" h- Q7 s! t6 \7 X3 U/ |2 d
李医生解释说,耳朵的毛细胞对噪音特别敏感,长期处于高噪音环境会让毛细胞疲劳,慢慢积累出问题,最终会导致耳鸣。
0 {; ^0 Y) c: w
李医生进一步讲解,噪音会刺激耳蜗内的毛细胞过度兴奋,长此以往,毛细胞的敏感度会下降,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问题。
- }/ r5 T' R; ^6 P" x- C
研究显示,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超过85分贝)的群体中,耳鸣和听力受损的发生率达到30%以上。而广场舞音响的音量往往在90分贝左右,对耳朵的影响很大。
$ j# k, o L# ]/ G6 D, a% H' U李医生提醒,长时间接触噪音是耳鸣的一个重要诱因,尤其对于中老年人,耳部器官本身就开始老化,更需要避开高噪音的环境。
: ]8 A; Y S; L; [如果必须要在嘈杂环境下活动,可以适当戴上防噪耳塞,减少噪音对耳朵的伤害。
) {2 p) |: m3 k' J; R5 r0 |王大爷这才意识到,原来广场舞也可能引发耳鸣。他心想以后跳舞时尽量离音响远一点,减少噪音对耳朵的刺激。
% m/ l8 F" {* H, {4 C8 m! F9 m6 `
: M0 N& v. Y9 l李医生接着说道,很多人以为耳鸣和耳朵关系大,其实和作息习惯也息息相关。
3 @. ?& ]+ x5 b, L& g7 ?
长时间熬夜、睡眠不足会导致神经系统失调,血液循环不良,耳鸣的发生率也会大大增加。
! l, c; V" o+ ? |: R8 d$ E王大爷退休后,有时晚上会看电视剧到深夜,再加上耳鸣影响睡眠,夜里总是睡不安稳。
/ a' O9 x( ~1 D! P7 \李医生解释,人体在休息时,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得到调节,有助于耳部的微循环保持正常。
# F& r! e" |# ]0 T3 s( |反之,如果长期熬夜,交感神经持续兴奋,血管收缩,耳部微循环受阻,耳鸣的症状会更加明显。
# w2 \7 G; U2 O3 S1 y- n# Y; d' F
一项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的成年人中,有接近50%的人患有耳鸣或耳部不适,这与神经疲劳和微循环不畅密切相关。
8 Q& u+ k+ u9 U
- N0 H0 Z- L6 ]5 A+ J( [- u李医生建议,王大爷平时要注意早睡早起,尽量保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助于改善耳部微循环,缓解耳鸣症状。
9 M; d, R4 m: S! T* ~! v9 V1 S
尤其是晚上入睡前,避免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视,让大脑和神经系统得到充分休息。
* f/ D! y+ K" F王大爷听了深感惭愧,暗自决定以后不再熬夜看电视,给耳朵和神经一个好的休息环境。
7 p. y m: x+ P. m( p1 r李医生最后提到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对耳鸣的影响。
. @4 e0 m* V# ~* X6 z
王大爷平时性格较为急躁,尤其是遇到事情容易焦虑。
6 q$ p8 z1 n/ _/ Q. Q
医生解释,长期情绪紧张、精神压力大会使神经系统持续紧张,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耳鸣等症状加重。
( [- h/ v- T- J: p! @% S- X" V" c6 w7 f8 }4 a1 ?2 F }# N+ s
李医生进一步解释道,压力大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影响血管的收缩功能,血液循环受阻,耳蜗的微循环无法正常运行,容易导致耳鸣。
$ ] b1 d7 t6 M9 C I, f1 ?
同时,压力大时,人对身体的敏感度增加,会过分关注耳鸣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不适感。
. e4 f, C2 L# i0 y0 D
李医生举了个例子,一位60多岁的李阿姨,由于家中有变故,长时间情绪低落、压力大,结果耳鸣问题愈发严重。
: R( F5 H' M4 W( [后来经过调节情绪,放松心情,耳鸣情况才慢慢好转。
3 [4 S1 N9 Y- b D V研究表明,耳鸣的发生率在情绪压力大的群体中高达35%,良好的情绪调节对耳鸣的改善有很大帮助。
9 p5 E' O9 G% R4 C1 C' h) w; B) p# \王大爷听得连连点头,暗自决定以后尽量保持心情平和,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压力。
' [- h c2 c8 A( P7 U' q2 f
* E: T6 K2 c) w+ Q; f李医生最后总结,耳鸣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是身体健康的警示信号,尤其是中老年人,耳鸣可能预示着听力减退、神经问题、微循环障碍等多种健康问题。
9 m5 L$ B$ V; I: c' y9 ^
李医生建议,平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耳机使用、避免噪音、保证睡眠、保持心情愉悦,可以有效预防耳鸣,保护耳部健康。
' U5 k+ @) x! p. L
听完医生的建议,王大爷感到受益匪浅,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避免耳鸣进一步加重。
8 T' f' B: c* `8 {. r+ U
王大爷回到家后,思考着除了调整习惯,还有没有其他方式可以帮助缓解耳鸣。
- E% G( [3 s4 u G
他向医生请教后得知,可以通过耳部按摩、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等来改善耳部的微循环,帮助缓解耳鸣。
7 l6 M# X! q( ~& u0 ^ V j" x9 l
0 I& T) `& b: T3 r% N1 g4 T4 U8 [, l& z9 F7 X# F2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