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你这辈子会爱上谁,会跟谁恋爱结婚,其实在你父母身上就能看到模板和影子;
; p1 h) Y( A, u0 V! r+ w* @8 b$ _: N! o9 T' [0 o
2 J" k, K7 V$ _8 N3 l
在亲密关系中,你如何跟伴侣经营爱情,如何反馈爱情,也藏在父母的模板之下。
' Z$ \0 C) b0 C$ I* G" `) j% ?7 M
& h2 |5 r0 r# N+ b; K$ E
所有男女关系的本质,都绕不开两个核心。
9 q# m6 J' _: J f6 C
% c# `$ b8 L% d5 |
第一:人们如何被爱,就如何施予爱(本我的直接展示)
4 f4 Q7 F* s& E
B; Q' N" E9 x* {
第二:人们如何给予爱,就期待得到什么爱(用爱去掌控对方)
$ R* O! S0 Z% X1 ~
. y3 W. d* @" Y-01
0 F+ P/ t# Z, S N& k0 C" n& d5 b: {8 U8 _! Z7 h
你如何被爱,就会给予伴侣什么样的爱
A( C- ]2 q' N( S' d) X4 c
9 ]- T% u: a9 T: _ s在跟一位读者咨询时,她谈到自己的丈夫是“回避型人格”;
' ^- L7 s$ k& l2 {+ }: o( m. M" n8 Q/ I
每一次产生矛盾,无论大事小事,丈夫都会沉默,冷暴力。
/ a9 S7 z, E: Z# D7 p1 O# H! _, u- j. Y/ j1 V. D7 h7 S5 }* g
她不主动,丈夫也不会主动;
8 Y q- H+ ]( } m( u7 @
7 c9 E" y0 Z: h2 ?( l2 R
她主动了,想要缓和矛盾解决问题,丈夫依旧在沉默。
. c7 ^0 ~1 r* a' T, k9 B
$ i' O; ^% Y2 I6 Z再次沟通,丈夫就自动忽略这件事,就当这个矛盾从未发生过一样。
1 v5 t z' A1 z7 i8 a% B+ P. E5 u, E6 k5 F {* l, N
结婚短短几年,两个人之间就积累了诸多矛盾,这位太太对丈夫的不满和怨念也是与日俱增。
1 A& f# O% _1 _
2 q6 f1 {$ d: o1 ^2 W+ T1 }/ e% D在沟通后发现,她丈夫的父母,也有着“不幸的婚姻”。
2 h' F. N) E2 f3 }. p8 Y% F9 ^2 C2 J- F* i' M! z: \) Y2 t4 p
简直是一个模板出来的。
# k; [1 C3 \- n3 F: t! [" t
; f7 t( w- m. ^; s她的公公也是回避型,擅长冷暴力,沉默;
8 b1 U' H4 D! {( {4 W
+ n8 j4 o9 E" Y( M0 P婆婆歇斯底里,公公就冷冰冰地看着她发疯,保持冷漠,一言不发。
+ v0 n# o6 H- f3 i. u" c- P v0 J, O- N5 G* p3 }" Q
从小到大,丈夫都在这样的家庭环境成长。
D$ h* ]& B5 }* I' r+ |6 r% G# r# _9 K8 c7 }3 ] r2 s
没有人教他如何去爱,没有人教他如何去经营关系;
+ k: a H7 M: B' ?3 ^, P9 D0 p8 a. k, ~! I
而她作为丈夫的初恋,自然就承担了这一切。
" V1 I: j4 J' J) A/ d" Y9 v+ V8 r8 N; @# l7 q* z5 z/ `$ r4 }. y. a
你会发现,大多数人的感情,要么受到父母影响,要么直接复制父母感情的相处模式。
' e% |8 @+ z; l6 }8 _0 S
9 N" Y: ]2 E, t3 b P: u
在这一点上,宿命就是一个轮回。
! w/ o; g- ^1 f- y
6 B# a/ Y2 E3 x2 R% K( X$ }+ ?+ U再举个例子:
+ M% j5 J' @: ]: n* }; x
$ ?% D% O5 ^3 x4 P9 M- \2 l如果一个人从小就不被爱,得不到关注与回应,几乎很少有生日礼物,很少被奖励;
$ l5 I8 U# A; U1 F7 s5 s0 M
# C$ g+ I% a- Q: r# h! H5 A+ q' t那么在TA的认知里,经营感情也是不需要礼物,不需要浪漫和新鲜感的。
& o7 ?$ k' C& |1 {* h" n! @& k& e" P' M0 G( l
伴侣的期待,TA始终感受不到,或者不明白伴侣为什么发脾气。
9 A6 h; D9 a' I! L- r* h
/ P8 Q# E+ j- j0 ?一个人在感情里下意识的反应,其实就是TA曾经历过的爱;
% L# ^- R* Z$ i- {' y
$ f5 S1 k) p( @. O) O2 ~
大多数源于原生家庭的爱,少部分来源于和前任的相处模式。
- u0 M c0 N1 `+ g* d# J
3 U% ?# e4 E& W! Z2 h他如何被爱,就如何反馈给你爱;
0 k) z, W, E# K" f* q2 y: [- o8 M2 O
他如何成长,就会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在感情中与你共享。
5 Y4 K3 k* ^1 b( W! a) g- j1 g* @, Y, l
就像一个从小就缺爱的人,无比渴望从你身上得到爱,陪伴,特别焦虑,患得患失;
1 c$ m: Y. y% w6 i: O' w
8 W' p) b- V8 X但是,TA又无法给你提供充足的爱或情绪价值。
2 c* z" `5 F, Q n$ C# t; |8 u1 }
! _, n* j* G; W/ l
你始终被索取,却极少得到TA的情感供养。
( t' P% w, C# B* ]; g4 h, Q, i5 p" {9 \3 z
这一点,是被动的爱,是一个人得到爱时,潜意识里发出的本能反应。
) A. c" X4 H' }6 M! c* o
: s% A. R, O, C7 W从好的角度讲:
# {+ z% D& ^* u! K9 ^5 w, [5 a3 N* g/ U: B) V* k
如果你的伴侣很会经营感情,擅长倾听并与你共情,遇到矛盾愿意直面问题而不是逃避;
. a S7 J9 t' K- Q/ e. @
. H3 H4 q2 U2 _那么你就去观察TA的父母,会发现他父母也是这样相处的。
1 I$ [! r8 N, P9 V* v9 p) l. T# v$ H
3 ~ `: h( |! H" X4 h8 D7 T: V父母的感情模式,三观认知,思维与行为,就是最好的言传身教。
; w$ B/ |! T4 W& \1 ~
' J- }1 B3 _' b$ T4 c( l# k-02
- ?) A' _5 U" d$ ?8 d
7 B2 }; R/ R" t# v
& ]" y8 X; p8 b人们如何给予爱,就期待得到什么样的爱
9 g* H1 |7 L; {! n' ~3 j7 r: q
4 u; T0 m1 }' E& `& n# f. d
这是主观上的爱,是带有预期管理的爱,是希望得到伴侣给予自己同样的爱。
9 O# T6 d6 X0 s
$ n) ?1 u( e# v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是以爱之名的“控制”。
' V# v6 \0 I+ X1 w8 E: ]6 \& K) J* K# f- B- T$ u
打个比方:
( N+ a- {( T% r* b' L% ]8 a
% o* ]4 G7 ]& n: \你不想喝奶茶,但伴侣却给你买了一杯奶茶。
, b9 o3 V. B1 Q# b \. s5 V) a+ d. W
TA这个行为背后,隐藏着什么意图?
m @5 n: u) s, u0 ]: _* s9 A, j+ H% H% O, P% z* Z
他希望得到你给予的奶茶,但是他又不直说;
9 V) x( O+ ^! {( f `
8 [/ Q7 x- R7 q: A2 z所以他就给予你,希望你也能给予回馈,也给他买一杯奶茶。
2 m5 P" N) a7 p
0 i- P6 }/ Q: B" Y O/ t& e如果你没有给他买奶茶,你会发现他很失望,情绪明显不对劲。
: z3 k' n! \6 \& O m% e3 k0 X
( p+ I8 l( I6 ` t; E T这就是预期失效,情绪产生了负面影响。
3 u* @! N6 n0 v7 Q/ U4 _8 [) I E1 ?
. S& w0 G. {: C
你不需要衣服,对方忽然送你一件衣服,其实跟你是否需要不重要;
5 h2 b. C% |6 i! ~3 }
' [8 _$ [( K" z7 g8 V; O8 O
重要的是,他希望你也能送给TA衣服。
/ T" A8 K4 h2 s4 W! ^7 F. T
7 R- I! B+ m! u
有些人给予的爱,并不是伴侣需要的,而是TA自己需要的;
: W+ m& j7 W1 f% r& Y" N) i/ _- `% {7 q9 |
有些人对伴侣好,是希望伴侣也能用同样的方式去反馈他。
2 `" _6 `' j: ?' p
& F4 g3 a6 ]) ~6 T9 A这样的爱,又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掌控呢?
$ J( M3 Y+ l; l7 x' Q( [
! Y) W% O1 }" R4 q2 h% ?7 F
人从一出生,就是有局限性的;
5 r6 {9 p' m' q% ]5 d' c; h2 x: |, l( f: r' \; L+ j' u
被父母局限,被家庭局限,被认知和父母感情局限。
# u7 y5 w7 M) _# }/ n! \
' \ U4 F& `& t {但人的“神性一面”在于,人是具备创造性的;
; x- S4 u, {0 r- \5 S m+ p: E* A
你要相信,你有创造自己,有“重生”的勇气和能力。
7 d: E; Y0 g+ G/ J' \* ~
* G+ t" M) b8 w* P$ @2 m为什么我一直跟大家反复说:
% c8 Y# V8 W5 s+ l2 u. I
4 o( }+ l. f$ ~3 N爱人之前,一定要先爱自己;想拥有好的感情,一定要尽量让自己圆满?
" z2 ~* i. m1 X/ @, j) |' c3 r
4 w9 W. v1 X- H l: S" k! m因为只有圆满的,懂得爱自己,理解自己需求与感受的人,才能去理解伴侣,共情伴侣。
: l2 s, p) f; x& I' h
; p1 I* ]6 ^! ?3 P/ W0 M& T你不懂爱,不会爱自己,自然也学不会去爱任何一个人。
" }$ ?) ~& @: ^8 x2 m1 X% u
" _0 }; j9 o1 ~; e8 E, s
这才是经营好感情的前提。
+ X0 S6 H* D: u5 ]. w
! f/ ? J6 g5 H5 ^7 y一个匮乏的,孤独的,缺爱的,自卑的人,永远也无法拥有健康的关系。
' g5 m4 M9 K5 Q: u5 P# W% t1 F
/ p; C: A a q2 H. j" g话题:
, f; E) ?* M" H/ @# J5 ]* I
你们的感情,是互相滋养的关系吗?
; D# n; z5 i0 m4 y' K
3 v( } u. t% D% A0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