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喜欢喝茶的人莫过于自己动手泡出一款好茶汤来,有满满成就感。但值得一提的是,同一款茶给不同的人泡,结果可冲泡的次数却不一样。有的人只能冲泡5次,而有些人能泡上10次。
" Y* B1 Y: c! L( }2 t
1 e" [/ V, D2 X, K: W4 f* l泡5次的人会说这款茶不耐泡,或者说怀疑自己的茶被老板换了,没道理不耐泡。而泡上10次的人会说,茶没错,只是你的泡茶水平不高。
, P9 `" S# J2 m, d% k
6 E4 k+ X: m% V$ T0 Q# J0 U1 s确实泡茶水平会影响茶叶的耐泡度,当然这也不是茶叶不耐泡的唯一原因,此外还有很多影响茶叶耐泡度的因素。那么茶叶的耐泡度跟哪些因素有关?主要有3个影响因素。
: K: p; k% P" a# O/ S7 n8 w3 O* y& x, T1 o
01茶叶内物质是否丰富
% {1 {+ ?1 H" X# N$ Z
- u1 Z/ v5 B( q& { B) @原料好的茶叶,内物质丰富,那么可冲泡次数会增加。以白茶为例,像荒野白茶、高山白茶的品质会比茶园茶、平地茶来得好。同样像云南普洱茶,大家追逐古树荒野茶,因为看中它有丰富内含物质,比茶园茶更耐泡。此外茶树树龄越高,那么耐泡度也会越大。 ) a) T& }. F" M7 c- T# h
1 ]8 A+ T) \! ]. Y02茶叶细胞壁的完整程度 / s% [' V T- v6 n
; x6 h1 @' ]( U. N茶叶细胞壁完整,那么内物质就不会那么快析出,自然耐泡度增加。很多人将茶叶的耐泡度看成是茶汤颜色的深度,也就是说,以为茶汤很容易变成红色或褐色,就说明它耐泡。其实恰恰相反。 ) i1 d \4 ~0 {/ x: L
9 g r5 N3 J m4 F- C
茶叶的耐泡程度与汤色没有直接的联系,茶汤汤色浅并不是说明不耐泡,因为很多茶叶本身汤色就是浅的,像绿茶与白茶。而有些茶的汤色比较重,像红茶与黑茶,汤色是跟揉捻有关系。
% c2 u2 V" }0 F% q) \6 o* ]2 l$ v5 A5 [
经过揉捻的红茶,它的细胞壁被破坏了部分,茶叶的内物质就能较快的析出,然后表现在汤色上。也就是说,在六大茶类中,红茶是不耐泡的。而且很多红茶还是红碎茶,把茶叶切成渣,更容易析出,所以不耐泡。而白茶相对来讲是比较耐泡的。 4 W& M: d: c8 u
* f2 V! I2 L( Q( Y# ^( o
因为白茶只经过萎凋与干燥,不炒不揉,细胞壁保存较完整,内物质析出较慢,所以耐泡。除了白茶外,其他茶类都或多或少破坏些茶叶细胞壁,比如绿茶的炒青与揉捻,黄茶也有揉捻、闷黄工艺,乌龙茶的摇青、揉捻,黑茶的揉捻、渥堆等。还有,茶叶的老嫩也会影响耐泡度。相对来讲,叶子粗老的茶比嫩的茶来的耐泡。
/ }; R' l) h Y8 {1 E3 [/ V9 G& M. ^; J1 ?6 A% e
03冲泡方式
6 Z. T: D! _- M" S4 q9 r, `) R+ m5 a5 H* `
第一,与水温有关 . q" K4 D* v# k9 I: W
% D' K/ w# i2 s1 [/ K* H' H
冲泡方式对茶叶耐泡度的影响可能是最大的,就像前面所讲的,同样的茶给不同的人来泡,结果却不同。这是因为两个人的泡茶水平不一样,水平高则显得耐泡,水平低就显得不耐泡。掌握正确的冲泡方式便能让茶叶耐泡起来。 : h! R4 X9 W3 H+ P0 G' w
0 ]. C7 A" N8 r0 |- L: l* c! ?
比如可以在水温上做调整,用沸水泡茶的话,可冲泡次数会比用温水泡茶来得少。一来,沸水可能会烫坏一些品质一般的茶(品质非常好的茶不怕烫),烫坏了,内物质马上泡出来,自然不耐泡。而温水可以让茶叶内物质析出速度变慢,所以变耐泡了。
2 O8 c7 W2 u# B- g" C* `7 T6 Y% ]; S& R! R' e% K) T% Q- z/ T2 q/ j
以此类推,用冷水泡茶,那么茶叶更耐泡。但是温水、冷水泡茶虽然让茶叶的耐泡次数增加,但香气与口感不足,不能与沸水泡茶相比。茶不香、没味道,所以大家也不会用温水(不烫的)、冷水泡茶。一般泡绿茶用85度,泡白茶、红茶用95度到100度,像乌龙茶、黑茶用沸水就可以了。
- n( e7 O$ b& v3 }. y- O, e9 O4 q4 P7 w4 Q; v& m
第二,与浸泡时间有关 / U: W) G0 o+ X+ v8 }, J
9 M9 F1 A: o6 c! [
浸泡时间越久,那么茶叶内物质析出就越多,如果长时间没有出汤,那么基本上茶叶内物质析出在盖碗里,那么下面几泡就会显得没味道。像冲泡白茶最讲究的是快出汤,出汤慢则显苦涩,出汤快滋味好。前面3泡,从注水到出汤可以把时间控制在10秒左右,这样白茶滋味很鲜爽(泡银针)。
) Z4 h5 y4 t/ O4 R% K# z% f$ r, t& e. P: M
第三,与注水手法有关 , g) f ~+ K8 B7 S) `" f! D
( {7 a6 ^3 Y y1 F$ P' g6 x如果你是水壶高高拿起,采用定点高冲注水法(急冲冲的注水),那么茶叶会在盖碗里面震荡,会影响茶叶内物质的析出速度,变得不耐泡。如果采用定点低斟或环壁注水(缓缓的注水),那么茶叶耐泡度会增加些。 1 x- G3 W7 F2 Q# V5 C/ q$ J
, W9 ]# p% H) H8 b2 U总结
; O; c& K$ [3 D4 v( o* c
8 j" Y( u0 m8 Z/ u9 q3 y茶叶的耐泡度跟以上因素有关,除了茶叶本身的问题,更多的还在于个人的冲泡手法。好茶是前提,但自己的泡茶水平也很关键。只有都满足了,那么茶叶耐泡度就会很好。 * _0 ~6 V/ ^2 J( H; B+ o0 M0 z: n
; k- l& i. t7 v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