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 0 参与人数: 0 我的评分: 未评
许多刚开始喝茶的朋友可能会有这样的困扰:“为什么茶汤表面会漂浮着细小的绒毛?”
& r) A7 i0 L2 z
, z5 w! p2 J/ Q- p 这其实是普洱茶的茶毫,茶毫对普洱茶的口感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普洱茶的茶毫!
3 q) L7 g* _ S/ l* W, L0 d% p : K$ ?9 R: v' p* L J. \4 R
1、什么是茶毫?茶毫,其实就是顶芽和嫩叶背面生长着的细小茸毛,在同一茶梢上,茸毛的分布芽上最多、幼叶次之,再次为嫩叶。叶片越嫩茸毛越密、越长。
4 Z) c$ X$ t K# p. T3 u2 l
5 A2 h. ^1 [6 r7 g0 Q } 平时我们喝茶时,如果细心观察,便能发现一些干茶的条索纹理间生长着细密的绒毛,或显透亮、银白,或金黄,这便是茶毫,并有白毫、银毫、金毫之分。
5 Z- V# x0 a# i" U9 X5 @ : Z) U7 E4 l6 j9 r+ L: f
2、茶毫与茶品质的关系
# D% B8 d4 ]0 C' R1 I! N
) r5 X# X3 r9 P6 [" t( j 茶毫中富含各种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各种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茶氨酸、茶多酚等,所以许多茶人都认为茶毫越多,茶叶的品质也会越好。
' V* O* p: z6 b+ V: m" Y$ t! ^' A
# Z8 s: a3 m% h/ B% B1 y 茶毫,主要长在茶叶嫩芽的背面,随着嫩芽生长,茶毫则会随之逐渐稀疏,以至脱落。但是若将茶叶采摘后,从采摘、萎凋、杀青、揉捻、晒干到压制成茶饼的过程中,这些茶毫很大程度上都始终保留着,并不会大面积脱落。
- `3 E. Z9 i1 i9 ]
; }% i; T$ M& P+ z 因此,茶毫的多少,是幼芽和优质茶叶的标志之一。首先,茶毫多的茶品嫩度较好。此外,茶叶在生长时,茶毫的根部有分泌芳香物质的腺细胞,能分泌芳香物质,因此茶叶嫩芽上毫毛越多,制作出来的茶叶也更具有香气,茶汤的鲜爽度也会更高。
2 Y9 S9 B x! b% j# k
# d8 v2 O) g7 F5 D% e0 {0 _ 除此之外茶毫内还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比如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这些都是影响茶叶风味品质的重要成分。
* S+ }4 H1 |8 ?& i" G c/ _. x! |7 M' ?' L
那么可能很多茶友又会好奇熟茶中为何没有茶毫呢?
. ^! C6 t" \/ g
2 J8 W- w( `- w+ z- g. s U% O 原因在于晒青茶在渥堆发酵的过程中,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渐渐被融化。使原来的内含物质发生极大变化,转变后,已经不是原来的固体物,已经与叶成为一体,泡出来的是茶叶本身所含的成分,不像原来的新生茶,毛是毛,芽叶是芽叶。只要品质好的熟茶,冲泡得当,茶汤多为红浓明亮。
; ^2 L, N, ~. P: r 7 Y' ^3 H: M2 t" @: Y) @2 A r
而陈化太久的生茶,茶毫也不会有那么明显,茶饼在陈化的过程中,内含物质无时无刻在发生着各种有氧、无氧反应,茶毫中也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难免会成为化学反应中的一部分。
) S* x: G' U9 _9 f. f9 L# Z2 V+ n
9 U( p4 A1 X/ H0 K X) U- k7 K 3、白毫与发霉的区别
# Y: O- s* G" e+ \5 S- n 6 q+ [& E \2 ` [- L
普洱茶存储不当受潮会导致发霉,长出白毛,有时候可能看起来和茶毫相似,但是是有区别的。
" ^3 I" k! w- n! U2 X/ V: q
; c E: F, f$ a) {( ^ 茶叶在制作过程中,白毫会脱落一些,集结成团,形成像虫卵一样的白球,但是发霉则是丝状分布的,而且大面积集中在受潮湿的区域。
6 _3 e1 \/ }* P$ p/ }2 r7 T % m' K' l# C; J2 h r# R/ `5 O
当然,还可以通过闻香、触摸、观茶汤等方法综合辨别“白毫”与“白毛”。
% f5 O8 d) n# L* r6 o" B
! d1 L! g' G: |) L. l* \ 一般而言,霉变的茶叶闻起来会有比较重的陈味和霉味,捏起来是软软的,甚至可能出现腐化的感觉,这种茶叶冲泡起来会颜色暗黄,浑浊,喝起来会有叮喉、挂喉甚至麻的感觉。
% F. r; }8 q- c) {
: B# o: Z" N: S1 }+ d% Q/ F$ g" S 而正常含有白毫的茶叶,闻起来就会比较清新,口感也非常鲜爽。
2 C& ^+ `& P* y3 ~# c, E' j1 m
3 b [3 @. n b# N+ R+ C 茶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茶叶的品质,茶友们不妨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藏茶,在品茶时也注意留心,感受茶毫带来的鲜爽。
[: l* Z" P) W3 @, t. m , l5 r) x: o: U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