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7 p) q$ n! ~1 |; c b7 S5 @大豆富含丰富的营养和优质蛋白质,被称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是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物。大豆有几个与其他豆类不同的特质:首先,大豆成分有20%是脂质,40%是蛋白质,没有其他植物能拥有这样的营养价值。其次,大豆含有健康饮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氨基酸。 & k, T% ?+ o- n7 t5 }9 P* M如此优秀的作物,很早以前就在中国有栽培,但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东南亚以外都没有其他国家和地区栽培大豆,这点让人感到意外。如今,大豆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类,在全世界许多地区都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各国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间接由中国传播出去的。美国于1804年引入大豆种植,到20世纪中叶,大豆在美国南部及中西部成为重要的农作物。7 H* E' O- D( `3 y7 l. b. f
2 ?) }: ^$ L' N$ q大豆植株高30-90厘米,茎粗壮,直立,密被褐色长硬毛,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荚果稍弯,下垂,黄绿色,密被褐黄色长毛。新鲜连荚的黄豆就是我们在菜市场里可以买到的毛豆。每个荚果含种子2-5颗,椭圆形、近球形,晒干之后就是最常见的黄豆。 - z+ M' w6 k4 P1 q # F7 C& Z8 J6 k% B; G神农氏 7 K* o3 |' n- C& t O3 Y" K+ D) n
最早栽培大豆的地方是中国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据资料记载早在公元前5000年就有栽培大豆的记录,但很可能真正的栽培时间还远远早于这个时间。随着对黄河流域考古调查的深入,“中国与肥沃三日月地带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开始农耕”这一事实也逐渐明确,似乎是栽培了大米等几种主要的作物。中国农业在初期并没有养那么多的家畜,所以富含蛋白质的大豆成了日常饮食不可缺少的食材。在那个时代,,大豆的重要性应该已经被人们所认识。 & ?" w* r/ Z% e; l( l在神话中,发现并栽培大豆的是神农氏。神农时期通常指公元前2800年左右、王朝成立之前的时期,神农氏即炎帝。事实上,最早的关于神农氏的故事在大约2000年后才开始流传,人们认为神农氏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但始终只是故事和传说。神话里说,神农时期的人们在那之前过着吃杂草和昆虫的生活,后来神农氏发现了神圣的五谷,想出了五谷的栽培法,并发明了农具。黄河流域开始了农耕,居住在这一地区的汉族繁荣起来,人口爆发性增长,扩散到其他地区,最终汉族成为这一地区最大的民族集团。直到现在,汉族仍是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关于神农氏的神话在中国还经常被提起,比如立春过后的春耕等农事活动,都跟上古时期的“刀耕火种”有关系。5 ^" L @* g! \. t# J7 P
大豆营养价值虽高,但在东南亚以外的地区直到20世纪为止都没有大量栽种植,原因是因为大豆在食用之前需要做很多的处理。大豆的蛋白质在生的状态下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且豆类中含有对生物有毒的物质,必须通过烹煮加工使有毒成分变性才可食用。/ o7 G5 C- l. j8 ^ l" v
) G. W, |. u4 @% R P, `* H毛豆 # z0 f! v) O) I1 I ' I0 q% [. a i0 o# M我们把未完全成熟的绿色大豆叫做毛豆。最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将新鲜采摘的毛豆带荚煮熟,撒上盐即可。对食物有无尽想象力的中国人民当然不会满足于这么简单的做法,很嫩的毛豆可以直接烹饪,连荚凉拌、素炒、炒肉;再成熟一点的,剥荚取豆,素炒、焖肉、煲汤。即使是带荚卤煮也会放很多料,那可是很棒的零食和下酒菜。. n. l U& n" i